改扩建5万吨年微生物法丙烯酰胺晶体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参考模板范本.doc
《改扩建5万吨年微生物法丙烯酰胺晶体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参考模板范本.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改扩建5万吨年微生物法丙烯酰胺晶体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参考模板范本.doc(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改扩建5万吨年微生物法丙烯酰胺晶体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1、建设项目概况1.1建设项目名称、地点及建设性质名称:改扩建5万吨/年微生物法丙烯酰胺晶体项目。地点: ,详见附图一。建设单位:科化工有限公司。性质:改扩建。1.2建设规模项目投资:项目总投资7528.51万元人民币,其中固定资产投资5501.11万元人民币。资金来源为企业自筹、银行贷款和申请国债。生产规模:鉴于AM产品销售良好,产品供不应求,昌九农科公司决定新建一条2.5万吨/年微生物法AM晶体生产线,使公司总生产规模达到5万吨/年,产品技术规格见表2.2-1,预计2007年6月建成投产。1.3主要生产工艺采用微生物催化法生产丙烯酰胺。此
2、方法是继硫酸水合法、铜离子催化法之后的第三代技术。与化学法相比,此工艺具有高选择性、高活性和高效率的特点,其主要原料丙烯腈(以下简称AN)反应完全,无副产物、无机盐及残留铜离子等杂质;投资少,能耗低,“三废”排放量也相对较少;产品纯度高,活性高。1.4主体工程本项目含两个部分,即挖潜的2.5万t/a丙烯酰胺生产线以及新建的2.5万t/a丙烯酰胺生产线。挖潜工程为对原有的1万t/a丙烯酰胺生产线进行挖潜改造,形成2.5万t/a生产能力,目前已投产。在挖潜工程的东面新建一条2.5万t/a丙烯酰胺生产线,最终形成5万t/a的生产能力。1.5公用工程项目在充分利用江氨公司现有公用工程的基础上,对不能满
3、足项目的公用工程进行新增,详见表1.5-1。表1.5-1 公用及辅助工程建设名称设计能力公用工程给水给水水源由江氨公司提供电由江氨公司现有配电站接入,从现有柴油发电机房引来一低压回路,作为备用电源,另设变、配电所二座压缩空气接自江氨公司现有空压站,另新建一空压站供蒸气接自江氨公司现有热电联产装置供冷利用江氨公司现有冷冻站提供冷源,另新建一冷冻站贮运工程丙烯腈罐区贮存丙烯腈,日常贮存量为2000t(储存全厂5万t生产线的量)1.6总平面布置项目分为二个区域:丙烯腈罐区;主生产区。丙烯腈罐区丙烯腈罐区位于江氨公司西南面,该工程由丙烯腈贮罐(二个),装卸输送泵房、泡沫泵房、空压房、配电间等建构筑物组
4、成,泡沫泵房、污水处理装置(二)布置于罐区的西北面,装卸台和泵房布置于罐区的东北面。该区西侧围墙外为水塘及一木屑加工厂,木屑加工厂距本项目装置最近距离30m,距离300m远为南钢焦化厂;西南侧150m为5万m3南钢焦化干式煤气柜;南侧为江氨垃圾堆场;东侧为江氨公司4400 m3氨球罐及加压变换装置,北侧为江氨公司尿素循环水冷却塔。主生产区主生产区位于江氨公司的东北侧。生产车间布置于江氨公司的南部,公用设施布置于公司的北部。新建的综合车间厂房位于现有厂房的西南侧,现有丙烯腈中间罐的南侧。新建水合厂房位于现有厂房的东北侧,与现有车间形成一个整体。新建循环水池、循环水泵房在原循环系统的西南侧。新建冷
5、冻站位于现有冷冻站东南侧;其它室外设备各附于其主装置布置。变配电室布置在主生产车间的南面。污水处理装置(一)布置在现有循环水系统的西南面。主生产区北侧50m为江氨北围墙,围墙外为菜地,约80m左右为儒溪村;东北侧围墙外530m为三联村;东侧围墙外为农田,200m外为小型加工厂及小村庄;西侧为江氨公司尿素成品仓库及铁路专用线;南侧为昌九农科公司及江氨化机公司办公楼及江氨生活水处理装置,金加工及铆焊车间,东南侧为江氨公司阀门备件库。总平面布置详见附图二。表1.6-1 环境敏感点分布情况环境要素环境保护对象名称方位最近距离(m)规模(人)环境功能生产区储罐区生产区储罐区环境空气、声环境南钢宿舍西西北
6、120011601160环境空气:二类区声环境:2类区江氨生活区西北450900500濡溪村北805203000太极观后章家东北9001400500三联村东北53017404500货场王村西南西20002200300货场万村西南西北720480500楼付村东南122010001780前湖村东南154013501646赵坊村东南0鸡龙李村东南东680550350徐村东南东北23002300400胡家山东北23002500300灞桥村南17001250500长胜龚村北17002250500但家村北14001900300江西省化工学校东北72011301000江西水文队学校北2地表水赣江南支尤口段北
7、10km大河类2、工程分析2.1施工期施工过程中主要污染源为施工噪声、施工扬尘、施工废水及固体废物等。由于项目施工面积较小(6251m2),施工期也短(不足6个月),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大的为施工噪声、施工扬尘。2.2运营期2.2.1废水来源项目废水主要来自于水合工序超滤膜过滤水、精制工序的交换柱再生废水和车间地面冲洗水,见表2.2-1。表2.2-1 废水来源、种类、排放方式一览表来源种类排放量m3/d主要污染物排放方式备注水合工序膜过滤20COD、BOD等间歇排放,1天工作10h,1天排1次集中处理精制工序交换柱再生液300 酸、碱等间歇排放集中处理车间地面地面冲洗水12COD、BOD等间断排放
8、集中处理合计332水质水量详见表2.2-2。表2.2-2 废水污染源统计表来源主要污染物产生浓度(mg/L)产生量(kg/d)标准(mg/L)水合工序(20m3/d)pH7.4CODcr141728.3BOD52655.3精制工序(300m3/d)pH12.3CODcr85682570.4BOD51859557.7车间地面(12m3/d)CODcr2503BOD5700.84合计(混合后)(332m3/d)CODcr7836.42601.7150BOD51698.3563.8430由上表可知,废水CODCr、BOD产生浓度均超过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中二级标准。 2.2
9、.2废气发酵工序废气 其主要成份为CO2、H20、N2、O2,废气排放量约54m3/h,可不经处理直接外排。浓缩工段废气 其主要成份为水蒸汽、AN、AM等,废气排放量约72000m3/h,项目设计中已配置一套处理系统:尾气先经旋风分离器进行分离后,进入尾气洗涤塔洗涤,洗涤液中AN和AM达到一定浓度后,泵入水合反应工序循环使用,其净化效率可达99.5,经洗涤后的废气排入环境空气中。经类比调查,该废气经处理后丙烯腈浓度小于0.039 mg/m3,远低于标准值(22 mg/m3)。干燥废气 其主要成分为H20、AM,废气排放量为80000m3/h。为提高AM回收率,避免环境污染,尾气经旋风分离后,进
10、入循环洗涤后直接排放大气,而洗涤液到达一定浓度送水合工序循环使用。净化效率可达99.5。表2.2-3 废气污染源统计表来源风量(m3/h)主要污染物产生浓度(mg/m3)产生量(kg/d)出口浓度(mg/m3)排放量(kg/d)标准(mg/L)发酵废气54CO2、H20、N2、O2/浓缩废气72000丙烯腈7.212.50.0390.06722丙烯酰胺3569.66168.317.931.0/干燥废气80000丙烯酰胺2192.64209.811.0421.2/2.2.3噪声新增噪声源主要来自于冷却塔及浓缩工序的罗茨风机、干燥工序的引风机、循环泵等,具体见表2.2-4。表2.2-4 主要设备噪
11、声源强 单位:dB(A)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台数噪声源强声源位置1罗茨风机Q158.9m3/min,P19.6KPa495风机房2冷却塔BNB2-600,Q600m3/h195冷冻站3制冷压缩机组JJZLG205904引风机G4-73NO11D290干粉车间5离心机HR630N,6t/h285干粉车间6热风段给风机4-72-8C285干粉车间7溶液循环泵Q=100m3/h,H50m480浓缩车间8尾气洗涤塔循环泵Q=100m3/h,H20m480浓缩车间9精制液泵Q=100m3/h,H32m180精制车间2.2.4固废固废为超滤膜分离的生物蛋白及少量废弃的菌丝体,日产生量为0.03t。2.3拟
12、采取的环保措施2.3.1废水项目现有污水处理装置基本上处于瘫痪状态,仅调节池仍在使用。建设单位拟新建污水处理设施,“以新带老”解决现有的水污染问题,废水设计排放标准为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二级排放标准。2.3.2废气发酵工序废气其主要成份为CO2、H20、N2、O2,可不经处理直接外排。浓缩工段废气尾气先经旋风分离器进行分离后,进入尾气洗涤塔洗涤,洗涤液中AN和AM达到一定浓度后,泵入水合反应工序循环使用,经洗涤后的废气排入环境空气中。干燥废气尾气经旋风分离后,进入循环洗涤后直接排放大气,而洗涤液到达一定浓度送水合工序循环使用。2.3.3固废拟排入消化池处理。2.4 项目
13、主要污染物排放汇总表2.4-1 本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与排放汇总污染物产生量削减量排放量废水水量(万t/年)9.9609.96COD (t/年)780.5768.711.8BOD(t/年)169.2166.52.7废气发酵废气(万m3/a)38.938.9浓缩废气(万m3/a)5184051840丙烯腈(t/a)3.763.740.02丙烯酰胺(t/a)1850.51841.29.3干燥废气(万m3/a)5760057600丙烯酰胺(t/a)1262.951256.66.35固废(吨/年)9902.5原1万t/年生产线排污状况及污染治理设施情况由于工艺的改进,原1万t/a生产线和现有生产线有根本
14、性区别,本评价对1万t/a生产线的排污情况进行汇总,以说明挖潜前后污染物的变化。原有1万吨工程主要污染物排放汇总见表2.5-1。表2.5-1 原有1万吨工程主要污染物排放汇总污染物产生量削减量排放量废水水量(万t/年)11.0111.01COD(t/年)861.63861.63BOD(t/年)187.65187.65废气发酵废气(万m3/a)19.419.4浓缩废气(万m3/a)1555215552丙烯腈(kg/a)0.710.660.05丙烯酰胺(t/a)370.1362.77.4干燥废气(万m3/a)2052020520丙烯酰胺(kg/a)252.6247.55.1固废产生量(t/年)45
15、045002.6主要污染物排放汇总表2.6-1 主要污染物排放汇总污染物总体工程原1万t工程增减量挖潜部分新建部分合计挖潜部分-原有总体工程-原有废水水量(万t/年)4.984.989.9611.01-6.03-1.05COD(t/年)5.95.911.8861.63-855.73-849.83BOD(t/年)1.351.352.7187.65-186.3-184.95废气发酵废气(万m3/a)19.4519.4538.919.4浓缩废气(万m3/a)259215552丙烯腈(t/a)0.010.010.020.05-0.04-0.03丙烯酰胺(t/a)4.654.659.37.4-2.75+
16、1.9干燥废气(m3/h)288020520丙烯酰胺(t/a)3.1753.1756.355.1-1.925+1.25固废产生量(t/年)4.54.59450-445.5-441由表2.6-1可知:工艺改进后,发酵罐冲洗废水、离心机冲洗废水循环使用;消除了发酵液固化废水;精制工序通过工艺的改进,使废水排放量做到了“增产不增污”,挖潜部分的总废水年排放量比原有生产线减少了6.03万t,总体工程总废水排放量比原有生产线减少了1.05万t,且废水中污染物得到了大幅度的消减;采用酶直接参与反应及膜过滤工艺,淘汰了固化工序,固废产生量大幅度减少,消除了钡盐污染;废气中污染物由于该尾气采用了尾气洗涤系统,
17、提高了去除效率,99.5%的污染物得到了回收利用,污染物外排浓度极低(0.039mg/m3),标准值为22 mg/m3,排放浓度值为标准值的0.18%。项目建设前后污染物排放量略有增加。综上所述,项目改扩建后总体上污染物得到了削减或消除,符合国家“增产不增污”的原则。3、产业政策、选址及平面布置合理性分析3.1产业政策分析3.1.1我国化工行业相关产业政策分析微生物法AM是继硫酸水合法、铜离子催化法之后的第三代技术。国家科委从“六五”计划就开始研究并连续三个五年计划被列入国家级攻关项目。“八五”末期完成中试攻关,通过国家科委验收。早在97年度被国家六部委列为“国家重点新产品”。昌九农科公司采用
18、微生物法生产的AM晶体是世界前沿科技产品,属国际推广产品。该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3.1.2其他相关政策经核对,项目的生产规模、生产工艺、产品以及采用的生产设备不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中限制类和淘汰类。综上所述,本项目符合国家当前产业政策。3.2项目选址合理性分析与总体规划、区域规划的关系本项目用地为工业用地,因此,项目的建设与南昌市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一致。由于本项目技术含量较高,能够做到增产不增污,用低污染项目逐步代替江氨原有高能耗、高水耗的项目,为昌九集团江氨厂区所在企业的发展方向、江氨未来的发展和该区域环境质量的逐步改善具有重要意义。与周围企业的相容性分析据现场
19、踏勘,项目周围有南昌钢铁厂、江氨股份有限公司、昌东大型变电站、市刃具厂,下风向没有食品、医药等对环境要求较高的企业。本项目属于轻污染行业,建成后与这些企业相互影响不大,相容性较好。综合上述,项目选址合理。3.3平面布置合理性分析项目分为二个区域:丙烯腈罐区;主生产区。丙烯腈罐区布置在江氨公司南面,距离村庄、居民点、学校等人口密集区不小于480m。生产区布置在江氨公司北面,与罐区分开布置,基本做到了区块划分,人、物分流,互不干扰,较好地避免了交叉污染。道路满足交通及消防的要求。厂房间距满足厂房的生产类别及建筑物等级要求。厂区的总平面布置满足工艺、运输、防火和安全等规范要求。4、清洁生产4.1清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扩建 万吨年 微生物 丙烯酰胺 晶体 项目 环境 影响 报告书 参考 模板 范本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