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模板范本.doc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模板范本.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模板范本.doc(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第一章 管理机构 为确保职业卫生防治工作的正常开展,煤矿成立职业病防治工作管理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 成员:矿办、安监科、调度室、机电队、技术队、运输队、通风队等单位主要负责人。 领导小组下设职业卫生管理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矿安监科,负责职业卫生的日常工作。 第二章 管理制度 第一节 职业病防治责任制 一、为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加强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管理,提高职业病防治的水平,切实保障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健康与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二、本制度是从组织上、制度上落实“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使各级
2、领导、各职能部门、各生产部门和职工明确职业病防治的责任,做到层层有责,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做好职业病防治,促进生产可持续发展。三、本制度规定从企业领导到各部门在职业病防治的职责范围,凡本企业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以本制度追究责任。 四、为保证本制度的有效执行,今后凡有行政体制变动,均以本制度规定的职责范围,对照落实相应的职能部门和责任人。 (一)矿长的职责 1、认真贯彻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落实各级职业病防治责任制,确保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健康与安全。 2、设置与企业规模相适应的职业卫生管理机构职业卫生管理网络,配备专业或兼职职业卫生专业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3、3、每季召开一次职业卫生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听取工作汇报,亲自研究和制订年度职业病防治计划与方案,落实职业病防治所需经费,督促落实各项防范措施。 4、根据“三同时”原则,企业新、改、扩建或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应由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同意后方可进行。 (二)、通风队长职责 1、应对总粉尘定点短时间粉尘浓度,井下每月测定2次,井上每月测定1次;呼吸性粉尘定点短时间粉尘浓度,每月测定1次。 2、对矿内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井下、地面作业场所进行检测、评价,受检率达100%。 3、积极开展个体呼吸性粉尘的采样工作,采掘工作面每3个月测定1次,其他作业场所每6个月测定1次。每个采样工种分
4、2个班次连续采样,1个班次内至少采集2个有效样品,先后采集的有效样品不得少于4个. (三)、技术科科长职责 1协助矿职业卫生领导小组做好职业卫生管理工作。 2参加矿对职业卫生情况的检查验收。 3负责检查各种防尘(毒)设施的防护效果。 4负责设计和审查尘(毒)点设施。 5负责和审查各有关防尘技术措施。 6积极组织有关人员参与学习各项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相关知识。 (四、机电队队长职责 1组织职工学习噪声、有毒(气)物品防治有关知识 。 2积极采取措施,减少工作场所噪声、有害气体(主要为锰、苯、甲苯、二甲苯等)的污染。 3严格执行上级有关噪声、有害气体的防治规定。 4按规定为职工发放合格的防护用品,
5、并监督其正常使用。 5负责矿井防尘系统主管路(主要大巷和采区轨道)及三通的设置和维修。 6确保水源和主管路水量、水压充足。第二节 职业卫生目标管理制度 一、目标:加强职业卫生管理,有效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保障员工健康。 二、目标分解: 1、针对职业危害的各种影响因素,将其分解到不同职能部门进行监测和管理,各部门制定并落实本单位职业危害防治规划措施和管理制度,将考核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做到指标分解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 2、各部门分别将职业危害因素的各项考核结果进行汇总,报安全科。 三、目标管理强调以目标为中心,通过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目标分解过程,充分发挥自我管理、自我控制和自我激励的
6、作用, 实现企业职业卫生的良性循环和整体目标。第三节 职业卫生投入保障制度 一、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每年新增或更新的职业危害防治系统,列入煤炭生产安全费用,实行专户存储、专款专用、年度结余资金允许结转下年度使用。主要包括在以下项目内: 1、矿井主要通风设备的更新改造支出; 2、完善和改造矿井瓦斯监测系统支出; 3、完善和改造矿井综合防治煤与瓦斯支出; 4、完善和改造矿井防灭火支出; 5、完善和改造矿井防治水支出; 6、完善和改造矿井综合防尘系统支出; 二、为消除职业危害事故隐患,必须加大在“一通三防”方面的投入,主要在通风设备、瓦斯监测、矿井防治水、矿井防灭火及综合防尘方面的支出。 三、计划
7、下达后,资产类由材料集中负责采购,费用类、工程方面主要由财务科负责。 四、根据上级文件要求、每年度下达的计划、具体项目,分轻重缓急做到合理安排。第四节 建设项目职业危害防治设施“三同时”管理制度 一、目的 为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保护员工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订本办法,本办法适用于各施工生产单位。二、术语和定义 建设项目是指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 职业危害:是指存在于工作场所或者接触特定职业相伴随,对从事该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造成健康损害或者影响的各种危害。 三同时: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应当纳
8、入建设项目工程预算,并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三、管理职责 1、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以下统称建设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单位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必须向卫生行政部门提交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 2、企管科是建设项目职业危害控制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建设项目“三同时”各项管理工作。 3、安全监察站是职业卫生管理职能部门,负责对建设项目职业危害进行监督和检查。 4、各施工生产单位负责职业病防治措施的实施,对职业病防治设备进行经常检查、维护和定期检测,保持正常运转,并按规定发给员工符合质量要求的个人卫生防护用品。 5、劳动者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应严
9、格遵守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和职业安全卫生操作规程,并享有获得职业病预防、保健、治疗和康复的权利。四、一般规定 1、对可能产生一般职业危害的建设项目,必须落实建设项目职业危害设施“三同时”制度,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阶段应当进行职业危害预评价的卫生审核,设计阶段应当进行防护设施设计的卫生审查,竣工验收时进行职业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及职业防护设施的卫生验收。 2、建设项目职业危害预评价、职业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应当由依法取得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承担。 3、矿属施工生产单位应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和经常性的职业安全卫生和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和培训。 4、矿应按国家有关规定,组织对从事有害作业的人员进行上岗前和每
10、年一次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及时将检查结果告知劳动者本人,对从事有害作业的合同制工人、农民合同工应当在解除合同前进行职业病健康检查。 5、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的员工从事与禁忌相关的有害作业。 6、严格管理有毒物品、放射源或其他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品,并在醒目位置设置安全标志。 7、施工生产单位必须采取综合的防治措施,在控制施工噪音、扬尘及建筑垃圾等方面采用先进技术、先进工艺、先进设备和无毒材料,控制、消除职业危害。 第五节 职业危害事故隐患排查制度 一、按照“企业负责、国家监督”的原则,对职业危害事故隐患进行排查。 二、矿长对事故隐患排查全面负责;矿分管副矿长、总工程师对矿长负责,负责组织分管范围的事
11、故隐患排查;各业务部门实施本责任范围的事故隐患排查。事故隐患排查每月进行一次,汇总到安监处,月底将事故隐患治理情况反馈到安监处,并记录在隐患排查表内。 三、矿井职业危害事故隐患系指在煤矿生产现场、技术管理、装备设施上所存在的可能导致事故的隐患。 1、事故隐患按严重程度、解决难易分为A、B、C三级: A级:难度大,矿解决不了,必须由集团公司解决的隐患。 B级:难度较大,区队解决不了,必须由矿解决的隐患。 C级:区队、业务部门职责范围可以解决的隐患。 2、事故隐患按种类分:通风、瓦斯、煤尘、火灾、顶板、机电、运输、放炮、水害以及粉尘、有毒有害气体、噪声、高温等。 四、矿在日常检查的基础上,每月必须
12、组织一次矿井事故隐患等级的确定。按级别和类别逐级上报。事故隐患在未整改完成前,必须每次都报,直到隐患整改完成。 五、事故隐患的整改要贯彻“分级负责,责任落实”的原则。矿长全面负责,分管副矿长、总工程师组织各部门进行事故隐患的整改,做到项目落实、措施落实、资金落实、时间落实、责任落实。治理标准达到规程规定和有关标准要求。六、安全监察部门负责事故隐患的综合管理,监督检查事故隐患的整改,负责事故隐患的统计和报告。 七、事故隐患排查必须坚持不安全不生产的原则。对于存在事故隐患的作业场所,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无措施的不准生产。 八、因事故隐患整改不落实,导致事故发生,应在事故隐患排查责任内确认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 卫生 管理制度 模板 范本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