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讲义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讲义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讲义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单元线索1、中国是远古人类的重要起源地之一,广泛分布的旧石器时代人类遗址和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奠定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发展基础。2、中国的原始社会经历了约200万年的发展历程。考古学证明,相当于五帝后期的龙山文化时代,阶级阶层分化出现,国家初始形态产生。3、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夏朝;启继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4、夏商西周是我国早期国家的重要发展阶段。5、周平王东迁后,中国历史进入春秋战国时代。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阶级关系的变化和激烈竞争的需要,各国纷纷开展变法运动,其中以商鞅变法最为彻底,为秦的统一奠定了雄厚的基础。6、秦
2、的统一结束了列国纷争局面,中国历史进入秦汉多民族大一统时期。第一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标解读:1、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2、认识它们与中华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3、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记载,4、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特征。导入:元谋人牙齿化石是1965年“五一”节在云南元谋县上那蚌村发现的,元谋县被誉为“元谋人的故乡”。1976年根据古地磁学方法测定,生活年代约为一百七十万年前左右,差距最多不超过前后十万年(也有学者认为其年代不应超过73万年,即可能为距今60万至50万年或更晚一些)。元谋人之齿是中国迄今发现最早的人类牙齿化石。一
3、、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1.时代名称由来考古发现,人类最早制造的工具是石器。2.从生产力角度划分原始社会因石器制作技术的不同而被区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汉时代。概念解读:原始社会:是人类最初的社会形态。亦称“原始公社”“原始共产主义社会”。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形态。人类产生的过程也就是原始社会形成的过程。它存在了二三百万年,是人类历史上最长的一个社会发展阶段。生产力极其低下是原始社会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的主要标志是使用石器工具。劳动的结合方式主要是简单协作,人们之间的分工主要是按性别、年龄实行的自然分工。人们单身无力同自然界进行斗争,为谋取生活资源必须共同劳动,从而决定了生产资料
4、的共同占有。同时,人们在劳动中只能是平等的互助合作关系,产品归社会全体成员共同占有,实行平均分配。3.旧石器时代含义:旧石器时代是指以打制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代表性遗址:中国已发现的旧石器时代人类化石点遗址有数百处,代表性的有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和距今约70万至20万年的北京人。特点:他们从事渔猎和采集,过着群居生活。元谋人、北京人已经学会用火。中国旧石器时代重要人类遗址分布图思考点中国是远古人类的重要起源地。观察中国旧石器时代重要人类遗址分布图,你能指出中国早期人类分布的基本特点吗?答案:中国是远古人类的重要起源地,中国早期人类遗址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分布广泛。概念解读:旧石器时代:是人
5、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指人类以石器为主要劳动工具的早期时代。从距今260万年延续到1万多年以前,相当于地质年代的整个更新世。旧石器时代的人类依靠采集坚果、浆果和种子来维持生存。旧石器时代人类的最大进展是在智力方面。人脑的进化使人类有了抽象思维的能力。在旧石器时代,人类首次创造了艺术。他们用描绘动物和狩猎场景的岩画装饰山洞。3. 新石器时代时间:距今约1万年前,中国进入新石器时代。含义:新石器时代是指以磨制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特点:当时人们已经大量使用陶器,开始从事原始农业,饲养家畜,生活逐渐稳定。目前,中国已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有1万多处,且分布广泛,奠定了多元一体的发展基础。概念解读:多元
6、一体:是中华民族的显著特征,既体现了充分尊重“多元”,坚持平等和谐,又凸显了高度认同“一体”,不断同心聚力。代表性遗址:距今约7000至5000年前,黄河中游地区进入仰韶文化时期,它的典型器物是彩绘陶器,以粟等为主要栽培作物。陕西西安临潼姜寨聚落遗址复原图姜寨聚落遗址反映了由五个大家族组成的一个氏族公社。它有氏族公共墓地,但各个墓葬的随葬品不多,差别也不大,反映了尚未产生贫富分化的母系氏族公社状况。姜寨聚落是仰韶文化聚落形态的典型代表。距今约7000至5000年前,黄河下游出现了大汶口文化,距今约7000至5000年前长江下游有河姆渡文化。河姆渡文化的居民种植水稻,并且掌握了养蚕缫丝技术。距今
7、约5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大汶口文化和仰韶文化被龙山文化所代替。龙山文化的代表器物是黑陶,胎壁薄如蛋壳,被称为“蛋壳陶”。距今约5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在北方辽河上游有红山文化,出土了精美的玉器,并且出现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的祭坛、积石冢距今约5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长江下游有良渚文化。出土了精美的玉器,并且出现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良渚古城城墙分布范围示意图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分布图概念解读:新石器时代:是考古学家设定的一个时间区段,大约从一万多年前开始,结束时间从距今5000多年至4000多年。新石器时代指在考古学上是石器时代的最后一个阶段,以使用磨制石器
8、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4.从生产关系的角度划分中国原始社会经历了约200万年的历史,分为原始人群、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三个阶段。概念解读:原始人群:是人类最早的社会组织形式。原始人群是史前时期的初级阶段,也是人类最早的社会组织形式。原始人群又可分为“猿人”、“古人”两个阶段。这一时期在考古学上属于旧石器的早期和中期。母系氏族:建立在母系血缘关系上的社会组织。母系社会又称母系氏族制社会。氏族社会的早、中期为母系氏族,即建立在母系血缘关系上的社会组织,是按母系计算世系血统和继承财产的氏族制度,是氏族社会的第一阶段。在母系氏族制前期,人类体质上的原始性基本消失,被称作“新人”,属于考古
9、学上的旧石器时代的晚期。到母系氏族制后期,现代人形成,属于新石器时代的早期。母系氏族实行原始共产制与平均分配劳动产品。早期母系氏族就有自己的语言、名称。同一氏族有共同的血缘,崇拜共同的先始。氏族成员生前共同生活,死后葬于共同的氏族墓地。随着原始农业及家畜饲养的出现,作为其发明者的妇女在生产和经济生活中、在社会上受到尊敬,取得主导地位和支配地位。但母系氏族的真实性,一直是学术界备受争议的话题父系氏族:父系氏族是原始社会的一个阶段,母系社会公社经历了全盛时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日渐加速,男子在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等主要的生产部门中逐渐占据主导的地位,于是母权制自然过渡为父权制。旧石器时代晚期出现的母
10、系氏族社会特点:生产力十分低下,氏族成员共同劳动,成果共享。新石器时代晚期出现的父系氏族社会特点:a.社会贫富分化与不平等开始出现,b.氏族间的联系趋于紧密,形成较大的部落甚至部落联盟。c.大汶口文化和良渚文化等考古发现表明,这时私有制已经产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部落中出现了权贵阶层。d.他们通过战争不断争夺财富和权力,中国即将迈入阶级社会的门槛。概念解读:阶级分化:是指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价值出现,生产资料逐渐集中到一小部分人的手中。从而导致了贫富分化,产生了私有制,而生产资料的占有多少不同又造成了他们利益需求的不同,导致阶级的分化。跟踪练习1、位于太湖流域的良渚文化,其筑城规模、玉器制作
11、水平、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人口集中规模都超过了同时期的北方。但后世却长期以北方为中华文明核心区域,这说明()A中华文明的核心起源地需要改写B后世北方的政治、文化话语权太大C文明延续性比先发优势更加重要D良渚文化不属于中华文明组成部分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良渚文化虽然在各方面超过了同时期的北方,但后世却长期以北方为中华文明核心区域,是因为北方地区文明发展具有延续性,体现了文明延续性比先发优势更加重要,所以C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黄河中游的中原地区是中华文明的核心地区,所以A错误;“后世北方的政治、文化话语权太大”不符合材料主旨,所以B错误;良渚文化属于中华文明组成部分,所以D错误。跟踪练习2
12、、神话传说及民族学研究表明,中华民族的远祖可分为华夏、东夷、苗蛮三大文化集团;考古学家夏鼐发表的碳-14测定年代和中国史前考古学把中国远古文明分为七个区域。据此可知()A神话传说完全符合真实的历史B历史研究必须依赖考古发掘C中国文化的起源具有多元特点D中国文化华夷之辨根深蒂固答案C二、从部落到国家1.部落部落首领古史相传,中国历史从三皇五帝开始。三皇时代较早,名称众说不一,神话色彩浓重。五帝的事迹较为具体。传说中居于五帝之首的黄帝,是黄河中上游一带的部落首领。他联合另一部落首领炎帝,结成炎黄部落联盟,他们被后世共尊为华夏始祖。 五帝中最后两位尧、舜,可能是中原地区的联盟首领。尧年老时,根据推举
13、和他对舜的考察,由舜继承其位。这种做法称为“禅让”。考古学证明,大约相当于五帝后期的龙山文化时代,中国大地上邦国林立,史称“万邦”时代。有些邦国都城规模较大,如陶寺遗址中有宫殿建筑、天文建筑以及各种礼器,阶级阶层分化也比较明显,有专家认为其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墓地部分及2001号大墓出土全景史料阅读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曰有巢氏。民食果蔬(lu)蝽(bng)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中古之世,天下大水,而、禹决渎;近古之世,桀、纣
14、暴乱,而汤、武征伐。韩非子五蠹概念解读三皇五帝增补的后三皇五帝在不同著作中分别有不同的说法:三皇:燧人、伏羲、神农,出自尚书大传;伏羲、女娲、神农,出自春秋运斗枢;伏羲、祝融、神农,出自风俗通义;伏羲、神农、黄帝,出自三字经;有巢氏、燧人氏,出自庄子、纲鉴易知录。五帝:太昊、炎帝、黄帝、少昊、颛顼,出自吕氏春秋;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出自大戴礼记;黄帝、少昊、颛顼、帝喾、尧,出自资治通鉴外纪。禅让:是中国原始社会末期推举制度。是指统治者生前把首领之位让给别人,“禅”意为“在祖宗面前大力推荐”,“让”指“让出帝位”。尧是黄帝以后比较著名的部落联盟首领,尧去世前,尧把部落联盟首领位置让于舜,推
15、舜为帝。这种让位,历史上称为“禅让”。“禅让”可分“内禅”与“外禅”,“内禅”为帝王将帝位让给同姓人,“外禅”谓天子禅位于外姓,如尧让位于舜。2.国家背景:夏部族的禹因治水有功,接受舜的禅让,成为联盟首领。过程: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朝。禹死后,其子启继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特点:夏王是最高统治者。中央设有主管行政、军事、司法和宗教的机构与职官。夏朝社会仍然是聚族而居。除对夏部族生活的地区实行直接统治外,夏朝对其他地方主要通过控制一些部族进行间接统治。文化遗址:考古学家在河南洛阳偃师发现的二里头遗址,很有可能是夏文化的遗存。灭亡:夏朝最后一个王桀,暴虐无道,百姓不
16、断反抗夏朝的统治。约公元前1600年,商部族在首领汤的率领下,发兵讨桀,大败夏兵,把桀放逐到南方,夏朝灭亡。概念解读国家:政治地理学名词。从广义的角度,国家是指拥有共同的语言、文化、种族、血统、领土、政权或者历史的社会群体,从狭义的角度,国家是一定范围内的人群所形成的共同体形式。学术界对于国家的组成要素常见的观点有“三要素说”和“四要素说”。有的学者认为国家的三个要素:国家的领土、人民和权力。”有的学者认为国家由4个要素组成,定居的人民、确定的领土、政府、主权四个要素。奴隶制是指奴隶主拥有奴隶的制度。劳力活动须以奴隶为主,无报酬,且无人身自由。奴隶一般来源于战俘、被占领地区原住民、负债者和罪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历史精品资料 新高考历史精品专题 统编版高中历史资料 高中历史课件 高中历史学案 高中历史设计 高中历史试卷 高考历史指导 高中历史练习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