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第1课时教学设计 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docx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第1课时教学设计 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第1课时教学设计 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课时教学设计课题5.1.1基因突变(第一课时)课型新授课核心素养1.生命观念:理解DNA的分子结构变化与基因突变的关系。2.科学思维:分析基因突变后的性状为什么不一定遗传给后代。3.社会责任:基因突变联系生活,对生物保持敬畏之心。学科德育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加深理解内因和外因之间的关系。教材分析本节是人教版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五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的第一节内容。通过前面各章的学习,学生对“基因是什么”、“基因在哪里”和“基因如何起作用”等问题已有了基本的认识。本章内容既是对前四章内容合乎逻辑的延续,又是学习第六章的重要基础。学情分析生物的变异现象对于学生而言并不陌生。通过前面各章的学习,学生
2、对“基因是什么”、“基因在哪里”和“基因如何起作用”等问题已有了基本的认识。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到生物的变异与遗传物质有关,也和环境有关。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在分子水平上理解基因突变的概念、掌握实质。由于该部分的知识比较抽象,需要学生具备相当强的空间思维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由于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比较欠缺,此内容多让学生合作学习,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学习目标1. 镰状细胞贫血的原因。2. 基因突变的概念、时间及是否会遗传。学习重点1.镰状细胞贫血的原因。2.基因突变的概念。3.基因突变对氨基酸序列、生物性状的影响。4.基因突变后的性状不一定遗传给后代。学习难点1.镰状细胞贫血的根本原因。2.基因突变不
3、一定遗传给后代。学法指导讲授指导,点拨指导核心问题设计1.导致镰状细胞贫血的原因是什么?2. DNA中碱基改变,氨基酸序列是否也会改变?相应的性状是否会改变呢?为什么?教学过程设计一、情景导入(1分钟)观察对比地球土生土长的南瓜和从太空旅游回来的南瓜,为什么从太空旅游回来的南瓜可以做到重量284斤?结合课本问题探讨部分回答第一个问题。展示图片,学生回答第二个问题。二、预习检查镰状细胞贫血患者的红细胞是什么形态的?有什么危害?三、新课讲授(一)基因突变的实例-镰状细胞贫血1.对镰状细胞贫血的发现、特点初步了解后,引发学生思考:导致该疾病的原因是什么?2.通过对课本81页的图5-2进行分析,找出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生物精品资料 新高考生物精品专题 高中生物课件 高中生物学案 新人教版生物资料 高中生物试卷 高考生物解题指导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