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鉴赏.wps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鉴赏.wps》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鉴赏.wps(2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古诗类别:古体诗(唐代以前)近体诗(唐代出现,唐代成就最高)词(两宋成就最高)曲(元朝成就最高)古诗四言古诗(诗经)五言古诗(古诗十九首)杂言诗(楚辞)七言古诗(成熟于唐代)“歌”“行”“引”“曲”“吟”等体裁都属于古体诗。古体诗不讲究对仗平仄,没有字数、句数的限制,押韵较自由。律诗(五言、七言律诗)绝句(五言、七言绝句)讲究字数、句数、平仄、对偶、押韵等,规矩很多。小令(58 字以内)中调(5990 字)长调(91 字以上)又称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其特点:调有定格,句有定字,字有定声。散曲杂剧小令套数(套曲),即连贯成套的曲子至少是两曲2古代诗歌常见考点一、怎样阅读古代诗歌
2、。二、了解古代诗歌七大题材。三、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人物、事物、景物形象)。四、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五、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六、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七、古代诗歌的比较鉴赏。一、怎样阅读古代诗歌1、三读晓大意。读标题、读作者、读注释(一)、读标题:标题可以负载以下信息:1、揭示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2、交代写作缘由或目的,暗含情感;3、奠定作品的感情基调;4、揭示作品的线索;5、表明诗歌的题材;6、暗示诗歌的表达技巧。卷别标题重要信息全国新课标卷送子由使契丹交代了事件暗示了题材(送别诗)北京市卷晓行巴峡交代时间(晓早晨)交代地点(巴峡)暗示诗歌的内容(借景抒情)
3、山东省卷水仙子舟中交代了地点(舟中)交代了题材(羁旅行役诗)天津市卷登裴秀才迪小台交代友人(裴秀才迪)交代事件(同友登台远眺)暗示手法(借景抒情)(二)、读作者鉴赏诗歌要知人论世,所谓“知人”就是清楚作者的生平、思想和风格。一般试题中的诗歌都是能代表作者主要创作风格的诗作,回忆作者所处的朝代及其创作风格、主流思想,对整体鉴赏很有好处。例如:李白的诗热烈奔放,豪迈飘逸;杜甫的诗沉郁顿挫,忧国忧民;王维的诗“诗中有画”,含蓄生动,闲适空寂;杜牧的诗含蓄绰约,借古讽今。如果不熟悉诗歌的作者,还有一个方法就是“论世”,注意作者所处朝代的国势如何、朝政如何,联系这些背景,才能准确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如南
4、宋偏安一隅,国势衰微,外敌入侵,民族矛盾异常尖锐。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爱国主义是陆游作品的主旋律,其表现有反抗外敌侵略、抒发壮志未酬、揭露当局腐败及关怀祖国人民等。陆游爱国主义3思想的形成是由他所处的时代、家庭、社会环境及其自身的高贵品格决定的。(三)、读注释注释对鉴赏诗歌有重要作用,虽篇幅短小,却是命题人给考生的提示。有的介绍写作背景,那是在提示本诗的思想内容;有的介绍相关诗句,那是在揭示本诗的用典或其意境;有的介绍作者,那是在提示本诗的写作风格。注意,注释有助于了解诗人所处时代背景,寻找到诗歌内容和情感的线索,而这些恰是解题所需的关键信息。如果了解历史,弄清了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即使读不懂
5、诗文,也能找对整体方向,快速答题。2、熟悉题材,有的放矢熟悉古代诗歌的题材类型,就能有的放矢。思乡诗、咏史诗、咏物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诗、闺怨诗等七类诗歌的内容不同,抒发的感情更不同。如山水诗抒发喜爱山川美景之情、怡然自得的闲适之情,表达远离污浊官场的洁身自好情怀;边塞诗表达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征人久戍边关的乡思或壮志未酬的怨愤;送别诗抒发黯然销魂的离愁别绪。3、抓点带面,把握主旨鉴赏诗歌,要重视诗歌中的“情感语”,即诗歌标题或正文中直接表达作者情感的语句,每句圈出一两个词作为句眼,特别注意诗歌中的表现情感的形容词和副词(如:孤、独、愁、寂)。许多诗歌中不仅交代诗歌所咏对象和事件,还常以“
6、怨、愤、哀、喜、别”等词语点明全诗感情基调和写作目的。高考所选诗歌大多具有篇末点题的特点,后半部分一般运用议论、抒情手法,揭示诗歌的主旨,因此把握诗歌主旨的捷径就是深入探究诗歌中末尾一、两句的含意。二、熟悉七大题材(一)咏史怀古诗历览古今通得失,观景知人论兴衰。对接教材: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赤壁(杜牧)咏怀古迹(其三)(杜甫)标志:标题中有“咏史”“怀古”“登某古迹有怀”“古迹”“古人名”等内涵: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等为题材。借咏叹史实、描写古迹来抒发诗人的兴衰之感,以寄托哀思、借古讽今。内容情感:借古讽今1、针对历史人物或事
7、件,发表自己的观点或看法。2、昔盛今衰的感慨。如:国运衰微、盛衰无常、物是人非、古今朝代兴亡变化。3、借论古之得失,托古讽今,忧国忧民。如:揭露统治者昏庸腐朽,奢侈淫逸;警告统治者吸取教训,劝诫今人。借古伤己1、缅怀前贤,表达敬仰或惋惜,渴望自己像古人那样建功立业;或表达功业无成、壮志难酬的感慨。2、面对古人功业的流逝,抒发时光不再,年华易老,自己功业无成的感慨。常用技法:(1)借景抒情(寓情于景)。(2)对比手法,描写眼前衰败、荒凉的景象,与历史上的繁华兴盛形成鲜明的对比。(3)化用典故,借典故寄托自己的感伤或对国事的讽喻。(4)衬托,诗人往往临古迹而抒怀,以悲景衬悲情。(二)咏物言志诗绘尽
8、天下万物态,寄寓世间感慨情。对接教材:咏柳(贺知章)、卜算子咏梅(陆游)石灰吟(于谦)望岳(杜甫)4标志:从对象上来看,咏物诗的对象是单纯的某个物。着重对所咏之物的特征、功能进行刻画,或者着重对所咏之物的某一内韵、精神进行吟咏。从题目上来看,或以所咏之物为诗名或以“咏某物”“题某物”“某物吟”等为题目形式。内容情感:寄寓作者的理想抱负,或实现个人理想,或报效国家。寄寓高尚的节操,或表达怀才不遇与命途多舛的伤感,或抒发年华易逝与理想破灭的哀愁。托物讽世,或忧国忧民,或感时伤世,或愤世嫉俗,或针砭时弊,或冷嘲热讽。常用技法:(1)从具体描写的方法看,主要是正面描写(绘形绘色)与侧面烘托。(2)从修
9、辞手法看,主要是比喻、象征、拟人和对比。(三)羁旅思乡诗 他乡村树似吾乡,愁煞天涯断肠人。对接教材:登高杜甫次次北固山下(王湾)秋思(马致远)标志:(1)诗体中多含有“客舍”“登高”“望月”“忆”“寄”“行”“思”等词语以及元宵、中秋、重阳、除夕等节日名。常见意象:月亮、秋风、秋霜、杜鹃、猿啼、沙鸥、孤雁、浮云、梧桐叶落、西楼、高楼、危楼、危栏。内容情感:天涯漂泊羁旅愁。叙写客居他乡的艰难,抒发漂泊无定的孤苦。望尽天涯怀人愁。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对亲人的思念。羁旅他乡的幽怨之情。或表达人生感叹,流露年华易逝的苦闷;或抒发独居他乡,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孤独寂寞、幽怨愤慨之情。常用技法:(1)借景抒
10、情(或叫“寓情于景”),情景交融。(2)乐景衬哀情(乐景写哀)。(3)侧面落笔。诗人在表现怀远、思归之情时,不是直接抒发思念之情,而是从对方着笔,想象对方思念自己之深,借以烘托诗人的苦恨离情。(4)因梦寄情,虚实结合。(四)送别怀人诗多情自古伤离别,一种分别多样情。对接教材: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雨霖铃(柳永)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标志:标题中往往有“送”“别”“赠”“酬”。常见意象:“柳”、“酒”、“月”、“水”、“长亭”、“短亭”、“阳关”、“灞桥”、“舟”。内容情感;依依惜别的不舍与伤感;离别后的思念与牵挂;对友人的安慰与勉励;借送别友人表明自己的心态;抒发对人生的感慨。要注意,每首诗
11、表达的情感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情感交杂在一起的集合体,它丰富复杂却不杂乱无章常用技法:(1)寓情于景,以景衬情,情景交融。(2)烘托:不直接写人的离情别绪,而是通过写眼中物有伤离之意来烘托人的伤离之深。(3)以乐景衬哀情(也叫乐景写哀或反衬)。(4)想象(也叫虚拟或虚实结合)。送别诗常借助想象表达自己对朋友的留恋和关切。(五)边塞征战诗。金戈铁马征战事,大漠秋风慷慨情。对接教材:出塞(王昌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燕歌行(高适)标志:(1)标题往往有“行”“军”“征人”“塞”“戍”等与军旅有关的字。常见意象:自然景物类:黄沙、秋月、大漠、孤城、边关、雨雪、风沙等。5地理区域类:塞外、
12、雁门关、玉门关、黄河、阴山、楼兰、蓟北等。战事器具类:金鼓、旌旗、烽火、羌笛、琵琶、战马等。乐曲类:梅花落、折杨柳、关山月 阳关三叠 渭城曲等。人物类:戍卒、将帅、胡人、单于等。内容情感:保家卫国、建立功名的壮志豪情。奋勇杀敌、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雄奇瑰丽、奇异独特的边塞风光。征人思乡、闺妇盼归的两地情愁。凄苦哀怨的怨战情绪,凄厉沉痛的反战思考。对和平安宁的边疆生活、和睦友好的民族往来的向往。常用技法:(1)修辞方面:主要有夸张、对比、互文、用典等。(2)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常用侧面烘托、动作肖像描写、细节描写等手法。(3)意境的营造方面:常用景物烘托、虚实结合等手法。(六)山水田园诗山光水色
13、养性灵,登山观海总溢情。对接教材:过故人庄(孟浩然)、山居秋暝(王维)归园田居(陶渊明)标志:山水田园诗分为山水诗与田园诗。山水诗指描写山水风景的诗。田园诗指主要以农村自然景物、田园生活为吟咏对象的诗。常见意象:溪水、山石、松林、野老、柴门、桑麻、南亩、五柳、明月、渔歌等内容情感:寄情山水,赞美山河,热爱自然。借凄风苦雨,表达对自由的向往及厌倦官场的超脱之情。憎恶黑暗,寄托恬淡静雅的隐逸之乐。以恬淡之心抒写山水清幽,表达闲适淡泊、悠然自得之情。对现实不满和怀才不遇的苦闷。常用技法:(1)比喻、拟人、夸张、对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2)写景的表现手法有:白描与工笔;观察角度高、低、俯、仰的变化与远
14、近高低的顺序;光、影、色彩的渲染,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的运用;虚实结合(眼前之景与想象之景);动静结合(以动衬静、化动为静与化静为动)。(3)常用的抒情方法:借景抒情,融情入景;乐景写哀情(反衬)。(七)爱情闺怨诗心有灵犀情无限,明月孤灯梦难圆。对接教材:无题李商隐、涉江采芙蓉、一剪梅李清照标志:标题中多含“怨”“怀”“思“别”“忆”“望夫”“妇叹”“闺怨”“幽恨”或直接用“无题”等字眼。常见意象:“眉锁”“翠楼”“碧纱”“白发”“秋风”“夜雨”“寒月”“寒衣”“残梦”“泪如雨”“春风杨柳”“雁声月明”“红妆对镜”“喜鹊报枝”“雨燕双”“临笺泪长”等。内容情感:表现夫妻之间相濡以沫的深厚感情
15、。孤苦幽寂的命运之悲。此类情感主要体现在宫怨诗中。思妇空闺、思念亲人、盼夫早归、渴望团聚的哀伤之情。情梦难圆的遗憾与怅惘之情。阴阳两隔的悼亡之痛。6常用技法:(1)比兴(托物起兴)。先从自然之物写起,然后用比喻、象征等手法引出所要表达的事情或情感,物的描写起烘托感情、渲染气氛的作用。(2)衬托(正衬和反衬)。寒月孤灯、冷衾泪枕、月落星稀、凄风苦雨、漏声雁影等凄凉之景往往衬托主人公的孤寂与幽怨,青青杨柳、斜燕双飞、春风浩荡等充满活力生机之景更能反衬闺中思妇的悲伤与幽怨。(3)抑扬结合(先扬后抑和欲扬先抑)。三、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人物、事物景物形象)。(一)人物形象。(二)事物形象。(三)景物(
16、意象与意境)形象。(一)分析人物形象特点。古诗中的人物形象有两种,一是自我形象(主观形象),即作者自己;二是他人形象(客观形象),即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它是作者表情达意的寄托。古代诗词中的主要人物形象类型一、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 竹石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二、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 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杜甫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居然成濩落,白首甘契阔。盖棺事则已,此志常觊
17、豁。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三、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人物形象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宋)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四、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 饮酒(其五)陶渊明7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五、
18、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人物形象 杨炯的从军行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六、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如李白赠汪伦杜甫春日忆李白秋思张籍七、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人物形象陆游示儿辛弃疾 破阵子八、缠绵悱恻、爱恨情长的人物形象 离思五首(其四)元稹(唐)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二、答题步骤1、用一两个词语或一句话概括主要人物的性格品质。2、举诗歌中的相关句子作为证据,做法基本是把相关句子用现代文翻译出来。3、一般要答人物的两点性格品质。(二)、分析事物形象特点。赏析咏物诗中的物象的方法和步骤,关
19、键在于因物寻志,从物人一体的角度把握其特点。1.抓住描写、抒情、议论的关键词语,把握物象本身的特点,尤其注意其外在特征和内在神韵。2.根据物人一体的原则,联系诗作背景感悟“物”中情志。3.答题时应特别注意把“物”与“志”结合起来。(三)、分析景物形象(意象和意境)特点。意象与意境意象是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客观物象,是诗人感情的载体。意境群体意象构成的整体画面,营造出某种氛围,传达出诗歌的情感。古诗词常见意象:送别类意象:1、杨柳。2、长亭,短亭。(依依惜别)3、南浦(南面的水滨)。多见于南方水路送别的诗词中。内心凄凄,风声袅袅,相生相衬,肝肠寸断。84、酒。思乡类意象:1、月亮。2、鸿雁。3
20、、蒓羹鲈脍。莼鲈之思 晋张翰4、捣衣。5、双鲤。愁苦类意象:1、梧桐。2、芭蕉。3、流水。4、猿猴。5、杜鹃(子规),鹧鸪。6、斜阳、夕阳。抒怀类意象: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兰:高洁 清雅幽香 姿态幽美 追求淡泊 隐士君子松坚贞伟岸、坚韧不拔或常青不朽。菊花 坚贞、高洁的品格竹:气节,正直,谦虚,坚贞高洁,积极向上,顽强,不屈不挠,不畏逆境,蒸蒸日上。草:生命力强,生生不息,希望,荒凉,偏僻,离恨,身份地位的卑微。黍离,禾黍: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冰雪: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爱情类意象:1、红豆。相思,爱情2、莲。“怜”。爱情3、连理枝、比翼鸟。4、鸳鸯。战争类意象:1、投笔。弃文从武
21、2、长城。指守边的将领。3、楼兰。代指边境之敌。4、柳营。纪律严明的军营。5、请缨。杀敌保国。6、羌笛、胡琴、琵琶。7、大漠黄沙,孤城边关,雨雪秋月。烽火,旌旗。闲适类意象:1、五柳。隐者2、东篱。辞官归隐后的田园生活或闲适的情致。3、三径。代指隐士居住的地方。东风:春天,美好,邪恶势力。春风:旷达,欢娱,希望。9露:人生短暂,生命易逝。西风:落寞,惆怅,衰败,游子思归。霜:人生易老,社会环境的恶劣,恶势力的猖狂,人生路途的坎坷挫折。沙鸥:飘零伤感鸡,狗:生活气息,田园生活。乌鸦:衰败荒凉。鹧鸪:1、游子思乡,离愁别绪。2、历史盛衰,沧桑变迁。玉:高洁脱俗。青山:1、深隐旷达,雄浑沉稳,亘古不
22、变。2、故乡的象征。3、历史与永恒的象征。清风,白云1、望云思友,见月怀人。2、随遇而安,自由自在,归隐山林。浮云比喻在外漂泊的游子。杨柳惜别怀远,送别,离愁别绪。花暗喻女子、大好年华、美好时光等。鸿雁、鱼、青鸟信使,表达思念、思归。鹃啼、猿啼、鹧鸪叫悲苦,营造凄凉悲苦氛围,表达难言之悲切。雪绝尘脱俗、高洁傲岸雨凄苦、孤寂云踪迹不定、闲适飘逸秋风(西风)肃杀、悲愁夕阳衰败、残破羌笛、胡笳等边塞生活登高、凭栏。登高、凭栏。多传达相思之情、报国之志和壮志难酬的悲伤与激情。杜甫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吹笛、吹箫、吹笙。吹笛、吹箫、吹笙。多
23、传达离别之苦、相思之情和内心的孤寂。王之涣的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李白忆秦娥:“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冯延巳抛球乐:“且莫思归去,须尽笙歌此夕欢”。古诗词中的意境:意境: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词中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意象与意境的关系:1、相关意象组合构成特定意义的意境。2、意象是细小的、具体的单位,意境范围大而抽象。如何分析诗歌的意境?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10【答题步骤】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意象),描绘
24、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意象),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适当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简洁优美。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答题模板:“本诗通过描写等景物,营造了氛围(描绘出一幅的图画),表达了的感情。”特别提示:题目中如要求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一定注意结合原诗中的意象进行具体阐释。古诗常见意象
25、内涵松梅菊竹寓高洁,借月把雁寄乡思。杜鹃鹧鸪啼凄凄,梧桐落叶透悲意。别时长亭柳依依,落花流水传愁绪。乌鸦燕子寓兴衰,草木仍在人事移。古诗常见六种意境豪放类:雄浑开阔、雄奇瑰丽、浩瀚辽阔、广袤高远、旷达洒脱。清幽类:清新明丽、宁静恬淡、淡雅闲适、和谐静谧、恬静优美。伤感类:凄清冷寂、孤寂冷清、哀怨低沉、凄惨萧条、苍凉悲壮。婉约类:缠绵悱恻、哀婉动人、委婉含蓄、蕴藉风流、朦胧缥缈。超脱类:超脱世俗、远离尘嚣、高雅脱俗、超凡脱尘、风致雅洁。华美类:富丽堂皇、华美绚丽、华妙艳丽、瑰丽神奇、色彩斑斓。四、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一)赏析炼字艺术。(一)赏析炼字艺术。【考向阐释】所谓炼字,是对字词进行艺术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高中语文精品资料 新高考语文精品专题 高考作文指导 统编版高中语文课件 高考语文解题指导 高中语文学案 高考语文拓展资料 高中语文模拟试卷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