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练习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docx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练习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练习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3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一、单选题1标志欧洲古代历史终结的历史事件是A罗马进入帝国时期B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C斯巴达克起义D西罗马帝国灭亡2俄罗斯发端于九世纪初建立的A基辅罗斯B金帐汗国C莫斯科公国D俄罗斯帝国3从历史发展趋势看,10-11世纪西欧各地兴起的众多城市A增强了领主力量B助长了教会的扩张C壮大了割据势力D促进了国王的统一事业4一份11世纪的教会文献指出:任何人接受皇帝、国王、公爵或侯爵任命为主教或院长,教会将不予承认,并剥夺其进入教会的权利。同样地,皇帝、国王、公爵或侯爵若将主教职或其他神职授予他人,将受到天主的谴责,失去永生的机会。材料说明罗马教会A注重与君主协商教会事务B严禁
2、授予君主与贵族教职C避免世俗君主干涉教会人事权D防范教宗与世俗君主贵族合作5罗马法是欧洲历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影响广泛而深远。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的标志是()A罗马民法大全编纂完成B万民法取代公民法C十二铜表法的制定D公民与非公民的差别消失6中世纪的西欧,封君封臣制度的建立需要履行一套特定的仪式,如封臣合掌置于封君双手中,或加上下跪的姿势,还须把手放在圣经或圣像上起誓,以表示对封君的臣服和效忠。这表明该制度下()A封臣是封君的私有财产B封君和封臣是领主与附庸的关系C封君拥有对封臣的生杀权D宗教是维系封君封臣关系的纽带7下列关于中古时期西欧社会的描述,正确的是大学兴起基督教神权统治王
3、权始终软弱市民阶层形成英国议会产生ABCD8直观的示意图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历史,下面的曲线图反映了8-18西欧A奴隶主权力变化过程B封建王权演变历程C神权演变历程D城市自治权变化过程9下图是某同学所做西欧社会8至18世纪某领域的变化情况示意图。该领域可能是A神权B议会立法权C王权D城市自治权10在中古时期的西欧,封建主的领地采取庄园制的经营方式。庄园制的本质内容除了主要使用农奴的无偿劳役耕种领主自营地外,就是设有庄园法庭,审理庄园内的各种案件。这说明A庄园实行的是封君封臣制度B庄园是自给自足的经济体制C庄园是农村基本的社会组织D庄园是领主统治农奴的工具11下图漫画反映的是()A封君封臣制的特征
4、B法兰克王国的兴起C拜占庭帝国的兴衰D查理曼帝国的分裂12中世纪教会支持创办大学的目的是A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B扩大神学的研究和传播C开展世俗教育D为宗教改革准备条件1310世纪以后西欧城市广泛兴起,关于西欧中世纪城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作为经济中心主要是工商业中心发展起来的工商业者的聚居地城市自治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王的统一事业西欧中世纪城市的兴起,加快了西欧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孕育了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ABCD141112世纪,西欧城市市民争取城市自治和反封建贵族的意识强烈,琅城、威尼斯、佛罗伦萨、巴黎、伦敦等城市争取自治和反封建贵族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 并为市民称颂。这反映出当时()A
5、市民浮躁的社会心态B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C市民的观念消极世俗D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1512世纪,罗马法渗透到了欧洲许多学校,桑斯大教堂附近的学校里,罗马法与教会法一并被教授。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民族国家已经形成B人文主义的复兴C教会法的广泛传播D工商业经济发展16中世纪晚期,封建领主在收取城市市民支付的赎金后,向城市颁发具有政治契约性质的特许状,给予其各项自治权利。市议会等自治组织逐渐发展起来。市民也更多地承担了公共卫生和公共秩序等责任。这表明此时西欧()A城市自治依托新兴市民B城市发端于庄园的内部C封建基层管理制已瓦解D领主是城市主要管理者17在中世纪的欧洲,城市商人和手工业者自行组
6、织行会,行会以行业为单位组成,对该行业的工场数量、规模、产品质量及价格都作出统一规定。行会设立的目的是()A应对经济危机的挑战B争取城市自治C避免行业内无序竞争D发展资本主义18欧洲中世纪在人们传统的印象中,是黑暗的,愚昧的,落后的;这个时代的欧洲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来统治;这个时代的标志性事物是教会、骑士与封建制度,基督教会笼罩着整个思想界控制着教育、思想、哲学。下列关于欧洲中世纪的说法正确的是A政治权力分散王权始终强大B经济的主要形态是商品经济C庄园是基本的农业经济组织D城市是封建主领地,没有自治权19美国学者斯垂尔认为,只有政府权力依附于领主权及封土实现之时,才可以说充分发展的封建主义在
7、西欧出现了;英国学者梅特兰还认为,领主权尤其是领主的司法权是西欧封建主义一切现象的深刻根源。这说明()A封建制度是政府权力的前提B领主权是封建制形成的关键C领主权过重威胁了中央集权D司法权是领主最核心的权力20中世纪后期,市民们向君主提供财政上的支持,并充当国王的内侍、监工、账目保管人,作为回报,君主向市民提供保护,反对封建领主和主教的频繁战争和不合理的要求。这反映了()A君主是社会矛盾焦点B新兴力量推进社会转型C君权与教权矛盾激化D封建庄园经济走向衰落二、材料分析题21中古西欧的封建制度:中古西欧封建制度的特征(1)以_为基本特征。(2)_和_的权力长期并立:国王依靠教会支持获得政权的_,教
8、会依靠王权扩展_,维护教会权威。三、论述题22根据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什么是“中世纪”?这个概念直到启蒙运动时才使用,指的是在西方文明的发展中,有一个光辉灿烂的古代,又有一个光芒四射的现代。但在两者之间却有一个没有光明,一切都停滞落后的时代,这个时代延续了一千年之久。他们把这个时期叫做“中”世纪,也就是处在“光芒”和“光辉”中间的一段,又被称“黑暗的中世纪”。钱乘旦西方那块土根据材料,评析材料中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试卷第3页,共4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参考答案:1D【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标志着西欧古代历史
9、的终结,故D选项正确;公元前27年,罗马帝国取代了罗马共和国,不是欧洲古代历史终结的历史事件,故A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标志欧洲古代历史终结的历史事件是西罗马帝国灭亡,而不是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故B选项错误; 斯巴达克起义是罗马共和国时期爆发的一次最大的奴隶起义,不代表欧洲古代历史的终结,故C选项错误。2A【详解】结合所学可知,俄罗斯发端于9世纪建立的基辅罗斯,故选A;金帐汗国和莫斯科公国均建立于13世纪,排除BC;俄罗斯帝国建立于18世纪,排除D。【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再现能力,解题的关键是熟悉俄罗斯的发展历程,学生结合设问限定时间即可迅速作出判断。3D【详解】结合所学可知
10、,10-11世纪西欧各地兴起的众多城市,城市以金钱和人才支持王权,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王的统一事业,故选D,排除C;众多城市的兴起,削弱了领主力量,排除A;众多城市的兴起与教会势力的扩张无关,排除B。4C【详解】依据材料“任何人接受皇帝、国王、公爵或侯爵任命为主教或院长,教会将不予承认,并剥夺其进入教会的权利”“皇帝、国王、公爵或侯爵若将主教职或其他神职授予他人,将受到天主的谴责,失去永生的机会”来看,教会这么做主要就是为了避免世俗权力干涉教会内部事务。故答案为C项。A项材料未体现出与君主协商解决教会事务,排除;B项材料只是说明对私自干涉教会事务的君主、贵族处罚,并非针对所有的君主、贵族,以偏概
11、全,排除;D项材料未体现出二者的合作,排除。5A【详解】本题考查罗马法体系的形成。根据所学知识,查士丁尼在位期间编订的查士丁尼法典,使罗马法成为系统、完整的法律体系;它与同时或稍后编纂的法学汇纂法理概要新法典合称罗马民法大全。故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的标志是罗马民法大全编纂完成,A正确;BC不是罗马体系形成标志,排除;D表述错误,排除。6B【详解】依据材料“封君封臣制度的建立需要履行一套特定的仪式以表示对封君的臣服和效忠。”,可以看出封君和封臣之间存在双向的义务关系,是领主与附庸之间的关系,B项正确;封臣不是封君的私有财产,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封君对封臣的生杀权,排除C项;土地是维系封君封臣关系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历史精品资料 新高考历史精品专题 统编版高中历史资料 高中历史课件 高中历史学案 高中历史设计 高中历史试卷 高考历史指导 高中历史练习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