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指导-故事新编.docx





《高考作文指导-故事新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作文指导-故事新编.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故事新编写作指导【“故事新编”释义】故事新编,就是以某一部文学名著或某一则历史传说或某一个历史人物故事为底本,编述一个故事,赋予起新的内容和意义。它通常以幽默诙谐的语言表现深刻的主题,具有辛辣的讽刺意味,让读者在笑声中受到教育和启迪。所谓“故事”,乃旧有的事情。作为一种文章体裁,指的是真实的或虚构的用作讲述对象的事情,它具有连贯性,富吸引力,能感染人。而能用来进行故事新编的“故事”,则包括了小说、童话、故事、寓言等具有上述特点的文章。进行故事新编,不仅可以加深对原文的理解,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所谓“故事新编”,是指作文时,在准确把握题意的基础上,进行大胆的想象和
2、联想,将思维的触角延伸到中外文学名著或历史传说中,以一个全新的视角,对其中的故事、人物予以加工、演绎和包装,即进行再创作,从而对其内涵作出独特而传神的诠释,反映社会现实生活,从而收到一种古今对比、虚实相生的艺术效果。它的好处在于既能使文章有一种历史文化的底蕴,又能紧扣现实生活,表现时代特点;既翻了花样,出了新意,又幽默风趣,神采飞扬,令人耳目一新。【故事新编的基本原则】1、 继承性原则故事要“旧”。所谓“旧”,就是必须要充分了解原故事的背景、人物及其他相关知识,吃透原著的实质,以避免内容上牵强附会、知识上张冠李戴,这是写好“故事新编”的前提。只有这样,新编出来的故事才能与“故事”中人物的言行、
3、性格以及语言风格相吻合,才能与“故事”的基本情节连续得上。就是要以原来的形象为基础,即要保持故事主要形象的基本特征。譬如,孙悟空打假这个题目,怎样描写孙悟空这个形象呢?那就是按照西游记中所确立的人物基本特点来进行改编。在外形上常常是手持一根金箍棒,性格是嫉恶如仇,能耐是有七十般变化。只有保持了这个基本特征,才能让人产生对“故事”的联想,从而丰富新编故事的形象。再如,写作孔乙己断腿之后,就必须符合鲁迅先生在孔乙己一文中所塑造的孔乙己这一形象的性格特点。凡“故事新编”,必须熟悉“故事”,对原著所述故事、所写人物了解得越透彻、越仔细越好,编起新故事来越得心应手,新编的故事越合情合理。2、 创新性原则
4、新编要“新”。所谓“新”,就是赋予老故事以新的生活内容,新的人物性格,新的时代精神,从而表现深刻新颖的主题思想。首先是主题新。一般故事新编的主题往往是针砭时弊,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利用故事新编进行创作时,不仅可熔铸现实的内容,而且还可直接掺进现实的情节,服务于现实社会。其次是情节新。写故事新编时,不能简单地复述原故事,拘泥于历史题材,而必须加以生发改造,进行切合题意的必要演绎。比如将名著、历史、传说中的人物安排到我们所生存的现实中来,展示他们崭新的行为、言语、心理,以促成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的统一。就是要结合原形特点,创造性地编出一个新故事。它不是原文情节的简单重复。仍以孔已己断腿之后为例,如果
5、写的是孔乙己又拖着断腿去丁举人家抄书并再次偷书,又被丁举人吊着打,再次打断了腿,姑且不说有悖于人物性格,单是情节便缺乏创新了。3、意义性原则。就是编出的故事要有中心、有主题。故事新编,往往是有感而发,讽喻现实。尤其是历史故事新编,如果没有明确的现实意义,就失去了新编故事的价值。郭沫若先生在抗战时期创作的系列新编故事,就起到了振奋民族精神的巨大作用。很显然,郭老创作这些新编故事时,心里想着的便是要为抗日战争服务。4、普及性原则。就是新编故事的原形应出自人们普遍熟悉的名作。这样才能通过读者的联想扩大作品的内涵。【故事新编的切入角度】就故事新编而言,首先有个针对现实生活的主题角度;找准主题角度之后,
6、再从众多故事中筛选最能深刻表现这一主题的形象,即材料角度;最后选择切入角度。所谓切入角度,是指怎样紧扣作文命题或话题去进行故事新编。譬如,社会上有一些人热衷于毫无实在意义的所谓创造吉尼斯世界记录。如果要讽刺这种现象,可选什么故事进行新编?可从什么角度切入呢?有位作者是这样写的:长安贵族中学四位插班生猪八戒、沙和尚、孙猴子、唐玄奘,为了保住学校省重点中学的牌子,为国争光,勇敢挑战吉尼斯世界记录。猪八戒60分钟吃了148793公斤西瓜,远远超过了尼古拉二世90公斤的世界记录,沙和尚的潜水、孙猴子的打秋千也都超过了世界记录,尤其是唐玄奘的唠叨好生了得,岂止是打破了快嘴李翠莲保持的记录,连主考官都被他
7、连续6个多小时的唠叨整得口吐白沫地晕了过去。作者从四个“故事”人物的“特长”入手,写一次挑战“吉尼斯世界记录”的闹剧,表达了作者鲜明的批判态度。【故事新编的基本技法】掌握一些基本技法,进行故事新编才会得心应手。如:托喻、夸张、虚实、婉讽、时空错位等,是故事新编常用的技法。1、细节扩展法巧妙想象,放大细节俗话说:“细微之处见端倪。”细节即情节中的细枝末节,就是把细小事物,如一个动作、一种表情、一个特点运用特写镜头把它放大,通过准确、生动、细致的描绘,使读者“如见其人”“如睹其物”。传神的细节描写可以起到深化文章中心,刻画人物性格,表现人物心理,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传统名著的成名要素中,有时可能就
8、是一个精彩的细节描写,倘若据此进行合理的扩展,便又是一个生动的故事,甚至是一篇绝妙的佳作。三国演义中一个细节:关公既殁,坐下赤兔马被马忠所获,权即赐马忠骑坐,其马数日不食草料而死。江苏考生当年就根据这一细节构思而成赤兔之死,获得满分。(1)在故事的空白处做文章一篇优秀的作品,总是给读者留下了一些可资想象的艺术空白。发挥创造才能,巧妙想象并放大这些空白处的细节,从而写出值得玩味的新编故事。譬如,王昭君出塞,千古流传的只是一个较粗放的故事,因而给我们留下了故事新编的艺术空白。2002年湖北考生所写的昭君的选择,就是选用这个老题材,大胆想象昭君出塞前一晚上的心理活动,十分细腻地描写了她“将扑火的蛾儿
9、救出来”这个细节,“昭君拔下玉钗,挑弄灯芯”,“玉钗落地,断为两截,昭君的手剧烈地颤抖着。处于生死之交的蛾儿在飘转的火焰中狂乱地挣扎着,终于,像离弦的箭一般,冲出火海。”“昭君震惊了,若有所思地看着蛾儿”。通过这一细节描写,暗示王昭君的心理活动,丰满人物形象,同时也为情节的陡转做准备。本法的要点在于细节要准确,真实,与文章内容密切相关。以“故事”为引子,以今日之事去推测“故事”的空白部分,形成一线串珠纵论现实的格局。(2)在故事的关节处去嫁接可以将多个老题材嫁接在一起。如2001年高考,江苏蒋昕捷同学的赤兔之死便是这种手法的运用佳作。“人中吕布,马中赤兔”。赤兔马身历三个主人,也可以说是见证了
10、不同人物的人品。有关赤兔马的最终结局,三国演义77回中记载了“关公既殁,坐下赤兔马被马忠所获,献与孙权。权即赐马忠骑坐。其马数日不食草料而死”这样一节材料。同时早在三国之前又有伯乐相马的传说。作者将这两个老题材嫁接起来,扣住“马为何数日不食草料而死”,在原材料的基础上作巧妙的生发,通过赤兔马和传说人物伯乐的后人伯喜的对话描写,表现“真英雄必讲诚信”的主题。可以穿越时空隧道,将“故事”人物与现实嫁接在一起。或时空错位,古今“聚会”让“故事”人物与现实人物对话,解释“故事”存有的疑问。如孙膑与庞渭的故事,马陵一役,孙膑战胜了死敌庞渭。这是一个智慧的故事,也是师兄弟厮杀的悲剧,令人思考。2003年浙
11、江高考满分作文从泪走到血孙膑访谈手记,采用穿越时空隧道的方式,作者巧妙地让记者与两千年前的孙膑进行一次面对面的交流,进行现场采访,予以实录,具体地讲述了孙膑对庞渭的感情由怨到恨的思想变化而导致行动上的变化,其中几段孙膑的语言,或是痛定思痛回顾自己当初的处境,或是剖析自己不同处境时的不同心理,无不真实、细腻。当最后面对记者更深层的提问,孙膑无奈一笑拂袖而去。全文在一种无限悲凉的气氛中结束,留给读者无限的思考。或以今拟古,借古讽今本来只能是现在发生的事,却让“故事”人物去做,达到借古讽今的目的,如李逵考研。细节描写必须真实、典型、有用,其中真实是关键。真实指的是细节必须合乎人物特点。放大细节时,考
12、生要注意以下几点:(1)运用特写镜头放大细节。选择好材料后,考生要将细节描摹出来,运用特写镜头是一种不错的方法。特写镜头是电影艺术的一种手法,用近距离拍摄,把人和物的局部加以放大、强调,从而收到强烈的艺术效果。刻画细节时,考生不妨借鉴一下这种手法,想象自己的笔如同摄像机,接近再接近描写对象,捕捉其一个细小的动作,一个不易觉察的眼神,一句转瞬即逝的话语。(2)运用慢镜头,拉长细节。除了特写镜头外,影视作品中的慢镜头也是刻画细节的一种好方法。正常情况下,很短时间就能过去的动作,在慢镜头下被放慢拉长,会让人发现很多细节。运用这样的描写方法使得人物形象更具体生动,情节也可以从中衍生出更多看点。(3)多
13、管齐下。很多时候,考生须将很多细节描写结合起来,这样的描写会更加细腻。2、情节续写法续写故事,勾连现实续写,就是根据所提供的材料,按照一定的提示,从已有的条件出发,去推想故事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充分开展想象,适当构思情节,把原有的故事接续下去,写成一篇完整的文章。即根据原作人物的性格或原作情节的可能性发展方向,设计出精彩的另样续写。如以“自我”为话题,有考生以“未了情”为题,续写林黛玉的故事,表现生命对于爱情的执著。林黛玉魂归离恨天,又成了那株仙草,神瑛侍者仍然日日以甘露浇灌。此时的两人是对面不相识,黛玉几经努力,想让神瑛侍者记起二人在凡间的一段情缘,但都失败了。仙草终于枯萎了,而神瑛侍
14、者还在念念不忘凡间的妹妹这里要注意的是,故事新编的续写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续写,它具有明确的现实指向性。譬如,曹冲称象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说的是曹冲少年时的聪明才智。要进行故事新编,则首先明确要表现现实中的什么问题。你可以表现应试教育对儿童的个性迫害,也可以像作家凌鼎年用漫画式笔法状写当今“炒作成风”的浮躁世态,还可以表现家庭教育问题等等。补充:作家凌鼎年的曹冲称象之后就是借用这一历史题材,把“称象”之后的故事拉到当今现实生活中,写曹冲称象之后变为名人而被炒,状写当今“炒作成风”的浮躁世态。续写故事这种方法尤其适用写讽刺类文章,要点在于“续写”要合乎人物性格,不能做太大改动。阿在鲁迅笔下是一个
15、被批判的精神胜利法的典型人物,也是一个地位低下的人物,但有一篇新编故事,却写出了他借助作者鲁迅的名人效应,大肆撰写他与吴妈、小尼姑的三角恋情秘史,众出版社争相追逐,阿藉此鼓胀了钱袋子,并且亦成了名人,到处演讲作报告,美女如云绕身,官员趋之若鹜。新编故事假借阿Q的发迹,批判现实生活中拉大旗作虎皮谋取不正当利益的现象,显得幽默风趣。本法的要点在于“续写”要合乎原作的人物性格。如果完全丢掉了原作的人物性格,那就不能称作故事新编了。续写时,考生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充分理解所给的材料,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2)认真分析材料,根据已有的材料推测其余内容;抓住情节发展的线索,弄清事情发展变化的趋势,理
16、清续写的思路,按照这条线索来写整个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3)要符合题目要求,符合原文内容,符合生活实际,不能胡编乱造。(4)注意自己接续的部分和所提供的材料一定要衔接紧密,重视过渡,做到自然贴切,合乎逻辑。3、人物重组法古今中外文学画廊里的典型人物,或中外历史上的传奇人物精彩纷呈,搞一个典型人物的杂色拼盘,也是作文创新的好方法。穿越时空的限制,链接各色人物,使文章具有了极广阔的背景,主题也有了深度。有同学在构思诚信时,请来了葛朗台、阿Q和马蒂尔德,一个见利忘义贪婪攫取,一个金钱障眼混混沌沌,一个虽债台高筑仍能自力更生,在一场金钱官司中他们各显其性,栩栩如生。4、立意翻新法不拘泥于对历史人物
17、或文学作品中典型人物的盖棺定论,而从另一个角度对其进行重新评价,也能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当然这须顾及新评价的可能性、科学性和社会认同性。如对项链中的马蒂尔德,有同学重新设计,写出来的她虽也有虚荣的一面,但更有坚强的性格,她能冷静面对沉重的债务,能勇敢挑战十年的辛苦,终于在挑战中证明了自己的能力,并由此开始了她的新的人生旅程。(1)在故事的“定论”上反弹琵琶反弹琵琶,标新立异。即从“故事”的相反角度去思考,推翻“故事”对人物的“定论”,并演绎出全新的情节来。(2)在表现角度上另辟蹊径换个角度就能开拓一片新天地。“和氏璧”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但经过作家独辟蹊径的构思,生花妙笔的叙述,就形成了另具特色
18、的新编故事。小说家宗利华有一篇献玉,基本上按照“和氏璧”的故事顺序发展下来,写了卞和向楚厉王、武王、文王献玉的遭遇。但作者的巧妙之处在于从新翻写,拟人化地采用了玉的视角来叙述和审视卞和的活动,用玉的情感发展推动故事情节,达到“旧瓶装新酒”的艺术效果。当卞和向武王献玉时,玉的感情是“起初我是满怀激情的”,献玉成功后,玉是百感交集,“那一刻,我也想哭”。这种独特的叙述视角增加了卞和的悲剧色彩,同时将故事的含义从“人物命运”转移到“人的生存”这一范畴,加深我们的反思。这一种方法不可有叙述上的漏洞,要点在于变换的角度能够见证原材料中事物的发展过程。5、故事演绎法节外生枝,演绎成文演绎,可以说是人们以史
19、为镜,通过一个大体背景来创造一个人物;也可以是重新演绎一个历史人物,通过自己的所想,赋予这个人物新的生命,让这个人物变得鲜活,不再是历史书中所陈述的简单死板的样子,而是有了自己的认知。对于一个自己创造的人物,考生可以赋予其更多自己的情感,从而构建、完善这个人物。以原著的人物为线索编写故事。如以合作为话题,有考生以“一个也不能少”为题,写取经路上,八戒老闹着分家伙回,悟空烦了,便让唐僧准许八戒回去,八戒走后,悟空既要探路,又要化斋,还得帮沙僧照看行李,忙得团团转。再加上唐僧严肃、沙僧木讷,悟空觉得很是无趣,不由得想念八戒的贫嘴饶舌。最后只好又叫回八戒,八戒也因老呆在家里憋闷,非常高兴能重新回来。
20、于是师徒四人又继续西行。譬如三国演义中记载关公既殁,坐下赤兔马被马忠所获,献于孙权。孙权将马赐给马忠为坐骑。赤兔马数日不食草料而死。高考满分作文赤兔之死就扣住“马为何数日不食草料而死”这一点巧妙生发,“节外生枝”地引入伯喜(虚构为伯乐后人)这一人物,通过描写他和马的对话,展现了“真英雄必诚信”的主题,令人拍案叫绝。运用这种方法时,考生要注意其中的“节”就是原材料,“枝”就是新文章,“节”和“枝”应该水乳交融,合乎情理和事理。【佳作展示1】谁偷了曹操同学的手机?魏金树在班主任刘老师的办公室里,刘备呜呜地哭了,哭得很伤心。几天前的一个早晨,班长曹操同学的手机在宿舍里被盗了。当时只有刘备因病在宿舍里
21、睡觉,大家做完早操回来,曹操的手机便不见了。一开始刘备也不肯承认,后来刘老师发怒,说你们若全不承认,就统统停课反思。刘老师说到做到,课真的就停了。同学们情绪很大,对刘备也另眼相看了。不到两天,刘备向刘老师承认自己偷了手机。可追究赃物时,刘备却说弄丢了。刘备刚走,诸葛亮敲门进来。刘老师,我看这事可疑,料定其中必有冤情。你有什么依据吗?当然有!诸葛亮摇着一把扇子,不紧不慢地说,发案现场只他一个人,按说最易成为怀疑对象,刘备若行窃岂不是太蠢了吗?何况刘备同学平时仗义疏财,上次给希望工程捐款,他连生活费都捐了。可是,他已经承认了啊。不错,但我想他可能另有苦衷。现在高考临近,寸阴足惜,为追查手机,你给大
22、伙停了课,刘备同学定是为了让大伙尽快复课,才被迫选择了牺牲自己的下策。可是,那谁偷了曹操同学的手机呢?我也不敢肯定,只是,我怀疑孙权。孙权?他连作案时间都没有,当时他在操场做操啊。我清楚地记得,那天他请假去了一趟厕所。啊,我想起来了。刘老师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他说拉稀去厕所,而且时间还很长。对,肯定是孙权偷的。不,不可能是孙权偷的!门一响,周瑜推门进来。周瑜同学有何高见呢?刘老师问。孙权家中非常有钱,为人也很豪爽,他不可能去偷别人的东西。倒是刘备,虽不爱财,但可能由于打牌、谈恋爱等原因急需用钱,家中又穷,只有去偷。不!诸葛亮打断周瑜的话,谁不知道刘备胆小怕事,而曹操同学身强体壮,性情暴戾,咱班
23、上哪个同学不畏他三分。不怕他的人只有一个,那就是副班长孙权。周瑜望着诸葛亮微微冷笑,你如此向着刘备说话,不会是得了刘备的好处吧。那,你是得了孙权的好处?诸葛亮还以颜色。刘老师站起来说,这样吧,周瑜同学去调查刘备,诸葛亮同学去调查孙权。二人走后,刘老师将曹操叫来,说了刚才的事情。曹操很大度地摆摆手,说,无论是谁偷的,都应以大局为重,我看这事就算了吧。同学之间,别伤了和气。周瑜和诸葛亮受命后,分别对刘备和孙权展开调查,虽无进展,却搞得刘、孙二人声名狼藉。后来学校推选一名重点大学保送生,刘老师理所当然地提名曹操。曹操一再推辞,并力荐与他同样成绩优秀的孙权和刘备。此举再次获得同学们的由衷赞叹,惟曹操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语文精品资料 新高考语文精品专题 高考作文指导 统编版高中语文课件 高考语文解题指导 高中语文学案 高考语文拓展资料 高中语文模拟试卷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