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导学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doc
《《兰亭集序》导学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兰亭集序》导学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兰亭集序王羲之【学习目标】1.掌握“修、期、致、临、次”等词的多义性及本课的文言句式。2.了解兰亭宴集的起因、经过,认识作者感情由乐转悲的原因以及在深沉的感叹中暗含的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3.了解本文句法上骈散并行而以散为主的特色,背诵课文。4.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掌握“修、期、致、临、次”等词的多义性及本课的文言句式。【学习难点】理清作者思想感情的脉络。【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了解作者及作品。2.给生字注音修禊( ) 癸丑( ) 流觞( ) 游目骋怀( )感慨系之( ) 趣舍万殊( ) 齐彭殇( ) 放浪形骸( )会稽( ) 临文嗟悼( )3.解
2、释下列加点的词。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茂林修竹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亦足以畅叙幽情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取诸怀抱夫人之相与 虽趣舍万殊当其欣于所遇向之所欣或因寄所托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感慨系之矣修短随化喻之于怀终期于尽未尝不临文嗟悼4.找出下面句子中的通假字。悟言一室之内 虽趣舍万殊 5.解释多义词。修 乃重修岳阳楼 邹忌修八尺有余内修政理 茂林修竹 修禊事也期 终期于尽 度已失期 不期修古行有期年致 其致一也 齐心一力颇有野致 以致臣节致市民,聚万货临 临文嗟悼 把酒临风曹公已临其境哀临三日次列坐其次 引次江北 破军次之贤能不待次而举所以 所以游目骋怀 所以兴怀师者,所以传道
3、受业解惑也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吾知所以拒子矣一 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所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某所,而母立于兹当其欣于所遇 及其所之既倦向之所欣,俯仰之间 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6.字词活用。少长咸集 少: 映带左右 带: 齐彭殇为妄作 齐: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兴怀:固知一生死为虚诞 : 7.特殊句式。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不能喻之于怀亦将有感于斯文 虽无管弦之盛二、课后练习1.指出句式特点。死生亦大矣 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放浪形骸之外 当其欣于所遇2.翻译下列句子。(1)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2)引以
4、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3)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4)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5)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这娱,信可乐也。(6)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7)故列序时人,录其所述。(8)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三、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册“训练落实篇”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兰亭宴集的起因、经过,认识作者感情由乐转悲的原因以及在深沉的感叹中暗含的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2.了解本文句法上骈散并行而以散为主的特色,背诵课文。【学习过程】一、合作探究1.兰亭集序是一篇序文,它与通常序文有不同之处吗?2.文中作者的情感变化的过程是怎样的?3.本文记叙了这
5、次兰亭集会盛况,这是一个怎样的集会?何以见得?4.人们常说:“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第一段宴会描写是如此欢快自在、酣畅淋漓。为何第二段却让我们咀嚼到痛感呢?作者的“痛”是什么?二、课堂检测 1下面“其”字的用法,与其他句不同的一项是( ) A吾其还也 B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C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 D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已,快然自足2对兰亭集序分析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是王羲之的旷世之作,不仅文辞优美,而且在书法史上也获得盛誉,又称“兰亭序”。 B文章表现了对大自然优美景象的赞美,同时又流露出对人生“修短随化”的无限感慨。 C本文先记叙了这次集会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高中语文精品资料 新高考语文精品专题 高考作文指导 统编版高中语文课件 高考语文解题指导 高中语文学案 高考语文拓展资料 高中语文模拟试卷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