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pptx
《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pptx(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七单元 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第15课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课程标准:了解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过程,理解十月革命的世界历史意义水平12学习目标:知道列宁主义的诞生;能够描述俄国十月革命的基本历程;能够了解十月革命的世界历史意义;能够简述苏俄(联)不同时期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水平34学习目标:能够运用文献资料,分析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历史背景;能够根据不同的时空尺度,多角度分析俄国十月革命的伟大意义;能够通过苏俄(联)经济发展的演变脉络,辩证认识苏俄(联)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的经验教训,理解社会主义道路的曲折性和进步性;能够通过文献资料和合作探究,认识马克思主义
2、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学习要求一、列宁主义的形成(布尔什维克党的建立)(一)历史背景1、社会背景: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发展,沙皇专制统治却持续强化,社会矛盾日益尖锐2、阶级条件:工业的发展造就了俄国第一代产业工人3、组织条件:1898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宣告成立,展开了有组织的工人运动俄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工人运动具有反抗沙皇专制统治和资本主义压迫的双重使命4、思想条件:1900年列宁创办火星报,宣传马克思主义没有制定党纲和党章,无产阶级政党实际上没有建立起来(二)形成的标志: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举行第二次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布尔什维克党的建立,列宁主义形成列宁的拥护者在中
3、央委员会中占多数,被称作“布尔什维克”,党的指导思想是“布尔什维主义”,也就是列宁主义添 加 标 题添 加 标 题(三)列宁主义的主要内容1、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是无产阶级社会的前夜”2、由于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规律,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3、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4、工人阶级要以暴力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四)列宁主义形成的意义1、列宁深刻洞悉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特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俄国革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形成了列宁主义2、创造性地提出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等一系列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
4、义建设理论3、为帝国主义时代的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4、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 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成为十月革命的理论指导添 加 标 题 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俄国迅速对德宣战,卷入了战争的深渊。俄国军队在战场上的接连失败却不断暴露出俄国专制制度的腐朽。战争动员使1500多万人应征,大批劳动力的丧失使大量土地荒芜,工业生产也大受影响,在战场上,俄军屡遭失败,在战争爆发的头两年内就损失军队350万人,此外还失去了西部大片领土。同时,人民的生活也受到了战争的严重影响,大规模的工人罢工也接连不断。各种矛盾的空前激化使得革命形势一触即发。马克垚
5、世界文明史(1)直接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军的失利使沙皇政府陷入困境,国内危机加剧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一)革命过程1、俄国1917年二月革命(4)革命结果:推翻了沙皇统治,形成了临时政府和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2)革命爆发:1917年3月(俄历二月),彼得格勒,工人、市民和士兵(3)革命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添 加 标 题2、列宁提出推进革命的战略和策略(1)背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一直没有满足人民群众对“和平、面包和土地”的要求,并镇压人民的反抗(2)提出:1917年4月列宁提出了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推进的战略和策略(3)影响
6、:直接指导了俄国革命二月革命的发生和胜利出乎各派政治力量的意料。连布尔什维克的领袖列宁也没有预计到事态的这一发展,二月革命发生的时候他还流亡在国外,在听到革命的消息后他才着手准备回国。临时政府的成员大都是资产阶级自由主义者,它宣布实行大赦,允许言论,出版、集会自由等等,并准备实行立宪改革。但是,在战争问题上,临时政府决定继续沙皇政府的政策,将战争进行下去,同时,它也没有解决广大群众热切关注的面包和土地问题,从而引起了广泛的不满。马克垚世界文明史前线继续在流血,后方依然面临饥荒。在这种情况下,一场新的革命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又出现了。这一次,站在革命潮头引导革命方向的是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王斯德主编
7、世界通史第三编(现代文明的发展与选择)添 加 标 题3、列宁亲自领导十月革命October Revolution7月流血事件及其后的事态发展标志着俄国政治形势出现了重大转折,随着苏维埃领导层与临时政府的完全合流,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随之结束,政权完全转到了反人民势力一边。随着临时政府对革命群众和政党实行镇压措施,原先的“政治自由”也不复存在,革命和平发展的可能性就此消失。针对形势的变化,转入地下的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及时改变了斗争策略。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第三编(现代文明的发展与选择)(1)革命爆发:1917年11月7日,即俄历10月25日,革命武装占领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2)建立政权:1917年1
8、1月8日,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宣布推翻临时政府,成立布尔什维克党领导的苏维埃政权,列宁选为人民委员会主席。这次大会标志着苏维埃政权在俄国正式建立,宣告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三)十月革命胜利的世界历史意义1、十月革命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国家,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世界格局,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的伟大飞跃,开辟了人类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新纪元(3)革命性质: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添 加 标 题添 加 标 题2、十月革命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对世界的统治,极大地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改变了20世纪的世界格局3、从此,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历史精品资料 新高考历史精品专题 统编版高中历史资料 高中历史课件 高中历史学案 高中历史设计 高中历史试卷 高考历史指导 高中历史练习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89756829.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