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中学2022年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江苏省南通中学2022年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南通中学2022年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2023学年高一上化学期中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实验装置(部分仪器已省略)或操作,能达
2、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A闻气体气味B干燥氯气C分离乙醇和水D配制100 mL 0.10 molL1盐酸2、同温同压下两个容积相等的储气瓶,一个装有C2H4,另一个装有C2H2和C2H6的混合气体,两瓶气体一定具有相同的( )A质量B密度C碳原子数D原子总数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32 g O2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AB0.5 mol H2SO4含有的原子总数目为3.5NACHNO3的摩尔质量是63 gD0.5NA个氯气(Cl2)分子的物质的量是1 mol4、下列溶液中c(Cl-)最大的是( )A65mL 1mol/L的KCl溶液B25mL 3mol/L的NaCl溶液C20mL 2mol/L的MgCl
3、2溶液D10mL 4.5mol/L的NaClO3溶液5、用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gcm-3)配制80mLlmolL-1的稀硫酸。现给出下列仪器(配制过程中可能用到):25mL量筒 l0mL量筒 50mL烧杯 托盘天平 100mL容量瓶 胶头滴管 玻璃棒80mL容量瓶 ,按使用仪器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BCD6、下列溶液中c(Cl)与120mL2molL1KCl溶液中c(Cl)相等的是 ( )A60mL1molL1MgCl2溶液 B60mL2molL1ZnCl2溶液C40mL2molL1AlCl3溶液 D480mL1molL1NaCl溶液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 mol H2O的质量为
4、18 g/molBCH4的摩尔质量为16 gC3.011023个SO2分子的质量为32gD标准状况下,1 mol任何物质体积均为22.4 L8、下列中和反应对应的离子方程式能以“H+OHH2O”表示的是A醋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B氢氧化镁和盐酸反应C澄清石灰水和硝酸反应D氢氧化钡和稀硫酸反应9、下列各组离子能在呈酸性的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Ba2、Na、NO3、MnO4 BMg2、Cl、Al3、SO42CK、OH、HCO3、NO3 DCa2、Na、Fe3、SO3210、下列关于胶体的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向沸水中逐滴滴入饱和氯化铁溶液加热得红褐色液体,即为Fe(OH)3胶体B向Fe(O
5、H)3胶体中逐滴滴入稀硫酸,现象是先出现红褐色沉淀,后溶解转为黄色溶液C江河入海口三角洲的形成通常与胶体的性质有关D纳米材料微粒直径一般从几纳米到几十纳米(1 nm109 m),因此纳米材料属于胶体11、中国不少古诗词清晰地描绘了当时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如刘禹锡的浪淘沙:“日照澄州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下列有关本诗中蕴含的化学知识正确的是( )A“沙中浪底来”指的是金的氧化物B淘金原理与化学上的萃取一致C雾的分散质粒子直径范围是10-910-7cmD由沙子到计算机芯片发生了还原反应12、胶体区别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 A胶体粒子不能透过半透膜 B胶体粒
6、子带电荷C胶体能够发生丁达尔现象 D胶体粒子直径在 1-100nm 之间13、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32g O2 含NA个原子B2 mol/L的氢氧化铁胶体中含有的氢氧化铁胶粒数小于2NAC标况下,22.4 L的CCl4中含有NA个CCl4分子D14g的C2H4和C3H6的混合物中含有C原子为NA14、下列有关实验的选项正确的是 A配制100mL 0.10molL1NaOH溶液B苯萃取碘水中I2,分出水层后的操作C该装置所示的分离方法和物质的溶解性无关D从食盐水中提取NaCl固体AABBCCDD15、Na2CO3俗名纯碱,下面是对纯碱采用不同分类法的分
7、类,不正确的是ANa2CO3是碱BNa2CO3是盐CNa2CO3是钠盐DNa2CO3是碳酸盐16、下列物质的分类合理的是( )A酸性氧化物:CO2 、SiO 2、SO2、COB碱:烧碱、纯碱、苛性钾、氢氧化钡C混合物:盐酸、浓硫酸、水煤气、氢氧化铁胶体D碱性氧化物:Na2O、CaO、MgO、Al2O3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有一包白色粉末,由BaCl2、K2SO4、CaCO3、NaOH、CuSO4、KCl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了探究它的成份,进行了如下实验:(1)气体B的化学式_,白色沉淀的成分为_。(2)该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有_;一定不含有的物质有_;可能含有的物质有_;(
8、3)如若需要确定可能含有的物质是否存在,应如何操作:_。18、 (1)写电离方程式:NaHCO3_。H2CO3_。(2)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的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硫离子的结构示意图_。(3)下列3个小题中的物质均由核电荷数为110的元素组成,按要求填写化学式。最外层分别为4个和6个电子的原子形成的化合物是_、_。由5个原子组成的电子总数为10的分子是_。由三个最外层是6个电子的原子结合成的分子是_。19、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烧杯的质量,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图由图中可以看出,该同学在操作时的一个错误是_,烧杯的实际质量为_g20、某学习小组设计以下三个实验探究氯水的成分,请根据下表
9、回答问题。实验序号实验方法实验现象结论将氯水滴加到AgNO3溶液中生成白色沉淀将氯水滴加到含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将足量的氯水滴加到Na2CO3溶液中氯水中含有H+ (1)实验得出的结论:_。(2)指出实验和实验中的“实验现象”:_、_。(3)通过实验的“实验现象”,同学们得出两个不同的结论。这两个结论可能是:a._;b._,请设计简单的实验证明哪一个是正确的:_。21、掌握仪器的名称、组装及使用方法是中学化学实验的基础,下图为两套实验装置。(1)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_;_ 。(2)若利用装置I制取蒸馏水,将仪器补充完整后进行实验,冷却水从_口进。(填g或f) (3)现需配制250 mL 0.
10、2 molL1 NaCl溶液,其中装置II是某同学配制此溶液时转移操作的示意图,图中有两处错误,一处是未用玻璃棒引流,另一处是_ 。(4)在配制过程中,其他操作都是正确的,下列情况对所配制的NaCl溶液的浓度偏低有_。A没有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B容量瓶不干燥,含有少量蒸馏水 C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D定容后塞上瓶塞反复摇匀,静置后,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水至刻度线。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A【解析】A.闻气体应使极少量气体进入鼻孔;B.碱石灰与氯气反应;C.乙醇与水互溶,所以不分层;D.配制一定浓度溶液时,在转移过程需要玻璃棒引流。【详解】A.闻气体应使极少量气体进入鼻孔,图
11、中操作合理,故A项正确;B.碱石灰与氯气反应,则图中装置不能干燥氯气,故B项错误;C.乙醇与水互溶,混合后不分层,因此不能利用分液漏斗分离,应利用蒸馏操作分离该混合物,故C项错误;D.配制100 mL 0.10 molL1盐酸,图中操作为转移过程,需要玻璃棒引流,故D项错误;本题答案选A。【点睛】本题侧重考查实验操作步骤与方法,掌握实验方法及完成实验所必需的技能,是学好化学的基础,其中气体的干燥与净化装置的选择,一般遵循的原则为:1.尽量用化学方法,一般酸性气体杂质用碱性试剂除去,还原性气体杂质用氧化性试剂除去;2.净化试剂只与杂质发生反应;3.不生成新的杂质。因此,B选项干燥氯气应选取浓硫酸
12、做干燥剂,而不是选择与它反应的碱石灰作干燥剂。2、C【解析】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容积相等的任何气体具有相同的分子数,结合C2H4、C2H2、C2H6每个分子的组成特点来回答。【详解】同温同压下,两个储气瓶的容积又相等,所以两瓶中气体的物质的量就相等,即两瓶内气体的分子数相同,则A根据m=nM,瓶中装有C2H2和C2H6的混合气体的瓶子的M无法确定,所以m无法判断,选项A错误;B据=,V一定,质量不确定,所以无法判断,选项B错误;CC2H4、C2H2、C2H6每个分子中的C原子数都是2,所以碳原子数相同,选项C正确;DC2H2和C2H6的量不确定,所以原子数也无法确定,选项D错误;答
13、案选C。3、B【解析】A、22g氧气的物质的量为1mol,含有2mol氧原子,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A,A错误;B、15 mol H2SO4含有的原子数目为15 mol7NA=25NA,B正确;C、摩尔质量的单位是g/mol,C错误;D、15NA个Cl2的物质的量为 mol=15 mol,D错误;故选B。4、C【解析】溶液中某一离子浓度=该物质的浓度该离子个数,与溶液体积无关。【详解】A. 65mL 1mol/L的KCl溶液中c(Cl-)=11=1mol/L;B. 25mL 3mol/L的NaCl溶液中c(Cl-)=31=3mol/L;C. 20mL 2mol/L的MgCl2溶液中c(Cl-)=
14、22=4mol/L;D. NaClO3溶液中含有ClO3-,无有Cl-,c(Cl-)=0 mol/L;综上所述,四种溶液中c(Cl-)最大的是C;本题选C。5、A【解析】配制溶液的步骤为:计算、量取、稀释、冷却、转移、定容、摇匀、装瓶,结合实验步骤选择仪器,据此解答。【详解】用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gcm-3)配制80mL1mol/L的稀硫酸,要选择使用100mL容量瓶,设需要浓硫酸的体积为V,由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可知 =0.1L1mol/L,解得V=0.0054L=5.4mL,所以应选择10mL量筒,然后在50mL烧杯中稀释、冷却后,用玻璃杯引流转移到100mL容量瓶中,定
15、容,还需要玻璃棒、胶头滴管,则按使用仪器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合理选项是D。【点睛】本题考查配制一定物质的量的溶液的知识,为高频考点,把握配制溶液的步骤、操作、仪器为解答的关键,注意容量瓶的选择,题目难度不大。6、A【解析】电解质离子浓度=电解质浓度电解质电离出的该离子数目,与溶液的体积无关,120mL2molL1KCl溶液中c(Cl)=2molL1,据此结合计算判断【详解】A. 60mL1molL1MgCl2溶液中c(Cl)=1molL12=2molL1,与120mL2molL1KCl溶液中c(Cl)=2molL1浓度相等,故A正确;B. 60mL2molL1ZnCl2溶液中c(Cl)=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省 南通 中学 2022 化学 第一 学期 期中 复习 检测 模拟 试题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