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楚雄州元谋县一中2022年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云南省楚雄州元谋县一中2022年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楚雄州元谋县一中2022年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2023学年高一上化学期中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符合图中阴影部分的物质是ABCD2、下来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分液时,分液漏斗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B蒸馏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支管口C氯化氢气体中含有的氯气可用饱和食盐水除去D蒸馏时,通入冷凝管的冷水却水应该从下边进,上边出3、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2、 )A碳酸钙与盐酸反应 B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C氢氧化铜和硫酸反应D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4、广州的自来水是采用氯气消毒的,为了检验Cl的存在,最好选用下列物质( )A稀硝酸和硝酸银溶液B四氯化碳C氢氧化钠溶液D石蕊溶液5、战国所著周礼中记载沿海古人“煤饼烧蛎房成灰”(“蛎房”即牡蛎壳),并把这种灰称为“蜃”。蔡伦改进的造纸术,第一步沤浸树皮脱胶的碱液可用“蜃”溶于水制得。“蜃”的主要成分是ACaO BCa(OH)2 CCaCO3 DK2CO36、已知、四种物质的氧化能力为,下列氧化还原反应能发生的是( )ABCD7、下列实验操作均要用玻璃棒,其中玻璃棒作用相同的是过滤蒸发溶解向容量瓶转移液体A
3、和B和C和D和8、某有机物苯酚,其试剂瓶上有如下标识,其含义是()A自燃物品、易燃B腐蚀性、有毒C爆炸性、腐蚀性D氧化剂、有毒9、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血液透析”利用了胶体的性质B氢氧化铝胶体可用来对自来水净水和杀菌消毒CBaCO3 常用来做胃镜中的“钡餐”D为了消除碘缺乏病,在食用盐中加入一定量的碘单质10、标准状况下,具有下列量的物质,其体积最大的是( )A11.2LH2 B44gCO2 C2molFe D2molH2O11、下列选项中全属于电解质的是( )稀盐酸 NaCl晶体 液态的醋酸 铜 BaSO4固体 纯蔗糖(C12H22O11) 酒精(C2H5OH) 熔化KNO
4、3 液态SO3 明矾ABCD12、 “纳米技术”广泛应用于催化及军事科学中,“纳米技术”是指粒子直径在几纳米(nm)到几十纳米的材料,如将“纳米材料”分散到液体分散剂中,所得混合物具有的性质是(已知1nm=m)A能全部通过半透膜B具有丁达尔现象C所得液体一定能导电D所得物质一定为悬浊液或乳浊液13、下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的是A将58.5 g NaCl溶解于1 L水中配成的溶液B将80 g SO3溶于水并配成1 L溶液C将0.5 molL1的NaNO3溶液100 mL加热蒸发掉50 g水的溶液D含K为2 mol的K2SO4溶液14、除去硝酸钾固体中含有少量的氯化钠,不需要的
5、实验操作是A加热溶解B趁热过滤C蒸发结晶D降温结晶15、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硫酸跟氢氧化钡反应:H+SO42Ba2+OHBaSO4H2OB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氢氧化钡溶液与碳酸氢铵溶液混合Ba2+2OHNH4+HCO3=BaCO3NH3H2OH2OC碳酸氢钙溶液跟稀硝酸反应Ca(HCO3)2 + 2H+Ca2+ + 2H2O + 2CO2D过量CO2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CO22OH= CO32H2O16、常温下,在下列溶液中发生如下反应:16H10Z2XO4-=2X25Z28H2O2A2B2=2A32B 2BZ2=B22Z由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Z22A2=2A32Z不能进
6、行BZ元素在反应中均被氧化C氧化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XO4-、Z2、B2、A3D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2、B、Z、X2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某111mL溶液只含Cu2+、Ba2、K+、OH、SO42、Cl中的几种,分别取三份11mL该溶液进行实验,以确定该溶液中的离子组成。向一份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产生198g蓝色沉淀向另一份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产生233g白色沉淀向第三份中加入过量Ba(NO3)2溶液后,过滤取滤液再加入足量AgNO3溶液,产生287g白色沉淀。回答下列问题(1)该溶液中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_,中白色沉淀的化学式为_。(2)产生蓝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_。
7、(3)该溶液中一定存在的阴离子有_,其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_。(4)该111mL溶液中还含有的离子是_,其物质的量是_。18、有一固体混合物,可能由Na2CO3、Na2SO4、CuSO4、CaCl2、KCl等混合而成,为检验它们,做如下实验:将固体混合物溶于水,搅拌后得无色透明溶液;向此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将沉淀物置于足量稀硝酸中,发现沉淀全部溶解;试判断:(1)固体混合物中肯定含有_,肯定无_,可能含有_。(2)写出实验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19、应用下列装置,在硬质玻璃管中放入还原铁粉和石棉绒的混合物,加热,并通入水蒸气,就可以完成高温下Fe与水蒸气反应的实验。
8、请回答该实验中的问题。(1)实验前必须对整套装置进行气密性的检查,操作方法是_。(2)圆底烧瓶中盛装的是水,该装置受热后的主要作用是_;烧瓶底部放置了几片碎瓷片,碎瓷片的作用是_。(3)酒精灯和酒精喷灯点燃的顺序是_。(4)干燥管中盛装的物质可以是_,作用是_。(5)如果要在A处玻璃管口处点燃该气体,则必须对该气体进行_,这一操作的目的_。20、某学生配制 500mL0.100mol/L 的氯化钠溶液。配制过程如下:(1)在_ 上称取_g 氯化钠晶体,放入_中,用适量的蒸馏水溶解,冷却至室温, 然后将溶液小心转移入_中,使溶液均匀混合,然后缓缓把蒸馏水注入瓶中,直到液面_, 改用_加水到刻度线
9、,使溶液的_正好与刻度线_,最后塞好瓶塞,反复摇匀。(2)以上操作过程是否正确?_。若不正确,请指出不适之处_。(3)可能造成溶液浓度偏低的操作_(例举 2 个操作即可,多了不加分)。21、某小组研究铁与水蒸气的反应,两位同学分别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实验请回答:(1)实验中湿棉花的作用是_。(2)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3)甲同学观察到实验中持续产生肥皂泡,实验中溶液B呈现红色。说明溶液A中含有_。(4)乙同学观察到实验中持续产生肥皂泡,但实验中溶液B未呈现红色。溶液B未呈现红色的原因是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B【解析】按照交叉分类法,图中阴影部分的物质既属
10、于正盐,又属于钠盐、碳酸盐,则符合阴影部分的物质为; 故选B。2、C【解析】A分液时,分液漏斗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可避免液体重新混合而污染,故A正确;B蒸馏时,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支管口,用于测量馏分的温度,故B正确;C氯气在饱和食盐水中几乎不溶解,而HCl能溶于饱和食盐水,可用饱和食盐水除去氯气气体中含有的氯化氢,但HCl中混有的氯气无法利用饱和食盐水除去,故C错误;D蒸馏时,冷却水的方向与气流方向相反,则通入冷凝管的冷水水应该从下边进,上边出,故D正确;答案为C。3、D【解析】A碳酸钙是不溶于水的沉淀,不能拆成离子形式,应为:,故A错误;B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铁被
11、氧化为Fe2+,故B错误;C氢氧化铜不溶于水,不能拆成离子,故C错误;D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硫酸里的SO42-和氯化钡里的Ba2+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故D正确;故选D。【点睛】离子方程式的判断正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一是原理是否正确,即生成物书写是否正确;二是拆分是否合理,只有强酸、强碱和可溶性盐能拆分,其他都不能拆分;三是是否符合两个守恒: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若是氧化还原反应,还要满足电子守恒。4、A【解析】氯离子与银离子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银,为了检验Cl-的存在,可以选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如果有白色沉淀生成,则含有氯离子;故选A。5、A【解析】牡蛎壳为贝壳,贝壳主要成分为碳酸
12、钙,碳酸钙灼烧生成氧化钙,CaO溶于水得Ca(OH)2。故B、C、D错误,A正确。答案选A。6、B【解析】已知X2、Y2、Z2、W2四种物质的氧化能力是W2Z2X2Y2,同一化学反应中,氧化能力强的物质能置换出氧化能力弱的物质,方程式中单质的氧化性强弱关系符合已知条件的就可以发生,否则不能发生,据此分析解答。【详解】A. 该反应中,氧化性Z2W2,与已知不符合,所以不能发生,A项错误;B. 该反应中,氧化性Z2X2,与已知符合,所以能发生,B项正确;C. 该反应中,氧化性Y2W2,与已知不符合,所以不能发生,C项错误;D. 该反应中,氧化性X2Z2,与已知不符合,所以不能发生,D项错误;答案选
13、B。7、D【解析】过滤时,玻璃棒起引流作用,防止溶液溅出;蒸发时,玻璃棒起搅拌作用,防止溶液因局部过热发生飞溅;溶解时,玻璃棒起搅拌作用,可加速固体的溶解;向容量瓶中转移液体时,玻璃棒起引流作用,防止溶液溅出;则玻璃棒作用相同的是和,故选D。8、B【解析】为腐蚀性标识,为有毒物质的标识,说明苯酚是有毒的腐蚀性液体,故选B。【点睛】认识各个标志所代表的含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需要平时学习时注意常见标识的记忆和理解,解答本题也可以直接根据苯酚的性质判断。9、A【解析】A.血液分散系属于胶体,胶体的渗析是利用胶体粒子不能透过半透膜,溶液离子及小分子可以透过半透膜的原理,达到分离提纯胶体的目的,“血液透
14、析”就是利用了胶体的渗析原理,A项正确;B.氢氧化铝胶体具有吸附作用,能够吸附自来水中悬浮的杂质形成较大颗粒而沉降,达到净化水的目的,但不能杀菌消毒,B项错误;C.BaCO3能与胃酸反应:BaCO3+2H+=Ba2+CO2+H2O,使胃液中含有重金属离子Ba2+,而Ba2+能使蛋白质变性而致人中毒,C项错误;D.碘单质受热容易升华且有毒,加碘盐中加入的是KIO3,D项错误;答案选A。10、B【解析】标准状况下,水为液体或固体,铁为固体,体积较小,二氧化碳和氢气为气体,体积较大,其中V(CO2)=22.4L/mol=22.4L,V(H2)=11.2L,则体积最大的是44gCO2,故选B。11、C
15、【解析】稀盐酸是混合物,不属于电解质的研究范畴;NaCl晶体在水中或者熔融状态下都可以发生电离,该物质属于电解质;液态的醋酸在水中可以电离,该物质属于电解质;铜是单质,不属于电解质的研究范畴;BaSO4固体在水中或者熔融状态下都可以发生电离,该物质属于电解质;纯蔗糖(C12H22O11)在水中、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发生电离,该物质属于非电解质;酒精(C2H5OH)在水中、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发生电离,该物质属于非电解质;熔化KNO3发生电离,该物质属于电解质;液态SO3在水中、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发生电离,该物质属于非电解质;明矾在水中或者熔融状态下都可以发生电离,该物质属于电解质;综上所述,属于电解质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云南省 楚雄 元谋县 一中 2022 年高 化学 第一 学期 期中 教学质量 检测 模拟 试题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