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海淀中关村中学2022年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中统考试题含解析.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北京海淀中关村中学2022年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中统考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海淀中关村中学2022年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中统考试题含解析.doc(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2023学年高一上化学期中模拟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在反应3Cl22FeBr2=2FeCl32Br2中,被还原的元素是AFe BFe和Br CCl DC1和Br2、下列化学方程式改写成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CuCl2Ba(OH)2Cu(OH)2BaCl2 Cu22
2、OHCu(OH)2BNH4HCO3HClNH4ClCO2H2O HCO3HCO2H2OCCH3COOHNaOHCH3COONaH2O HOHH2OD2FeCl3Cu=2FeCl2+CuCl2 2Fe3+Cu2Fe2+Cu2+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5molO2体积是33.6LB在标准状况下,2molH2的体积是44.8LC等质量的CO和N2的体积相等D32gO2的物质的量是1mol,其体积是22.4L4、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在常温常压下,11.2L N2含有的分子数小于0.5NAB标准状况下,2.24L SO3含有的原子数为0.4NAC将1L 2mol/L
3、的FeCl3溶液,其中含有Cl-为2NAD46g NO2和N2O4混合气体所含氧原子数目有可能为3NA5、研究表明:多种海产品如虾、蟹、牡蛎等,体内含有+5价的砷(As)元素,但它对人体是无毒的,砒霜的成分是As2O3,属剧毒物质,专家忠告:吃饭时不要同时大量食用海鲜和青菜,否则容易中毒,并给出了一个公式:大量海鲜+大量维生素C=砒霜。下面有关解释不正确的是A维生素C能将+5价砷氧化成As2O3B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C青菜中含有维生素CD使人中毒的过程中砷元素发生还原反应6、在2H2SSO22H2O3S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分子个数比为( )A21B12C11D16177、在反应MnO2+4HCl
4、(浓)MnCl2+Cl2+2H2O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质量之比为A87:146B146:87C87:73D73:878、下列关于古籍中的记载说法不正确的是A天工开物中“凡石灰,经火焚炼为用”涉及的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B“朝坛雾卷,曙岭烟沉”中的雾是一种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C“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该过程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D“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诗句中体现的屠呦呦对青蒿素的提取属化学变化9、现有以下物质:NaCl溶液 CH3COOH NH3 BaSO4 蔗糖 H2O,其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ABCD10、Na与水、氧气、氯气等均能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金属钠着火时,可以用水
5、灭火BNa与氧气在常温下反应生成Na2O2,加热时二者反应生成Na2OCNa虽然能与氯气反应生成NaCl,但不能在氯气中燃烧D常温下,Na可以与水反应,证明Na比Fe更活泼11、在强碱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离子组是( )ANa+、K+、SO42-、MnO4- BNa+、NH4+、NO3-、Cl-CK+、Ba2+、HCO3-、Cl- DK+、Na+、CO32-、NO3-12、今有一混合物的水溶液,只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K、NH4、Cl、Ca2、Ba2、CO32、SO42,现取三份100mL溶液进行如下实验:第一份加入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第二份加入足量NaOH溶液加热后
6、,收集到0.08mol气体;第三份加入足量BaCl2 溶液后,得干燥沉淀12.54g,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为4.66g。综合上述实验,你认为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A该混合物中一定含有NH4+、SO42-,可能含有Ca2+、K+、Cl-B该混合物中一定含有NH4+、CO32-、SO42-,可能含有Ca2+、 K+、Cl-C该混合物中一定含有NH4+、CO32-、SO42-,可能含有K+、Cl-D该混合物中一定含有K+、NH4+、CO32-、SO42-,可能含有Cl-,且n(K+)0.04mol13、原子显电中性的原因是( )A构成原子的各种微粒均不带电B原子核外电子数大于核内质子数C
7、原子核所带电量和核外电子的电量相等,但电性相反D核内质子数等于核电荷数14、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将稀硫酸滴在铜片上:Cu+2H+=Cu2+H2B将稀硫酸与Ba(OH)2混合:Ba2+SO=BaSO4C将铜丝插入AgNO3溶液中:Cu+2Ag+=Cu2+2AgD将氧化镁与稀盐酸混合:O2-+2H+=H2O15、下列反应的现象描述与离子方程式都正确的是( )A铝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有银析出:Al+Ag+=Al3+AgB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有白色沉淀生成:Ba2+SO42-=BaSO4C氢氧化铜加到盐酸中,无明显现象:Cu(OH)2+2H+=Cu2+2H2OD碳酸钡中加入稀
8、盐酸,固体溶解,生成无色无味气体:2H+ BaCO3=Ba2+ H2O + CO216、溶液、胶体和浊液这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 )A是否有丁达尔现象B是否能通过滤纸C分散质粒子的大小D是否均一、透明、稳定17、配制250mL 0.10mol/L的盐酸溶液时,下列实验操作会使配制的溶液浓度偏高的是A容量瓶内有水,未经过干燥处理B定容时,仰视刻度线C用量筒量取浓盐酸时,用水洗涤量筒23次,洗涤液倒入烧杯中D定容后倒转容量瓶几次, 发现液体最低点低于刻度线,再补加几滴水到刻度线18、硫酸钾和硫酸铝的混合溶液,已知其中Al3的浓度为0.4 molL-1,硫酸根离子浓度为0.7 molL-1,则K的
9、物质的量浓度为 ( )A0.1 molL-1 B0.15 molL-1 C0.3 molL-1 D0.2 molL-119、下列电离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ACaCl2 Ca22ClBHNO3 H NO3CNaHCO3 Na HCO3DNaClONa ClO20、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BaSO4Ba2+ + SO42 -BNaHCO3 = Na+ H+ + CO32 -CNaHSO4 = Na+ HSO4-DKNO3=K+ + NO3-21、1molCl2和1molHCl气体相比较,两者的体积关系( )A前者大B后者大C相等D无法确定22、1mol CH4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
10、,待反应完全后,测得四种产物的物质的量相等,则消耗氯气的物质的量是( )A1.25molB5molC2.5molD4mol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14分)某溶液中只含有Ba2+ Mg2+ Ag+三种阳离子,现用适量的NaOH溶液、稀盐酸和Na2SO4溶液将这三种离子逐一沉淀分离,其流程如图所示:(1)沉淀1的化学式为_,生成该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_。(2)若试剂B为Na2SO4溶液,则沉淀2化学式为_。(3)若试剂B为NaOH溶液,则生成沉淀2的离子方程式为_。(4)如果原溶液中Ba2+ Mg2+ Ag+的浓度均为0.1 molL-1,且溶液中含有的阴离子只有NO3-,则溶液中NO3-
11、浓度为_molL-1。24、(12分)A、B、C、D、E 都是前20号元素中的常见元素,且核电荷数递增。A原子没有中子;B原子次外层电子数与最外层电子数之差等于电子层数;C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4.6gD单质与足量盐酸作用可产生2.24LH2(标准状态下);E的一价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与Ar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A、B、D的元素符号:A_;B_;D_。(2)C离子的电子式_;E的离子结构示意图_。(3)写出电解D、E形成化合物的水溶液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4)工业上将E的单质通入石灰乳Ca(OH)2制取漂粉精,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漂粉精溶于水后,受空气中的CO2作
12、用,即产生有漂白、杀菌作用的某种物质,该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25、(12分)下图是中学化学中常用于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的装置,请根据装置回答问题。(1)从含碘的CC14溶液中提取碘和回收CC14,选择装置_。(填代表装置图的字母,下同);仪器的名称是_,最后晶态碘在_里聚集。(2)除去CO2气体中混有的少量HC1气体,选择装置_,粗盐的提纯,选装置_。(3)除去KNO3固体中混有的少量NaCl,所进行的实验操作依次为_、蒸发浓缩、冷却结晶、_。(4)除去KC1溶液中的K2SO4,依次加入的溶液为_(填溶质的化学式)。26、(10分)为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42以及泥沙等杂质,某同学
13、设计了一种制备精盐的实验方案,步骤如下(用于沉淀的试剂稍过量):(1)操作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操作的名称是_。(2)试剂、其实是三种物质:饱和Na2CO3溶液、BaCl2溶液、NaOH溶液,这三种物质的加入顺序可能有多种情况,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_。A饱和Na2CO3溶液、BaCl2溶液、NaOH溶液BBaCl2溶液、饱和Na2CO3溶液、NaOH溶液CNaOH溶液、BaCl2溶液、饱和Na2CO3溶液D饱和Na2CO3溶液、NaOH溶液、BaCl2溶液(3)固体丁是混合物,除含有泥沙、CaCO3、BaSO4外,还含有_(填化学式)。(4)在混合物乙中分别加入试剂、的过程中,判断滴加BaCl
14、2溶液已过量的方法是:加入BaCl2溶液后,静置,在上层清液中,_。(5)若先用适量盐酸调节pH值再进行操作,将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其原因是_。27、(12分)某课外活动小组进行Fe(OH)3胶体的制备实验并检验其性质(1)现有甲、乙、丙三名同学进行Fe(OH)3胶体的制备甲同学的操作是:取一小烧杯,加入25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逐滴加入12mL 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混合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乙直接加热饱和FeCl3溶液丙向沸水中滴加饱和FeCl3溶液,为了使反应进行充分,煮沸10分钟你认为哪位同学的制备方法更合理:_,可以利用胶体的什么性质来证明有Fe(OH)3胶体生成?_(
15、2)Fe(OH)3胶体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是_A胶粒直径小于1nm B胶粒带正电荷C胶粒作布朗运动 D胶粒能透过滤纸(3)Fe(OH)3胶体区别于FeCl3溶液最本质的特征是_AFe(OH)3胶体粒子的直径在1100nm之间BFe(OH)3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CFe(OH)3胶体是均一的分散系DFe(OH)3胶体的分散质能透过滤纸(4)提纯所制Fe(OH)3胶体常用的方法是_,若向Fe(OH)3胶体中滴入硫酸直到过量,描述此过程的实验现象_28、(14分)将Fe2O3、Al2O3两种固体混合物溶于100mL稀硫酸中,向反应后的溶液中缓慢加入NaOH溶液,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与生成沉淀的质量关系如
16、图所示,试回答:(1)原混合物中Fe2O3的质量是_g。(2)所用NaOH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_。(3)稀硫酸物质的量浓度为_。29、(10分)现有金属A、B和气体甲、乙、丙及物质C、D、F、F,它们之间的转化发生如下反应,(图中有些反应的产物和反应条件没有全部标出),黄绿色气体溶于水后的溶液有漂白性且能杀菌消毒,其中物质F的水溶液呈黄色,物质E在氧化剂作用下很容易转化为物质F,F能与物质C的溶液反应生成红褐色沉淀请回答下列问题:(1)物质F的化学式为_(2)写出金属A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写出黄绿色气体乙和水反应的离子化学方式:_实验室制备黄绿色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3)金属单质A投入到下
17、列溶液中既有气体,又有沉淀出现的是_A、氯化钠溶液 B、碳酸钠溶液 C、硫酸铜溶液 D、氯化铵溶液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C【解析】反应3Cl22FeBr2=2FeCl32Br2中,Cl元素的化合价由0降低为-1价,Fe元素+2价升高为+3价,Br元素由-1价升高为0,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被还原,所以该反应中Cl元素被还原。故选C。【点睛】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依据是有元素化合价的升降,元素化合价升高,失电子被氧化,元素化合价降低,得电子被还原。2、C【解析】根据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规则分析回答。【详解】CH3COOH是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不能完
18、全电离为离子,在离子方程式中应保留化学式。C项离子方程式就写成CH3COOHOHCH3COOH2O。C项错误。本题选C。【点睛】书写离子方程式时,只有易溶且易电离的物质(完全成为自由离子)才能拆写,单质、氧化物、难溶物、难电离(即弱电解质)、气体、非电解质(不能电离或部分电离成为自由离子)都应保留化学式。3、B【解析】A.未明确标准状况,不能用公式V=22.4n 计算气体的体积,A项错误;B.在标准状况下,2molH2的体积=22.4L/mol2mol=44.8L,B项正确;C.因为CO和N2的摩尔质量相等,所以等质量的CO和N2的物质的量相等,但题目没有明确两气体所处的温度和压强是否相同,所
19、以无法判断等质量的CO和N2的体积是否一定相等。C项错误;D.未明确标准状况,不能用公式V=22.4n 计算气体的体积,D项错误;答案选B。【点睛】利用公式V= 22.4n计算物质的体积时,一定要明确两点:一是物质的状态必须是“气体”,二是温度和压强必须是“标准状况(即00C和101kPa)”。4、A【解析】A依据气体摩尔体积的条件分析判断,标准状况气体摩尔体积为22.4L/mol,在常温常压下,温度升高分子间距离增大,11.2L N2含有的分子数小于0.5NA,故A正确;B标准状况三氧化硫不是气体,2.24L SO3含物质的量不是0.1mol,故B错误;C胶体是氢氧化铁的集合体,将1L 2m
20、ol/L的FeCl3溶液制成胶体后,其中含有氢氧化铁胶粒数小于2NA,故C错误;DNO2和N2O4混合气体最简比为NO2,依据n=计算NO2中氧原子数目=2NA=2NA,故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分析应用,主要是气体摩尔体积的条件应用,胶体微粒组成分析,质量换算物质的量计算微粒数。该类题的特点是以微粒数目的计算为依托,考查物质的结构、元素化合物、氧化还原反应、电解质溶液等知识。顺利解答该类题目的关键是:一方面要仔细审题,注意关键字词,熟悉常见的“陷阱”;另一方面是要把各种量转化为物质的量,以此为中心进行计算。该类试题的解题思路是:只给出物质的体积,而不指明物质的状态,
21、或者标准状况下物质的状态不为气体,所以求解时,一要看是否为标准状况下,不为标准状况无法直接用22.4 Lmol1(标准状况下气体的摩尔体积)求n;二要看物质在标准状况下是否为气态,若不为气态也无法由标准状况下气体的摩尔体积求得n,如CCl4、水、液溴、SO3、己烷、苯等常作为命题的干扰因素迷惑学生。给出非标准状况下气体的物质的量或质量,干扰学生正确判断,误以为无法求解物质所含的粒子数,实质上,此时物质所含的粒子数与温度、压强等外界条件无关。此类题型要求同学们对物质的微观构成要非常熟悉,弄清楚微粒中相关粒子数(质子数、中子数、电子数)及离子数、电荷数、化学键之间的关系。常涉及稀有气体He、Ne等
22、单原子分子,Cl2、N2、O2、H2等双原子分子,及O3、P4、18O2、D2O、Na2O2、CH4、CO2等特殊物质。5、A【解析】试题分析:As2O3中砷(As)元素为+3价,从+5价降到+3价是还原反应,A错误,答案选A。考点:氧化还原反应6、B【解析】试题分析:H2S中S的化合价由2价0价,化合价升高,作还原剂,SO2中S的化合价由4价0价,化合价降低,作氧化剂,因此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故选项B正确。考点:考查氧化剂和还原剂等知识。7、C【解析】反应中二氧化锰为氧化剂,氯化氢为还原剂,反应中的氯化氢有一半做还原剂,所以氧化剂和还原剂的质量比为87:(36.52)=8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北京 海淀 中关村 中学 2022 年高 化学 第一 学期 期中 统考 试题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