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市菏泽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中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山东省菏泽市菏泽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中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菏泽市菏泽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中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2023学年高一上化学期中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撞击硝酸铵发生爆炸,反应的方程式为:(气体),则所得混合气体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 )A42B30.8C21.6D11.432、设NA为阿伏加德
2、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2.4 L N2O和CO2混合气体所含电子数目为22 NAB将1 L 2 mol/L的FeCl3溶液制成胶体后,其中含有氢氧化铁胶粒数为2NAC1 L 0.1 mol/L醋酸溶液含有0.1 NA个H+D28 g乙烯(C2H4)和环丁烷(C4H8)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2NA3、下列有关实验用品的使用或操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可用酒精萃取溴水中的溴单质B转移溶液时,溶液应先冷却后再转移到容量瓶C配制稀硫酸时,先向烧杯中注入浓硫酸,再加水稀释D称量NaOH固体时,将NaOH直接放在托盘上的纸上进行称量4、原子的种类取决于A质子数B质量数C质子数和中子数D原子
3、序数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B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C有单质参加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D部分分解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6、下列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0.1mol/LNaOH溶液:K+、Ba2+、Cl-、HCO3-B强酸性溶液中:Na+、K+、OH-、SiO32-C0.1mol/LFeCl2溶液:K+、Na+、I-、SCN-D无色溶液中:Na+、Cu2+、C1-、NO3-7、标准状况下,等体积的NH3和CH4两种气体,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所含分子数目相同B所含氢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4C质量之比为16:17D密度之比为17:168、分别向下列各溶液中加
4、入少量NaOH固体,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最小的是A水 B盐酸 C醋酸溶液 DNaCl溶液9、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A蒸发时,残留的少量水让余热蒸干B分液时,下层液体从下端放出,上层液体从上端倒出C蒸馏时,冷水从冷凝管上口进下口出D过滤时,漏斗下端紧贴烧杯内壁10、下列关于物质或离子检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证明原溶液中有SO42B用铂丝蘸取少量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证明该溶液一定是钠盐溶液C气体通过无水CuSO4,粉末变蓝,证明原气体中含有水蒸气D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溶液变浑浊,证明原气体是SO211、用H3PO2将溶液中的银离子还原为银
5、单质,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1,则氧化产物为APH3BH3PO3CPDH3PO412、对于溶液中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A加入Na2C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稀盐酸沉淀消失,一定有Ba2B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稀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SO42C加入足量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再加BaCl2溶液后有白色沉淀产生,一定有SO42D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溶液变浑浊,一定有CO3213、同温同压下,下列气体的密度最大的是()AF2BCl2CHClDCO214、合成新物质是研究化学的主要目的之一。意大利科学家最近合成了一种新型的氧分子O
6、4下列关于O4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O4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B1个O4分子由两个O2分子构成CO4和O2互为同素异形体DO4和O2可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实现转化15、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且能导电的是A金属铜B盐酸C熔融KClD酒精16、鉴别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铁胶体最简便的方法是()A萃取B蒸馏C过滤D丁达尔效应17、仪器名称为“容量瓶”的是ABCD18、下列各组物质,前者属于电解质,后者属于非电解质的是ANaCl晶体、BaSO4B铜、二氧化硫C液态的醋酸、酒精D熔融的KNO3、硫酸溶液19、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烧碱化学式:Na2CO3B原子核内有个中子的碳原子CMg2+的结构示意图:D铁
7、在氯气中燃烧产物的化学式:FeCl220、下列对“摩尔(mol)”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摩尔是一个单位,用于计量物质所含微观粒子的多少B摩尔既能用来计量纯净物,又能用来计量混合物C1 mol任何气体所含的气体分子数目都相等D用“摩尔”(而不用“个”)计量微观粒子与用“纳米”(而不用“米”)计量原子直径,计量思路都是扩大单位21、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钠和冷水反应 Na 2H2O Na+ 2OH- H2B金属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 Al 2OH- AlO2-H2C金属铝溶于盐酸中:2Al 6H+ 2Al3+ 3H2D铁跟稀硫酸反应:2Fe 6H+ 2Fe3+ 3H222、溶液、
8、浊液、胶体的本质区别是A能否产生丁达尔现象 B能否透过半透膜C是否是均一、稳定的 D分散质粒子半径大小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14分) (1)写电离方程式:NaHCO3_。H2CO3_。(2)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的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硫离子的结构示意图_。(3)下列3个小题中的物质均由核电荷数为110的元素组成,按要求填写化学式。最外层分别为4个和6个电子的原子形成的化合物是_、_。由5个原子组成的电子总数为10的分子是_。由三个最外层是6个电子的原子结合成的分子是_。24、(12分)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 NaHSO4、 KHCO3、 Ba(NO3)2、 CaCl2
9、、 NaNO3、 MgSO4中的一种或几种。实验步骤如下:取少量固体投入水中,既有气体生成,又有沉淀产生。过滤,取少量滤液加AgNO3溶液,无沉淀产生。再取少量滤液,加入足量NaOH溶液,也无沉淀产生。(1)推断白色粉末中一定有_,一定没有_,不能确定的是_。(2)请写出实验步骤中产生气体的离子方程式:_。(3)请写出实验步骤中产生沉淀的离子方程式:_。25、(12分)实验目的:探究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后的溶液滴加酚酞试液先变红后褪色的原因(分析与猜想)(1)根据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原理:2Na2O2+2H2O4NaOH+O2,往过氧化钠固体完全溶解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本应只会变红而不会褪色,而实
10、验中发现酚酞变红后又褪色由此提出如下的猜想:A氧气有漂白性B氢氧化钠有漂白性C_(实验与判断)请完成表格:实验编号123实验装置NaOH溶液NaOH 酚酞KOH 酚酞验证猜想 (_)C (_) 实验现象溶液变红后不褪色实验说明1、2的实验中NaOH溶液是用_溶于水配制的(填“氢氧化钠固体”、“氧化钠固体”、“过氧化钠固体”) (2)根据以上实验分析发现:过氧化钠与水反应过程中,钠元素形成了稳定的化合物,溶液中还生成了一种不很稳定、具有漂白性的物质X,X的化学式是_(3)结合本实验发现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可以认为存在2步反应。请你尝试写出这2步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4)请你设计合适的实验方
11、案验证中间产物X的存在:_26、(10分)某同学通过以下装置测定M样品(只含Fe、Al、Cu)中各成分的质量分数。取两份质量均为m g的M样品,按实验1(如图1)和实验2(如图2)进行实验,该同学顺利完成了实验并测得气体体积分别为V1 mL和V2 mL(已折算到标准状况下)。(1)写出实验1中可能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2)实验1装置中小试管的作用是_。(3)对于实验2,平视读数前应依次进行的两种操作是:_。(4)M样品中铜的质量的数学表达式为(用V1和V2 表示):_。(5)实验1进行实验前,B瓶中水没有装满,使测得气体体积_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下同);若拆去实验2中导
12、管a,使测得气体体积_。(6)该实验需要0.50 molL1的NaOH溶液470 mL,请回答下列问题:配制时应称量_g NaOH,称量时需要托盘天平、_、_ (填仪器名称)。配制NaOH溶液时,NaOH固体中含有Na2O杂质会导致所配溶液浓度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7)该实验中所用稀硫酸是用98%的浓硫酸(=1.84g/cm3)配制的,则该浓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27、(12分)一个体重50kg的健康人体内含铁元素 2g,这 2g 铁元素以Fe2+和Fe3+ 的形式存在,Fe2+易被吸收,所以给贫血者补充铁时,应补充含 Fe2+的亚铁盐,治疗缺铁性贫血的常见方法是服用补
13、铁药物。“速力菲”(主要成分:琥珀酸亚铁,呈暗黄色)是市场上一种常见的补铁药物。该药品不溶于水但能溶于人体中的胃酸。某同学为了检测“速力菲”药片中Fe2+的存在,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1)试剂 1的是_.(2)加入试剂2 和新制氯水后溶液中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3)加入试剂2 时溶液为淡红色说明 “速力菲”中的 Fe2+已部分氧化,一般在服用“速力菲”时,同时服用Vc,说明Vc具有_性。不仅溶液中Fe2+易被氧化成Fe3+,碱性环境中Fe(OH)2更易被O2氧化,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4)在实验中发现放置一段时间,溶液颜色会逐渐退去,为了进一步探究溶液褪色的原因,甲、乙、丙三位同学
14、首先进行了猜想:编号猜想甲溶液中的+3 价的铁又被还原为+2 价的铁乙溶液中的SCN被氯水氧化丙新制的氯水具有漂白性,将该溶液漂白基于乙同学的猜想,请设计实验方案,验证乙同学的猜想是否正确。写出有关的实验操作、预期现象和结论。_。28、(14分)已知19.2gCu与过量的200mL5mol/L 稀硝酸充分反应,反应方程式如下: 3Cu+8HNO3(稀) 3Cu(NO3)2+2NO+4H2O (1)用双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与数目:3Cu+8HNO3(稀) 3Cu(NO3)2+2NO+4H2O_.(2)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3)标准状况下,产生 NO 气体的体积为:_;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15、_;反应后NO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忽略反应前后溶液体积的变化)29、(10分)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新型、高效、多功能绿色水处理剂,比Cl2、O2、ClO2、KMnO4氧化性更强,无二次污染,工业上是先制得高铁酸钠,然后在低温下,向高铁酸钠溶液中加入KOH至饱和,使高铁酸钾析出。(1)干法制备高铁酸钠的主要反应为:2FeSO4+6Na2O2=2Na2FeO4+2Na2O+2Na2SO4+O2该反应中氧化剂是_(填化学式),过氧化钠(Na2O2)中氧元素化合价为_。(填数字)(2)湿法制备高铁酸钾(K2FeO4)的反应体系中有六种数粒:Fe(OH)3、ClO-、OH-、FeO42
16、-、Cl-、H2O。碱性条件下,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的比为3:2发生反应,写出并配平湿法制高铁酸钾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每生成1mol FeO42-转移_mol电子,若反应过程中转移了0.3mol电子,则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为_mol。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D【解析】根据反应可知,假设2mol硝酸铵完全反应生成2mol氮气、1mol氧气、4mol水蒸气,因此气体的总质量为2mol28g/mol+1mol32g/mol+4mol18g/mol=160g,气体的总量为2+1+4=7mol,根据M=m/n可知,该混合气体的平均摩质量为160g/7
17、mol=160/7g/mol;根据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气体的摩尔质量之比可知,所得混合气体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160/7g/mol:2g/mol=11.43;故D正确;故答案选D。2、D【解析】A、气体的状态不能确定,因此无法计算22.4 L N2O和CO2混合气体所含电子数目,A错误;B、胶体粒子是氢氧化铁形成的集合体,将1 L 2 mol/L的FeCl3溶液制成胶体后,其中含有氢氧化铁胶粒数一定小于2NA,B错误;C、醋酸是弱电解质,存在电离平衡,1 L 0.1 mol/L醋酸溶液中含有的氢离子个数小于0.1 NA个,C错误;D、乙烯(C2H4)和环丁烷(C4H8)的最简式均是CH2,28g乙
18、烯和环丁烷的混合气体中“CH2”的物质的量是2mol,含有的碳原子数为2NA,D正确;答案选D。3、B【解析】A.酒精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若用酒精萃取溴水,酒精与溴水会混溶到一起,无法萃取出溴单质,故A错误;B. 转移溶液时,溶液应先冷却后再转移到容量瓶,故B正确;C.配制稀硫酸时,先向烧杯中加水,再向烧杯中注入浓硫酸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故C错误;D.氢氧化钠易潮解,易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不能将NaOH固体直接放在托盘上的纸上称量,应该在小烧杯或称量瓶中称量,故D错误。答案选B。4、C【解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一般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元素的种类决定于原子结构中的质子数,同一
19、元素因中子数不同,有多种原子,所以决定原子的种类的是质子数和中子数,答案选C。5、C【解析】A. 复分解反应中一定没有元素化合价变化,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正确;B. 置换反应有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生成新的单质和新的化合物,一定有元素化合价变化,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故正确;C. 有单质参加的反应不一定有元素化合价变化,如氧气和臭氧之间的变化,没有元素化合价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错误;D. 有化合价变化的分解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故正确。故选C。6、C【解析】A. 0.1mol/LNaOH溶液中Ba2+、HCO3-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不能大量共存,A错误;B. 强酸性溶液中SiO32
20、-转化为硅酸沉淀,不能大量共存,B错误;C. 0.1mol/LFeCl2溶液中K+、Na+、I-、SCN-之间不反应,可以大量共存,C正确;D. 无色溶液中Cu2+不能大量共存,D错误,答案选C。7、C【解析】A根据N=nNA=NA知,相同条件下,气体摩尔体积相同,气体的分子数与气体的体积成正比,所以相同体积的氨气和甲烷,所含分子数相同,故A正确;B相同条件下,等体积的氨气和甲烷的物质的量相同,一个氨气分子中含有3个H,一个甲烷分子中含有4个H,所以所含氢原子物质的量之比为3:4,故B正确;C根据m=M知,相同条件下,等体积的氨气和甲烷,其质量与相对分子质量成正比,所以其质量之比=17:16,
21、故C错误;D根据知,相同条件下,气体摩尔体积相同,气体的密度与相对分子质量成之比,所以其密度之比=17:16,故D正确。故选:C。8、B【解析】溶液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成正比,加入NaOH固体后溶液导电能力变化最小,说明该溶液中离子浓度变化最小,据此分析解答。【详解】A水是弱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很小,NaOH是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加入NaOH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增大较明显,所以导电能力变化较明显;BHCl是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加入强电解质NaOH固体后,二者反应生成强电解质氯化钠,离子浓度几乎没有变化,导电能力变化不大;C醋酸是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加入强电解质NaO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东省 菏泽市 菏泽 一中 2022 2023 学年 高一化学 第一 学期 期中 监测 模拟 试题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