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教学案专题9考点3外力作用与地貌(共18页).doc
《2017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教学案专题9考点3外力作用与地貌(共18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教学案专题9考点3外力作用与地貌(共18页).doc(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1主要的外力作用及其地貌(1)风化作用(2)侵蚀作用作用因素作用表现作用结果流水湿润、半湿润地区的水的流动破坏地表岩石及其风化物,并将侵蚀掉的物质带离原地水蚀地貌,如沟谷(“V”型谷)、瀑布等风干旱、半干旱地区风力破坏地表岩石及其风化物,并将侵蚀掉的物质带离原地风蚀地貌,如风蚀蘑菇、风蚀城堡、戈壁冰川高纬度或高山地区,冰川运动不断侵蚀底部岩石和侧面岩壁冰蚀地貌,如冰斗、角峰、“U”型谷波浪在岩石海岸,波浪不断击打、侵蚀岩壁,使海岸后退海蚀地貌,如海蚀柱、海蚀崖等(3)搬运作用风化或侵蚀作用的产物在风、流水、冰川等的搬运作用下,转移离开原来位置的过程。(4)沉积作用在搬
2、运过程中,当外力减弱或遇到障碍物时,被搬运的物质就会堆积下来,形成堆积地貌。其中,流水和风力作用最为显著,具体表现如下:外力因素堆积原因堆积地貌流水地势变缓或河道弯曲,流水的速度减慢山间河流流出山谷:冲积扇河流中下游地区:冲积平原河流入海口处:三角洲续表外力因素堆积原因堆积地貌风力气压梯度减小或遇到地形阻挡,风速减慢堆积物质以沙粒为主:沙漠(沙丘)堆积物质以黄土为主:黄土高原波浪波浪遇倾斜海岸,速度减慢沙滩冰川冰川在移动过程中融化,其中夹杂的物质发生堆积冰碛地貌、冰碛湖等2河流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时期(或部位)作用过程地貌类型侵蚀地貌初期(上游)溯源侵蚀、下蚀“V”型谷发育期(中游)下蚀、侧蚀有
3、明显的凹凸岸,连续弯曲成熟期(下游)侧蚀槽形谷地堆积地貌山口河流流出谷口,地势平缓,水道开阔,水流放慢,泥沙堆积形成洪积扇或冲积扇,后连接而形成洪积冲积平原河流中下游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形成水下堆积体,堆积体面积逐步扩大,枯水季节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洪水季节被淹没,接受沉积。河流改道,河漫滩被废弃。多个被废弃的河漫滩连在一起形成河漫滩平原河口河流入海口处,河水流速减慢,泥沙堆积在河口前方形成三角洲平原注意点1风化作用与风力作用是不同的风化作用是指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坚硬岩石与大气、水及生物接触过程中产生物理、化学变化而在原地形成松散堆积物的全过程。而风力作用是指由风而引起的风力侵蚀、搬运和堆积的一系
4、列外力作用。2“背斜成谷、向斜成山”不是纯外力作用形成的“背斜成山、向斜成谷”是内力作用的结果;“背斜成谷、向斜成山”是在内力作用的基础上由外力作用而形成的。3河流堆积地貌并非只出现在河流的下游虽然在河流的中上游地区,河流以侵蚀作用为主,但当河流冲出山口时,由于地势逐渐趋向平缓,水流速度放慢,河流搬运的物质堆积下来,形成洪积扇或冲积扇,多个洪积扇或冲积扇连接形成洪积冲积平原。4在弯曲河道,地转偏向力并不是河岸侵蚀的主要动力在河道比较平直时,地转偏向力常常为河流侵蚀的主要动力;在弯曲的河道,受离心力作用,河流在凹岸侵蚀,凸岸堆积。读下列景观图,回答12题。1四种地貌中,由风力作用形成的有()A
5、BC D答案B解析四地貌分别是河口三角洲、风积沙丘、河流侵蚀峡谷、风蚀雅丹地貌。2四种地貌中,因沉积作用形成的有()A BC D答案A解析河流入海时,因流速降低,所携带的大量泥沙在河口淤积延伸、填海造陆,逐渐形成河口三角洲平原。风力携带的沙尘在遇到阻力或风速减弱时,沉积下来形成沙丘。下图为某河段示意图,箭头表示河流流向。读图,完成34题。3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处适于港口建设B处适于村落建设C该河段最有可能位于河流上游D四处中处流水侵蚀作用最强烈答案D解析读图可知,处堆积,处侵蚀,所以处适于村落建设,处适于港口建设;该河段流水对两岸的侵蚀作用较强,最有可能位于河流中下游。4符合连线处河
6、流剖面的是()答案A解析处为河流的凸岸,水流速度缓,泥沙沉积;处为河流的凹岸,侵蚀作用强。考法综述外力作用的判读是该考点的重点内容,通常有两种考查角度,一是通过地貌形态考查外力作用的判读;二是考查外力作用下的地貌形态的判读。掌握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是关键。命题法1外力作用的判断典例1如图示意在黄河三角洲近岸海域的某监测剖面上,不同年份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起始点是位于海岸一侧的固定点。读图,完成(1)(2)题。(1)19752004年,该剖面近岸海域海底侵蚀、淤积的变化趋势是()A持续淤积 B先侵蚀、后淤积C持续侵蚀 D先淤积、后侵蚀(2)推测19921997年期间()A黄河流
7、域年均降水量增加B黄河入海年径流量减少C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率降低D黄河沿岸农业灌溉面积减少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19752004年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距离增大说明水深2米的点向海洋推进,泥沙沉积;距离减小说明水深2米的点向陆地推进,侵蚀作用增强。第(2)题,读图可知,1992到1997年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缩小,说明黄河入海泥沙减少。黄河流域年均降水量增加,河流携带的泥沙可能会增多;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率降低,则入海泥沙增多;黄河沿岸农业灌溉面积减少,河流入海径流量增大,则入海泥沙增多;黄河入海年径流量减少,导致入海泥沙减少,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
8、点的距离缩小。答案(1)D(2)B【解题法】外力作用的影响因素与分析方法分析某一地域的主要外力作用类型,要综合考虑许多因素。1气候因素:主要从气温与降水两方面进行分析。(1)干旱、半干旱地区:昼夜温差大、降水少,外力作用主要表现为风化作用和风力侵蚀、搬运和沉积作用。(2)湿润地区:降水丰富、地表径流量大,外力作用主要表现为流水的侵蚀、搬运和沉积作用。2地质地貌因素:主要从基岩性质、地质构造、地形地势等方面分析。(1)石灰岩地区:由于岩石微溶于水,外力作用主要表现为流水侵蚀、流水溶蚀。(2)地势较高、起伏较大地区:主要表现为风化、侵蚀、搬运作用。(3)地势较低,起伏较小地区:主要表现为沉积和固结
9、成岩作用。3生物因素:主要分析植被覆盖率高低的影响。植被覆盖率低的地区,往往以侵蚀、搬运作用为主;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生物风化作用显著。命题法2河流对地貌的影响典例2图一为某河段景观素描图,图二为该河段河曲水流速度等值线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有关河曲地段水流速度、外力作用和土地利用类型的组合,正确的是 ()A甲流速慢沉积作用仓储用地B乙流速快侵蚀作用住宅用地C乙流速慢沉积作用交通(港口)用地D甲流速快侵蚀作用水利设施(防洪堤)用地解析由图二可知,曲流处凹岸流速快,凸岸流速慢,由图一可知,甲为凹岸,乙为凸岸,A、B两项错误;乙岸流速慢,多泥沙堆积,不适宜建港,选项C错误;甲岸流速快,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7 届高三 地理 二轮 复习 教学 专题 考点 外力作用 地貌 18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