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pdf
《江苏省扬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扬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pdf(3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1页/共11页 江苏省扬州中学江苏省扬州中学 2022-2023 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题高二化学高二化学(选修选修)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i-59 第第卷卷(选择题,共选择题,共 39 分分)一、单项选择题:共一、单项选择题:共 13 题,每题题,每题 3 分,共分,共 39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2022年 12 月,中国航天员乘组完成首次在轨交接,中国航天员“天宫”会师创造历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运载火箭的燃料偏二甲肼(C2H8N2)在反应中作还原剂B.航
2、天器使用的太阳能电池帆板的主要成分是 SiO2,制造光纤也与 SiO2有关C.天和核心舱的霍尔发动机燃料13154Xe 原子核中含 77个中子D.航天员的耳机使用的双层蛋白质皮革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2.下列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A.乙烯的球棍模型B.一氯甲烷的电子式:C.聚丙烯的结构简式:222CH-CH-CH nD.甲醇的结构简式为:4CH O3.氮是生命的基础,氮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应用。下列氮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N2不溶于水,可用作保护气B.NH3极易溶于水,可用作制冷剂C.NO2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作火箭燃料推进剂D HNO3具有易挥发性,可用来制备 TNT
3、4.苯硝化反应实验如下:步骤 1:在试管中将1.5mL浓硝酸和2mL浓硫酸混合均匀,冷却到50以下,不断振荡下逐滴加入约1mL苯,并注意避免使混合物的温度超过60。步骤 2:塞上带有导管的橡皮塞,在50 60的水浴中加热几分钟。步骤 3:反应完后,将混合物倒入盛有水的烧杯中,观察生成物的状态。步骤 4:向生成物中加入适量NaOH溶液,搅拌后用分液漏斗分液。.第2页/共11页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步骤 1 中,控制温度不超过60,主要目的是防止副产物生成B.步骤 2 中,橡胶塞上长导管的主要作用是通气并冷凝回流C.步骤 4 中,加入适量NaOH溶液是为了洗去硝基苯中混有的杂质D.该实验如温度
4、升高到100 110,则易生成邻二硝基苯5.前 4 周期元素(非 0族)X、Y、Z、W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最外层电子数满足 Z=XY;X原子半径小于 Y 原子半径,Y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基态 Z原子的电子总数是其最高能级电子数的 2倍;W在前4 周期中原子未成对电子数最多。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X、Y、Z 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水溶液一定呈酸性B.Z 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 Y 的强C.第一电离能:ZYXWD.W3+的基态电子排布式:Ar3d56.下列用物质结构知识解释原因不合理的是A.的沸点高于,是因为其范德华力更大B.2H O的热稳定性大于2H S,是因为键能 O-H比 S-H大
5、C.NaCl熔点大于 KCl,是因为晶格能 NaCl比 KCl大D.2Zn(OH)溶于氨水,是因为 Zn2+能和3NH形成稳定的()234Zn NH+7.我国在 CO2催化加氢制取汽油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CO2转化过程示意图如下:第3页/共11页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的产物中含有水B.反应中只有碳氢键的形成C.汽油主要是 C5C11的烃类混合物D.图中 a 的名称是 2-甲基丁烷8.化工原料 Z 是 X与 HI反应的主产物,XZ 的反应机理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位于同一平面上B.Y与 Z中碳原子杂化轨道类型相同C.X与 Z 分子中均含有 1个手性碳原子D X与 HI
6、反应有副产物 CH3CH2CH2CH2I 产生 9.CuCl可用作有机合成的催化剂。工业上用黄铜矿(主要成分是 CuFeS2,还含有少量 SiO2)制备 CuCl的工艺流程如图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浸取”时的离子方程式为 CuFeS2+4O2=Cu2+Fe2+2SO24B.“滤渣”的成分是 Fe(OH)3C.“还原”时加入 NaCl和浓盐酸主要是为了提供 Cl-,跟铜元素形成可溶于水的物质D.CuCl的晶胞如图 2,每个氯离子周围与之距离最近的氯离子数目是 410.如图为某微生物燃料电池净化水的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第4页/共11页 A.N极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B.电池工作时,N极附近
7、溶液 pH减小C.M 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610522nC H O-24ne+7nH O=6nCO24nH+D.处理 0.1mol227Cr O时,有 1.4mol H+从交换膜左侧向右侧迁移 11.下列实验探究方案能达到探究目的的是选项探究方案探究目的A 将甲烷通入酸性 KMnO4溶液中 甲烷具有还原性B 将乙醇和浓硫酸加热后生成的气体通入溴水乙烯可以发生加成反应C 向 10 mL 0 1 molL1 FeBr2溶液中滴加 2滴新制氯水,再滴加 2滴 KSCN 溶液 Fe2还原性大于 Br D 室温下,分别测定浓度均为 0.1 molL1Na2CO3溶液和 0.1 molL1 Na3P
8、O4溶液的 pH 比较 H3PO4和 H2CO3的酸性A.AB.BC.CD.D12.常温下,通过下列实验探究2H S、2Na S溶液的性质 实验 1:向20.1mol/LH S溶液中通入一定体积3NH,测得溶液 pH为 7 实验 2:向20.1mol/LH S溶液中滴加等体积 0.1mol/LNaOH 溶液,充分反应后再滴入 2滴酚酞,溶液呈红色实验 3:向25mL0.1mol/LNa S溶液中滴入41mL0.1mol/LZnSO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滴入几滴.第5页/共11页 40.1mol/LCuSO溶液,立即出现黑色沉淀 实验 4:向20.1mol/LNa S液中逐滴滴加等体积同浓度的盐
9、酸,无明显现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 1 得到的溶液中存在()()2-+42c S=c NHB.由实验 2可得出:()()wa12a22K KCuSD.实验 4 得到的溶液中存在:()()()()-+2-2c OH-c H=c H S-c S13.以乙炔和 1,2二氯乙烷为原料生产氯乙烯包括如下反应:反应 I:ClCH2CH2Cl(g)HCl(g)+CH2=CHCl(g)H1=+69.7 kJmol-1 反应:HCCH(g)+HCl(g)CH2=CHCl(g)H2=-98.8 kJmol-1 1.0105Pa 下,分别用如表三种方式进行投料,不同温度下反应达到平衡时相关数据如图所示。方式气
10、体投料平衡时相关数据甲ClCH2CH2Cl ClCH2CH2Cl转化率 乙n(HCCH):n(HCl)=1:1 HCCH 转化率 丙n(ClCH2CH2Cl):n(HCCH)=1:1 CH2=CHCl产率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 ClCH2CH2Cl(g)+HCCH(g)2CH2=CHCl(g)H=-29.1 kJmol-1B.曲线表示平衡时 ClCH2CH2Cl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C.按方式丙投料,其他条件不变,移去部分 CH2=CHCl可能使 CH2=CHCl的产率从 X 点的值升至 Y点的值D.在催化剂作用下按方式丙投料,反应达到平衡时 CH2=CHCl的产率(图中 Z点)低于 X点
11、的原因可能是的第6页/共11页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催化剂活性降低第第卷卷(非选择题,共非选择题,共 61 分分)14.研究有机化学反应的机理,有利于揭示反应过程中化学键变化情况,有利于人们控制反应变化设计合成产品。(1)Cl2与 CH4在光照条件下发生链式反应。氯自由基(Cl)碰撞 CH4生成甲基自由基(CH3),反应方程式为 Cl+CH4CH3+HCl,甲基自由基碰撞 Cl2时可生成 CH3Cl,该步反应方程式为_。在此链式反应过程中生成自由基 CCl3的方程式为_。(2)质谱仪检测 CH2CH2与 HBr反应过程中有+32CH CH生成,该反应的机理是:HBr 产生的 H+吸引CH
12、2CH2中 CC的电子对生成 C-H,并形成正离子+32CH CH,正离子再与 Br-结合生成 CH3CH2Br。请描述 CH3CHCH2与 HBr反应生成2溴丙烷的反应历程:_。以甲苯为主要原料,采取以下路线合成某药物中间体。已知:回答下列问题:(3)生成 A的化学方程式为:_。(4)AB 的反应类型是_;C 的结构简式为:_。(5)与物质 D互为同系物且苯环上仍有三个取代基的同分异构体共有_种(不包括物质 D);D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 B的原因是_。(6)物质 E中 sp3杂化的原子共有_个。15.用镍铂合金废料(主要成分为Ni、Pt,含少量Al和难溶于硫酸的重金属)回收镍和铂的一种工艺流程
13、如下:(1)“酸浸”后分离出的溶液中()2+1c Ni=0.2mol L,()31c Al=0.01mol L,当溶液中离子浓度510N,故 B正确;CN位于 VA 族,其 2p轨道电子处于半满稳定状态,则 N 的第一电离能大于 O,即 YZ,故 C 错误;DW为 Cr,为 24号元素,失去 3个电子形成 Cr3+,Cr3+的基态电子排布式为 1s22s22p63s23p63d3或Ar3d3,故 D错误;故选:B。6.下列用物质结构知识解释原因不合理的是A.的沸点高于,是因为其范德华力更大B.2H O的热稳定性大于2H S,是因为键能 O-H比 S-H大C.NaCl熔点大于 KCl,是因为晶格
14、能 NaCl比 KCl大D.2Zn(OH)溶于氨水,是因为 Zn2+能和3NH形成稳定的()234Zn NH+【答案】A【解析】【详解】A邻羟基苯甲醛的醛基氧原子易与羟基氢原子之间形成分子内氢键,而对羟基苯甲醛分子之间醛基氧原子与羟基氢原子之间形成的是分子间氢键,分子间氢键的存在会使该物质的熔沸点偏高,选项描述错误,符合题意;BOH键键能大于 SH键键能,同物质的量的 H2O 断键所需能量就要高于 H2S断键所需能量,故 H2O热稳定性更高,选项描述正确,不符题意;C结构相同或相似的离子晶体,离子所带电荷相同的情况下,离子半径越小,离子键作用力越强,物质晶格能越大,选项描述正确,不符题意;D过
15、渡金属元素中有不少种元素的阳离子可以与 NH3形成配离子,Zn 元素也有这种化学性质,选项描述正确,不符题意;综上,本题选 A。第5页/共21页 7.我国在 CO2催化加氢制取汽油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CO2转化过程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的产物中含有水B.反应中只有碳氢键的形成C.汽油主要是 C5C11的烃类混合物D.图中 a 的名称是 2-甲基丁烷【答案】B【解析】【详解】A.反应是 CO2与 H2反应生成了 CO,根据元素守恒可推断有 H2O生成,即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O2+H2=CO+H2O,产物中含有水,故 A 正确;B.反应是 CO与 H2反应生成(CH2)n,(CH2)
16、n中含有碳碳键和碳氢键,故 B 错误;C.由示意图可知,汽油的主要成分是 C5C11的烃类混合物,故 C 正确;D.根据 a 的球棍模型,可得其结构简式为 CH3CH(CH3)CH2CH3,系统名称为 2-甲基丁烷,故 D正确;答案选 B。8.化工原料 Z 是 X与 HI反应的主产物,XZ 的反应机理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位于同一平面上B.Y与 Z中碳原子杂化轨道类型相同C.X与 Z 分子中均含有 1个手性碳原子D.X与 HI反应有副产物 CH3CH2CH2CH2I 产生【答案】D【解析】【详解】AX分子中存在饱和碳上连接三个碳原子,故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共平面,A错误;BY
17、中碳原子有 sp2、sp3两种杂化类型,Z中只有 sp3杂化,B 错误;CX分子中没有手性碳原子,Z 中有 1 个手性碳原子,C错误;第6页/共21页 DX分子开环时,HI 中的 H 原子可分别加在断键的两个碳原子上,故有副产物 CH3CH2CH2CH2I 产生,D正确;故选 D。9.CuCl可用作有机合成的催化剂。工业上用黄铜矿(主要成分是 CuFeS2,还含有少量 SiO2)制备 CuCl的工艺流程如图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浸取”时的离子方程式为 CuFeS2+4O2=Cu2+Fe2+2SO24B.“滤渣”的成分是 Fe(OH)3C.“还原”时加入 NaCl和浓盐酸主要是为了提供 C
18、l-,跟铜元素形成可溶于水的物质D.CuCl的晶胞如图 2,每个氯离子周围与之距离最近的氯离子数目是 4【答案】C【解析】【详解】A“浸取”时,CuFeS2在酸性条件下与氧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CuFeS2+17O2+4H+=4Cu2+4Fe3+8SO24+2H2O,A错误;B加入过量氧化铜调节 pH的目的是将铁离子转化为氢氧化铁除去,因此“滤渣”的成分是 Fe(OH)3和过量的 CuO,B错误;C“还原”时加入 NaCl和浓盐酸主要是为了提供 Cl-,跟铜元素形成可溶于水的物质,然后经过一系列操作得到 CuCl,C正确;D由 CuCl晶胞图可知,每个氯离子周围与之距离最近
19、的氯离子数目是 12,D错误;答案选 C。10.如图为某微生物燃料电池净化水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的的第7页/共21页 A.N极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B.电池工作时,N极附近溶液 pH减小C.M 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610522nC H O-24ne+7nH O=6nCO24nH+D.处理 0.1mol227Cr O时,有 1.4mol H+从交换膜左侧向右侧迁移【答案】C【解析】【分析】由图可知,有机物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则 M 为负极;重铬酸根离子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则 N 为正极;【详解】A由分析可知,M极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N为正极,A 错误;B电池工作时,重铬酸
20、根离子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 Cr3+,反应为2-+3+272Cr O+6e+14H=2Cr+7H O,N 极附近消耗氢离子,溶液 pH变大,B错误;C有机物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二氧化碳,M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610522nC H O-24ne+7nH O=6nCO24nH+,C 正确;D根据电子守恒可知,()2-+270-615n24ne 4nCr OC H O24nH,则处理 0.1mol 227Cr O时,有 0.6mol H+从交换膜左侧向右侧迁移,D 错误;故选 C。11.下列实验探究方案能达到探究目的的是选项探究方案探究目的A 将甲烷通入酸性 KMnO4溶液中 甲烷具有
21、还原性B 将乙醇和浓硫酸加热后生成的气体通入溴水乙烯可以发生加成反应第8页/共21页 C 向 10 mL 0.1 molL1 FeBr2溶液中滴加 2滴新制氯水,再滴加 2滴 KSCN 溶液 Fe2还原性大于 Br D 室温下,分别测定浓度均为 0.1 molL1Na2CO3溶液和 0.1 molL1 Na3PO4溶液的 pH 比较 H3PO4和 H2CO3的酸性A.AB.BC.CD.D【答案】C【解析】【详解】A酸性 KMnO4溶液和甲烷不反应,不能探究甲烷具有还原性,A错误;B乙醇可以被浓硫酸氧化,浓硫酸被还原为 SO2,SO2也可以使溴水褪色,故不能探究乙烯可以发生加成反应,B错误;C少
22、量氯水先氧化亚铁离子,滴加 2 滴 KSCN溶液,溶液变为血红色,可知 Fe2+还原性大于 Br-,C 正确;D测定浓度均为 0.1molL-1Na2CO3溶液和 0.1molL-1Na3PO4溶液的 pH,可比较 HPO24、HCO3的酸性强弱,D错误;故选:C。12.常温下,通过下列实验探究2H S、2Na S溶液性质 实验 1:向20.1mol/LH S溶液中通入一定体积3NH,测得溶液 pH为 7 实验 2:向20.1mol/LH S溶液中滴加等体积 0.1mol/LNaOH 溶液,充分反应后再滴入 2滴酚酞,溶液呈红色实验 3:向25mL0.1mol/LNa S溶液中滴入41mL0.
23、1mol/LZnSO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滴入几滴40.1mol/LCuSO溶液,立即出现黑色沉淀 实验 4:向20.1mol/LNa S液中逐滴滴加等体积同浓度的盐酸,无明显现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 1 得到的溶液中存在()()2-+42c S=c NHB.由实验 2可得出:()()wa12a22K KCuSD.实验 4 得到的溶液中存在:()()()()-+2-2c OH-c H=c H S-c S【答案】D【解析】【详解】A由题意可知,实验 1得到的溶液未中性溶液,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与氢氧根离子浓度相等,由电荷守恒关系 c(+4NH)+c(H+)=2c(S2)+c(HS)+c(OH)
24、可知,溶液中 c(+4NH)=2c(S2)+c(HS),选项 A错误;B由题意可知,实验 2 得到的溶液为硫氢化钠溶液,溶液呈碱性说明溶液中氢硫根离子的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则氢硫根根离子的水解常数 Kh=wa12KK(H S)Ka2(H2S),则 KwKa1(H2S)Ka2(H2S),选项 B错误;C由题意可知,实验 3 中硫化钠溶液与硫酸锌溶液反应时,硫化钠溶液过量,再加入硫酸铜溶液时,只有硫化铜沉淀的生成反应,没有硫化锌沉淀转化为硫化铜沉淀的转化反应,无法比较硫化锌和硫化铜溶度积的大小,选项 C 错误;D由题意可知,实验 4得到的溶液为硫氢化钠和氯化钠的混合溶液,溶液中存在质子守恒关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省 扬州 中学 2022 2023 学年 下学 期中考试 化学试题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