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第二次模拟演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河北省唐山市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第二次模拟演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唐山市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第二次模拟演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河北省唐山市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第二次模拟演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材料一:古籍历久弥新,靠的是一代代研究者、守护者薪火相传。无数人将生命的能量注入薄薄的纸页间,从而让文化传承更有厚度。输入网址、轻点鼠标,飘逸俊秀的汉隶代表作曹全碑书法跃然眼前,经典目录学著作校雠通义可逐页在线阅览,一批未经整理出版的日记、书札稿抄本首次公之于世不久前,国家图书馆等收藏单位第七次联合发布古籍数字资源,6700多部(件)古籍在云端与读者见面。近年来,一批又一批中华古籍借助数字技术加速开放共享,让更多人有机会具象化地了解“典籍里的中国”。越来越多的古
2、籍向公众开放,得益于古籍数字化的不断推进。对古籍进行数字化转换,不仅方便学者研究,也能降低普通读者接触古籍的门槛。在数字技术条件下,开放共享的资源规模更庞大,渠道也更便捷。比如,在“中华古籍资源库”平台,公众无需注册,就可以直接登录阅览敦煌遗书等珍贵资料。不只是国内的古籍,那些流布海外、国内缺藏的珍贵汉籍,其数字化回归也令人期待。扩大古籍资源的开放共享,只是第一步,让古籍里的知识、故事、思想被深刻地理解并传承下去,是更艰巨的任务。我国古籍浩如烟海,无论是保护修复,还是整理研究,都需要巨大投入。要善于发挥数字化技术的长处,在保护的基础上做好系统性研究,提高利用效率。比如,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文字
3、识别和数据分析,不仅能以很高的准确度给古籍加标点,对人名、地名、官职等进行标记,还能对古籍内容进行深度处理和知识提取。这有助于提升研究效率,为后续利用、传播创造条件。更好挖掘古籍的时代价值,还要找准它们与当今时代的结合点,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从各地图书馆依托古籍资源推出文创产品,到典籍里的中国等节目热播,从通过古籍考证还原古代服饰,到依据古籍版刻设计艺术字,近年来有许多成功的尝试,让古籍走进更多人的视野。不过,要想让古籍与当下生活产生更大的共振效应,还需要培养更多专业人才。进入数字化时代,古籍的保护修复、活化利用、普及传播,都产生了新的变化,但古籍中蕴含的思想观念、生活情感,能穿过岁
4、月长河,与当代人产生心灵共振。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发挥数字化技术的优势,深入挖掘古籍的当代价值,就能把祖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让它们被更多人看见、被更多人喜欢,以蓬勃的生命力活在当下、走向未来。数字化古籍的确具有显著优点,但无论信息承载介质如何变化,古籍本身的意义和价值都无法取代。(摘编自智春丽让古籍与数字化时代共振)材料二:2013年8月,柏克利加州大学东亚图书馆藏稿钞校本由上海古籍出版社正式出版。在这些藏书中,有一套清末文人王韬的瀛蠕杂志。在瀛蠕杂志中,王韬以体验式的姿态记录了上海的城市变迁与文化转型,该书也因此被称为“缩本上海志”。1989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这一作品
5、,但他的手稿初稿,却直到东亚图书馆这套书出版才被人们得知,原来藏在伯克利。8年后,“汉典重光”项目使伯克利收藏的中文古籍以数字化的方式“回归”中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东亚图书馆馆长周欣平亲手挑选的首批善本里,就有这套瀛蠕杂志。“汉典重光”海外古籍数字化回归与研究整理平台由四川大学、阿里巴巴集团公益基金会、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联合发起,将藏于伯克利的20万页古籍善本数字化,并在平台免费共享,其中包括40余种珍贵宋元刻本、写本,明清至民国时期知名学者的抄本、稿本,以及著名藏书楼嘉业堂、密韵楼的抄本等。“我在伯克利,每年都要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他们不远万里坐飞机来到这里,舟车劳顿、费时费力,就是
6、要在东亚图书馆查阅古籍善本和特藏资源。如果我们把这些古籍放在网上公开了,任何人在任何时间都可以免费使用,24小时不关门。这将方便读者,大大提高学术研究的效率。”周欣平谈到这次数字化古籍项目时表示。在他看来,通过古籍的数字化和公开化,让古籍在世界范围内免费流通,可以产生高效的新型学术研究环境。同时,通过对古籍图像做文字识别和文字化,也可以建立起庞大的古代文献全文数据库,揭示历史和文明发展的脉络,“比如,要知道历史上土豆是什么时候被引进中国的,以往需要从浩如烟海的古籍中寻找相关证据,现在通过对海量数据文本的检索,利用机器助力,很快就能找到明确答案,拿出有力证据,开阔视野。”(摘编自乐艳娜瀛懦杂志:
7、数字化助力古籍回归与再造)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在一代代研究者和守护者的薪火相传中,古籍历久弥新其承载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情感也随时代变化而传承发展。B.数字技术化的应用,不仅为学者的研究提供了方便,也可以使公众更加便捷地共享珍贵的典籍资料,有机会具象化地了解“典籍里的中国”。C.数字化技术使古籍的保护、传播方式发生变化,也使其所蕴含的思想、情感与人的心灵发生共振,所以我们应该深入挖掘古籍的时代价值D.“汉典重光”是一个公开共享的古籍数字化平台,这样一个开放性平台为世界各地学者提供了便利条件,可以提高学术研究的效率。2.根据材料
8、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了古籍数字化的问题,但二者论述的重心并不相同。B.古籍数字化降低了普通读者接触古籍的门槛,这样有利于古籍的传承发展。超然客公众号C.数字技术使古籍走入人们视野,但要真正走进人们生活还需要更多专业人才的努力。D.王韬瀛懦杂志重见天日且实现数字化回归,使流布海外典籍回归成为可能。3.下列选项,最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3分)A. 一些热门古籍被重复性数字加工,多个古籍数据库收录了四库全书二十五史。B.2022 年 10 月,古籍数字化平台“识典古籍”上线,向公众免费开放 685 部经典古籍。C.网络上,很多古籍
9、爱好者出于热爱和自觉,建立古籍数据库,如“书格”“殆知阁”等。D.爱如生公司“中国基本古籍库”收书一万种,既可提供检索的全文,又可提供原版图像。4.我国应该如何利用数字化技术解决古籍保护传承和整理研究方面的问题?结合材料一谈谈你的看法。(4分)5.雨果曾提出一个深刻的命题:“这个将毁灭那个。”他指的是印刷术将使建筑彻底丧失作为文化载体的功能。如今,人类又发明了数字技术,让人再次想到这一命题。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这一命题的看法。(4分)(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汉江血注】叶雨蒙直到后半夜冯子恩苏醒了,那时寒风刮得更紧了。向荒坡四周寻望,只见灌丛的暗影在疾风中
10、索索抖动,不见一丝人迹。敌人早已不见了;那么掩护自己的古建禄呢?他怎么样了?狂风的间歇中,他微微抬起头来,忽见距他十几公尺外地面上有一团暗影,好似一个倒伏的人,他一怔,便挪动着向前爬真的是古建禄!他扑上去抱住他的歪着的头颅,双手感到了他脸部肌肉的僵硬和冰凉!他走了,这样匆匆忙忙,甚至没来得及与战友说一 声再见 冯子恩向四周望了一下,之后爬到一处土质稍显松软的地段,用手抠挖地面,却有如摸到一块满是锈砂的生铁。他发愁了。但是必须尽快办好这件事呵,他回转头眺望茫茫的汉江,汉江灰蒙蒙的,岸边蒿草在寒风中刷刷抖动着干枯的茎叶。要是把战友的遗体沉到 江里倒不错,等于是水葬了。天蒙蒙亮的时候,冯子恩终于将古
11、建禄运到了封冻的汉江冰面上。他趴在冰上喘息了一阵,之后从右肩取下冲锋枪,检查了一下准星和击发处,还行。好啦,这一回成功在枪!先安葬战友,再为他复仇!他望了望江岸开阔地,那条灰白的道路以及那条路后面向坡上缓缓升起的稀疏的灌木丛,此刻显得静悄悄的。风减弱了,灰暗的晨雾在四处弥漫。奇怪,那些兔崽子们都缩到哪儿去了?他愤愤地想。好吧,现在先不管他们,一会他们会来的,一定会叫他们来!他从后腰上取下那颗手榴弹,小心翼翼地拧开弹柄后的盖帽,几秒钟后,手榴弹咝咝冒着青烟划一个弧形落到不远处的江面上。随即便轰然一响,碎冰块和弹片一阵雨似地哗哗落下来。爆炸过后,前方冰面上出现一个窟窿,好像有缕缕水气向天空升浮着。
12、冯子恩盯着那袅袅飘升的水气,一点点把战友的遗体推到冰窟前。水很洁净,呈钢蓝色,汩汩地从冰层下流过。他伸手向冰窟里撩了些江水,擦拭着死者脸上的血迹,同时感到冰凉的江水渐渐 浸透了自己的衣服。然后他将古建禄遗体头朝下,一点点送往水中 白蒙蒙的晨雾里,那帮端着卡宾枪的美国兵一路跑步奔到江边,一个瘦高个儿的士兵 向江面指了指,大概是发现了卧倒的冯子恩吧,唿啦一下,全部卧倒了。冯子恩没有开枪。他纹丝不动地卧在冰面上,脸贴冰面,忍受着极度的虚弱和伤痛以及冰面上浸漫过来的冰凉的江水。这样过去好一阵,双方都没有动静。敌兵们不能断定江面上趴卧的是死人还是活人?到底出了什么事?如果那是个志愿 军,刚才的手榴弹爆炸
13、又是怎么一回事 ? 谁投的 ? 志愿军不会自己炸自己吧 ?后来,那个瘦高个子敌兵试探着朝冯子恩打过来一梭子弹,“叭叭叭”却不见反应。他们放心了,可能是具死尸。敌兵接着又乱放一阵枪,估计即便是活的也让这一阵乱 枪打死了。他们一个接一个地从地上爬起来,小心翼翼地走到江面上。冯子恩右肩中了一弹,大概锁骨被击碎了,鲜血急速流淌下来,在冰面上聚了一滩。其余的子弹都打在他四周的冰面上,打得冰屑四溅。他很瞧不起这帮美国兵,枪法大差啦!他依旧一动不动地趴在冰上,双手在怀里抱紧冲锋枪。其实不用他装死,他也差不多就要死了,血液将要流尽,体力早已耗完,唯有一颗心脏还在跳动敌人成散兵线向他走来,皮靴踩踏着冰面,发出橐
14、橐的响声近些,再近些冯子恩用顽强的毅力又坚持了最后几秒钟,之后他缓缓地从怀中向前伸出冲锋枪。“哒哒哒”一梭子复仇的子弹从他的枪口呼啸而出。敌兵们惊叫着翻滚倒地。冯子恩痛楚地闭上双眼,知道自己没有射中一个敌人,他的右肩负了伤,几乎无法握枪瞄准了,手指也冻得僵硬难以弯曲。冲锋枪在他的怀中乱跳,一串子弹打飞了。一颗子弹也没有了,他拖过冲锋枪在冰上一推,送入冰窟窿,之后他挣扎着翻了两个滚,到了冰窟窿前。敌人开始还击了,子弹刮风似地从他四周掠过,他先将双脚和两条小腿探入江水中,上半身留在冰面上,顿时他感到江流向下拽动他双腿的力量,刺骨的江水浸透了他的腿骨他知道,这已是他最后的痛苦了,再过一小会儿,他就什
15、么也感觉不到了。他两手按着冰面,使自己的身体继续向江水里下沉。江水浸过了他的臀部,接着又浸过他的腰腹就在他的头颅入水的一霎间,他抬头向天空望了最后一眼。那时初升的阳光已从东山泻过来,碧蓝而辽阔的天空中有一只雄鹰在静静地盘旋。江岸高耸的山峰上,树林被阳光照亮了注节选自叶雨蒙长篇纪实小说汉江血,作品描写的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进行的第三、第四次战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中系处运用了细节描写,在冯子恩理葬战友、报仇系敌的叙述中,生动感人的细节描写突出了冯子恩的形象。B.“风减弱了,灰暗的晨雾在四处弥漫”,既渲染了战场上看似平静、
16、迷蒙的环境,也为后文惨烈的战斗埋下伏笔。C.小说采用第三人称叙事,对事件的描述不做作、不矫情,使小说的叙述客观、直白、真切,具有较强的说服力。D.小说详于叙事而略于抒情,按照故事发生的自然顺序组织情节,刻画志愿军战士的形象,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7、关于小说结尾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结尾处“阳光”“山峰”等景物描写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环境。B.优美、恬静的景物描写,表达了志愿军战士向往和平幸福生活的的愿景。C.景物描写烘托出志愿军战士视死如归的高尚精神风貌,推动情节的发展。D.结尾笔意突转、与前文惨烈战斗形成反差,为读者留下无尽的思考空间。8.小说题目“汉江血”
17、的“血”字,内涵丰富,请结合相关内容简要分析。(6分)9.同样是战争题材的小说,本文与茹志鹃的百合花有许多不同之处,请结合文本谈谈有哪些不同。(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贞观五年,李百药为太子右庶子,时太子承乾颇留意典坟,然闲宴之后,嬉戏过度百药作赞道赋以讽焉。太宗见而遣使谓百药曰:“朕于皇太子处见卿所作赋,述古来储贰事以诫太子,甚是典要,朕选卿以辅弼太子,正为此事,大称所委,但须善始令终耳。”因赐厩马一匹,彩物三百段。贞观中,太子承乾数亏礼度,侈纵日甚,太子左庶子于志宁撰谏苑二十卷讽之。是时太子右庶子孔颖达每犯颜
18、进谏,承乾乳母遂安夫人谓颖达曰:“太子长成,何宜屡得面折?”对曰:“蒙国厚恩,死无所恨。”谏诤愈切。承乾令撰孝经义疏,颖达又因文见意,愈广规谏之道。太宗并嘉纳之,二人各赐帛五百匹,黄金一斤。贞观十三年,太子右庶子张玄素以承乾颇以游畋废学,上书谏曰:“今苑内娱猎,虽名异游收,若行之无恒,终亏雅度。”承乾不纳。十四年,太宗知玄素在东宫频有进谏,擢授银青光禄大夫,行太子左庶子。时承乾尝于宫中击鼓,声闻于外,玄素叩阁请见极言切谏乃出宫内鼓对玄素毁之遣户奴伺玄素早朝阴以马挝击之殆至于死是时,承乾好营造亭观,穷极奢侈,费用日广,玄素上书速曰:“从善如流,尚恐不逮;饰非拒谏,必是招损,古人云,苦药利病,苦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北省 唐山市 2023 普通高等学校 招生 统一 考试 第二次 模拟 演练 语文试题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