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课件:《谈中国诗》(新人教版必修5)2048.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二语文课件:《谈中国诗》(新人教版必修5)2048.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语文课件:《谈中国诗》(新人教版必修5)2048.ppt(4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作者简介作者简介 钱钟书(19101998)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江苏无锡人。学 学.科 科.网 网 zxxk zxxk.组卷网 组卷网 早年就读于教会办的苏州桃坞中学和无锡辅仁中学。1933年于清华大学外国语文系毕业后,在上海光华大学任教。1935年与杨绛结婚,同赴英国留学。1937年毕业于英国牛津大学,获副博士学位。又赴法国巴黎大学进修法国文学。1938 年秋归国,先后任昆明西南联大外文系教授、湖南蓝田国立师范学院英文系主任。与此同时,他在上海暨南大学、中央图书馆和清华大学执教或任职。1953 年后,在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任研究员。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著作:散文集:写在人生边
2、上,短篇小说集:人兽鬼,长篇小说:围城,学术著作:宋诗选注谈艺录管锥编七缀集等。学 学.科 科.网 网 zxxk zxxk.组卷网 组卷网 围城已有英、法、德、俄、日、西语译本。谈艺录是一部具有开创性的中西比较诗论。多卷本管锥编,对中国著名的经史子古籍进行考释,并从中西文化和文学的比较上阐发、辨析。钱钟书先生在观察中西文化事物时,总是表现出一种清醒的头脑和一种深刻的洞察力。他不拒绝任何一种理论学说,也不盲从任何一个权威。他毕生致力于确定中国文学艺术在世界文学艺术宫殿中的适当位置,从而促使中国文学艺术走向世界,加入到世界文学艺术的总的格局中去。题目解说 为此,他既深刻地阐发了中国文化精神的深厚意
3、蕴和独特价值,也恰切地指出了其历史局限性和地域局限性。他既批评中国人由于某些幻觉而对本土文化的妄自尊大,又毫不留情地横扫了西方人由于无知而以欧美文化为中心的偏见。钱著对于推进中外文化的交流,对于使中国人了解西方的学术,使西方人了解中国的文化,起了很好的作用。本文就是这样的作品。学 学.科 科.网 网 zxxk zxxk.组卷网 组卷网 背景资料 本文发表于1945年12月,收入钱钟书散文(浙江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原稿为英文,是他1945年12月6日在上海对美国人的演讲,后节译为中文。字词见练习册文章思路:文章思路:第一部分(第1段)。交待作者论诗的根本立场。作者认为评论中国诗要全面了解诗
4、人,用具体的事实作证据。并且必须在相对比的前提下才能作出结论,也就是说必须用比较文学的观点来对待,只有这样才公平。学 学.科 科.网 网 zxxk zxxk.组卷网 组卷网 第二部分(第2段)。从整体上论述了中国诗的一般发展特点及其规律。纯粹的抒情诗的精髓和峰极,在中国诗里出现得异常之早,所以中国诗是早熟的。而“早熟的代价是早衰”。即“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第三部分(第3段至7段)。重点论述中国诗的各个特点。第一层,中国诗的特点就是短,它形成的原因则是由于韵律的要求。第二层,中国诗的意韵之美“言有尽而意无穷”,且富于暗示。第三层,论述中国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的风格。学
5、 学.科 科.网 网 zxxk zxxk.组卷网 组卷网 第四部分(第8段)。论说中国诗的与外国诗虽有具体特征的差别,但没有本质的不同,反对中西本位文化论。建议听众从比较文学的角度研究中国诗,从而深刻理解本国诗歌。板书设计:引子:方法 比较 中国诗早熟,最先产生的是抒情诗(发展:成 熟早)抒情诗虽短却有悠远的意味 富于暗示和爱用疑问语气结束 学 学.科 科.网 网 zxxk zxxk.组卷网 组卷网(形式:篇幅短 技巧:韵味长)中国诗因短而词气安和(语言:词气和)内容上 中国诗和外国诗内容上无甚两样 中外诗互相影响,共同发展形形式式上上主题归纳:钱先生不愧为通晓拉丁、英、德、法、意、俄、捷文等
6、语言和诗歌的伟人,所以他才有资格对它们的诗调和句式“作概论”。文章先谈作者论诗的根本立场。就是说必须用比较文学的观点来对待,然后重点论述中国诗的各个特点。最后论说中国诗的与外国诗虽有具体特征的差别,但没有本质的不同,反对中西本位文化论。启示人们,论诗必须据本国文化根基而加以论述,只有这样才全面科学。学 学.科 科.网 网 zxxk zxxk.组卷网 组卷网 主题归纳:钱钟书的谈中国诗也可以一个“通”字概括,即一是通古今,二是通中外,三是通学理。在行文布局上,谈中国诗也可谓别具一格。其主要特点是以综合为纲,以比较为网,中外相容,古今兼顾,且处处都设机巧,让读者回味无穷。思考:与西方诗歌相比较,中
7、国诗有什么特征?第一,中国诗讲求抒情性,并“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西方诗歌的发展是先有史诗,最后才有抒情诗。纯粹的抒情诗的精髓和峰极,在中国诗歌发展初期已经出现,这种“早熟”的代价是“早衰”,以至影响了中国诗歌的健康发展。第二,中国诗讲求篇幅短小,“诗体”配适“诗心”的需要。西方也有人主张诗的篇幅越短越好,但他们所谓“短”的标准比我们所说的“短”要长得多。中国诗追求的是在简短的篇幅中包容着深远的意味。学 学.科 科.网 网 zxxk zxxk.组卷网 组卷网 第三,中国诗富于暗示性,西方读者最看重中国诗的这一特征。中国诗的旨趣往往在字面以外,“字面”不过起到诱发和
8、影射作用,诗句的可涵咏价值是很大的。第四,“中国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中国也有“厚重”诗,但比起西方诗歌来,还是轻柔得多。作者强调,中国诗并没有特别“中国”的地方,中国诗里有所谓“西洋的”品质,西洋诗里也有所谓“中国的”成分。总之,诗歌的本质特征在不同国别的诗歌作品中是共同的。学 学.科 科.网 网 zxxk zxxk.组卷网 组卷网 思考:“他不能对整个本国诗尽职”这句话应如何理解?学 学.科 科.网 网 zxxk zxxk.组卷网 组卷网“他不能对整个本国诗尽职”是对只会欣赏本国诗的人而言的。这里的“尽职”是指站在比较文学的立场上,依据诗歌的创作规律,客观地评判本国诗与外国诗的异同优劣。
9、进而全面地认识本国诗的特征。而只会欣赏本国诗的人,因为不能立足于比较文学的立场,失去了许多比较对象,所以难以把握诗歌的创作规律,难以对本国诗进行真正意义上的鉴别。这便是作者所说的“不能对整个本国诗尽职”。思考:“中国诗是早熟的。早熟的代价 是早衰”的含义是什么?“中国诗”指中国诗的发展特点;“早熟”指纯粹的抒情诗的精髓和峰极,在中国诗里出现得异常之早;“早衰”指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这句话借助比喻和对比,从诗歌发展的角度,简要地说明了中国诗的艺术性和由此产生的负面影响。鉴赏艺术鉴赏艺术(11)文章的语言有什么特色?)文章的语言有什么特色?钱钟书的散文是典型的
10、学者散文。所谓学者散文,大都具有较强的知识性,主旨是议论、说理和达意。以理服人,以智启人。钱钟书的散文正是以思想的睿智见长。他好像是把博大的知识海洋融会贯通,浓缩成涓涓清泉和深不可测的一潭清水。在本文中作者对各种材料的运用更是信手拈来,如行云流水,自然流畅。语言轻松、幽默,大量运用比喻等手法,似随口而出,而机趣盎然。看似随意而实则深刻,颇具画龙点睛之妙,看似轻淡而实则味厚,如谈到中国诗的发展时,以中国绘画的特点进行类比,既使读者清楚地认识到中国诗发展的迅速,又拓深了文章的内容。作者又以“中国人的心地里,没有地心吸力那回事,一跳就高升上去”的幽默诙谐的说法,形象地说明了中国诗发展的高度,又说“中
11、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往往是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这因为中国人聪明,流毒无穷地聪明”这种似反实正的说法,说明中国诗高度发展的特点,也含蓄地表达了对中国诗的赞赏之情,又如“这只在西洋就充中国而在中国又算西洋的小畜生,该磨快牙齿,咬那些谈中西本位文化的人”。作者以生动的比喻表达出对待“中国诗”应有的态度,批判了那些文化本位论者。课文中这种语言运用的典范例子还有很多,要仔细揣摩。鉴赏艺术鉴赏艺术(22)钱钟书在比喻方法论上有哪些突破?)钱钟书在比喻方法论上有哪些突破?我们常见的我们常见的修辞学著作修辞学著作,在,在比喻方法论比喻方法论上,已陷入一上,已陷入一种彼此相沿、互相抄袭的团团转之境,种彼此相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谈中国诗 语文课件 中国 新人 必修 2048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