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4《柳永词两首》(新人教版必修4)1125.ppt
《课件:2.4《柳永词两首》(新人教版必修4)1125.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件:2.4《柳永词两首》(新人教版必修4)1125.ppt(5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词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柳永 柳永(约987约1053),北宋词人。婉约派的代表人物。原名三变,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崇安(今福建崇安)人。景祐元年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他在词的内容和表现手法方面都对宋词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第一,他制作了大量的慢词长调,使词从小令为主过渡到慢词占优势地位。第二,他发展了词的表现手法,善于铺叙,善于运用白描,写景抒情密切结合,语言通俗易懂,音律和谐优美。他有词集乐章集,其中雨霖铃八声甘州均负盛名。投赠之作望海潮 望海潮一词据罗大经鹤林玉露记载,是柳永呈献给旧友孙何的作品。孙何当时任两浙转运使,驻节杭州。词中“千骑拥高牙”之句,有可能指孙何。由于是
2、呈献杭州长官之作,词中不免对当时的杭州作夸张描写,也免不了要用恭维应酬的话语作结。传说金主完颜亮因受本词影响而萌发南侵之心,可见本词的艺术感染力之强。惜别之作雨霖铃 雨霖铃哀怨凄恻,基调格外低沉。作者因作词触怒宋仁宗,仕途失意,心情十分压抑,决定离开都城到外地去,况且一想到从此将不能跟心爱的人生活在一起,失去爱的慰藉,更觉得痛苦万分,遂写出这首惜别之作。浅吟低唱与对酒当歌 宋词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座高峰。宋词习惯上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两派。婉约派以写闺情、离绪为主,以清丽婉约见长,代表作家有柳永、李清照等;豪放派扩大了词的题材,对社会生活的种种感受皆可入词,大气磅礴,飘逸洒脱,代表作家有苏轼、辛弃
3、疾等。望海潮是描写北宋时期杭州繁盛景象的词。词的上片描写杭州的自然风光和都市的繁华。词的下片描写杭州人民和平宁静的生活景象。雨霖铃是一首写离情的词,全词围绕“伤离别”而构思,先写离别之前,重在勾勒环境;次写离别之时,重在描写情态;再写别后想象,重在刻画心理。三个层次,层层深入,从不同层面上写尽离情别绪,让人叹为观止。望海潮 主题:把握词的内容,体会词人情感1.仔细阅读上片,结合具体词句分析上片的主要内容。明确:开头三句点出杭州位置的重要、历史的悠久。从“烟柳画桥”到“天堑无涯”,分别描绘了杭州美丽的街巷河桥、雅致的住宅、迤逦曲折的长堤、澎湃浩荡的钱塘江水和都市户口的繁庶。最后三句通过“珠玑”等
4、表现了市民的殷富,都市的繁华。整个上片表现了一派富庶的生活景象。2.本词是怎样铺叙和赞美杭州的富庶、魅力的?明确:从词的构思上看,“形胜”和“繁华”是词眼。“形胜”是自然环境的美;“繁华”是经济的繁荣发达。“烟柳画桥,风帘翠幕”,“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表现的都是杭州优美的自然景观。“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参差十万人家”表现的是杭州经济的繁荣。3.若把“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句中的“卷”改为“推”好不好,为什么?明确:“霜雪”比喻浪涛,“怒涛卷霜雪”表现了钱塘江潮来时波滚浪翻排山倒海的气势,用“推”则显得比较平板、沉重,力度与气势均没有“卷”强,对浪花飞溅的情
5、态描写也不如“卷”形象逼真。4.相传金主完颜亮听唱“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以后,便羡慕钱塘的繁华,从而更加强了他侵吞南宋的野心。请你分析一下这两句有着怎样的艺术表现力。明确:“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将西湖最美的特征概括出来了,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三秋”意指桂花花期长,馥郁芬芳,长久不散;“十里”是说湖中广植荷花,每逢花期真可谓“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三秋桂子”就更让人联想起有关西湖的美丽传说:相传西湖灵隐寺和天竺寺,每到中秋,常常有带露的桂子从天飘落,馨香异常,那是从月宫桂树上飘落下来的,是寂寞的嫦娥赠与人间有心人的。这美丽的传说给秀丽的西湖增添了神秘空灵的色彩。5.这首词通过
6、描绘古都杭州的生活景象,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明确:作者在词中全面、细致地描绘了古都杭州的繁华与美丽,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杭州风物的惊叹、赞美与艳羡之情。雨霖铃 主题1:词的意象与意境1.词的上片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试概括这一传神画面,并拟写标题。明确:词人首先交代了离别的季节、时间和地点。“寒蝉凄切”(点明时令);“对长亭晚”(点明时间和地点);“骤雨初歇”(点明气候);“帐饮无绪”(凄凉心情);“兰舟催发”(不得不分离)。词人巧妙地把自己忧伤的感情融入对景物的描写中,不仅点染了送别的气氛,也暗示了送别的地点。标题可拟为“执手相看,泪眼相向”。本已经愁苦不堪的“愁人”,生离死别、执手凝视、千般
7、思绪,愁苦尽在两双含情的泪眼里。有道是“此时无声胜有声”,真是“一切尽在不言中”。2.通过景物描写,作者渲染了一种怎样的气氛?描绘了怎样的意境?明确:词人巧妙地把自己忧伤的感情融入对景物的描写中,在这幅画面中,“寒蝉”“骤雨”“长亭”“烟波”“暮霭”这一系列意象渲染出一种凄凉沉郁的氛围,用以烘托离别的无限惆怅和难舍之情。正当离人依依难分之时,船夫偏又催促起航,他们只有泪眼相向。“无语凝噎”,万千话语不知从何说起!“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作者用一“念”字,引出了对别后情境的设想:行人消逝在烟雾弥漫的江面上,傍晚时分,浓重的雾气使人透不过气来,极目远望,令人不胜伤感。这种缠绵的离情,
8、是凄婉的。悲凉的心绪,与之匹配的只能是“寒蝉”,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主题2:词的艺术手法1.“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是历来被推崇的名句,它高明在何处?明确:这一句是整篇词的警策之语,运用了融情入景的写法。第一,它把杨柳、风、残月这三个最能触动离愁的景物集中为一幅鲜明的画面,整个画面充满了一种凄清的气氛,勾起离人对往事的回忆,深感眼前的孤单,并渴望再次团聚,言外之意无穷。第二,这幅画面又是出现在一个特定的时刻里“酒醒”之后。离人饮酒,为的是消愁,然而“举杯消愁愁更愁”,更何况是“酒醒”之后呢!试想,柳永此时不过是离开心爱的人的第二天早晨,“执手相看泪眼”的情景依然鲜明地留在心头,
9、而面对眼前的凄清景象,他还要继续前行,离自己心爱的人更远,真是“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啊!2.虚实结合是本词的一大特色。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这一手法的运用。明确:“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写实;“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念”字告诉读者下面为想象的景物,是虚写。“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词人设想旅途中的情景:待今宵酒醒之后,我将身在何方呢?我的身边还能有我的知心人陪伴我吗?不会有了,陪伴我的将只有岸边杨柳,耳畔清风,天边残月!把杨柳、晓风、残月这三件最能触动离愁的事物集中成为一幅鲜明的画面,烘托出那种说不完诉不尽的离愁别绪。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问题。送 魏 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柳永词两首 课件 2.4 新人 必修 1125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