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童趣》说课稿(教师招聘面试可用).docx
《2023年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童趣》说课稿(教师招聘面试可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童趣》说课稿(教师招聘面试可用).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童趣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童趣,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法分析、教学过程分析以及板书设计分析四个方面对本课的教学设计进行说明。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编排体系童趣位于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书语文七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本文是七年级新生接触的第一篇文言文。全文短小简洁,浅显易懂,充分表达了作者童年生活的无限乐趣。将这篇课文安排在文言课文的第一篇,体现了语文课程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整体性与一致性。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童趣是清代作家沈复所作的散文。课文以生动的笔触,描述了自己儿时“观蚊如鹤、神游山林、鞭打蛤蟆”的趣事。文
2、章充满童真童趣,是一篇很能让学生感受到亲切,引起学生的同感,诱发学生好奇心和想象力的散文。如果教学成功,将会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在初中语文的起始阶段中具有定位、定势的意义。因此,学习这篇文章要抓住文眼“趣”字入手,将课文设计成“趣读课”,以一个“趣”字为线条统领全文。3.根据以上教材分析,可以确定教学目标及重难点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反复诵读课文,积累重点字词,疏通文义。(2)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诵读,理解课文内容,品味文中的童真、童趣。(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悟作者的奇思妙想;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培养其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的能力,让学生发现生活的乐趣。教学重点:体会童真童
3、趣。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的能力。二、学情分析由于本文是学生入学后所学第一篇文言文,有必要先谈谈学习文言文的意义和方法。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可能存在障碍,疏通文意在教学中十分重要。学好文言文的关键在于培养语感,教师在教学中尽可能地培养学生学习阅读文言文,同时引导学生多读多想,帮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和学习文言文的习惯。同时,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对初学者十分重要,所以要防止教学枯燥无味。既然本文以“童趣”为主旨,教师可以抓住“趣”字,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童心童趣,保持课堂趣味。三、教学法分析我使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诵读法、讨论与点拨相结合法。1.诵读法。“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教学中,通过不同形式
4、的朗读,即学生自由读、声情并茂的诵读、配乐诵读等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激发学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使学生咀嚼回味课文的深层内涵。2.讨论与点拨相结合法。虽然是文言文,但是文中充满着天真烂漫的气息,吸引学生阅读的目光。学生结合注释,基本能够理解课文。所以在教学时,采用以学生自学、探究为主,教师点拨为辅的教法,以便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帮助学生解决疑难。四、教学过程分析本文为学生第一次接触的文言文,虽然篇幅短小,但十分重要。为了能让学生更全面地掌握与体会文言文,并对文言文的学习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故安排了两个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通过播放歌曲童年自然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童趣 2023 年人教版 初中语文 年级 上册 说课稿 教师 招聘 面试 可用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