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7课《孤独之旅》教案一打印版.doc
《2023年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7课《孤独之旅》教案一打印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7课《孤独之旅》教案一打印版.doc(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7课孤独之旅教案一一 内容解读1.解读“孤独之旅”。(1)失去交流环境。对于一个离开学校和同学的少年来说,这是无比痛苦的,也是非常寂寞的,失去了同伴的帮助,没有了同学间的交流,等于失去了正常的生活。(2)失去人文环境。杜小康随父亲去放鸭,离开了村庄,离开了人群,父子之间缺少交流,感觉“越来越单调,越来越干巴巴的了”。这种空虚、贫乏的生活,在精神上对人是一种折磨。(3)恐惧自然环境。大自然的空阔与未知,对一个幼小的心灵具有强大的压迫力,由此带来的心理上的恐慌让杜小康“迟迟不能入睡”。(4)恐惧未来环境。在放鸭的路上,杜小康想的是:还要走多远?前方是什么样子?这不仅
2、是对放鸭而言,更代表了他对前途的迷茫与无奈。2.情节的发展。开端:杜小康因家庭经济困难而不得不辍学跟着父亲去放鸭。发展:杜小康与父亲撑船赶鸭去芦苇荡的经过和感受。高潮:杜小康与父亲在芦苇荡中遇到暴风雨的情景。结局:鸭子长大了,杜小康也“长大”了。3.鸭群的衬托。鸭群向芦苇荡行进,偶尔“朝着这片天空叫上几声”,烘托出杜小康无比寂寞的心情;晚上鸭群“将主人的船团团围住”,确定主人在船上才安心睡觉,鸭子的恐惧感衬托出杜小康的恐慌。鸭子们“觉得自己已成了无家的漂游者”,更是主人公心理的写照。鸭子越长越大,“杜小康注定了要在这里接受磨难,而磨难他的,正是这些由他和父亲精心照料而长得如此肥硕的鸭子”。可以
3、说鸭子的成长正暗示着杜小康的成长。在暴风雨来临之时,杜小康勇敢地追赶鸭群,“杜小康闻到了一股鸭身上的羽绒气味。他把头歪过去,几乎把脸埋进了一只鸭的蓬松的羽毛里。他哭了起来,但并不是悲哀。他说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想哭”。少年杜小康战胜了孤独,适应了环境,并在维系家庭生计的鸭群面临灭顶之灾时,不顾艰险疲惫,不惜受伤流血,找回了鸭群,显示了一个小小男子汉的力量、毅力与责任感,他长大了,成熟了,坚强了。“鸭们也长大了,长成了真正的鸭”,描写生动形象,映衬出主人公的成长历程,具有超出语言层面的隐喻意义。4.心理的变化。出发时:茫然、恐惧。到达芦苇荡时:害怕、胆怯、恐慌。安顿之后:孤独。时间久了:不会再忽然地
4、恐慌起来。那天雨后天晴:坚强。总之,杜小康在一段孤独生活中终于“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5.成长的细节。(1)“小木船赶着鸭子,不知行驶了多久,当杜小康回头一看,已经不见油麻地时,他居然对父亲说:我不去放鸭了,我要上岸回家”这句话运用动作、语言描写,表现出杜小康的幼稚、脆弱、恋家。(2)“杜小康已不可能再去想他的油麻地了。现在,占据他心灵的全部是前方:还要走多远?前方是什么样子?前方是未知的。未知的东西,似乎更能撩逗一个少年的心思。他盘腿坐在船头上,望着一片白茫茫的水。”说明杜小康已克服想家的念头,开始展望未来。未来是渺茫的、未知的,但又是他所向往的。(3)杜小康到达芦苇荡时,“他害怕了这是他
5、出门以来第一回真正感到害怕”。杜小康害怕的原因是大自然的浩茫给人压迫感,使人感到自我的渺小和脆弱。(4)在芦苇荡中放鸭的孤独感强烈地压迫着杜小康,“杜小康开始想家,并且日甚一日地变得迫切,直至夜里做梦看到母亲,哇哇大哭起来,将父亲惊醒。我要回家”这是小说第二次写到他想家。跟第一次相比,这次显然有更深刻的内涵。第一次是刚离开家,产生的是一种失去依托的感觉;而第二次是在感受到芦苇荡放鸭生活的单调和孤独后在梦境中表现出来的,这才是刻骨铭心地想家,虽也表现出他的幼稚、脆弱,但他毕竟经过了一段艰苦生活的磨炼,成熟多了。(5)在遇到暴风雨时,杜小康没有惊慌失措,而是跟父亲一起扑上去,企图修复鸭栏。当鸭子逃
6、窜时,“他紧紧地跟随着它们”。不顾脸和脚受伤,“他一边追,一边呼唤着他的鸭子”。到暴风雨将歇时,依然还有十几只鸭子没被找回来,他虽然一脸的伤痕,但坚持去找鸭子。这些描写都表明杜小康虽然还是个孩子,但在关键时候能表现出镇定、坚强的性格和勇敢、负责的精神,他已经成长为一个真正的男子汉。(6)当杜小康找到鸭子时,他又迷路了。他突然感觉到累极了,躺在了芦苇上。“杜小康闻到了一股鸭身上的羽绒气味。他把头歪过去,几乎把脸埋进了一只鸭的蓬松的羽毛里。他哭了起来,但并不是悲哀。他说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想哭。”杜小康这里的“哭”,并不是悲哀、伤心或感到委屈,而是一种情绪的发泄,到底是怎样的一种情绪,可能连他自己也说
7、不清。(7)“杜小康顺手抠了几根白嫩的芦苇根,在嘴里嚼着,望着异乡的天空,心中不免又想起母亲,想起许多油麻地的孩子。但他没有哭。他觉得自己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母亲代表着家,任何游子都会想家,因为家是心灵的港湾。孩子的心里除了家便是好朋友、好伙伴,这也是人之常情。但是他这次没有哭,他已经能够控制住自己的情绪,更独立了,能够勇敢、坚强、负责地面对现实,这就是心灵的成熟。总之,小说通过对杜小康与父亲离家到芦苇荡放鸭的经历的叙述,描写了杜小康从幼稚、软弱、恋家的孩子成长为一个心灵成熟的男子汉的过程。6.环境的烘托。(1)写杜小康对远逝的家的眺望和鸭群造成的扇面形水流,表现了杜小康的幼稚、脆弱和恋家
8、。鸭群造成的扇面形水流虽然美,但毕竟单调,并不好玩。这些更增添了杜小康对家乡生活的留恋。(2)写黄昏时的炊烟和河面的热气,单调、虚无,更增添了杜小康的孤寂感受。(3)写芦苇荡的宽阔无边,反衬杜小康的胆怯、害怕和恐慌。虽有清香的气味、萤火虫的亮光和水鸟,但这一切无论如何也不能完全驱除杜小康的恐慌。这种压迫感、孤独感也是对杜小康的一种磨炼。时间久了,“再面对这浩浩荡荡的芦苇”,就不再忽然地“恐慌”了。芦苇荡见证了人物心理变化的过程。(4)写芦苇荡中暴风雨的凶猛,把小说的情节推向高潮,暴风雨更是对杜小康性格的考验和锻炼。在这场暴风雨中,杜小康由一个幼稚、脆弱、恋家的孩子成长为一个勇敢、坚强、有责任心
9、的男子汉。二 技法总结1.出色的环境渲染。小说的环境描写很出色,为人物活动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背景。其中有关鸭群、芦苇荡、暴风雨的描写占有一定的篇幅。放鸭是杜小康生活的重要内容。在孤独中,鸭群是他的伙伴,他只能从鸭子身上得到心灵的安慰。鸭群在风雨中见证着他成长的艰辛和喜悦。“芦苇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给人极大的心理压力,让杜小康感到胆怯。当杜小康习惯了孤独的生活,“再面对这浩浩荡荡的芦苇”就不再忽然地恐慌了。芦苇荡的暴风雨是极其可怕的,雷声“如万辆战车从天边滚过来”,暴风吹开了鸭栏,惊散了鸭群,此时的杜小康表现出和成人一样的坚强与勇气。所以,暴风雨给了他成长的机会和舞台。2.细腻的心理刻画。孤
10、独是一个极为抽象的字眼,作者却把孤独用文字描摹得可触可感。当小木船行驶在水面上,杜小康忽然发现自己已经远离家乡时,一种从未有过的陌生感瞬间就袭遍了他的全身,这种陌生感是一种对前方的恐惧与茫然。当他们到达芦苇荡时,他有一种永远也逃不走了的感觉,这又是一种胆怯与恐慌。当他们的语言被大量省略时,又似乎满世界都注满了孤独,他已不堪孤独的重负;当他日甚一日地想家,在夜里哇哇大哭时,他已步入孤独的极限。小说情节一步步地发展,孤独的感觉一点点地加剧,处处体现出生活的真实,给人一种亲身经历过的感觉。3.逼真的细节描写。小说中的细节描写比比皆是。如,杜小康“做梦看到母亲,哇哇大哭起来,将父亲惊醒。我要回家”此处
11、的细节描写读来十分真实,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杜小康对家的依依不舍,对母亲和伙伴们的牵挂,对芦苇荡这一孤独之地的急欲逃离。4.平实的语言风格。本文语言平白、朴实,没有过多的文采修饰。文中对环境、人物的描写极为精练,但表现得生动、形象,且富有深层含义。如“鸭群在船前形成一个倒置的扇面形”一段,描写得细致入微;“鸭们也长大了”一段,实际上映衬主人公的成长。三 主题概括文章通过描写杜小康随父亲放鸭子所经历的一系列事件和情感历程,刻画了一个少年心理成长的轨迹,揭示了“孤独能促使人迅速地成长”这一道理。资料库1.作家作品。曹文轩,1954年生于江苏盐城,中国儿童文学作家。1977 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并留
12、校任教。1991年,推出小说山羊不吃天堂草。1997 年,出版小说草房子,并担任改编电影编剧。1999 年,出版小说根鸟。2005年,推出小说青铜葵花。2016年4月4日,曹文轩获得2016年度“国际安徒生奖”,同年8月20日,曹文轩在新西兰领取该奖,这是中国作家首次获此殊荣。2017 年3月31日,获得20162017年度“影响世界华人大奖”。2017年12月,凭借特殊文体长篇小说蜻蜓眼获得首届“吴承恩长篇小说奖”。2.文体知识。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情节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有的还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孤独之旅 2023 年初 语文 九年级 上册 17 孤独 教案 打印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