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精华版教案12 古诗三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精华版教案12 古诗三首.doc(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2古诗三首1学会本课的生字和新词,读懂古诗的意思。2有感情的朗读并默写这三首古诗。3了解古诗写作的时代背景,体会诗中所抒发的情感。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中所抒发的情感。3课时课前:播放歌曲满江红。奠定悲壮的基调。一、激趣谈话,导入新课。1同学们,我国是个文明古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其中诗歌就是我国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读诗可以使人灵秀,读诗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以前同学们学过很多古诗,谁愿意来展示一下?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首好诗。(大屏幕出示:示儿)2朗读指导。(1)自由读古诗。(2)指名读古诗。(教师点评)(3)齐读古诗。(古诗不仅要读准、读响亮,而且还要读出韵味)(4)学
2、生“/”画节奏读。(5)教师范读,学生再齐读。3同学们,你知道这是谁的作品吗?(陆游)有谁了解陆游?4简介作者:(课件展示)谁知道“示儿”的意思?(示儿:给儿子们看)过渡:陆游要儿子看什么?自学古诗。二、自读古诗。1学生自学古诗,出示学习要求。2汇报交流,告诉大家你读懂了那些内容。(1)学生交流读懂的内容,教师引导,同时指导朗读。元:同“原”,本来但:只。九州同:祖国统一。诗句:本来就知道人死了就什么也没有了,只是没有看到祖国的统一而感动悲伤。(2)本来人死了,就什么也没有了,可宋朝当权者昏庸无能,金兵入侵,宋军节节败退,陆游一心想杀敌报国,他激情高诵:“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何等的壮怀激
3、烈!但像陆游、岳飞这等有才之人却遭排挤,祖国大好江山落入金兵之手,你明白了陆游的“悲”从何而来了吗?学生:我知道诗人悲伤祖国没有统一,陆游悲伤大好江山落入了金兵之手,诗人悲伤不见九洲同。(板书:悲伤不见九洲同)(3)教师:陆游悲呀,悲伤祖国没有统一,在他生命垂危时都不忘嘱咐儿子,“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大屏幕出示诗句)这句你读懂了什么?王师:朝廷的军队。中原:指淮河以北沦陷在金人手里的地区。家祭:对祖先的祭祀。指导学习生字“祭”。乃翁:你的父亲。诗句:朝廷的军队向北方进军收复中原的时候,祭祀祖先时不要忘了告诉你的父亲。从诗句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他最牵挂的是祖国的统一,最渴望平定中
4、原)教师:对,他多么渴望能有北定中原日。(板书:渴望北定中原日)(4)这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板书:爱国之情)教师:是的,陆游在弥留之际,念念不忘的是祖国的统一,明知“死后万事空”却还是坚信“王师”能“北定中原”。诗人的爱国激情是何等的执着、深沉,又是何等的悲愤!同学们,谁愿意用你自己体会到的感情来诵读这首诗?指名读。教师:是呵!诗人临终作诗,不说别的家常话,却只说“不见九州同”的遗憾,对儿子没有别的嘱咐,却只嘱咐他们在家祭时别忘了把胜利的消息告诉他。这是多么深厚的爱国情感啊!此时此刻,有谁不被感动?孩子们,读。指名读、齐读。(5)有谁能试着背诵这首诗?(学生背诵)三、课外延伸。1教师:一
5、位怀着满腔爱国之情的老人,带着他的毕生的遗憾和无限的希望离开了,陆游南宋统一的愿望实现了吗?(生讨论)(1)老师这里查到了相关资料,看到了示儿“续篇”。(2)(课件展示)宋末林景熙题陆放翁诗卷后(3)从诗中你能看出南宋统一了吗?(你的子孙虽然见到了统一的国家,但是这国家是由元兵统一的,怎么能在家祭的时候告诉你呢?)2教师:同学们,由于南宋当权者的昏庸,使得国破家亡,要想国富民强,我们匹夫有责。我们应该像诗人陆游那样胸有祖国,抱效祖国。让我们再次来诵读他的压卷之作示儿3配乐朗读。四、作业布置。1默写示儿。(课堂完成)2积累陆游的古诗。(课外积累)示儿悲伤不见九州同渴望北定中原日爱国之情古诗示儿是
6、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绝笔之作:“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简短的几句话,饱含着诗人至死不渝的爱国情怀。读这样的诗,让我们真切的感受一位爱国诗人毕生的心事和无限的希望,表达了作者渴望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强烈的爱国热情。教学时,我沿袭一贯的古诗教学手法:情境导入,了解诗人读通全诗,理解诗意感悟诗境,体察心情。整首诗,我着眼一个“悲”字,运用拓展,感悟诗境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诗文,读出诗中的“味儿”。第二课时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陆游的哪首诗?谁来背给大家听?2这首诗是陆游在什么时候写的?他最盼望的是什么?3是啊,在临终之前,陆游苦苦盼望着“王师北
7、定中原日”,这一天他盼到了吗?(没有)那王师们都干什么去了?宋朝诗人林升写了一首诗(板书:题临安邸),能帮我们找到答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题临安邸,从中去寻找答案。4来,读读课题。(学生齐读课题。)二、自学生字,熟读诗文。现在,我们来做个热身运动。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学习要求:1自学“邸、熏、杭、汴”四个生字,注意生字的音、形、义;2自己反复读古诗,读正确、读流利。(请同学们根据要求去自学,学完后再跟同桌交流。)(一)学生自主学习。(二)检查学习情况。1检查生字情况。看样子大家都学得差不多了,现在我来考考你们。(课件出示“邸、熏、杭、汴”四个生字)响亮地喊出它们名字!(1)学生齐读。(2)
8、个别汇报。谁来说说自己的收获?(学生讲解字的结构、意思、组词、书写时注意、形近字。)(3)全班齐读。2检查朗读诗句情况。你们真厉害,轻而易举就扫除了这四个拦路虎。接下来,我要看看谁能把这首诗读正确?(课件出示古诗)(指名读、分组读、全班齐读。)三、品悟:走进诗文。1出示题临安邸,师介绍当时背景:公元1126年,金人攻陷北宋首都汴梁,俘虏了徽宗、钦宗两个皇帝,中原国土全被金人侵占。赵构逃到江南,在临安即位,史称南宋。南宋小朝廷并没有接受北宋亡国的惨痛教训而发愤图强,当政者不思收复中原失地,只求苟且偏安,对外屈膝投降,对内残酷迫害岳飞等爱国人士;政治上腐败无能,达官显贵一味纵情声色,寻欢作乐。在这
9、样的情况下,林升写出了这首题临安邸。2同学们,听了这段介绍,你认为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这首诗?指名答。师:那么我们就用愤怒、责问的语气来朗读这首诗吧!对照注释理解诗句意思,自由读诗。四、借助资料,理解诗意。我们已经能够将这首诗读正确,读流利了,可是,要想把它读出感情来还得下番苦功。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学习要求:A.借助资料,自主学习理解“休、醉、直、作”等词语的意思。B.结合注释,大体了解诗句的意思,小组同学相互交流。)(一)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视检查。请同学们根据要求学习。(二)小组交流自学情况,相互检查、补充。学完后,小组内交流。(三)检查学习交流情况。现在谁来说说你读懂了哪一句?1
10、小组汇报交流情况,其它组补充。2每位同学自己试着串说整首诗的意思。3指名完整地说诗意。五、品读诗句,悟情悟境。通过大家的努力,我们已经理解了诗意。可是要想读出感情,这还不够,我们还得了解这首诗的作者及它的写作背景。我们先来看看它的作者。谁来介绍一下这首诗的作者?(一)了解作者林升。同学们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介绍林升。教师相机补充。(你介绍了一个非常有价值的信息。)(二)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我们再来看看这首诗的写作背景。1学生介绍。(预习真充分,给我们介绍了南宋、北宋的相关资料;看得真深远。)2(课件出示遗民战乱图和权贵寻欢作乐图)学生观察,说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3(课件出示北宋和南宋版图
11、)教师激情小结。北宋到南宋国土面积减少了一半,但南宋的统治者还在寻欢作乐。(三)品读诗句,悟情悟境。看到此情此景,你们的心情怎样?(愤怒、责问)让我们带着这种语气来朗读这首诗吧!1学生齐读古诗。当时的南宋金兵横行,遗民泪尽,国破家亡,生灵涂炭,那些王师、权贵、皇帝,他们干什么去了?(课件出示合作探究:讨论:王师、权贵、皇帝,他们干什么去了?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2自主学习思考。3小组交流自学情况。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4小组汇报自学交流情况。教师相机点拨,指导朗读。(1)“暖风熏得游人醉”,这是一副怎样的醉态呀?(天天如此,永远也醒不过来。)读着这个“醉”字,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生:我
12、仿佛看到了那些权贵们喝着美酒,吃着山珍海味。生:我仿佛看到了歌女们为他们演奏,舞女们为他们跳舞)学生想象说话,教师相机点拨:这是烂醉如泥的“醉”,这是纸醉金迷的“醉”,这是醉生梦死的“醉”。那一杯杯琼浆玉液,灌入一个个酒囊饭袋之中,倾倒在一具具行尸走肉的体内。引导有感情地诵读这一句。(2)在这帮酒囊饭袋的眼中,杭州还是杭州吗?(课件出示清明上河图,教师解说:汴州又称汴梁、汴京,是北宋的都城。据史书记载,汴州当时的人口超过百万,是当时世界上最发达、最繁荣的城市。北宋画家张择端的这幅清明上河图,生动地再现了一个王朝的兴盛和一座都城的繁华。大家看街道纵横,店铺林立,人来车往,川流不息。好一派繁荣昌盛
13、、国泰民安的气象啊!但是,这一切的一切,从城门被金兵攻破的那一刻起,从两个皇帝沦为金人阶下囚的那一刻起,就不复存在了。山河破碎,城市萧条,金兵肆虐,遗民泪尽。锦绣河山就这样无情地断送在这批酒囊饭袋的手中。是啊,无论是昔日的汴州还是今天的杭州,那些权贵们还不都是朝朝寻欢、夜夜作乐吗?他们已经断送了一个繁华如织的汴州,难道就不会再断送一个锦绣如画的杭州吗?)(3)想到这些,我们怎能不焦急?我们和诗人一起问问他们指名朗读“西湖歌舞几时休?”想到这些,我们怎能不担忧?我们和诗人一起再问问他们指名朗读“西湖歌舞几时休?”想到这些,我们又怎能不愤慨?我们和诗人一起,指着鼻子问问他们指名朗读“西湖歌舞几休?
14、”六、拓展,升华诗情。1北方的壮丽河山沦陷了,西湖边还是一派歌舞升平、纸醉金迷学生齐读题临安邸。在“西湖歌舞几时休”的质问声中,在“直把杭州作汴”的痛恨声中,你感受到了作者那一颗怎样的心?正因为他内心无比愤慨,所以他将心中的愤慨融入到这首诗内,题写在旅店的墙壁上,所以这首诗题目为题临安邸。2面对醉生梦死的南宋权贵,你想说些什么?生:我想对他们说,该醒醒了,不然金兵就打过来了。(生:我想对他们说,快去把失去的领土收回来吧!生:我想对他们说,你们不要再醉生梦死了,也去看看老百姓在怎么过生活吧!)3师:强敌的入侵,面对沦陷的家园,面对人民的悲泣,一位位爱国志士站出来了,陆游就是其中一个;一个个民族英
15、雄诞生了,岳飞就是南宋历史上一位最著名的爱国将领、民族英雄。他的抗金事迹连同他的千古绝唱满江红,一同流芳百世,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课件播放满江红)师:让我们在激昂的音乐声中结束今天的这一课吧!题临安邸权贵醉生梦死林升忧国忧民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和课堂实践中,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所积极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借助注释自读疏通诗意,体会诗人独特的情感。那么,如何将自己理解的内容和体验的情感表达出来。我尝试着将朗读的方法与技巧巧妙地融入古诗的教学之中。不仅让学生读懂了什么,还要教会学生如何读好这首古诗。朗读古诗时把握节奏、起伏。疏密三个重要的要素,边读边引、边教边学,学生自然也就会读了。
16、同样,在拓展阅读时,这些朗读的方法和技巧同样运用于满江红的朗读中。指导学生如此反复朗读吟咏,能进一步领略诗的意境,体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创造性地表现自己对诗意的理解和感受。第三课时一、课题导入。1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一首龚自珍写的诗己亥杂诗。仔细看老师写课题,请书空一起写。“己”字可千万不要出头。杂字的最后两笔是点,而不是撇和捺。(板书:己亥杂诗)2指名读课题。3齐读课题。二、释诗题。1读了课题你们知道诗题的意思吗?谁来说一说?师述:中国古代用天干地支纪年法,己在天干的第六位,亥在地支的最后一位,组合在一起就是1839年。这一年龚自珍辞官南下,一路将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记录成315首日记体组诗。因为都写
17、于己亥年,所以将这315首诗都称为(读课题)己亥杂诗。21839年的第二年,也就是1840年,中国发生了什么重大的事情吗?(学生根据课前的搜集汇报:鸦片战争。)3小结:这一年,正是鸦片战争的前一年,曾经强盛的大清帝国行将没落。腐朽的清政府对外卑躬屈膝,对内大肆打压,官吏贪污腐败,百姓民不聊生。这时候,龚自珍写下了这首诗。三、简介作者(课件出示)龚自珍,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四、读诗韵。1下面我们走进古诗,请自由读诗,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下面谁愿意来展示你的朗读?师:你读
18、得字正腔圆。今天我要教大家一种读古诗方法:四声读法,一声二声可以读得长而轻;三声四声读得短而重。咱们来看第一句,“九”是第三声?所以读得短而重,“州”是第一声?读的时候就要长而轻,注意老师的手势,我手没有收,你就不能停,我来示范读第一句。第二行,你们来,注意,我的手势不停,你们也不能停。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2方法要学以致用,请你们自己练习。谁愿意来第一个来试,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勇者。看着我的手势来,你不仅是勇者,你还是智者,一学就会。小结:同学们自学能力真强,一学完就能完成得又好又快。3男女合作读。4师生合作读。5全班读。五、释诗意。同学们读得可真投入啊!诗,咱们已
19、经读准音,读出节奏了。那么诗的意思你读懂了吗?请你借助下面的注释来理解诗意,开始吧!学生小组自由交流,解决以下内容:(一)九州生气恃风雷:1你读懂了哪里?哪怕一个词也行。你是怎么读懂的?板书:九州生气(我看了下面的注释)嗯,借助注释是我们理解古诗的常用方法。2请你连起来说说。风雷:师解:唉,普通的暴风雷电能让祖国生机勃勃吗?一场暴风雷雨之后,大地会怎么样?暴风雷电来临之前,世界是什么样的?(黑沉沉的,死气沉沉的。)那也就是说,中国想要生机勃勃,就要靠一场如暴风雷雨般的改革(板书:改革)你真厉害,课外的知识真丰富。普通的风雷当然不能让中国生机勃勃,所以这里的风雷是指暴风雷雨般的变革。(二)万马齐
20、喑究可哀:1为什么需要“暴风雷雨般的变格”呢?也许第二行会告诉你答案。2这一行你又读懂了哪一个词语?(板书:万马齐喑)3正是因为社会政治毫无生气,让人觉得可悲,所以要变革!(三)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1那么该怎么“改革”呢?三四两行也许会告诉你答案。2“不拘一格”是什么意思?拘是什么意思?格呢?把他们组合起来呢?(板书:不拘一格)小结:对于我们不知道的词语,我们可以把他们拆开来解释。这也是了解词语意思的一种方法。六、悟诗情。(一)我们大体了解了诗意,从诗意中我们知道了社会政治毫无生气,这是一种怎样的局面呢?下面我就带大家一起去祖国的大街上看看吧。1卖唱的歌女不懂什么叫亡国之恨,隔着江
21、水犹自高唱玉树后庭花读,在清朝又何尝不是这样呢?难怪龚自珍说要“改革”了。读2这是达官贵人,他们通宵达旦与歌妓舞女一起寻欢作乐,纸醉金迷,他们忘乎所以,只图贪图宴乐于西湖。读清朝的官员又何尝不是呢!怪不得作者说要“改革”了。读3这是当年外国人拍摄中国烟民做成的明信片,东亚病夫的形象世界流传。连林则徐在上表朝庭的奏书中也这样写道:“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啊!这样的局面还不要“改革”吗?再不改革就来不及了。读4百姓流离失所,田不能耕,商不能经,工不能作,哀号遍野的岂止十万百万千万啊!这是当时官府的施粥场景,有这样一个母亲,因为贫病,儿刚死在怀中,可怜的母亲还在心中悲叫着:“儿且勿
22、死,为娘今日趁一粥”,掩怀拭泪不敢哭”而与此形成显明对比的却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想要改变这种局面,就要改革,读(1)看到这一切,用一个词说说你此刻的情绪:(悲哀、愤恨)这万千情绪也同样在龚自珍的脑海翻滚,他选择了最能表达他此刻情绪的一个字:“哀”,大家读读这行诗。(2)正因为“哀、恨”,所以大家盼望着一场大的风雷变革来唤醒这九州的生气啊!(3)他希望的“九州生气”是怎样的?(板书:九州生气)用平时积累的词语说说。(国泰民安、生机勃勃、安居乐业)小结:盼望着九州生气,可偏偏生活在这样万马齐喑的哀世中,叫人怎么不感慨!合起来再读这两行诗。汇报诗的第二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那
23、么应该怎样“变革呢”?他劝谁?怎样劝?(多名学生汇报交流:用自己的话和表演来劝说)谁来劝劝?(读古诗)七、小结。1一个人的劝告是不够的,第一组同学来劝。2再多点人吧?请第二组的同学加进来劝!3我们都加入这劝告的行列吧。读师:他就是这样一遍遍的劝,因为,因为只有改革才能让。所以让我们再大声地劝劝天公,劝劝皇帝,劝劝达官贵人吧,读4全班读全诗。5诗已经在同学们的嘴里,心里,让我们把背出来吧。八、诵全诗,明情感。1诗已经在你们的心里了,那么龚自珍在这首诗里表达了怎样的愿望,你一定会有更深切的感受。学生交流汇报。所以,想改变万马齐喑的社会政治,让九州充满生气,就要改革,就要不拘一格的任用人才。2拓展延伸。龚自珍的已亥杂诗还有很多首,下面我们来看看第5首。拓展:PPT出示己亥杂诗第5首。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3作业:龚自珍还写了很多这样的诗,感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找来读读。己亥杂诗清龚自珍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变革万马齐喑九州生气不拘一格本节课我只是起了穿针引线的作用,对学生说不清楚的部分进行补充说明,大部分问题还是孩子们自己解决的。所以,这节课因为相信,因为放手,学生学得积极投入,都参与到了学习的过程中,也收获了很多,也得到了整理资料、团结合作等方面的锻炼。因此学得开心,我也教的轻松!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