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4∕T 2658-2023 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山西省).pdf





《DB14∕T 2658-2023 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山西省).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14∕T 2658-2023 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山西省).pdf(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ICS 93.080 CCS P 65 14 山西省地方标准 DB 14/T 26582023 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2023-01-18 发布 2023-04-18 实施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 14/T 26582023 I 目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2 4 基本规定.2 5 路线.4 6 路基.6 7 路面.9 8 桥涵.11 9 隧道.12 10 路线交叉.13 11 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15 12 工程地质勘察.17 13 工程造价.18 DB 14/T 26582023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
2、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山西省交通运输厅提出、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标准的组织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本文件由山西省交通运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山西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晓旭、王枫、李海喜、张强、常建勇、张翔、王鹏、袁伟、李灿、杨坤。DB 14/T 26582023 1 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山西省农村公路设计的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基本规定、路线、路基路面、桥涵、隧道、路线交叉、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工程地质勘察、工程造价。本文件适用于全省县道、乡道和村道的新建
3、和改建工程。园区涉及的农村公路可参照执行。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JTG B01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 B04 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 JTG C20 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JTG D20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 JTG D30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JTG/T D33 公路排水设计规范 JTG D40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 JTG D50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JTG D60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JTG/T D70
4、 公路隧道设计细则 JTG D81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 JTG/T D81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 JTG D82 公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 JTG 2111 小交通量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 310 公路工程建设项目造价文件管理导则 JTG/T 3311 小交通量农村公路工程设计规范 JTG 3370.1 公路隧道设计规范 JTG 3820 公路工程建设项目投资估算编制办法 JTG/T 3821 公路工程估算指标 JTG 3830 公路工程建设项目概算预算编制办法 JTG/T 3831 公路工程概算定额 JTG/T 3832 公路工程预算定额 DB 14/T 26582023
5、2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农村公路 指连接县、乡、村间,主要供机动车通行且为农村生产、生活服务的公路,包括县道、乡道和村道。3.2 县道 指除国道、省道以外的县际间公路以及连接县级人民政府所在地与乡级人民政府所在地和主要商品生产、集散地的公路。3.3 乡道 指除县道及县道以上等级公路以外的乡际间公路以及连接乡级人民政府所在地与建制村的公路。3.4 村道 指除乡道及乡道以上等级公路以外的连接建制村与建制村、建制村与自然村、建制村与外部的公路,但不包括村内街巷和农田间的机耕道。3.5 错车道 单车道公路上供车辆交错避让的加宽车道。3.6 受限路段 利用原有道路改建时,
6、当乡、村道路受地形地质等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限制,技术指标无法完全达到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规定等级的局部特殊困难路段。4 基本规定 一般规定 4.1 4.1.1 农村公路建设应坚持“保证质量、注重安全、因地制宜、经济适用、节约土地、保护环境、利于养护”的原则,充分利用旧路资源,降低公路造价,着重提高路面等级,完善防护排水和交通安全设施,提高通行能力,保障运行安全,逐步改善农村交通条件。4.1.2 农村公路坚持生态优先、和谐发展的指导方针,强化设计、施工、运营、养护等各阶段的生态环境保护,实现最大限度地保护、最小程度地影响、最有力度地自然恢复,实现公路与生态、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4
7、.1.3 农村公路建设应与当地乡村振兴,产业园区建设,旅游业发展,国防战备,山、水、林、田综合治理,小城镇建设及资源利用相结合。4.1.4 县乡道路应根据使用年限综合考虑建设、养护、管理等成本效益和安全、环保、运营等社会效益,选用综合效益最佳方案。4.1.5 农村公路应注重安全设施设计。4.1.6 一级公路按照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执行。农村公路技术等级 4.2 4.2.1 农村公路宜采用四级及四级以上公路标准,交通量小,受地形、地质等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限DB 14/T 26582023 3 制的农村公路可以采用小交通量农村公路工程设计规范(JTG/T 3311)四级()和四级()
8、类公路标准。4.2.2 设计交通量为 500015000 辆小客车/日,宜选用二级及以上等级公路;设计交通量为 20005000 辆小客车/日,宜选用三级公路;设计交通量为 4002000 辆小客车/日,宜选用双车道四级公路;交通组成中,无大型、重载型车辆时,且设计交通量为 4001000 辆小客车/日,宜选用双车道四级公路(类),设计交通量低于 400 辆小客车/日,可选用单车道四级公路(类)。设计车辆 4.3 农村公路设计所采用的设计车辆外廓尺寸规定见表1。表1 设计车辆外廓尺寸 单位为m 车辆类型 总长 总宽 总高 前悬 轴距 后悬 小客车 6 1.8 2 0.8 3.8 1.4 大型客
9、车 13.7 2.55 4 2.6 6.5+1.5 3.1 载重汽车 12 2.5 4 1.5 6.5 4 四轮低速货车 6.0 2.0 2.5 1.2 3.3 1.5 三轮汽车 4.6 1.6 2.0-摩托车 2.5 1.0 2.25-设计交通量 4.4 公路远景设计交通量应按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小交通量农村公路工程设计规范(JTG/T 3311)执行。交通量换算采用小客车为标准车型。各汽车代表车型及车辆换算系数规定见表2。表2 各汽车代表车型及车辆换算系数 汽车代表车型 车辆折算系数 说明 小客车 1.0 座位9 座的客车 大型客车 1.5 座位19 座的客车 载重汽车 2
10、.5 7t载质量20t 的货车 四轮低速货车 1.0-三轮汽车 1.0-摩托车 0.5-设计速度 4.5 农村公路设计速度见表3。DB 14/T 26582023 4 表3 设计速度 单位为km/h 公路技术等级 二级公路 三级公路 四级公路 设计速度 80 60 40 30 30 20(15)注1:二级公路设计速度宜采用80km/h或60km/h;受地形、地质、环境等条件限制时,可采用40km/h。注2:三级公路设计速度宜采用40km/h或30km/h;受地形、地质、环境等条件限制时,可采用20km/h。注3:四级公路设计速度宜采用30km/h或20km/h;在纳入农村公路规划,年平均日设计
11、交通量小于或等于1000辆小客车的公路路段,交通组成中无大型、重载型车辆时,可采用15km/h。公路建筑限界 4.6 农村公路建筑限界横向为行车道宽度加侧向宽度,顶面为公路净高,公路净高二级公路应为5m,三、四级公路净高应为4.5m;三级、四级公路旧路升级改造需利用旧有桥隧构造物时,净高不应小于3.5m,检修道或人行道与行车道分开设置时,其净高应为2.5m。在建筑限界内,不得有任何部件侵入。公路用地 4.7 4.7.1 农村公路路堤两侧排水沟外边缘(无排水沟时为路堤或护坡道坡脚)以外,路堑坡顶截水沟外边缘(无截水沟时为坡顶)以外不小于 1m 的土地为公路用地范围。高填深挖路段,为保证路基稳定,
12、应根据计算或实际情况确定用地范围。4.7.2 在风沙、雪害、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质地带设置防护、整治设施时,以及在膨胀土、盐渍土等特殊土地带采取处治措施时,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用地范围。4.7.3 桥梁、隧道、路线交叉、交通安全设施、服务设施、管理设施、绿化以及其他线外工程等用地,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用地范围。抗震设防 4.8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等于0.10g、0.15g、0.20g、0.30g地区农村公路的大中型构造物应进行抗震设计,路基和小型构造物可简易设防。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系数等于0.05地区的公路工程,除有特殊要求外,可简易设防。5 路线 一般规定 5.1 5.1.1 农村公路路线设计应根据
13、公路的等级及使用任务和功能,合理利用地形,正确使用技术标准,保证线形的均衡性。5.1.2 在进行路线设计的过程中,应对公路的平、纵、横三个方面进行综合设计,保证路线的整体协调,做到平面顺适、纵坡均衡、横断面合理。5.1.3 路线设计应贯彻绿色公路设计理念,贯彻“保护耕地、节约用地”的原则,避免大填大挖,注意与沿线环境和景观的协调,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和文物古迹,方便村民出行,服务城镇化。5.1.4 选线时应尽量少拆迁,改建公路应尽量利用老路、原有桥梁和隧道,避免大改大调。技术标准 5.2 5.2.1 农村公路设计的技术指标见表 4。DB 14/T 26582023 5 表4 农村公路技术指标 公路
14、等级 二级公路 三级公路 四级公路 设计速度(km/h)80 60 40 30 30 20 15 车道宽度(m)3.75 3.50 3.50 3.25 3.25 3.00/3.50 3.00/3.50 路基宽度(m)一般值 12.00 10.00 8.50 7.50 7.50 6.50/4.50 6.50/4.50 最小值 10.00 8.50 圆曲线最小半径(m)一般值 400 200 100 65 65 30 20 最小值 270 135 60 35 35 15 15/12 会车视距(m)220 150 80 60 60 40 30 停车视距(m)110 75 40 30 30 20 15
15、 极限最小竖曲线半径(m)凸形 3000 1400 450 250 250 100 75 凹形 2000 1000 450 250 250 100 75 竖曲线最小长度(m)70 50 35 25 25 20 15 最大纵坡(%)一般值 5 6 7 8 8 9 12 极限值-6 8 9 9 10 14 最小坡长(m)200 150 120 100 100 60 45 路基设计洪水频率 1/50 1/25 按具体情况确定 小桥涵设计洪水频率 1/50 1/25 1/25 桥涵设计汽车荷载 公路-级 公路-级 公路-级 注1:四级公路(I类和II类)可以采用15km/h的设计速度,圆曲线半径最小值
16、在采用双车道时取值15m,单车道时取值12m。注2:路面有积雪、结冰的地区,最大纵坡坡度不应大于8%。对于出现积雪、结冰情况时能够及时封闭道路并清除冰、雪的公路,可不受此限制。5.2.2 二级公路位于地形、地质等自然条件复杂的山岭重丘区,经论证该路段的设计速度可采用40km/h。5.2.3 公路圆曲线半径小于不设超高最小半径时,应设置超高。一般地区,圆曲线最大超高应采取 6%,穿村镇路段最大超高可采取 4%。5.2.4 圆曲线半径小于或等于 250m 时,应设置加宽。双车道路面加宽值应符合表 5 规定,单车道路面加宽值应为表列规定值的一半。表5 双车道路面加宽值 单位为m 设计车辆 圆曲线半径
17、 250200 200150 150100 10070 7050 5030 3025 2520 2015 1512 小客车 0.4 0.5 0.6 0.7 0.9 1.3 1.5 1.8 2.2 2.3 载重汽车 0.6 0.7 0.9 1.2 1.5 2.0-铰接列车 0.8 1.0 1.5 2.0 2.7-5.2.5 农村公路连续坡段的平均纵坡大于 5.5%时,应在不长于 2km 处,设置缓和坡段,缓和坡段的纵DB 14/T 26582023 6 坡不应大于 3%,其长度不应小于 60m。5.2.6 公路纵坡不宜小于 0.3%,最小合成坡度不宜小于 0.5%。在路基、路面排水不畅路段,排水
18、设施应进行专项排水设计。错车道 5.3 四级公路当路基宽度采用4.5m时,须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有利地点设置错车道,错车道宜保持通视,应充分利用路侧净空区,每公里设置不宜少于3处;对于不通视路段,间距不宜大于200m。错车道路段尺寸宜符合表6的规定,平面布置见图1。表6 错车道路段尺寸 单位为m 公路等级 四级公路 错车道行车道宽度 6 错车道路肩宽度 0.25 错车道有效长度 1020 每端错车道渐变段长度 10 图1 错车道平面布置图 客运汽车停靠站 5.4 客运汽车停靠站的布置应包括渐变区段、停留区段,技术指标应满足表7规定。表7 加减速区段、停留车道技术指标 设计速度(km/h)80 60
19、 40 30 20 及以下 停留区段(m)30 20 20 20 20 渐变区段(m)60 50 40 30 20 6 路基 一般规定 6.1 6.1.1 路基应根据公路的功能和等级,本着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节约土地、保护环境的原则,结合DB 14/T 26582023 7 沿线气候、水文、地形、地貌、地质、筑路材料和施工方法等进行综合设计,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路基应重视排水、防护及取(弃)土场的设计,防止水土流失和堵塞河道。6.1.2 特殊路基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采取综合治理措施进行专项设计。路基横断面 6.2 路基横断面型式应满足表8规定。表8 路基横断面型式 公路等级 路基横断面图
20、及尺寸 A(B)E C(D)E (单位:m)公路等级 车道数 行车速度(km/h)A B C D E 二级公路 2 80 12.00(10.00)9.00(7.50)1.50(1.25)60 10.00(8.50)7.00(7.00)1.50(0.75)三级公路 2 40 8.50 7.00 0.75 30 7.50 6.50 0.50 四级公路 2 30 7.50 6.50 0.50 2 20 6.50 6.00 0.25 1 20 4.50 3.50 0.50 2 15 6.50 6.00 0.25 1 15 4.50 3.50 0.50 注1:路基横断面尺寸中:A=C+2E,B=D+2E
21、。注2:四级公路当路基宽度采用4.5m时,须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有利地点设置错车道,一般情况下,错车道加宽1.5m,长度28m。注3:通客运班车的县乡公路,应按照“路站运一体化”要求,站点位置路基路面应适当加宽。路基高度 6.3 6.3.1 路基设计标高一般为路基边缘高度。沿河及受水浸淹的路基设计标高应满足设计洪水频率的计算水位加壅水高、波浪侵袭高和 0.5m 的安全高度。6.3.2 一般路基高度的设计,应使路肩边缘高出路基两侧地面积水高度,同时要考虑地下水、毛细水的作用,不影响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当设置过水路面时,路肩边缘不高于路基两侧地面高度,且需保证排水通畅。6.3.3 改扩建工程原路基加高
22、占地条件受限时,可设置支挡结构物。路基压实 6.4 DB 14/T 26582023 8 6.4.1 路堤基底应清理和压实,基底强度、稳定性不足时,应进行工程处治,以保证路基稳定。6.4.2 路基填筑宜采用水稳性好的材料,严格控制路基压实,满足强度和稳定性要求。路基填料及压实度应参考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符合表 9 规定。表9 路基压实度 路基部位 路面底下以下深度(m)路床压实度(%)二级公路 三、四级公路 上路床 00.3 95 94 下路床 轻、中等及重交通 0.30.8 95 94 上路堤 轻、中等及重交通 0.81.5 94 93 下路堤 轻、中等及重交通 1.5 以下
23、92 90 注1:表列压实度系按现行公路工程试验规程(JTG E40)重型击实试验所得最大干密度求得的压实度。注2:当三、四级路铺筑沥青混凝土和水泥混凝土路面时,其压实度应采用二级公路压实度标准。注3:路堤采用粉煤灰、工业废渣等特殊填料,或处于干旱或特殊潮湿地区时,在保证路基强度和回弹模量要求的前提下,通过试验论证,压实度标准可降低12个百分点。路基边坡 6.5 路基边坡包括:a)黄土挖方边坡 根据地质条件,在保证安全稳定的前提下,黄土挖方边坡宜采用宽平台、陡边坡的阶梯形,边坡宽平台宜设置在边坡中部,黄土挖方边坡分级高度宜为6m,边坡坡率按表10选用。表10 黄土挖方边坡坡率 分类 边坡坡率
24、H6m 6mH12m 12mH20m 20mH30m 新黄土 Q3、Q4 坡积 1:0.51:0.75 1:0.51:0.75 1:0.751:1.0 冲洪积 1:0.31:0.75 1:0.31:0.75 1:0.75 1:0.751:1.0 新黄土 Q3 1:0.51:0.75 1:0.51:0.75 1:0.75 1:0.751:1.0 老黄土 Q2 1:0.31:0.75 1:0.41:0.75 1:0.75 1:0.75 b)石质挖方边坡 岩石挖方边坡坡率按表11选用。表11 岩石挖方边坡坡率 DB 14/T 26582023 9 岩石种类 风化程度 边坡高度(m)1000 LK 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14T 2658-2023 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山西省 DB14 2658 2023 农村 公路工程 技术标准 山西省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