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
《《小石潭记》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石潭记》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0小石潭记一等奖创新教案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石潭记 第一课时 一、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多篇文言文,具备一定的文言知识,积累了一定的文言词汇,初步掌握了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对文言文的分析和理解也具备了一定的能力,这些都是学习本文的有利因素。小石潭记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游记,极富生活个性,作者通过描绘小石潭的石、水、光影、游鱼等景物,着力渲染出了凄寒幽邃的神韵,抒发了寂寞处境中悲凉凄苦的情感,游记里传神的描写、巧妙的比喻、精炼的语言、情景交融的写法都值得我们去探讨学习。 二、教学目标 1.正确朗读课文,了解作者生平及本文写作背景。 2.疏通文意,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
2、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3.理解作品中的情感变化,体会作者在贬居生活中孤独悲凉的心境。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文意,掌握本文的重点词句。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过程 第一板块【情景激趣 新课导入】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我们曾跟随郦道元领略过三峡雄伟壮丽的自然风光,也曾追随着陶渊明的脚步探索神奇的桃源山水,今天,我们将继续跟随柳宗元游览小石潭,感受它不一样的清幽秀美。 第二板块【预习检测 疏通字词】 1.通读课文,借助工具书给下列生字注音。 篁竹( ) 清冽( ) 卷石底( ) 坻( ) 屿( ) 嵁( ) 俶尔( ) 佁然( ) 翕忽( ) 悄怆( ) 幽
3、邃( ) 寂寥( ) 明确:hun li qun ch y kn ch y x chun su lio 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篁竹: 怡然: 俶尔: 居: 二小生: 明确:篁竹:竹林 怡然:静止不动的样子 俶尔:忽然 居:停留 二小生:两个年轻人 第三板块【文学常识 素养积累】 走近作者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世称“柳河东”,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为“韩柳”。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章的成就大于诗。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柳
4、宗元的作品由唐代刘禹锡保存下来,并编成集。有柳河东集传世。 写作背景 公元805年,柳宗元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革新运动。革新失败后,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在永州历时十年,贫病交加,政治理想无法实现,满怀愤懑,所幸永州的大自然待他不薄,奇形异态的潭水、小丘、山涧美不胜收,他便借山水排解内心的忧愁。著名的永州八记(始得西山宴游记钴姆潭记钴姆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即为这一时期所作,小石潭记为其中之一记。 文体知识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属于记叙文的范畴。 山水游记主要是写
5、登山临水的见闻观感,以描写自然景物为主。在描写中又包含着独特的感受,常常熔叙述、描写、抒情、议论为一炉,具有独特的文学魅力。柳宗元的组记永州八记,是古代山水游记散文中的一块丰碑,标志着古代山水游记散文的最高成就。这些作品画廊式地展现了永州的山水胜景,继承了郦道元水经注的传统而有所发展。 第四板块【朗读课文 解词释意】 (一)朗读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标注不会读的字词。 2.同桌互读互评,正确划分节奏。 3.请一名学生朗读,教师组织学生听读、评议,并进行总结。 听读课文,明确情感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
6、,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二)疏通文意 1.借助注释疏通文意,将翻译过程中不能解决的字、词或句记录下来。 2.小组交流疑难问题,概述文章内容。 师生一起翻译课文。 第一自然段: 从小丘西行百二
7、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重点字词】 从:自,由。 小丘:小山,在小石潭东面。 西:向西,方位名词作状语。 篁竹:竹林。 鸣:使动用法,使发出声音。 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 下:名词作状语,表示方向,向下。 见:看见。 尤:格外。 清冽:清凉。 以为:以为,把作为。 近:形容词作动词,靠近。 以:而。 坻:水中高地。 屿:小岛。 嵁:不平的岩石。 岩:高出水面较大而高耸的石头。 翠蔓:翠绿的藤蔓。 蒙:蒙盖。 络:缠绕。 参差:不齐的样子。 【段落翻译】
8、从小土丘向西走一百二十步,隔着一大片竹林,就听到了流水的声音,(这声音)好像人身上佩带的珮环相碰撞时发出的响声那样清脆,(我的)心情为之高兴。砍倒一些竹子,开辟出一条小路,往下走便看见(一个)小潭,潭水格外清凉。(它)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的地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有的像是水中小块的高地,有的像是湖中的岛屿,有的像是凹凸不平的岩石,有的像高峻的山崖。青翠的树和翠绿的藤蔓,蒙盖缠绕,摇曳牵连,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第二自然段: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重点字词】 可:大约。 许:表示约数。 空:名词作状语,
9、在空中。 无所依:什么依靠也没有。 下:名词作状语,向下。 布:分布,这里指映照。 佁然:静止不动的样子。 俶尔远逝:忽然间向远处游去。俶尔,忽然。 翕忽:轻快敏捷的样子。 【段落翻译】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托似的,阳光照射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潭底的)石头上。(鱼儿)呆呆地一动不动,忽然飞快地向远处游去,往来是那样轻快敏捷,好像与游人一同玩乐。 第三自然段: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重点字词】 西南:名词作状语,向西南。 望:看。 斗、蛇:名词作状语,像北斗七星一样。像蛇(爬行)那样。 明灭可见:时隐时现。 犬牙:名词
10、作状语,像狗牙一样。 【段落翻译】 顺着小石潭向西南方向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曲折折,像蛇爬行那样蜿蜒流动,忽明忽暗,时隐时现。第四自然段:小溪两岸的形状,像狗牙那样交错不齐,让人弄不清它的源头(在哪里)。 第四自然段: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重点字词】 环合:围绕,包围。 寂寥:寂静,寥落。 凄、寒:形容词使动用法,使.感到凄凉;使.感到寒冷。 悄怆:忧伤。 邃:深。 以:因为。 过:太。 清:凄清。 居:停留。 乃:于是,就。 去:离开。 【段落翻译】 (我)坐在潭边,四周被竹子和树林围绕着,静寂寥落,空无一人,使人
11、感到心情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因为这地方太凄清,不能长时间的停留,于是记下这番景致便离去了。 第五自然段: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重点字词】 隶:随从。 而:表修饰。 从:跟随,动词。 【段落翻译】 同我一起游玩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堂弟宗玄。跟着同去的还有两个姓崔的年轻人:一个叫恕己,一个叫奉壹。 第五板块【小组交流 文言积累】 古今异义 1.乃记之而去 (古义:离开 今义:前往,到某处) 2.佁然不动 (古义:静止不动的样子 今义:痴呆或深思的样子) 3.闻水声 (古义:听到 今义:用鼻子嗅气味) 4.不可久居
12、(古义:停留 今义:住) 5.潭中鱼可白许头 (古义:大约 今义:能愿动词,可以) (古义:用在数词后表示约数,相当于现在用法的“来”。 今义:允许) 6.影布石上 (古义:映 今义:可做衣服或其他物件的棉麻品。) 7.崔氏二小生 (古义:年轻人 今义:指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 8.隶而从者 (古义:随从 今义:奴隶;隶属) 一词多义 1.可:(1)潭中鱼可百许头(大约) (2)不可久居。(可以,能够) 2.从:(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自,由) (2)隶而从者(跟随) 3.清:(1)下见小潭,水尤清冽(清澈) (2)以其境过清。(凄清,冷清清) 4.差:(1)参差披拂(长短不一) (2)其
13、岸势犬牙差互(交错,动词) 5.见:(1)下见小潭(看见) (2)明灭可见(看见,动词) 6.乐:(1)心乐之(以为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2)似与游者相乐。(逗乐,嬉戏。) 7.以:(1)以其境过清;(因为。) (2)卷石底以出;(等于而的用法,表修饰。) (3) 全石以为底。(把) 8.而:(1)乃记之而去(不译,表顺接关系。) (2)隶而从者;(不译,表修饰关系。) (3)潭西南而望。(不译,表修饰关系。) 9.游 (1)皆若空游无所依;(游动。) (2)同游者。(游览。) 10.环(1)如鸣佩环;(玉环。) (2)竹树环合。(环绕。) 11.为(1)全石以为底;(作为。) (2)为岩
14、。(成为。) 词类活用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西:名词作状语,向西。2.下见小潭。下:方位名词作状语,在下面。 3.皆若空游无所依。空:名词作状语,在空中。 4.日光下澈。下:名词作状语,向下。澈:形容词用作谓语,深深透过。 5.俶尔远逝。远:名词作状语,向远处。 6.潭西南而望。西南:名词作状语,向西南。 7.斗折蛇行。名词作状语,像北斗七星一样。像蛇(爬行)那样。 8.其岸势犬牙差互。犬牙:名词作状语,像狗的牙齿一样。 9.凄神寒骨。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作动词,使凄凉。使感到寒冷。 10.如鸣佩环。鸣:使动用法,使发出声音。 11.心乐之。乐:意动用法,形容词作动词,“以为乐,喜欢。
15、” 12.近岸。近:形容词作动词,靠近。 13.隶而从者。隶:名词作动词,跟着。 14.似与游者相乐。乐:形容词作动词,嬉戏、逗乐。 15.四面竹树环合。环:名词作状语,像环一样。 特殊句式 倒装句: 1.如鸣佩环 (状语后置,应为:如佩环鸣) 2.全石以为底(宾语前置,应为:以全石为底) 3.卷石底以出(主语后置,应为:石底卷以出)省略句: 1.乃记之而去。(省略主语“这番景致”) 于是记下这番景致便离开了。 2.斗折蛇行。(省略主语“小溪的岸边”) 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前行那样蜿蜒。 3.以其境过清。(省略主语“我”)我因为它的环境过于凄清。 4.影布石上(“布”后面省略介词“于”)
16、 5.斗折蛇行(句首省略主语“溪流”) 6.心乐之 (省略主语“我”) 重点虚词 1.之 心乐之 (它,指上文“如鸣佩环”的水声) 乃记之而去 (代词,指代小石潭的景物) 2.其 其岸势犬牙差互 (指示代词,那) 以其境过清 (指示代词,那种) 不可知其源(代词,它的,指溪水的) 3.以 全石以为底 以(为):把(作为) 卷石底以出 以:相当“而”,表承接,不译。 以其境过清 以:因为 4.而 记之而去 (表顺承,不译。) 隶而从者 (表并列,不译。) 潭西南而望 (表修饰,不译。) 第六板块【整体感知 把握内容】 1.这篇文章可以划分为几个部分?请概括出每个部分的大意。 明确:本文可划分为四
17、个部分。 第一部分(1):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描绘小石潭的概貌。 第二部分(2-3):以特写镜头描绘游鱼和潭水,并描写了小石潭的水源及岸势。 第三部分(4):写对小石潭的总体印象和感受。 第四部分(5):补充交代同游之人。 2.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小石潭的? 明确:课文是按照游览的顺序写的:发现小潭(闻声见形)潭中景物(水、石、阳光、鱼)小潭源流( 溪身岸势 )潭中气氛(气氛感受)。 3.抓住了小石潭的哪些特点? 明确:环境幽静,潭水清澈。 4.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是什么? 明确:幽深冷寂,孤凄悲凉。 第七板块【知识巩固 课堂小测】 1.给下列加粗的生字注音。 篁竹( ) 俶尔( ) 佁然(
18、 ) 翕忽( ) 清冽( ) 悄怆( ) 明确:hun ch y x li chun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水尤清冽 (2)往来翕忽 (3)悄怆幽邃 (4)不可久居 明确:(1)清凉 (2)轻快敏捷的样子。 (3)忧伤。 (4)停留。 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2)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明确:(1)(于是)砍了竹子,开辟出一条小路,往下走便看见一个小潭,水格外清凉。 (2)(我)坐在潭边,四周被竹子和树林围绕着,静寂寥落,空无一人,使人感到心情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 4.下列各组句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石潭记 一等奖 创新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