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教案--秋季学期湘教版初中一年级下册地理教案全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材.教案--秋季学期湘教版初中一年级下册地理教案全册.doc(5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六章 认识大洲课程标准:1、运用地图说明某大洲的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和海陆位置2、运用地图归纳某大洲的地形、气候、河流特征及相互联系教材分析: 学习这章知识需要掌握区域地理特征的分析方法,知道分析大洲的自然地理特征需要从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和自然资源等入手;大洲的人文地理特征需从人口、居民构成、主要人种、经济和主要经济部门等入手。教学目标:1、通过亚洲的知识掌握学习大洲的方法。2、掌握非洲的气候的对称性。3、南北美洲的自然环境和经济的对比分析教学方法:对比分析法 综合归纳法课时安排:第一节 亚洲 5课时第二节 非洲 2课时第三节 美洲 2课时总 课 时:第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日期:课
2、 题:第一节 亚洲及欧洲地理位置教学目标:1、运用地图等资料简述亚洲的纬度位置、半球位置和海陆位置。2、掌握描述大洲地理位置的方法。教学重难点:亚洲的地理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提问:世界七大洲中,面积最大的是哪个大洲?二、 讲授新课1、 出示学习目标,明确学习内容2、 自学,10分钟讨论完成下列问题:(1) 复习: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什么?结合图6-1,判断亚洲位于哪个半球?(2)读图6-1,判断亚洲大致的纬度范围,总结其位于的温度带(3)读图6-1,找出亚洲东面、南面和北面分别濒临的大洋及相邻的大洲,并找出个大洲的分界线,总结亚洲的海陆位置(4)完成P3页
3、活动,总结欧洲的地理位置3、学生回答,老师点拨。(15分钟)(1)半球位置:亚洲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2)纬度位置:亚洲地跨寒、温、热三带,主要位于北温带(3)海陆位置:亚洲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隔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邻,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4、课堂练习三、课堂小结学习大洲的地理位置应从哪几个位置学习?四、 板书设计 第一节 亚洲及欧洲 半球位置 一、地理位置 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五、 教学反思总 课 时:第2课时 课型:新授课 日期:课 题:第一节 亚洲及欧洲学会换算不同地点的时间教学目标:1、通过标准时间和国际日期变更线的介绍,培养学生简单的
4、时区和日期换算能力。2、对地方时、时区、区时、国际日期变更线有个简单的认识。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简单的时区和日期换算能力。2、认识时区、区时、国际日期变更线。教学难点:学会简单的时区和日期换算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我们现在是北京时间上午11点,那么现在美国应该是几点呢?二、 讲授新课1、出示学习目标,明确学习任务2、自学,10分钟讨论完成下列问题:1找出地方时、时区、区时、国际日期变更线的概念。2时区是怎样划分的?3我们国家采用的是哪个时区的区时?4“昨天”与“今天”的分界线在哪里?3、学生回答,老师点拨。1把太阳位置最高的时候定为当地的12点,并依此推定一天的时间,这就是地方时间,简称地
5、方时。2全球一共划分成24个时区,其中从西经7.5东经7.5划分为零时区中时区,经度每15度划分为一个时区。东西各划分为12个时区,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合为一个时区。相邻时区,时间相差1小时,东加西减。3中国采用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北京时间”4国际上规定大致以180度经线,作为国际日期变更线,自西向东越过国际日期变更线,日期要减去一天,因此,向西进一日,向东减一日。4、课堂练习三、课堂小结四、板书设计学会换算不同地点的时间 1、时区、区时 2、国际日期变更线五、 教后反思 时间换算对于初一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在理解上有一定困难。在教学中,要化难为简,降低难度,这样学生就比较容易掌握。总 课
6、 时:第3课时 课型:新授课 日期:课 题:第一节 亚洲及欧洲地形特征教学目标:1、通过归纳亚洲的地形特征,掌握描述大洲地形特征的方法。2、能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出欧洲的地形特征。教学重难点:1、学会归纳亚洲及欧洲的地形特征。2、掌握描述大洲地形特征的方法。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图片展示:青藏高原、珠穆朗玛峰等风光图,引入亚洲地形二、 新课讲授1、出示学习目标,明确学习任务。2、学生自学,10分钟讨论并完成下列问题:(1)读图6-3,找出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喜马拉雅山脉、珠穆朗玛峰、西西伯利亚平原、死海等的位置。说出亚洲的主要地形区。(2)依据各大地形区的分布,说明亚洲的山地、高原主要分
7、布在哪里?以及亚洲大陆四周主要的地形区,总结亚洲地势有何特征?(3)读图6-4,找出各大洲的平均海拔,总结亚洲平均海拔特点。(4)对比青藏高原与西西伯利亚平之间的高差,总结亚洲的地形起伏状况。(5)找出亚欧大陆东侧、东南侧的一组弧形群岛,说明这组岛弧的形成原因以及典型的地质现象是什么?(6)小结:一个大洲地形特征应主要从那几个方面来归纳?3、学生回答,老师点拨。(15分钟)(1)欧洲地形特征:地形以平原为主,平均海拔较低(图6-5) 地面起伏小。 地势南北高,中间低。 冰川地形广布。(2)冰川地形主要分布在:欧洲北部(例如:挪威峡湾、芬兰冰川湖、阿尔卑斯山角峰等)4、课堂练习三、课堂小结四、板
8、书设计 第一节 亚洲及欧洲地形特征一、 亚洲地形特征二、 欧洲地形特征五、教后反思总 课 时:第4课时 课型:新授课 日期:课 题:第一节 亚洲及欧洲气候特征教学目标:1、通过分析亚洲气候特征,使学生掌握气候特征的分析方法。2、通过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总结和归纳欧洲气候的特点。教学重难点:1、学会分析亚洲气候特征。2、总结和归纳欧洲气候特点。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图片:亚洲北部西伯利亚冰天雪地、气候严寒的图片,亚州南部新加坡、马来西亚等的热带海滨风光。二、讲授新课1、出示学习目标,明确学习任务2、学生自学,10分钟讨论并完成下列问题:(1)读图69,找出亚洲的气候类型,分析形成原因。(2)观
9、察,亚洲分布最广泛的气候类型是什么?分布在哪里?(3)再次观察,除了热带雨林气候,还有哪几种气候类型降水较多?是哪几种?主要分布在亚洲的哪些地方?(4)归纳,总结气候特征的方法有哪些?3、学生总结,老师点拨。(1)亚洲气候特征:复杂多样,除温带海洋性气候外,都有分布。 影响因素:跨纬度广,地形复杂多样大陆性特征显著。 影响因素:各地距离海洋远近不同,气流、地形的影响。亚洲大陆东部、南部季风气候最典型。 影响因素:海陆因素造成的影响:易发生旱涝灾害。(2)欧洲的气候特征:以温带气候类型为主。 海洋性特征显著。 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分布最典型。4、课堂练习三、课堂小结四、板书设计 第一节 亚
10、洲及欧洲 一、亚洲气候特征 1、复杂多样 2、大陆性特征显著 3、季风气候显著五、教后反思总 课 时:第5课时 课型:新授课 日期:课 题:第一节 亚洲及欧洲河流及人口与国家教学目标:1、 了解亚洲和欧洲著名的河流和湖泊,掌握亚洲的河流特征。2、 简要学会分析大洲的地形、气候和河流之间的相互关系。3、 通过阅读亚洲和欧洲的人口分布图,说明亚洲和欧洲的人口分布特点及成因,初步树立科学的人口观。教学重难点:1、 亚洲的河流特征2、 亚洲人口分布特点及成因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二、 讲授新课1、 出示学习目标,明确学习内容2、 学生自学,10分钟讨论并完成下列问题:(1) 阅读“流域和水系”资料,
11、了解概念(2) 读图6-3,找出亚洲有哪些大河分别注入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分析有什么特点?并总结河流特点深受哪些因素的影响?(3) 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 ,在我国境内称 。长度和流量居亚洲首位的河流是 。(4) 亚洲独具特色的湖泊(识记P10页活动2)(5) 从影响因素总结欧洲的河流特征(6)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是 。亚洲和欧洲存在的人口问 题分别是什么?结合气候条件,分析亚洲北部和西部人口稀疏的主要原因?3、 学生回答,老师点拨。(15分钟)(1) 欧洲的河流特征:河网稠密,水流平缓 水量丰富,季节变化小 航运价值高(2) 世界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多瑙河。4、课堂练习三、课堂小结四
12、、 板书设计第一节 亚洲及欧洲河流及人口和国家 一、河流特征 二、人口和国家五、 教学反思总 课 时:第6课时 课型:新授课 日期:课 题:第二节 非洲地理位置和地形特征教学目标:1、 运用地图等资料简述非洲的地理位置,了解非洲政治地图的演变。2、 运用地形图,归纳非洲的地形特征和海陆轮廓特征,了解非洲极具特色的地形区。教学重难点:1、 非洲的海陆位置2、 非洲的地形特征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二、 讲授新课1、 出示学习目标,明确学习内容2、 学生自学,10分钟讨论完成下列问题:(1) 读图6-16,描绘出赤道、北回归线、南回归线,总结非洲的纬度位置(温度带)。(2) 读图6-16,找出20
13、。W和赤道,总结非洲的半球位置。(3) 读图6-16,找出非洲相邻的大洲及分界线和濒临的大洋,总结非洲的海陆位置。(4) 目前,非洲共有 个国家和地区,是世界上国家和地区最多的大洲。(5) 读图6-17,找出非洲的主要地形区,分析分布特点,总结非洲的地形特征。(6) 完成P15页活动2,总结非洲的海陆轮廓特征(7) 了解非洲地形有哪些世界之最?3、 学生回答,老师点拨。(15分钟)(1) 非洲的地理位置: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热带。半球位置:位于东半球的西部,地跨南北半球。海陆位置:东濒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隔地中海及直布罗陀海峡与欧洲相望,东北与亚洲之间隔着狭长的红海,并以苏伊士运河为陆上分界
14、。(2) 非洲的地形特征:地形以高原为主,被称为“高原大陆”。地势东南高,西北低。海岸线平直,少半岛、岛屿和海湾。4、 课堂练习三、 课堂小结四、板书设计第二节 非洲 一、地理位置 二、地形特征五、 教学反思总 课 时:第7课时 课型:新授课 日期:课 题:第二节 非洲气候、河流和资源教学目标:1、 运用1月平均气温、7月平均气温、年降水量、气候类型等分布图,归纳非洲的气候特征,并了解非洲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2、 能简要分析尼罗河和刚果河地形、气候、河流之间的相互关系。3、 了解非洲富饶的物产。教学重难点: 非洲的气候特征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二、 讲授新课1、 出示学习目标,明确学习内容
15、2、 学生自学,10分钟讨论完成下列问题:(1) 读图6-21和6-22,非洲大部分地区气温在 以上。 非洲气候特征一:气候 ,被称为“热带大陆”。(2) 读图6-23,非洲哪里降水多?哪里降水少? 非洲气候特征二: 面积广,被称为“干渴大陆”。(3) 读图6-24,说一说非洲有哪些气候类型,其分布有什么特点? 非洲气候特征三:气候类型以 为中心, 对称分布。(4) 读图6-26,完成P19页活动3,总结刚果河和尼罗河的相关特征。河流名称流向注入海洋流经地形区流经气候区支流多少水量大小尼罗河刚果河(5) 了解非洲丰饶的物产,被称为“富饶大陆”。3、 学生回答,老师点拨。(15分钟)(1) 非洲
16、的气候特征(2) 尼罗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4、 课堂练习三、 课堂小结四、 板书设计第二节 非洲气候、河流及资源 一、非洲的气候特征 二、尼罗河和刚果河 三、物产丰饶“富饶大陆”五、 教学反思总 课 时:第8课时 课型:新授课 日期:课 题:第三节 美洲地理位置和地形特征教学目标:1、 简述美洲的地理位置,了解“地理大发现”与“新大陆”的联系,了解北美洲、南美洲、拉丁美洲的界线和范围。2、 运用地图,归纳南、北美洲的地形特征,并比较南、北美洲的地形差异,学会用比较法了解地理事物的异同。教学重难点: 南、北美洲的地形特征及差异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15-17世纪“地理大发现”使人们知道了美洲
17、的存在,所以美洲又被称为“新大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美洲的自然环境。二、 讲授新课1、 出示学习目标,明确学习内容。2、 学生自学,讨论完成下列问题。(10分钟)(1) 美洲被称为“ ”。南、北美洲的分界线是什么?拉丁美洲是指哪里?拉丁美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在哪里?(2) 了解美洲的国家和通用的语言。(3) 读图6-32,找出北美洲主要的山脉、高原和平原,归纳北美洲地形的分布特点。(4) 世界第一大岛是 ,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群是 ,世界上最长的山脉是 。(5) 读图6-38,找出南美洲的主要地形区,归纳南美洲地形的分布特点:西部是高大的山脉,东部平原与高原相间分布。3、 学生回答,老师点拨。
18、(15分钟)(1) 拉丁美洲的范围: 墨西哥 中美地峡(中美洲) 北美洲 西印度群岛 南美洲(2) 南、北美洲的地形差异:相同点:西部都是高大的山脉不同点:北美洲的地形分为三大南北纵列带;南美洲东部平原与高原相间分布。4、 课堂练习三、 课堂小结四、 板书设计第三节 美洲地理位置和地形特征 一、“新大陆” 二、南、北美洲的地形特征五、教学反思总 课 时:第9课时 课型:新授课 日期:课 题:第三节 美洲气候特征、居民与经济教学目标:1、 运用地图,归纳南、北美洲的气候特征,并比较南、北美洲的气候差异,学会用比较法了解地理事物的异同。2、 运用地图,分析地形对美洲气候的影响,并进一步理解影响气候
19、的主要因素。3、 了解美洲的居民和经济。教学重难点:1、南、北美洲的气候特征2、地形对美洲气候的影响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二、 讲授新课1、 出示学习目标,明确学习内容。2、 学生自学,讨论完成下列问题。(10分钟)(1) 读图6-44,找出北美洲的气候类型,归纳北美洲的气候特征。地跨 、 、 三带,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大部分位于 带,以 气候为主, 带的范围相对狭小。 对气候的影响显著。(2) 读图6-47,分析北美洲的落基山脉对来自太平洋的水汽有何影响?在北美洲中部可能产生哪些影响?(3) 读图6-43和6-44,观察南美洲的降水量分布和气候类型分布,归纳南美洲的气候特征:主要位于 带,以
20、 气候和 气候为主。大部分地区降水量在 毫米以上,是世界上 的大洲。(4) 阅读“美洲的居民与经济”,美洲的原住居民是 ,属于 人种。南美洲的 人种数量和比例居各大洲之首,号称“ ”。南美洲工农业最发达的国家是 。3、 学生回答,老师点拨。(15分钟)(1) 南、北美洲的气候特征(2) 地形对北美洲气候的影响4、 课堂练习三、 课堂小结四、 板书设计第三节 美洲气候特征和居民及经济 一、南、北美洲的气候特征 二、居民与经济五、教学反思第七章 了解地区课程标准:1、 在地图上找出东南亚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首都,读图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2、 运用图表说出东南亚的气候特点以及对农业生产的影
21、响。3、 运用地图归纳南亚的地形、气候特征,并说明对生产的影响。4、 运用地图说出西亚的石油资源的分布,并了解出口情况。5、 举例说明欧洲西部发展旅游业的优势。6、 说出南、北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认识开展极地科学考察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教材分析:本章是世界地理“认识区域”中的“了解地区”部分,在全书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它以上一章“认识大洲”的知识为依托,又对下一章“走进国家”的内容起到铺垫的作用。学生在学习时会更得心应手。教学课时:第一节 东南亚 2课时第二节 南 亚 2课时第三节 西 亚 2课时第四节 欧洲西部 2课时第五节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2课时总 课 时:第10课时 课型:新授
22、课 日期:课 题:第一节 东南亚(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东南亚的范围、自然环境及其重要的地理位置。2、 了解东南亚的气候特征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3、 通过分析东南亚重要的位置,归纳并掌握马六甲海峡的重要地位。教学重难点:1、 东南亚的范围和自然环境2、 马六甲海峡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二、 讲授新课1、 出示学习目标,明确学习内容。2、 学生自学,讨论完成下列问题。(10分钟)(1) 读图7-1,东南亚位于亚洲的东南部,包括 和 的大部分。(2) 读图7-1,找出伊洛瓦底江、萨尔温江、湄南河、湄公河、红河。说出这些河流的流向,分析其形成原因。(地势北高南低)这些河流上游与地形分布上有什么特
23、点?(山河相间,纵列分布)(3) 马来群岛地形以什么为主?(山地和丘陵)河流有什么特征?(短促湍急)为什么印度尼西亚有“火山国”之称?(4) 中南半岛属于什么气候类型?对农业生产有什么影响? 马来群岛属于什么气候类型?对农业生产有什么影响?(5) 读图7-1和7-4,找出马六甲海峡位于哪个半岛和岛屿之间?分析马六甲海峡重要的交通作用。3、 学生总结,老师点拨。(15分钟)(1) 东南亚的范围及自然环境特点:范围中南半岛马来群岛地形特点山河相间,纵列分布地形崎岖,山岭众多河流特点上游水流急,水力资源丰富下游水流缓,多平原农业区短小湍急气候特点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气候对农业的影响雨季播种,旱季
24、收获随时播种,到头收获(2) 马六甲海峡的重要交通作用4、 课堂练习三、 课堂小结四、 板书设计第一节 东南亚 一、位置与范围 二、马六甲海峡 五、 教学反思总 课 时:第1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日期:课 题:第一节 东南亚(二)教学目标:1、 知道东南亚占世界前列的热带作物和矿产及其分布状况。2、 了解东南亚国家和首都分布,能举例说明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3、 了解华人、华侨对东南亚的开发和繁荣做出的巨大贡献。教学重难点:1、 东南亚占世界前列的热带作物和矿产2、 东南亚的国家 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二、 讲授新课1、 出示学习目标,明确学习内容。2、 学生自学,讨论完成下列问题。(10分
25、钟)(1) 热带经济作物:目前, 、 、 等的产量及出口量均居世界前列。其中 、 、 都是橡胶生产大国。(思考:为什么成为重要的热带作物生产基地?)(2) 粮食作物:东南亚普遍种植 , 、 、 是世界上重要的稻米出口国。(思考:种植水稻具有哪些有利的自然条件?)(3) 矿产资源:东南亚的主要矿产有 、天然气和 。重要的石油输出国是 。(4) 东南亚的国家:读图7-8,找出与我国陆地接壤的国家是哪几个?唯一的内陆国的是 ,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 。(5) 找出东南亚的国家及首都,并分析城市的分布规律及原因。(6) 东南亚是世界上 最集中的地区,祖籍以 、 为主。3、 学生总结,老师点拨。(15分钟)
26、(1) 种植水稻的有利条件: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气候高温多雨,有利于水稻的生长。(2) 东南亚的城市大多分布在河流沿岸和河口三角洲,河流交通便利,提供生产生活所需的水源,还有利于农业发展,提供粮食。(3) 与我国陆地接壤的国家是缅甸、老挝和越南。 唯一的内陆国是老挝。 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4、 课堂练习三、 课堂小结四、 板书设计 第一节 东南亚 一、富饶的物产 二、我国的近邻五、 教学反思总 课 时:第12课时 课型:新授课 日期:课 题:第二节 南亚(一)教学目标:1、 知道南亚的地理位置和范围,能在地图上找出南亚的国家和主要城市。2、 掌握南亚三大地形区,能分析
27、地形与河流分布的关系。教学重难点: 南亚的地形特征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二、 讲授新课1、 出示学习目标,明确学习内容。2、 学生自学,讨论完成下列问题。(10分钟)(1) 南亚的地理位置:读图7-11,南亚位于什么山脉和海洋之间?东西濒临哪些海洋?(2) 南亚的国家:南亚有哪些国家?其中,哪些国家与我国陆地接壤?哪些国家是内陆国?哪些是临海国?哪些是岛国?(3) 南亚的地形:读图7-12,找出喜马拉雅山脉、恒河平原、印度河平原和德干高原,总结南亚的地形特征。判断德干高原东、西部的地势高低,依据是什么?(4) 读图7-12,找出恒河和印度河,说说它们的发源地、流经的国家和注入的海洋。3、 学
28、生总结,老师点拨。(15分钟)(1) 南亚七国家,海上斯与马,内陆尼与不, 临海孟印巴,相邻有四国,尼不和印巴。(2) 南亚的地形特征:自北向南分为三大地形区:北部是喜马拉雅山脉,中部是恒河平原和印度河平原,南部是德干高原。(3) 德干高原的地势西高东低,依据是河流的流向是自西向东注入海洋。4、 课堂练习三、 课堂小结四、 板书设计第二节 南亚 一、位置与国家 二、地形特征:三大地形区 三、河流:两大河流五、 教学反思总 课 时:第13课时 课型:新授课 日期:课 题:第二节 南亚(二)教学目标:1、 了解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能分析西南季风对农业的影响。2、 知道南亚是人类古代文明中心之一
29、,以及佛教和印度教的发源地。3、 了解南亚的人口分布,工农业生产特点。教学重难点:1、 南亚的气候特征2、 南亚的宗教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二、讲授新课1、 出示学习目标,明确学习内容。2、 学生自学,讨论完成下列问题。(10分钟)(1) 读图7-17“南亚气候类型分布”,南亚大部分属于什么气候?为什么?(2) 读“安拉阿巴德气候资料图”,分析:该城市一年中哪几个月气温较高?(35月)此时降水量如何?该城市哪几个月气温较低?(11月次年2月)该城市降水主要集中在哪几个月?(610月)为什么?(受西南季风的影响)(3) 读图7-15和7-16,分析:南亚的降水主要是由什么季风带来的?主要集中在哪
30、些地区?西南季风的强弱会造成什么影响?(4) 南亚是 、 等宗教的发源地。主要分布在哪些国家?宗教对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5) 南亚人口最多、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是 。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有哪些?南亚各国都是 国家,经济以 为主,主要种植 。印度以什么产业为主?3、 学生总结,老师点拨。(15分钟)(1) 气候特征: 雨季 (610月) 一年分三季 凉季(11次年2月) 热季 (35月)(2) 南亚的宗教:印度印度教;巴基斯坦伊斯兰教4、 课堂练习三、 课堂小结四、板书设计第二节 南亚 一、气候特征 二、宗教与社会 三、人口与经济五、 教学反思总 课 时:第14课时 课型:新授课 日期:课 题:第
31、三节 西亚(一)教学目标:1、 学会运用地图说明西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2、 了解西亚干旱的自然环境特征及对农牧业的影响。3、 通过学习以色列的节水农业,树立节约水资源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教学重难点:西亚重要的地理位置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二、 讲授新课1、 出示学习目标,明确学习内容。2、 学生自学,讨论完成下列问题。(10分钟)(1) 读图7-21,找出西亚所联结的大洲和黑海、里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总结西亚的地理位置“五海三洲之地”。(2) 分析西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3) 西亚的自然环境特征是什么?对农牧业有哪些影响?(4) 了解以色列的节水农业。3、 学生总结,老师点拨。(15
32、分钟)(1) 西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地处亚、欧、非三大洲的交界地带控制着土耳其海峡和霍尔木兹海峡两个海上交通要冲。(2) 西亚的自然环境特点: 畜牧业 安卡拉羊毛、紫羊羔皮干旱的自然环境 灌溉农业 美索不达米亚平原4、 课堂练习三、 课堂小结四、 板书设计第三节 西亚 一、五海三洲之地 二、干旱的自然环境五、教学反思总 课 时:第15课时 课型:新授课 日期:课 题:第三节 西亚(二)教学目标:1、 知道西亚石油资源的地位、分布、生产和出口情况,能分析石油开发对西亚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2、 了解西亚民族和宗教特色。教学重难点:西亚的石油资源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二、 讲授新课1、 出示学习目
33、标,明确学习内容。2、 学生自学,讨论完成下列问题。(15分钟)(1) 地位:西亚是世界上石油 最丰富,石油 和 最多的地区。(2) 分布:主要分布在 地区。(3) 输出:西亚的石油出口量占全世界出口总量的 ,主要输往西欧以及 、 等国家。(4) 线路:波斯湾 日本波斯湾 西欧、美国(航程最短)波斯湾 西欧、美国(运量最大)(5) 什么是阿拉伯国家?西亚是 教、 教和 教的发源地。阿拉伯人普遍信奉 教。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清真寺是 。被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同视为圣城的是 。3、 学生总结,老师点拨。(10分钟)4、 课堂练习三、 课堂小结四、 板书设计第三节 西亚 一、世界石油宝库 1、地位
34、2、分布 3、输出线路 “西方生命线” 二、宗教五、教学反思总 课 时:第16课时 课型:新授课 日期:课 题:第四节 欧洲西部教学目标:1、 运用地图找出欧洲西部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首都;说出欧洲西部的地理位置及特点。2、 了解欧洲西部的经济特征、工业发展情况和农业特色。3、 了解欧洲西部主要旅游资源及其分布,能分析旅游业繁荣的主要原因。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二、 讲授新课1、 出示学习目标,明确学习内容。2、 学生自学,讨论完成下列问题。(10分钟)(1) 读图7-31,总结欧洲西部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2) 观察欧洲西部的海岸线有什么特点?(3) 欧洲西部包括30多个国家,从经济
35、发展水平看,大多数属于 国家。欧洲西部作为世界经济发达的地区,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4) 分析欧洲西部发展畜牧业的自然条件有哪些?(5) 欧洲西部有哪些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其中世界著名的旅游大国是 、 、 。欧洲西部发展旅游业有哪些优势?3、 学生总结,老师点拨。(15分钟)(1) 欧洲西部的地理位置: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北临北冰洋,西临大西洋,南临地中海。(2) 欧洲西部的经济: 工业:生产规模大,工业部门齐全,综合实力雄厚(特色工业国)农牧业:所占比重小,但生产水平高(特色产业)交通业:发达(3) 发展畜牧业的自然条件: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形平坦气候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终年温和多雨,利于牧草
36、生长。(4) 发展旅游业的优势:旅游资源丰富多样。 经济发达,服务设施齐全 交通发达,便于游客出行 4、 课堂练习三、 课堂小结四、 板书设计第四节 欧洲西部 一、地理位置 二、雄厚的经济实力 三、繁荣的旅游业五、 教学反思总 课 时:第17课时 课型:新授课 日期:课 题:第五节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教学目标:1、 运用地图,认识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范围和地理位置特点。2、 学会在极地地图中辨别方向。3、 知道两极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特征,并能分析其形成原因。4、 了解两极地区淡水资源、矿产资源和海洋生物资源现状,认识到保护两极地区生态和资源的重要性。5、 了解人类极地探险和科学考察的现状。教
37、学重难点:1、 两极地区的地理位置并会辨别方向2、 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二、 讲授新课1、 出示学习目标,明确学习内容。2、 学生自学,讨论完成下列问题。(10分钟)(1) 读图7-40和图7-42,明确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范围并总结:北冰洋和南极洲的经纬度有什么特点?找出北冰洋和南极洲分别被哪些大洲、大洋包围?面对北极和南极,地球如何自转?(2) 两极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是什么?完成P63页活动2,总结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世界冷极、“白色沙漠”、世界风库)(3) 两极地区有哪些重要的自然资源?淡水资源:地球上68的淡水资源以 形式储存在两极地区。煤炭资源:完成P63页活动1独特的野生动物:北极地区代表动物是 。 南极地区代表动物是 。(4) 了解极地探险和科学考察。总结世界各国为什么要对极地地区进行科学考察?我国建立了哪些科学考察站?我国在南极建立科学考察站一般选在2月份,这是为什么?3、 学生总结,老师点拨。(15分钟)4、 课堂练习三、 课堂小结四、 板书设计第五节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一、地理位置 二、自然环境特点 三、自然资源 四、极地探险和科学考察五、 教学反思总 课 时:第18课时 课型:新授课 日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