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成语俗语意象及表达方式的异同大学本科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韩成语俗语意象及表达方式的异同大学本科毕业论文.doc(4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科分类号 本 科 毕 业 论 文题 目: 中韩成语俗语意象及表达方式的异同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Idiom and Folk adage and Korean Idiom and Folk adage in Image and Means of Expression 湖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诚信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本科毕业论文,是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成果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
2、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本科毕业论文作者签名: 二一二年 四 月十五日II目 录摘要1Abstract21 绪论31.1 本文选题背景31.2 国内外研究综述31.3 本文研究思路6 1.3.1 注意(需要第三级目录) 1.3.2 注意(需要第三级目录) 2 湖南省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现状62.1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测定62.2 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现状73 人力资本因素对收入分配影响的实证分析以湖南省为例93.1 人力资本投资测量方法93.2 湖南省人力资本投资差异研究113.3 人力资本投资与收入增长的关系124 实证研究结果分析164.1
3、 人力资本投资对收入增长贡献率低164.2 农村人力资本投资贡献率高而城乡收入差距拉大164.3 人力资本投资差异与收入差距相关性很小175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政策建议185.1 提供人力资本价值实现平台185.2 调整投资结构,拓宽投资渠道195.3 深化体制改革,提高投资力度19结论20参考文献21致谢23附录25中韩成语俗语意象及表达方式的异同摘要:收成语俗语是一个国家或民族语言的精华所在,是中韩文化表达中一种共同的也是重要的方式,其中包含并反映着该国家或民族的特有文化,包括生态文化、语言文化、宗教文化、物质文化和社会文化。中国和韩国许多文化一脉相承又各有特色,本文将从成语俗语的定义、中
4、韩成语俗语中的常用意象代表意义的异同和中韩成语俗语表达方式的异同三个方面着手,分析中韩文化体现在成语俗语上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其中第二部分主要通过举例和对比的方法着重分析了几个典型和常用的意象,在相同或不同的用法中便能体会到汉韩人民赋予意象的不同意义和情感倾向,第三部分主要通过一些俗语表达的不同体会汉韩语言的特点和不一样的语气和情感。同时我们也希望,可以在经历漫长历史经过很多演变仍然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成语俗语中体会中韩文化的共通之处和各自魅力。关键词:中韩 成语俗语 意象 异同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Idiom and Folk a
5、dage and Korean Idiom and Folk adage in Image and Means of ExpressionAbstract: Colloquial idiom is a national or ethnic language essence, is a common and important cultural expression in China and South Korea ways, which contains and reflects the unique culture of the country or nation, including ec
6、ological culture, language and culture, religion and culture, material culture and social culture. China and South Korea have been kept many cultures and have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this article will define slang idiom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a and South Korea in the commo
7、n idiom proverb meaning of imagery on behalf of South Korea and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hree aspects of the idiom slang expression, analyzes culture reflects on the same slang and idioms differences. By way the example in which the second part focuses on the analysis and compar
8、ison of the methods commonly used in several models and imagery, in the same or different usage will be able to understand the different meanings and emotions Han Han people tend to give the imagery, and the third part through experience some of the features of different Chinese and Korean language
9、slang expression and not the same tone and emotion. We also hope that you can experience the culture of China and South Korea in common and their charm after going through the long history of evolution still has a lot of vitality in the idiom saying.Keywords: Income gap; Human capital; Human capital
10、 investment; Human capital measurement1 绪论1.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中韩两国作为地理上的近邻国家,自古以来关系密切,两国之间文化交流也有数千年的历史。从古代开始,悠久的中国文化便一直影响着韩国、日本以及东南亚等周边国家,这种影响最直接、而且最集中的体现之一便是语言文化,即汉字和词语。即便是在创造了 “训民正音” 的韩语之后,在受汉字文化圈影响显著的韩国,汉字依然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在汉语言文化的影响中,俗语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例子,它已经渗透到韩国人日常生活之中。因循历史因素,在韩国的历史进程中一直受到中国古代儒家文化的影响,这最终形成了韩国与中国极其相似的社会
11、、伦理和道德文化。语言文化也保存有一定的延续性和包容性,韩国成语便是一个恰如其分的例子,因为中国古代有意义的典故和历史事件成就了大量的韩语成语俗语。成语俗语是人们在长期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创造出来的,一般都具有浓厚的民族、历史和地方色彩。成语俗语是语言的精华,它具有言简意赅、形式简练、形象生动、趣味隽永的特点。成语俗语作为反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最初文化渊源和最基本文化特征的特定形式,在所有国家的语言中全都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中对中韩成语俗语中意象及表达方式异同的分析,正是从文化入手探讨成语俗语的规律与变化,中韩成语俗语一脉相承又各有特点,不论是各自演化还是近代相互翻译水平的提高,都对相互成语
12、俗语的理解与发展产生一定影响,再反过来从成语俗语反观文化,从看似纷繁复杂、浅显易懂而又表象的俗语中隐隐的发现中韩文化中的千丝万缕却各有千秋的魅力。1.2汉韩成语俗语比较研究的现状人我们发现,在对中韩成语俗语研究的领域里虽每年不断有新的著作涌现,如对成语的比较研究:金香兰的朝鲜语汉字成语与汉语成语、权正容的中韩两国成语的比较、金南玉的韩汉成语比较研究、娄桂玲的初探中韩成语形式对比研宄、张河罗的汉韩成语比较研究、全荣敏的中韩四字成语比较研究、文美振的汉语成语和韩语成语对比研究。对俗语的比较研究:裴在具在韩中俗语比较研究(2001)中通过对大量实例的分析,从多个角度对中韩成语俗语进行对比,同时也简略
13、论述了成语俗语对两国现代文化生活和民族文化传承的影响。隙赓之在韩中俗语比较研究(2002)中以韩中两国成语俗语在发展过程中的变化和相互影响为中心,分析了两国成语俗语在发展过程中的结构变化及变化的原因,并对两国成语俗语的范畴进行了明确界定。全宇几的韩中俗语的文化语言学意义考察(2003)通过对韩中成语俗语,尤其是中国谚语及与之相对的韩国俗语的对比,分析了两国成语俗语所蕴含的文化意义。张春梅在通过韩中动物俗语比较看韩国语文化教育(2005)中,以俗语在语言教育中的意义为前提,对比分析中韩两国动物俗语在语言和文化方面的差异,并进一步探讨其对韩国语文化教育的意义。也有对中韩成语俗语整体把握和介绍的著作
14、如中韩成语俗语中动物象征意义的对比研究研究、关于中韩成语俗语中“狗”象征意义的对比研究这些著作把成语俗语放在一起,从各个方面和角度研究归纳,还有赵铁军的韩语成语俗语汉译方法研究等都是具体分析各个意象的中韩不同用法,从翻译的角度看成语俗语也不失为一种新的视角和新思路。1.3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在韩国文字训民正音创制以后,汉字、汉文仍旧长期支配着韩国的文字生活。根据学者的统计,朝鲜语词典共收入4000多条四字格汉字成语,这一点明确说明了中韩两国成语俗语的密切关系。同时中韩两国成语俗语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首先,中韩两国语言属于不同的语言体系。汉语是孤立语,属于汉藏语系;而韩语是黏着语,属于乌拉尔一阿
15、尔泰语系。所属语言体系的不同,使得两国许多的成语俗语无论在构成上还是在使用上都有极大的差异。其次,不论是汉语还是韩语,在历史长河中都会有很大的变化和发展,日新月异语言习惯对成语俗语的影响,使得汉韩成语俗语的差异也逐渐拉开,形成各自的风格和特点。 本文就将针对汉语韩语成语俗语中的意象及表达方式的异同进行对比分析,不论是研究狗、鼠、虎、年糕等典型意象代表的不同意义色彩,还是相同道理下汉韩不同意象的使用或相同意象的不同表达方式。2 成语俗语文化2.1 中国成语俗语文化成语俗语字字珠矶,无不反映着一个民族社会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自古以来,学者们对成语俗语的研究从来就没有停歇过。现代高级英语词典中给成
16、语俗语下的定义是“民间流行的简短而含有劝告或鉴戒意义的语句”,可见,成语俗语不仅是人民智慧的结晶,而且是最简洁质朴的语言形式。我国1948年版的辞海解释成语俗语“谓古语也。凡流行于社会,可证引以表示己意者皆是。”建国以来我国国内发行量最大的汉语字典现代汉语词典则对成语和俗语分别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其中成语的解释为“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语”;俗语的解释为“通俗并广泛流行的定型的语句,简练而形象化,大多数是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反映人民的生活经验和愿望”。成语在语言表达中有生动简洁、形象鲜明的作用,它本身就有不少比喻和对比等修辞方法。有些成语从字面上不难理解,如“小题大做”、“后
17、来居上”,但有的成语必须知道其来源或典故才能懂得意思,如“朝三暮四”、“杯弓蛇影”。为了更准确地使用成语,不单要从字面上理解,还要深入知道其词语的由来寓意。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对成语是这么概括的:“成语是一种相沿习用含义丰富具有书面语色彩的固定短语。如破釜沉舟、四面楚歌、大刀阔斧等。”书中还认为:“成语具有意义整体性、结构凝固性、风格典雅性的特征。”“俗语”一词,始见于中国西汉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附褚少孙补写的西门豹治邺一文:“民人俗语曰:即不为河伯娶妇,水来漂没,溺其人民云。”这里的“俗语”一词,是指民间流传的说法。一般来说,俗语是指民间流传的通俗语句,是为群众所创造,并在群众口语中流
18、传,具有口语性和通俗性的语言单位是通俗并广泛流行的定型的语句,简练而形象化。中国的俗语又很多,如:“车到山前必有路”,“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等。2.2 韩国成语俗语文化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有其特有的成语俗语,而其独有的特征大体上也无外乎两个方面:第一是在民族心理、社会制度、文化情趣等方面与其他国家和民族有相异之处;第二是每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有其自身独特的地域、山河乃至寓言、传说、事物、动植物、历史背景等作为喻体而含有独特的文化内涵。“俗谈”通过其简洁的形式隐喻出平民的生活哲学;作为社会的产物,“俗谈”具有明显的乡土性和时代性。非常突兀的插入“俗谈”。韩国自古以来受中国灿烂文化的影响,韩国国内普遍使
19、用汉语成语(多为四字成语),并且许多韩国成语俗语中还包含着我们中国读者感觉非常亲切的中国文化形式。“俗谈”语言形式在韩国由来已久,大概在韩国的旧石器时代就已经产生了。它的形成过程是社会现实和民族文化反映在语言中的过程,因此考察“俗谈”的形成过程也是对韩民族文化的一次追根溯源的过程。如果想要找出韩国成语俗语与众不同的地方,中国文化对韩国文化的影响是非常好的一个切入点。中韩两国一衣带水,文化交流源远流长。两国在文化、宗教、民俗等诸多方面相近相连。本文对此不作深入讨论,重在研究中韩成语俗语是怎样相同或相异的表达内容和文化内涵。2.3中韩成语俗语文化对比重中韩成语大多同根同源,韩国的四字成语大都是从中
20、国引进来的,韩国四字成语与中国四字成语的形式基本上是相同的,并韩国大部分成语的含义还保留了原来的意思。中韩成语中四字成语分为同形同义、同行异义、异形同义、相异形态四种关系。其中同形同义四字成语共占总数的78.1%,数量非常庞大,本文只列举其中前60个四字成语。1矮子看戏 () 2安不忘危 ()3安如泰山 () 4暗中摸索 ()5拔本塞源 () 6拔山盖世 ()7白发红颜 () 8黑白不分 ()9白日升天 () 10白首北面 ()11百年偕老 () 12百废俱兴 ()13百伶百俐 () 14百死一生 ()15百岁之后 () 16百无所成 ( )17百战百胜 () 18百折不挠 ()19半途而废
21、() 20半信半疑 ()21包藏祸心 () 22饱食暖衣 ()23悲愤感慨 () 24背暗投明 ()25比翼连理 () 26避凶趋吉 ()27变化不测 () 28变化无常 ()29变化无穷 () 30便宜从事 ()31表里相应 () 32别有天地 ()33冰肌玉骨 () 34伯乐一顾 ()35伯仲之间 () 36博施济众 ()37博闻强记 () 38博学多才 ()39博学多闻 () 40捕风捉影 ()41不耻下问 () 42不出所料 ()43不得要领 () 44不费之惠 ()45不攻自破 () 46不共戴天 ()47不顾前后 () 48不惑之年 ()49不弃不离 () 50不近人情 ()51不
22、拘小节 () 52不可胜数 ()53不谋而同 () 54不求闻达 ()55不祥之兆 () 56不易之论 ()57不知不觉 () 58恻隐之心 ()59才子佳人 () 60红颜薄命 () 在这些词中,韩字和汉字一一对应,且对应的意思也完全相同,中韩两国成语相同的原因主要有:韩国大部分成语源自中国,很多成语意义完全相同,四字也一一对应,虽然经过长期的流传和发展,仍保持着成语自身简洁浓缩、稳定性强的特点。韩国受到中国的儒教影响而造成的道德观念与中国相似,中国古代汉语的语言顺序与韩国相似,相同的表达方式中韩两国民众都能接受和理解。 同形异义四字成语是指虽然形式相同,但意义完全不相同的四字成语。 目前在
23、韩语使用的四字成语大部分都起源于中国,随着社会的发展,中韩两国四字成语在语义上有了或多或少的变化,这些变化主要是通过引申、感情色彩的转移等方式实现的。虽然意义上有不少的差异,但形式上却没有差异。如:百尺竿头 ()中:佛教比喻道行造诣达到极高境界。 指很高的功业、学问等。韩:非常危险而混乱的境地。顾名思义 ()中:看到名称而联想到它的含义。韩:回顾是否损害名誉或违背情理。亡羊补牢 () 中:比喻出了差错,设法补救,免得再受损失。韩:比喻事情已经弄糟了,后悔也没有用。俗语中,汉韩也各有异同,因为两国不同的地理环境和渐渐各有特色的民俗文化,两国虽仍有大量意思相近甚至表达相同的俗语,但仍深深打上了各自
24、的烙印,下文中将要提到的意象,如动物、数字等相同意象象征不同的意思或不同的意象表达同一个意思,还有表达方式的不同如语序的变化甚至看似完全不同的两个俗语表达一个意思,这样的现象大量存在于中韩两国成语俗语之间,我们将对此进行深入归纳和讨论。3中韩成语俗语中的表达意象3.1中韩成语俗语中常用的表达意象及相同之处人中韩两国成语俗语文化都十分发达,成语多来自古代典故故事、历史事件,俗语则多来自底层人民生活经验、耕作经验或民间故事等,总之都来自人民的智慧和多多少少对生活的联系,或是美好的畅想,或是无奈的讽刺。人们在表达道理或感悟时往往需要借助意象来表达,而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如动物、事物、植物等事物便是最
25、常用来作为意象的了。一方面,生活中常常看到和用到的东西,很容易就和稀松平常的生活道理联系起来;另一方面,用这些事物作为意象,也简单易懂,具有共鸣,因此才得以广泛流传延续下来。中韩两国成语俗语中有很多表达意思相同或相近的意象,此处突然就开始如狗十分突兀。此处肯定需要做一个概要介绍才能开始举例。如,“狗”文化(你在谈意象,怎么突然扯出一个狗文化)中韩两国文化和语言中,一方面,中国人们赞许它的忠诚,韩民族对狗也是情有独钟的,认为狗对主人忠贞不二,为人类立下汗马功劳,但不论是汉语还是韩语,“狗”都是一种卑微的动物,有关狗的成语或日常用语大都含有贬义,常常用来形容卑贱、不成样的东西,或不好的事物以及人。
26、如勾结在一起的坏人叫“狐朋狗党”,品行不端的朋友叫“狐朋狗友”,丧尽天良叫“狼心狗肺”,铤而走险叫“狗急跳墙”等等,而在韩国的农村或山区牧区,人们养狗的目的是为了使唤,狗处于“奴隶”的地位,所以体现在语言使用中就表现出贬义。如: 狗窝里养不出金钱豹。 狗也爱惜自己的毛,规劝不爱惜自己身体的人好好照顾自己。 狗发疯不见得牛也发疯,意思是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不能随声附和,人云亦云。 捕了狗的猎手,自命不凡,比喻做了点不足称道的事却自鸣得意的样子。 中国人很多时候形容人不认真洗脸会说“像猫洗脸一样”,韩国人也观察到猫用脚来摸脸时,好像在洗脸一样,但并没有专心仔细地洗,所以在韩国常常指小孩懒惰没认
27、真好好地洗脸,因此韩语中也有相同表达, . 汉语直译(字面义):像猫在洗脸。 隐含义: . 汉语解释:洗脸的时候太马虎随便。 汉韩文化也常常把马和牛作为意象。马在汉韩意象中有着很相似的意义。它在中华民族的文化中地位极高,具有一系列的象征和寓意。成语“龙马精神”,即是指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所崇尚的奋斗不止、自强不息的进取、向上的民族精神。传说中的龙马是仁马,它是黄河的精灵,是炎黄子孙的化身,代表了华夏民族的主体精神和最高道德。在中华民族的世界观里己经把龙马等同于纯阳的乾,它是刚健、明亮、热烈、高昂、升腾、饱满、昌盛、发达的象征。孔子在周易乾卦中说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精神,就是中华民族的“
28、龙马精神”。在汉语中,有如下关于马的成语:伯乐相马率马以骥 不需要两个成语成为两段。中国自古疆域辽阔,在古代交通不发达的条件下,“马”是最常见的交通工具。另外,在古代中国北方生活着为数众多的游牧民族,中国元朝就是由游牧民族中的一支蒙古族所控制的。因此,在中国文化中,游牧文化也作为其中重要的一部分保留并发展下来。游牧民族从事畜牧生产,过着不定居的生活方式。“马”便成为他们赖以生存的重要交通工具,可以说“马”是中国游牧文化的代表性动物。 “马到成功”、“马首是瞻”、“千军万马”、“马不停蹄”、“招兵买马”、“兵荒马乱”、“汗马功劳”。在这里,马是古代重要的交通工具。韩国语俗语中对马的描述,大多是马
29、在生产生活中所担任的角色,而从大量的与马相关的俗语中,也几乎找不到有特殊象征意义的马的形象。但这样的现象,并不能说明马在韩国文化中不具有象征意义。在韩国文化中,马的象征意义主要体现在民俗当中。韩国受中国文化的影响,也有天干地支的学说。人们相信易经中所说,认为马是八卦中乾卦的象征动物,相当于“天”。在韩国神话中,马是帝王出现的征兆,被视为与太阳有关的神物。由此可见,在中韩两国,马都是天的象征,都具有君王、坚毅、光明、神圣等意义。但在汉语成语中,马还是民族精神和人才的象征,从这个意义上讲,马的象征意义在中国文化中更为丰富。汉语中与“马”相关的成语占的比重大,而在韩语里与“牛”相关的成语居多。 中国
30、文化从本质上说是以农耕文化为主的文化,因此,具有吃苦耐劳,忍辱负重精神的牛自然也就成为这种文化的代表性动物,比如“老牛舐犊”是老牛用舌头舔小牛,比喻父母疼爱儿女。“如牛负重”形容负担沉重,无法摆脱。由于古代韩国一直处于农耕社会,且韩国国土面积不大,因此过着一种相对固定的农耕生活,在这样的生产生活方式下,“牛”可以说是当时最重要的劳动工具,也是人们生活中的亲密伙伴。从下面的例子中便可以看出。 对牛弹琴。 叫牛给咬了,比喻在未曾放在眼里的人面前碰了钉子而感到窝囊。 在中国,虎文化渊远流长,它自古以来就被用于象征力量、勇敢和坚强。如下面的成语中的虎,调虎离山、二虎相争,必有一伤、伏虎降龙、龙争虎斗、
31、虎踞龙盘,象征着具有强大力量的人或军队。在战争多发的中国古代,长期以来,它一直被当作是权力的象征,为人们所敬畏。风虎云龙、虎啸风生、龙骤虎步,在上面成语中,虎具有与自然相感应的神秘力量,虎的姿态也象征着权力和力量。同样的,在中国的传说中,人们相信虎是极其有力的动物,它能驱除家庭的三大灾难:火灾、失窃和邪恶。作为自然界百兽之王,虎也是高尚威望的象征。成语“狐假虎威”就生动的表现了虎在动物界的威望。而“将门虎子”则是比喻名门之后不辱家门威望,以虎喻人和家族的威望。同时,老虎生性凶猛,是大型的食肉动物,因此,它还时常象征着凶恶的势力和贪婪的欲望。这在成语中能够找到大量的例子,如:饿虎饥鹰、饿虎扑食、
32、养虎为患、官虎吏狼、虎狼之势、虎视耽耽、狼吞虎咽,这样的成语数量众多,主要是因为凶猛是虎的自然属性,也是人类与虎的接触中最直接和最普遍的感受,因而由此产生的成语数量也最多。韩国有着多山地的地理特征,在山岳崇拜思想的影响下产生了虎崇拜,人们把虎看作是山神或者山神的使者,称虎为“神兽”。虎还被认为是能够驱除病鬼和邪鬼的力量,可以辟邪进庆。由于生性勇猛,虎在韩国还象征着军队,这主要体现在军队的名称和战旗的图案上。从上述分析中可以发现,在中韩两国文化中,虎都被认为是具有神秘力量的动物,象征着权利和威望。虎的形象威严,形体巨大,也被用来象征富有战斗力在中国,虎文化渊远流长,它很早就成为原始部落的图腾之一
33、。同时,由于虎凶猛残暴的自然特征,在中韩两国文化中,它都象征了凶恶和贪婪。由此可见,虎在两国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十分相似,反映在成语俗语中,也有众多相似之处。3.2中韩成语俗语中所用的不同意象及相同意象的不同意思在研究中,我发现动物是成语俗语中最常使用也是最常见的意象,自然界不仅创造了人,也创造了各种各样的动物。因此在每个民族的语言中,都会有动物名词,这些名词的产生及其所包括的内容和范围,会因各民族所处的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同时,由于人们观察和认识世界的角度各异,对客观事物的理解和评价也就不同,反映到动物名词的词义中就会形成不同的特点。而且相同的动物名词,在一定的民族文化领域会具有
34、不同的感情评价色彩和历史文化联想。其中马、狗、牛的数量最多。马在中国人心目中长久以来是最亲近的家畜之一。从历史和交通上来说,对人们的影响力很大。虽然“狗”是人类最好的朋友,两国对狗的印象除了会看家和看守家畜等的“褒义”之外,在惯用语使用上还是以贬义居多。牛给人吃苦耐劳和忠厚老实的印象,在农业社会是很重要的家畜之一。因此,在两国的动物类惯用语中也常出现。“老虎”在韩国人的心目中和建国神话中的“熊”地位是相等的,从朝鲜半岛的地形看来,很像一只老虎的模样,所以韩国人很敬畏老虎,但奇怪的是在韩国出现有关老虎的惯用语却很少。相反地,在汉语动物类惯用语中老虎的惯用语却很多。至于热带国家出现的动物,如大象、
35、狮子和袋鼠在两国的惯用语中都不常见到。 有时,相同的动物意象代表的意思也能有较大的区别,如“龙”文化。“龙”象征威武雄壮、精神旺盛等含义。 例如: 龙腾虎跃生龙活虎 龙骤虎步 (气概十分威武雄壮。)龙马精神 (比喻旺盛。)“龙”象征帝王、权贵、英雄豪杰等象征意义。例如: 大水冲了龙王庙 (其中的“龙王”是传说中掌管云雨的海神。) 龙行虎步 (行走的姿态象龙那样威武,象虎那样矫健。)飞龙在天 (旧时谓皇帝在位。)“龙”象征中举、成名、情势、事物、事理、地势、场景、笔势等。如: 登龙门 (比喻成名或中举。)车水马龙 (比喻繁华热闹的场面。其中的“龙”象征连续不断的状态. )来龙去脉 (地势像龙和脉
36、管一样,从头连到尾。) 龙飞凤舞 (比喻飘逸多姿的书法笔势。“龙”象征帝王气象、蜿蜒的山势、曲折的河流。) 除了褒义以外,“龙”也有贬义的象征含义。 “龙”象征蛮横霸道、凶恶危险、让人畏惧的意义。如: 龙睁虎眼龙潭虎穴前怕龙,后怕虎 “龙”象征困难、敌人和邪恶、强大的势力。如: 擒龙缚虎(形容战胜强敌。) 伏虎降龙 “龙”象征众人。中国古代的神话与传说中,龙是一种神异动物,具有九种动物合而为一的形象,兼备各种动物之所长。 “龙”在中国有着特殊的地位,几千年来是皇权的代名词,皇帝自比为“真龙天子”。因此“龙”代表王权、帝王、英雄、贤才等。皇帝称自己为真龙天子,跟皇帝有关的也都跟龙沾边。 在韩国,
37、龙是代表着雨神的形象,掌管着江河海,同时龙也是王权的象征。在韩国古代传说中,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动物,它在每年秋分的时候潜入水中,而到了春天的时候,则升到天庭中去了。因此,龙在韩国象征着立身扬名和富贵。如: “ ”(小溪沟里出来了一条龙,比喻在很差的环境下,育出了人才,相当于汉语“穷山沟里出了状元”) “ ” (如获龙蛋,比喻如获至宝。) “ ”(龙到哪里,云随哪里,这反映了龙与云、天空的联系。)在韩语中,龙还象征着只要努力,一定会得到某种结果,只要坚持结果一定会出现。龙飞凤舞():形容书法有力。有气势。龙腾虎跃():比喻积极行动,积极进取。 一龙生九种,种种个别( )古代传说,龙生有九子,九子
38、不成龙,各有所好。比喻同胞兄弟品质、爱好各不相同。 在韩语和汉语当中,关于龙的俗语既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那个。在象征的意义方面,中国有关龙的含义更加广泛,对龙的崇拜也更深,龙文化在中华民族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毕竟这个起源于中国的动物形象,已经成为中国的精神支柱。而韩国虽然是有关龙文化的影响也很深,但是是接收的外来文化,没有中国影响那么广泛。其他的意象还有很多,虽没有虎意象成语俗语那么庞大,却也十分有意思。 (一石二鸟) 汉语:一举两得 . (曾经被鳖咬过的人,以后看到锅盖也怕。) 汉语: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 (牛在向后退着走时,踩到老鼠。比喻得到意外的收获。) 汉语:瞎猫碰
39、上死耗子。 。 汉语:鸡蛋里挑骨头。 (露出鸭脚) 汉语:形容露出马脚。 (吃雉鸡又吃蛋) 汉语:一举两得;一箭双雕。 韩语中有很丰富的直接用动物类词语来引申出动物惯用语,所表达的情绪或概念要更为细腻。这就与韩国的“情的文化”不无关系。比如说:鸟类动物中的“鹦鹉”在韩国人的心目中象征“恩爱”,所以称恩爱夫妻为“鹦鹉夫妇”。这在中国汉语惯用语中是没有的。不过,汉语中也有用“鸳鸯”来代表恩爱夫妻的。“鹦鹉夫妇”这类的喻体,直接隐喻人与人的关系。像这样的惯用语韩语中不少。 . (字面义)牛被偷后,才开始修补牛棚。 汉语:亡羊补牢。 注: ”,汉语字面义是:吃雉鸡又吃蛋。因为雉鸡的母性爱很强,在孵蛋时
40、即使发现人在附近也不会逃避飞走。所以,只要发现雉鸡孵蛋,往往可以同时得到雉鸡和雉鸡蛋。 . (字面义):小时偷针,大时偷牛。 汉语:小时偷针,大时偷金。 这句惯用语前一句相同,但在后一句韩语用“大时偷牛”来说明“牛”在韩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就像汉语中的“黄金”一样重要。 此外,有些语义,在汉语中并非用动物类惯用语表示,而在韩语中则用动物类惯用语表示,这是各民族文化的差异表现。比如,表示“说某人,某人到”,汉语惯用语是说曹操,曹操就到”。而韩语中表示该意思的惯用语是“ .(说老虎,老虎就到)”有许多汉语成语都是以中国的自然景观或地理环境为基础来源的,如:“山穷水尽”、“柳暗花明”、“泾渭分明”、“蜀
41、犬吠日”、“中流砥柱”等,因此像这类成语是很难在韩语的成语里找到相应的对等成语的。再比如,由于天气温暖的缘故,中国盛产竹子。所以汉人的衣食住行便和竹子有了密切的关系,汉语里有许多与竹子相关的成语,如“胸有成竹”、“雨后春笋”、“立竿见影”、“节外生枝”等等。 然而,韩民族生活的环境与中国不一样,在韩国,山丘地区占国土面积的百分之七十,出门便见山,所以韩民族在把汉语成语引进吸收到本民族的语言系统时会根据自身的地理环境特点对中国成语作相应的改动,从而形成自己的成语。比如汉语成语“走马观花”引进到韩国时便改为了具有韩民族地域特色的“”(走马观山)。 同时,韩民族又根据其本身所具有的不同其他地方的特点
42、文化创造了新的成语。如“北布南木”,顾名思义是指朝鲜时代北方生产麻,南方生产棉而得此成语。另外,我们也可以反过来从语言中来证明这些自然环境。 在中国,素有“民以食为天”的说法,足见吃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汉语中有关饮食的成语俗语多,如“吃不了兜着走”、“吃里扒外”、“吃着嘴里的看着锅里的”。由于中国是茶的故乡,是世界上最早种茶、制茶和饮茶的国家,成语“茶余饭后”表现的就是中国古代上至文人雅士,下至普通百姓,一边饮茶,一边聊天的景象,这句成语后来指休息或空闲的时间,与茶有关的成语还有:“茶饭不思”、“粗茶淡饭”等。至于成语“酒足饭饱”、“对酒当歌”等则鲜明地反映了汉民族特有的酒文化。 韩国人传统
43、的主要饮食有酱汤()、泡菜()、烤肉、冷面、火锅、生鱼片等,主食一般是米饭。韩民族也很重视饮食文化,尤其是酒。这可以从韩语成语中找到印证。如: 酱的味道美,家里的福气大。 没有酱的人偏爱喝酱汤,比喻饥饿的人穷讲究。 偷吃泡菜汤的叫花子,抖起来了,比喻厚颜无耻,忘乎所以的丑态。 醉鬼和小孩不说假话,指酒后吐真言。 另外,两国民族在成语方面都存在与植物有关的成语,但具体使用哪些植物构成成语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人面桃花” 是指将少女美丽的脸庞比作桃花。 “世外桃源”指的是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环境。 “出水芙蓉”是以刚开放的荷花来比喻形容少女的清新可爱。 “藕断丝连”比喻情人或夫妻之间因故分离后,仍怀有缠绵的情意。 “指桑骂槐”意为指着桑树骂槐树,比喻明里骂这人,暗里骂那人。 韩语成语中也有很多与各种树有关的成语,如: 躺在柿树下等着柿子掉下来,比喻妄想不经过努力而侥幸得到成功。 松树茂盛,油松也高兴。指一方得志,其关系亲密的人也受益3.3 4中韩成语俗语意象的表达方式由上述分析可知, 4.1成语俗语表达方式的异同虽汉语中反映传统礼仪的成语有很多,它们也可以说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精髓积淀。在中国古代封建制时期,“三跪九叩”指的是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