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类生产应急预案】3.应急预案.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各类生产应急预案】3.应急预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各类生产应急预案】3.应急预案.pdf(4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0-版本号:版本号:A/0A/0编号:编号:JX/GL-06JX/GL-06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编制:安管部审核:批准:颁布日期:2017 年01 月 09 日-1-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发布令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发布令公司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等法律、法规及指导性文件的有关规定制定的。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救援预案包括应急体系、应急功能、应急程序、应急措施和支持附件等内容,是公司在突发安全生产事故时,为保护员工生命安全,减少财产损失,规范指导应急救援工作的法
2、规性文件。公司所有部门和全体员工,均应严格遵守执行。总经理:二一七年一月九日-2-目目录录综合及专项应急救援预案.-1-1 总则.-1-1.1 编制目的.-1-1.2 编制依据.-1-1.3 适用范围.-2-1.4 应急预案体系.-2-1.5 应急工作原则.-3-1.5.1 以人为本,安全第一.-3-1.5.2 统一指挥,分级负责.-3-1.5.3 属地为主,分级响应.-3-1.5.4 预防为主,平战结合.-3-1.5.5 采集信息,科学决策.-3-2 危险性分析.-4-2.1 公司概况.-4-2.2 危险源与风险分析.-4-3 组织机构与职责.-7-3.1 应急组织体系.-7-3.2 领导小
3、组组成.-7-3.3 领导小组职责.-7-3.4 领导小组下设应急救援办公室,设在安管部。.-8-3.5 领导小组人员分工.-8-3.6 应急救援专业小组组成及任务.-8-4 预防与预警.-10-4.1 危险源监控.-10-4.2 预警行动.-14-4.3 信息报告与处置.-14-5.应急响应.-16-5.1 生产安全事故分类.-16-5.2 响应分级.-16-5.3 响应程序.-16-5.4 应急结束.-17-6 信息发布.-18-6.1 新闻发言人.-18-6.2 信息发布原则.-18-6.3 信息发布形式.-18-7 后期处理.-19-7.1 现场后期处置.-19-7.2 情况报告.-1
4、9-7.3 应急总结.-19-8 保障措施.-20-8.1 通信与信息保障.-20-8.2 应急队伍保障.-20-3-8.3 应急物资装备保障.-20-8.4 经费保障.-20-8.5 其它保障.-20-9 培训与演练.-22-9.1 培训.-22-9.2 演练.-22-10 奖惩.-23-11 附则.-24-11.1 术语和定义.-24-11.2 应急预案备案.-24-11.3 制定与解释.-24-11.4 应急预案实施.-24-12 附件:现场处置方案.-25-附件 A机械伤害事故现场处置方案.-25-附件 B起重伤害事故现场处置方案.-27-附件 C火灾事故现场处置方案.-29-附件 D
5、触电事故现场处置方案.-32-附件 E其他注意事项.-36-1-综合及专项应急救援预案1 总则总则1.1 编制目的编制目的为全面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规范公司应急管理工作,提高应对和防范风险与事故的能力,及时、有效地组织对公司突发的生产安全事故采取应急救援行动,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与社会危害,特制定本预案。1.2 编制依据编制依据1.2.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14.12.1修订版)1.2.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1994 年主席令 28 号)1.2.3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2008 年 10 月 28 日修订版)1.2.4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
6、理条例(国务院令第 493 号)1.2.5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管理条例(国务院令 373 号)1.2.6劳动保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 1 号)1.2.7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 17 号)1.2.8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1.2.9 其他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2-1.3 适用范围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公司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火灾爆炸、车辆伤害、自然灾害等危险、有害因素造成的事故。1.4 应急预案体系应急预案体系根据公司安全生产实际情况和风险的评估结果,建立安全产事故的应急预案体系,应急预案体系
7、由公司综合专项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和其它注意事项构成。(见下图)机械伤害事故火灾爆炸事故触电安全事故起重伤害事故综合、专项应急预案其它注意事项-3-1.5 应急工作原则应急工作原则1.5.11.5.1 以人为本,安全第一以人为本,安全第一把保障职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公司财产安全作为应急救援工作的出发点和根本点,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安全生产事故灾难造成的人员伤亡作为首要任务。1.5.21.5.2 统一指挥,分级负责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公司负责统一协调、指导应急救援工作,各部门按照各自职责权限,负责有关安全生产事故灾难的应急处置工作。1.5.31.5.3 属地为主,分级响应属地为主,分级响应在生产
8、安全事故发生后,事故部门必须迅速做出反应,果断采取应对措施,组织应急救援,全力控制事态发展,同时立即向公司主管部门报告。公司主管部门根据事故情况做出判断,决定响应行动。1.5.41.5.4 预防为主,平战结合预防为主,平战结合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事故灾难的应急救援与日常演练相结合,做好预防、预测、预警和预报工作,做好常态下的风险评估、队伍建设、完善装备、预案演练工作。1.5.51.5.5 采集信息,科学决策采集信息,科学决策依靠科技进步,采用先进技术,多元化获取事故的各种信息、数据,科学决策,依法决策,提高应急救援的处置能力。-4-2 危险性分析危险性分析2.1
9、 公司概况*有限公司是工厂位于*,成立于 2016 年 2 月,占地面积4000多平方米,厂房2000多平方米,主要生产五金机械配件和电泳加工。是新型现代化企业。2016 年 6 月企业通过了 ISO9001 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和ISO14001 国际环境管理体系论证。企业充分利用当今世界最前沿的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理念,结合了中国当代制造技术的工业水平,运用现代化生产技术和经验积累,发扬“艰苦坚定、诚信承诺、实干实效”的企业精神,极力营造积极、上进、团结、拼搏、全员学习、优胜劣汰的特色企业文化氛围,倾力构筑高效的巅峰团队,使企业实现了超常规、跳跃式的发展。公司一直致力于五金机械配件和电泳加工的开
10、发和研制。目前与森威集团有限公司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协作关系。*有限公司已建立全方位的营销售后服务体系,通过实施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采用科学管理模式,利用“数字结果导向”思维方式要求每一位员工,以“稳定中求发展,发展中求突破”的经营理念,稳中求进;以“细节决定成败”的心态认真对待每一件事,继续秉持“稳定、快捷、科技、领先”的战略定位,让客户长期分享科技进步的成就感与自豪感。2 2.2.2 危险源与风险分析危险源与风险分析2.2.1 危险源:主要危险源为机械伤害、起重伤害、火灾爆炸、触电、车辆伤害、粉尘、自然灾害等。2.2.22.2.2 主要危险因素分析主要危险因素分析2.2.2.12.2.2.1
11、机械伤害事故危害分析机械伤害事故危害分析机械设备的外露传动部分防护装置不健全或有缺陷,不按操作规程操作,不按规定正确穿戴劳动防护用品发生绞伤事故。2.2.2.2.2.2.2 2 触电事故危害分析触电事故危害分析电气设备因维护、保护不当,安全管理不严,非电工作业人员装修电器设备和线路,违反操作规程,检修前不验电及悬挂标-5-志牌制度等极易发生触电事故。2.2.2.2.2.2.3 3 火灾爆炸事故危害分析火灾爆炸事故危害分析易燃物体如乙炔与空气或者氧气混合形成爆炸气体,或遇明火、热源可引发火灾爆炸。2.2.2.2.2.2.4 4 车辆伤害事故危害分析车辆伤害事故危害分析公司内的运输车辆易发生车辆碰
12、撞、挤轧、擦刮设备、管线等事故,同时也有可能发生人员受到车辆伤害的危险。常见的车辆伤害事故有:车辆行使中引起的挤压、撞车或倾覆等造成的人身伤害;车辆运行中碰撞建筑物、构筑物、堆积物引起建筑物倒塌、物体飞溅下落和挤压地面而产生物体飞溅等造成的人身伤害。2.2.2.2.2.2.5 5 吊装伤害事故危害分析吊装伤害事故危害分析吊装过程中可能会因为重物坠落、碰撞、脱钩、钢丝绳折断、安全装置失灵、高处坠落、触电等因素会造成起重伤害。2.2.2.2.2.2.6 6 噪声危害分析噪声危害分析机械设备运转过程所产生的噪声而引起的危害。机械设备引起的噪声包括:(1)机械性噪声。由于机械的撞击、摩擦、转动而产生的
13、噪声。(2)电磁性噪声。由于电机中交变力相互作用而发生的噪声,如电动机、变压器等在运转过程中发出的噪声等。2.2.2.2.2.2.7 7 粉尘危害分析粉尘危害分析指机械设备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粉尘引起的危害。粉尘-6-来源包括:固体物质的机械加工或粉碎,如焊接作业中,由于焊药分解,金属蒸发所形成的烟尘。2.2.2.2.2.2.8 8 自然灾害危害分析自然灾害危害分析自然环境条件中对生产装置及其相关设施可以造成危险的因素主要包括地震、雷击、气温、风、暴雨等。(1)地震强烈地震能对建(构)筑物、设备和管道造成破坏。(2)雷击建筑及设备缺少防雷电设施就有可能遭受雷电侵袭破坏,电器设备火灾爆炸、人身
14、伤害等。缺少避雷设施或避雷设施接地不良,放静电接地电阻过大,都可能遭到雷击或雷电感应放电。(3)气温在高温环境下,生产人员在高温环境中易出现操作失误。严寒有可能导致设备、管道、阀门冻坏破裂,并造成物质泄漏和人员冻伤。(4)风室外高大设备若基础固定不牢靠等因素,遇强风可能造成高大设备倒塌,人员作业时受到危害。(5)暴雨夏季时节,往往伴有暴雨,若厂区防洪及排水设施不良,会对仓库、生产区等造成影响。-7-3 组织机构与职责组织机构与职责3.1 应急组织体系应急组织体系副组长:3.2 领导小组组成领导小组组成组长:副组长:成 员:事发部门负责人、安管部部长、生技部部长、供销部部长、财务部部长。3.3
15、领导小组职责领导小组职责a)决定所发生的事故是否启动应急救援预案;b)制订和修订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c)组建应急处置队伍,组织实战训练和演习,督促检查安全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置的各项准备工作;组长:现场抢险救援技术专家组通讯联络组善后处理组后勤保障组现场保卫组医疗救护组家属安置组事故调查组-8-d)发布和解除应急指令,组织指挥应急队伍和应急救援行动,现场紧急处置突发事故,必要时请有关方面支援;e)组织调查事故发生原因,总结事故应急经验教训;f)作好事故善后处理工作。3.4 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应急救援办公室,设在安管部。下设应急救援办公室,设在安管部。由安管部部长兼任应急救援办公室主任。主
16、要职责:负责应急救援日常管理工作,传达领导小组的指令,负责召集协调各应急专业队伍的统一行动,及时了解、掌握、报告事故抢险进展情况,协助组长做好调度指挥及协调工作。3.5 领导小组人员分工领导小组人员分工组长:组织指挥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副组长:协助组长工作,负责向上级报告事故,调度事故应急救援专业技术预案,协调事故应急处置统一抢险,协助组长做好抢险施救工作的现场指挥。生技部部长、供销部部长等部门负责各自职责范围内的人员调动及组织工作。3.6 应急救援专业应急救援专业小组小组组成组成及及任务任务3.6.1 事故现场抢险救援组:由生技部人员组成,其主要任务是负责对现场受伤人员的救助,控制事故现场。3
17、.6.2 医疗救护组:由办公室人员组成。主要任务是组织事故单位和医护人员对伤者进行救治。-9-3.6.3 现场保卫组:由安管部及事故所发部门负责人组成。其任务是负责事故现场保卫工作、组织保卫部疏导交通和围观人员、防止事故扩大和次生灾害发生。3.6.4 后勤保障组:安管部牵头,组织车辆及相关财务等提供救援应急处理的财物。3.6.5 技术专家组:由领导小组牵头、生技部、安管部、事故所发部门负责人组成。其主要任务是预测事故发展趋势,及时提出抢险救援和应急处置及防止发生二次事故的对策,为领导小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3.6.6 通讯联络组:由领导小组负责上下通讯联络工作,保证一切救援人员对事故进行救援工作
18、信息报告与畅通。3.6.7 家属安置组:由办公室、事发部门配合,主要是负责做好事故受伤人员家属的解释,安抚工作,并安排好家属的生活。3.6.8 善后处理组:由各有关部门及科室配合组成,主要负责事故遇难者的善后处理。3.6.9 事故调查组:由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各相关职能科室、安全负责人及有关专家组成,负责或者配合上级有关部门调查事故发生的原因,并做好责任界定,事故处理和责任追究上报等工作。-10-4 预防与预警预防与预警公司应从制度建立、技术实现、业务管理等方面建立健全各项生产经营活动的安全预防和预警机制。加强对安全防护工作和日常生产安全教育和应急处置准备工作的监督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
19、处置。4.1 危险源监控危险源监控4.1.14.1.1危险源的监控方式、方法危险源的监控方式、方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技术控制建立重大事故隐患及重大危险源管理系统,为安全生产管理部门管理与决策提供准确、全面、形象的信息、依据的手段。2人员管理人员的控制首先是加强教育培训,做到人员安全,其次是操作安全。对危险源的监控主要由公司所属车间负责,公司定期或不定期对所属车间的危险源监控情况进行监督检查。3管理控制可采取以下的管理措施,对危险源实行控制:(1)建立健全危险源管理的规章制度(2)明确责任、定期检查(3)加强危险源的日常管理(4)抓好信息反馈,及时整改隐患-11-4.1.24.1.2各种事故
20、的预防措施各种事故的预防措施4.1.2.14.1.2.1 机械伤害事故预防措施:机械伤害事故预防措施:按技术性能要求正确使用机械设备,随时检查安全装置是否失效。按操作规程进行机械操作。运行和运转中的机械严禁进行维修、保养或调整等作业。按时进行保养,发现有漏保、失修或超载带病运转等情况时停止其使用。4.1.2.24.1.2.2 高处坠落及物体打击事故预防措施:高处坠落及物体打击事故预防措施:认真贯彻执行有关安全操作规程。起重机械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高空作业要有效可靠的防护设施。起重设备配备齐全有效限位装置。运行前,对超高限位、制动装置、断绳保险等安全设施进行检查。吊钩要有保险装置。吊运工作要保
21、证物料捆绑牢固。严格执行“十不吊”。禁止操作故障设备。4.1.2.34.1.2.3 火灾事故预防措施:火灾事故预防措施:对车间、仓库、生活区等进行经常性的安全防火检查。配置安装短路器和漏电保护装置。必要的场所安装带报警装置的漏电保护器。严格控制明火作业和杜绝吸烟现象。存放易燃气体、易燃物仓库内的电气装置采用防爆型装。-12-4.1.2.44.1.2.4 触电触电伤害事故伤害事故预防措施预防措施用电设备及用电装置按照国家有关规范进行设计、安装及使用。非电工人员严禁安装、接拆电气用电设备及用电装置。严格对不同的环境下的安全电压进行检查。带电体之间、带电体与地面之间、带电体与其它设施之间、工作人员与
22、带电体之间必须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进行隔离防护。在有触电危险的处所设置醒目的文字或图形标志。设备的金属外壳采用保护接地措施。供电系统正确采用接地系统,工作零线和保护零线区分开。漏电保护装置必须定期进行检查。手持电动工具应安装漏电保护器。4.1.2.54.1.2.5 吊装伤害事故的防范措施吊装伤害事故的防范措施加强对新进厂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安全技能培训,提高素质,使职工遵章守纪、文明生产,进一步明确师付的安全工作责任,做好传帮带工作。行车工要紧密配合,协调一致,严格按起重要求统一用口哨加手势的指挥信号进行起重作业,配合专用的起吊索具,按规定要求选用钢丝绳,行车工在载重运行中必须按安全电铃警示,在确
23、定安全情况下,才能吊运或落钩。4.1.2.64.1.2.6 车辆伤害事故预防措施车辆伤害事故预防措施加强安全知识的教育,确保作业人员精力集中、不麻痹大意,-13-作业条件符合安全要求以及确保运输设备和运输工具没有缺陷。4.1.2.74.1.2.7 噪声危害预防措施噪声危害预防措施对工作场所的机械采取消声措施。对工作场所的消声装置进行维修和更换。在工作场所的噪声区佩戴听觉保护装置。4.1.2.84.1.2.8 粉尘危害防范措施粉尘危害防范措施制定防尘规划和各项规章制度;对新从事粉尘作业的职工,必须进行健康检查;对在职的从事粉尘作业的职工,必须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发现不宜从事接尘工作的职工,要及时调
24、离,使用个人防尘用品,做好个人防护;应配备防尘设备设施,并做到完好有效。4.1.2.4.1.2.9 9 自然灾害防范措施自然灾害防范措施防雷,采用避雷针、避雷带措施,引下线不少与两根,并沿建筑物四周均匀对称布置,接地电阻不大于 30。抗震。根据地震烈度和设备的摆动,有关设备底座加固处理;压缩空气管道采用必要的耐振连接方式。防暑防寒。为防止夏季暑热,在生产厂房内采取自然通风换气措施。冬季低温,主要建筑物、厂房内设供暖设施。此外,对贮存、输送水或压缩空气介质的设备及管道采取保温和抗振动措施。其它。为防止不良地质对建筑物破坏,对重要生产建筑物基础采取加固措施。为防止内涝,厂内设置相应的排水系统。-1
25、4-4.2 预警行动预警行动对公司职工进行预警培训。发现险情后,立即通知现场负责人,现场负责人应迅速采取措施,撤离人员、确定可能波及范围并设置警戒,同时报告车间负责人及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值班人员,并根据现场情况向公司领导、上级安全监管部门和当地政府主管部门汇报和求得援助。从外部获取的有关自然灾害、周边险情后,获取人应立即向公司负责人报告。公司负责人确认信息属实,及时、快速地告知全体作业人员,并组织相应的预警行动。4.3 信息报告与处置信息报告与处置4.3.14.3.1 信息报告与通知信息报告与通知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设立值班室,保证值班人员 24 小时值班突发安全事故时,事故现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各类生产应急预案 各类 生产 应急 预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