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制造工艺学第四章.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模具制造工艺学第四章.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具制造工艺学第四章.pptx(23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模具制模具制造工艺造工艺学学主编李振平参编刘京华王怀亮第四章典第四章典型模具制造型模具制造工艺工艺第一节模第一节模 架架 制制 造造 模架由导向装置与支承零件组成。模架的主要作用是用于安装模具的其他零件,并保证模具的工作局部在工作时具有正确的相对位置。模具的结构已标准化,有专门的模架生产厂家生产模架,模具制造厂家可以根据模架标准,订购所需要的模架。图4-1、图4-2所示分别为塑料模模架和冷冲模模架的常见结构,从图中可以看出,这些模架的结构各不相同,但它们的支承零件如模座、垫板、固定板都是平板零件,在工艺上主要都需进行平面及孔系加工。其中的导向装置(导套与导柱)的加工都是常见的轴类和套类零件的加
2、工。一、一、导柱、导套的加工导柱、导套的加工 图4-3和图4-4所示分别为冷冲模标准导柱和导套。它们在模具中起定位和导向作用,保证凸、凹模在工作时具有正确的相对位置。为了保证良好的导向,导柱和导套在装配后应保证模架的活动局部移动平稳。所以在加工中除了保证导柱、导套配合外表的尺寸和形状精度外,还应保证导柱、导套各自配合面之间的同轴度要求。为提高导柱、导套的硬度和耐磨性并保持较好的韧性,导柱和导套一般选用低碳钢(20钢)进行渗碳、淬火等热处理,也可选用碳素工具钢(T10A淬火处理,淬火硬度5862HRC)。构成导柱和导套的基本外表都是回转体外表,按照图示的结构尺寸和设计要求,可以直接选用适当尺寸的
3、热轧圆钢作毛坯。如图4-5所示。导柱和导套的研磨加工,目的是进一步提高被加工外表的质量,以到达设计要求。生产数量大时(如专门从事模架生产),可以在专用研磨机床上研磨,单件小批生产时可采用简单的研磨工具,图4-6所示为研磨套,图4-7所示为导套研磨工具,在卧式通车床上进行研磨。研磨时将导柱安装在车床上,由主轴带动旋转,导柱外表涂上一层研磨剂,然后套上研磨工具并用手握住,作轴向往复运动。研磨导套与研磨导柱类似,由主轴带动研磨工具旋转,手握套在研具上的导套,作轴向往复直线运动。调节研具上的调整螺钉和螺母,可以调整研磨套的直径,以操作研磨量的大小。根据上述分析,导柱、导套的加工工艺过程如下:毛坯(棒料
4、)车削加工渗碳处理、淬火内、外圆磨削精磨。二、二、模座的加工模座的加工冷冲模的上、下模座用来安装导柱、导套,连接凸、凹模固定板等零件,并在压力机上起安装作用。其结构、尺寸已标准化。图4-2所示的是标准冲模模座,多用铸铁或铸钢制造。为保证模架的装配要求,使模架工作时上模座沿导柱上、下移动平稳,加工后模座的上、下平面应保持平行,对于不同尺寸的模座其平行度公差见表4-1;上、下模座上导柱、导套的孔间距应保持一致;孔的中心线应与模座的上、下平面垂直,对安装滑动导柱的模座,其垂直度公差见表4-2。三、三、模架的技术要求及装配模架的技术要求及装配1.模架的技术要求模架装配的技术要求主要有:1)组成模架的各
5、零件必须符合相应的标准和技术要求,导柱和导套的配合应符合相应的要求,见表4-4。2)装配成套的模架,上模座上平面对下模座下平面的平行度、导柱的轴线对下模座下平面的垂直度和导套孔的轴线对上模座上平面的垂直度应符合相应的要求,见表4-5。表4-5模架分级技术指标2.模架的装配模架的装配主要指导柱、导套的装配。目前,大都采用压入式过盈配合,在某些情况下,也有采用粘接工艺的。对于冷冲模模架,当冲压小型零件且厚度小于2mm时,所使用的冲模模架可采用粘接法或低熔点合金装配法,将导柱、导套与模座固定。粘接法和低熔点合金浇注法对模座上的导柱和导套安装工艺孔,以及导柱、导套的装合局部的尺寸精度要求都不高,这样便
6、于冲模的加工和维修。装配前,将上、下模座的孔扩大,降低其加工要求,同时,将导柱、导套的安装面制成有利于粘接的形状,并降低其加工要求。装配时,先将模架的各零件安放在适当的位置上,然后,在模座孔与导柱、导套之间注入粘接剂或浇注低熔点合金,可使导柱、导套固定。利用压入法装配模架就是使导柱、导套与上、下模座的固定采用过盈压入配合,滑动导向模架常用的装配工艺和检验方法见表4-6。第二节第二节冷冲模制冷冲模制造造 冷冲模是冲压生产的基础工艺装备,是生产冲压件不可缺少的工具。冲模的生产过程是从原材料通过铸造、锻造、切削加工和特种加工,加工成设计图样所要求的冲模零件,再按设计、工艺规程的技术要求,将冲模零件装
7、配成模具的全过程。一副质量合格的模具应满足下述基本要求:1)模具零件在材料性能、加工和热处理质量上,能到达图样设计要求。2)模具装配后,能满足设计要求的装配质量和使用性能。3)试冲制件质量合格,到达要求。4)冲模有高的使用寿命和耐用度。5)冲模制造的生产周期短,本钱低,有好的经济技术效益。一、一、冲裁模制造的技术要求冲裁模制造的技术要求 图4-8是一套简单的导柱式冲裁模。凸模3和凹模9是工作零件,钩形固定挡料销8与导料板(与刚性卸料板1做成了一整体)是定位零件,导柱5,导套7为导向零件,刚性卸料板1只起卸料作用。这种冲模的上、下模正确位置是利用导柱和导套的导一直保证的。凸模在进行冲裁之前,导柱
8、已经进入导套,从而保证了在冲裁过程中凸、凹模之间间隙的均匀性。1.冲裁模的技术要求1)模具各组成零件的材料、尺寸公差、形位公差、外表粗糙度和热处理等符合图样要求。2)模架的三项技术指标(上模座上平面对下模座下平面的平行度、导柱轴心线对下模座下平面的垂直度和导套孔轴心线对上模座上平面的垂直度)均应到达规定的精度等级要求。3)模架的上模沿导柱的上、下移动应平稳且无阻滞现象。4)装配好的冲裁模封闭高度应符合图样规定的要求。5)凸模和凹模之间的间隙均匀,配合间隙应满足图样要求。6)模柄的轴心对上模座上平面的垂直度要符合图样规定的要求。7)模具的检验应在生产条件下进行,冲出的零件要符合图样规定。2.冲裁
9、模凸模、凹模的技术要求(1)尺寸精度凸模、凹模的尺寸是根据冲件尺寸和公差的大小、凸模与凹模之间的间隙及制造公差计算而得。冲孔时的计算公式落料时的计算公式式中dt、da分别为凸模与凹模的冲孔尺寸(mm);Da、Dt分别为凸模与凹模的落料尺寸(mm);d、D分别为冲孔和落料件的公称尺寸(mm);冲件的公差(mm);Zmin最小合理间隙(双面)(mm);t、a分别为凸模和凹模的制造公差(mm);磨损系数,由于模具在工作过程中存在磨损,所以为了使冲件的实际尺寸尽量接近其公差带的中间尺寸而取的系数,一般,取=0.51,的取值与冲件精度有关。(2)外表形状和位置精度凸模和凹模的外表形状直接影响到冲件的质量
10、和模具的使用寿命,所以对凸模和凹模的外表形状要求是:侧壁应该平行或稍有斜度,斜度形式如图4-9a和c所示。图4-9b和d所示是斜度反向,这是不允许的,它将降低模具的使用寿命,甚至会导致模具的损坏。对凸模和凹模的位置精度要求如下:圆形凸模的工作局部对固定局部的同轴度误差不得超过工作局部凸模和凹模公差的一半;凸模的端面应与中心线垂直;对于级进模,凹模孔与固定板凸模安装孔、卸料板孔孔位应一致,各步步距应等于侧刃的长度;对于复合模,凸凹模的外轮廓和其内孔的相互位置要求应符合图样的要求。(3)外表光洁、刃口锋利要求刃口局部的外表粗糙度Ra小于0.4m,装合外表的粗糙度Ra小于0.8m,其余Ra为6.3m
11、。锋利的刃口有赖于刃口局部外表的光洁,刃口锋利可获得高质量冲压件。如果刃口不锋利,一般冲件会产生毛刺,严峻时会发生显著的弯曲。(4)硬度为使冲压工作顺利进行,凸模和凹模的工作局部应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即硬度、耐磨性和韧性。通常凹模工作局部的热处理硬度在60HRC以上,凸模的热处理硬度在58HRC以上。二、二、模具工作外表的制造工艺过程模具工作外表的制造工艺过程凸模和凹模是冲裁模的主要工作零件,凸模和凹模有与制件轮廓一样形状的锋利刃口,凸模和凹模之间存在一周很小的间隙。冲裁时,坯料对凸模和凹模的刃口产生很大的侧压力,导致凸模和凹模都与制件或废料产生摩擦,造成磨损。因此,凸、凹模的加工质量直接影响
12、到模具的使用寿命和成型制件的加工质量。(一)凸模的制造工艺过程由于成型制件的形状各异、尺寸差异较大,因此凸模也是多种多样的,按凸模的断面形状,大致可分为圆形凸模和异形凸模两类。1.圆形凸模的加工工艺过程圆形凸模加工比较容易,毛坯一般采用棒料,在车床上对棒料进行粗加工和半精加工,留有磨削余量,热处理后在外圆磨床上进行精磨,凸模的工作局部经抛光、刃磨后即可。图4-10为圆形凸模。2.异形凸模的加工工艺过程由于异形凸模加工比较复杂,因此常采用压印锉修、刨削加工、线切割加工和成形磨削等主要加工方法。(1)压印锉修压印锉修是用凹模压印制造凸模的一种钳工制造方法。在缺少专用制模设备的情况下,此法是十分有效
13、的方法。图4-11所示为凸模。凸模在凹模压印锉修前,根据异形凸模的形状和尺寸选用毛坯,在车床或刨床上预先加工出凸模毛坯的各面,在铣床上按照划线轮廓粗铣凸模的工作外表,并留有压印后的锉修余量(0.150.25),最后用凹模压印锉修而成。在利用凹模压印(见图4-12)时,要注意凹模刃口的上下平面要磨平,并将压印凹模和凸模坯料进行退磁处理,防止其碎铁屑附在刃口上,造成刃口划伤,影响压印质量;为减少压印摩擦和提高凸模外表质量,压印凹模工作刃口外表质量要求较高,外表粗糙度值Ra小于0.4m,在压印前凸模及凹模外表上应涂一层少量的硫酸铜。在进行压印的时候,要将凸模正确地放在凹模刃口内,使四周余量分布均匀,
14、压印凹模外表与凸模中主线垂直前方能进行挤压。压印最好选用手扳动压力机和油压机,每次压印压痕不宜过深,首次压印操作在0.2mm内,以后可逐渐增加到0.51.5mm。每次压印后,可根据压印印痕进行锉修,锉修时不允许碰到已压光的外表。锉修后留下的余量要均匀,以免下次压印时产生不必要的偏斜。压印加工适于无间隙冲裁模的加工,它的主要问题是对人工操作水平要求较高,生产率低,模具精度受热处理影响。(2)刨削加工刨削加工主要用于加工模具零件的外形平面和曲面,加工尺寸精度可达0.05mm,外表粗糙度Ra可达6.31.6m。刨削后需经热处理淬硬,一般都留有精加工余量。刨削如图4-13所示凸模,采用通用夹具机用平口
15、台虎钳和专用夹具进行加工。刨削加工工艺过程:1)刨削前准备。按尺寸锻造成为毛坯,留适宜的加工余量,并根据凸模所用的材料进行适当的退火、正火或调质处理。准备好所用的量具、刀具及样板,安装、调整好所用的夹具。2)刨削过程。用机用虎钳装夹,刨削坯料两平面,保证两平面的平行度,使厚度尺寸到达尺寸要求,留0.02mm的余量;刨削坯料两侧面及圆弧,保证圆弧与两平面圆滑过渡,并刨削两端面,使坯料宽度、高度达尺寸要求,留0.02mm的单边余量。用专业夹具装夹,刨削两斜面,留0.02mm余量,用圆弧刨刀刨削圆弧,保证与两平面圆滑过渡,如图4-14所示。3)热处理。按热处理工艺进行,淬火硬度5862HRC,并进行
16、低温回火。4)研磨。研磨凸模侧面及刃口,保证尺寸精度和外表粗糙度到达设计要求。5)检验。测量各局部尺寸,检验圆弧R和硬度。刨削加工过程中,凸模要牢固地夹紧在刨床的工作台或夹具中,不准松动。每次的进给量要适当,当快加工到所需要的尺寸时要格外小心,防止划伤已加工外表。在刨削的过程中,要用测量工具、样板等随时进行检验,并根据加工余量调整刀具,以保证刨削质量。(3)电火花线切割加工特别是自动化编程软件的使用,不仅电火花线切割加工在模具生产中广泛应用,数控加工编程使其生产本钱大大降低,而且还提高了模具生产质量。凸模假设采用线切割加工,首先长度尺寸不应超过线切割机床的加工范围,形状应该设计成直通形式。使用
17、线切割加工的生产过程是:准备工件,确定加工路线,装夹工件,穿丝等工作。图4-15所示图形为凸模。现采用线切割加工,其工艺过程如下:1)准备毛坯。采用圆形棒料锻造,锻成六面体,并进行退火处理。2)刨或铣六个面。刨削或铣削加工锻坯的六个面。3)钻穿丝孔。电极丝穿丝孔是在线切割加工起点(如图4-15所示的O点)处钻出直径为23mm的孔。4)加工螺纹孔。加工用于固定凸模的两个螺钉孔(钻孔、攻螺纹)。5)热处理。将工件淬火、回火,并检查其外表硬度,硬度要求到达5862HRC。6)磨削上、下两平外表。磨削上、下两平面,外表粗糙度Ra应低于0.8m。7)去除穿丝孔内杂质,进行退磁处理。8)线切割加工凸模。装
18、夹工件时,必须使工件的基准面与机床滑板的X和Y方向平行,位置要适当,工件的线切割范围应在机床纵、横滑板的许可行程内。穿入电极丝,并使电极丝的中心与钻孔中心重合。按图样编制程序。9)研磨。线切割后,钳工研磨凸模局部,使工作外表粗糙度值降低。(4)成形磨削成形磨削的凸模尺寸精度高、质量好,磨削精度不受热处理的影响,生产率高。所以是凸模加工的有效方法。需成形磨削的凸模一般设计成直通的形式,成形磨削可有效利用各种工、夹具或成形砂轮。加工中,用万能夹具磨削凸模的工艺应注意好以下几点:1)应选择适当的直角坐标系,通常,取工件的设计坐标系为工艺坐标系。2)将复杂的凸模刃口轮廓分解成数个直线、圆弧段,进行依次
19、磨削。加工时,根据不同的凸模形状组合应采用先磨削直线,后磨削斜线及凸圆弧;先磨削凹圆弧,后磨削直线及凸圆弧;先磨削大凸圆弧,后磨削小凸圆弧;先磨削小凹圆弧,再磨削大凹圆弧。上述磨削顺序容易到达所要求的精度,有利于加工成形。3)选择回转中心,通过调整使回转中心与夹具中心重合。4)在成形磨削中,当工艺基准不一致时,需进行工艺尺寸换算。图4-16的凸模采用成形磨削,其加工工艺过程如下:1)毛坯制备。利用棒料铣成长方体,并进行退火处理。2)刨削或铣削六个面。在刨床或铣床上加工锻坯的六个面。3)磨削平面。磨削上、下两平行面及基准面。4)加工螺纹孔。钳工划线、钻孔、攻螺纹。5)加工外形。用铣床加工外形,留
20、磨削余量6)热处理。将凸模淬火、回火处理,并检查外表硬度,硬度要求到达5862HRC。7)磨削平面。磨光上、下两平面,外表粗糙度Ra应低于0.8m。8)成形磨削。按一定的磨削程序磨削凸模的外形。9)精修。精修凸模的外形和凹模配间隙。(二)凹模的制造工艺过程 凹模作为模具中的另一个重要零件,由于凹模的结构不同于凸模,所以它的加工与凸模相比有所不同:(1)孔系位置精度高在多孔冲裁模或级进模中,凹模上有一系列孔,凹模孔系位置精度通常要求在(0.010.02)mm以上,这给孔的加工带来困难。(2)孔与外形位置精度高凹模在镗孔时,孔与外形有一定的位置精度要求,加工时,要求确定基准,并准确确定孔的中心位置
21、,这给加工带来很大难度。(3)刃具的材料、精度要求高凹模内孔加工的尺寸往往直接取决于刃具的尺寸,因此,刃具的尺寸精度、刚性及磨损将直接影响内孔的加工精度。(4)加工条件影响大凹模加工时,切削区在工件内部,排屑、散热条件差,加工精度和外表质量不容易操作。凹模分单个圆形型孔、系列圆形型孔和非圆形型孔的加工。1.单个圆形型孔的加工 单个圆形型孔的加工比较容易。当凹模型孔直径小于5mm时,应先钻孔,后铰孔,热处理后磨削顶面和底面,用砂布抛光型孔;当型孔直径大于5mm时,利用钻孔、镗孔对型孔进行粗加工,经热处理淬火、回火后,利用磨床对型孔进行精加工。磨削后,孔外表粗糙度可达Ra=0.80.2m,精度可达
22、IT5IT6。2.系列圆形型孔的加工加工多个型孔时,可利用立式铣床进行。加工时,直接利用工作台上的纵、横向位。凹模型孔为一系列圆孔时,由于对孔间的位置精度要求高,所以要比单个圆形型孔的加工困难许多。加工圆形孔系,用坐标镗床可加工有高精度位置要求的系列型孔。也可以在铣床、钻床用坐标法加工出位置精度较高的系列型孔。(1)铣床加工 多个凹模型孔在立式铣床上加工,其方法是直接利用工作台上的纵、横向位移来确定孔的位置,孔间距精度为0.060.08mm。(2)在一般钻床上加工型孔在一般钻床上加工孔系,首先是对凹模毛坯刨削或铣削六个面,然后再磨平六个面,并保证各面间互相垂直,在磨好的工件上据所给的图样进行划
23、线,加工时,将工件夹在平口虎钳上,通过钻床的纵向和横向附加块规和百分表测量装置,操作工件的移动距离,实现孔系的加工。这种形式的加工方法效率较低,但孔间距精度可达0.04mm。(3)在精密坐标镗床或坐标磨床上加工精密坐标镗床是专门用于镗削孔系的尺寸、形状和位置精度要求较高的机床。由于机床具有精密坐标定位装置,其孔位精度一般可达0.0050.015mm。热处理变形往往导致热处理之前镗好的孔位精度降低。所以加工中当凹模孔的精度和孔位精度要求很高时,经过坐标镗床加工的凹模在热处理之后,还应在坐标磨床上精加工,从而保证型孔尺寸精度和孔系的位置精度。3.非圆形型孔的加工非圆形型孔的加工、精加工方法有锉削、
24、压印锉修、线切割和电火花加工等形式。(1)锉削加工先加工出凹模的外形,再在工件上据图样画出凹模刃口的轮廓线,然后在立式铣床将型孔内部的废料去除,留出0.20.8mm的单边余量。图4-17所示为沿型孔轮廓钻孔的锉削工件。当沿型孔轮廓线内侧依次钻孔后,凿通整个轮廓,去除中心废料。这时可用钳工锉修整孔壁,或在铣床、插床上修整孔壁。(2)压印锉削凹模压印锉修的方法与凸模的锉修方法相同,是用加工好的淬硬凸模对未淬硬的并留有一定压印余量凹模毛坯进行压印。图4-18是凹模型孔压印图。它将已加工好并淬硬的凸模放在凹模型孔处,在上施加一定的压力,通过压印凸模的挤压与切削作用,在被压印的型孔上产生印痕,由钳工锉去
25、凹模型孔的印痕局部,然后再压印,锉修,如此反复,直到锉修出与形状相同的型孔。(3)线切割加工当凹模形状复杂,带有尖角、窄缝时,线切割加工是一种精加工凹模型孔的方法。线切割加工可在热处理之后进行,这样型孔的加工精度高、质量好。线切割后需要钳工研磨型孔,以保证凸、凹模的间隙均匀。在线切割之前,要对凹模毛坯进行预加工,凹模的厚度和水平尺寸必须在机床的加工范围内,选择合理的工艺参数,还要安排好凹模的加工工艺路线,做好切割前的准备工作。图4-19为凹模的线切割加工。此凹模的材料为Cr12MoV,凹模厚度为10mm。图中凹模型孔的长度为400mm,由于凹模的切割路线较长,切割面积多,废料重量大,首先在切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模具 制造 工艺学 第四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