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实验探究题汇总(总复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化学实验探究题汇总(总复习).doc(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优质文本实验探究题题型特点探究性试题已成为各地中考必考的一种题型,考查的形式主要以科学探究中的某几个环节为主。探究性试题具有如下特点:(1)探究要素多少不一;(2)命题材料丰富多样;(3)命题信息新旧皆可;(4)考查方式多种多样。解答实验探究题要注意以下几点:(1)明确实验内容(目的)、思维要严密、猜想和假设要有理有据、依据题给信息或上下文进行分析推理和验证,并能根据自己所学的化学知识和经验对问题作出有意义的猜想,再根据题给条件,进行实验探究;(2)答复以下问题要直接,不要转弯抹角;(3)语言表述要有逻辑性,要表达出因果关系,答复要环环相扣。类型一 气体制备、仪器的应用类型二 物质组成的探究例
2、2 2021龙东实验室常用的枯燥剂“碱石灰是氧化钙和固体氢氧化钠的混合物,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反响而变质。某同学对一瓶久置的碱石灰进行了如下探究。猜想与假设猜想一:没有变质,只含有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猜想二:局部变质;猜想三:完全变质,含有_和_。那么氢氧化钠变质反响的化学方程式是 。进行实验 实验如图ZT74所示:解释与结论由操作的现象判断:猜想三_(填“成立或“不成立);由操作的现象判断滤液中含有_,由此判断猜想一不成立,得出结论。反思与评价实验室中碱石灰应该_保存。答案 猜想与假设 CaCO3(或碳酸钙)Na2CO3(或碳酸钠)2NaOHCO2=Na2CO3H2O 解释与结论 不成
3、立Na2CO3反思与评价 密封解析 猜想与假设首先要明确碱石灰变质的生成物。氧化钙与水反响生成氢氧化钙,生成的氢氧化钙再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响生成碳酸钙而完全变质;氢氧化钠直接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响生成碳酸钠变质。因此完全变质后固体含有碳酸钙和碳酸钠。解释与结论要充分思考操作流程提供的信息。根据“样品加水,试管外壁发热推知,样品中一定含有氧化钙(氧化钙与水反响放出大量热),进而推出猜想三不成立;过滤后向滤液中加稀盐酸冒出气泡,说明滤液中含有可溶性碳酸盐,进而说明滤液中含有碳酸钠,从而推知猜想一不成立,可见碱石灰样品是局部变质。反思评价要注意从药品保存角度分析解答,但凡具有挥发性、易潮解或能与空
4、气成分发生反响的物质都要密封保存。类型三 设计探究方案例3 2021绥化2021绥化牙膏摩擦剂的类型很多,如CaCO3、SiO2或它们的混合物。某兴趣小组对牙膏摩擦剂的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提出问题1 某品牌牙膏中是否含有CaCO3?查阅资料 二氧化硅不与稀盐酸反响。实验方案(1)取少量牙膏于试管中,参加适量的稀盐酸,出现气泡,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摩擦剂中含有_(填离子符号)。(2)取实验(1)中的溶液,参加碳酸钾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请写出该反响的化学方程式:_。提出问题2 该牙膏中CaCO3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1)按图ZT75连接好装置后,发现一处明显的错
5、误,改正为_。(2)重新连接好装置,并_。(3)在B装置中参加牙膏样品8 g。(4)_K1,_K2(以上均填“翻开或“关闭),向牙膏样品中滴入10%的盐酸,至B中无气泡产生时,停止滴加盐酸。(5)_ _,至C中不再产生沉淀。(6)将C装置中的固液混合物过滤、洗涤、烘干后称量其质量。实验数据如图ZT76(此品牌牙膏中的其他成分不与盐酸反响,装置内试剂均足量)所示: 实验分析及数据处理(1)假设没有A装置,那么测定结果将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2)D装置的作用是_。(3)据上面数据,计算该牙膏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_。答案 实验方案 (1)CO23(2)CaCl2K2CO3=CaCO32
6、KCl实验步骤 (1)C装置中,气体应该从长导管进,短导管出(2)检查装置气密性(4)关闭翻开(5)关闭K2,翻开K1,缓缓鼓入空气实验分析及数据处理 (1)偏大(2)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入C装置(或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3)25%解析 实验方案(1)要充分考虑到碳酸盐能与稀盐酸反响生成气体,并用澄清石灰水检验生成的气体是否为二氧化碳。根据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判断摩擦剂中必有CO23。(2)碳酸钙与适量稀盐酸反响后的溶液中溶质是CaCl2,它能与碳酸钾溶液反响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钾。实验步骤(1)分析题给实验装置,进行除杂和反响是为了保证反响物充分接触及便于气体导出,气体进入
7、广口瓶的顺序应遵循长导管进气,短导管出气,故C装置有明显错误,改正方法是气体应该从长导管进,短导管出。(2)但凡做有气体生成或气体参加的实验,实验前都要检查装置气密性。(4)为了防止生成的二氧化碳从左侧装置逸出,滴加稀盐酸前应关闭K1,翻开K2。实验方案 (5)反响结束后为保证B装置中的二氧化碳完全被吸收,应关闭K2,翻开K1,并缓缓鼓入空气,将B装置中的二氧化碳排进C装置中,直到C中不再产生沉淀为止。实验分析及数据处理A装置的作用是除去空气的CO2,防止实验结果测定不准,如果没有A装置,会导致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入C装置,使测定结果偏大。同理,D装置的作用与A装置相同,是防止外界空气中的二氧化
8、碳进入C装置。由“白色沉淀3.94 g结合C装置中发生的反响推知,白色沉淀是CO2和Ba(OH)2反响生成的BaCO3沉淀,进而求出参加反响的CO2的质量为0.88 g,最后根据CaCO32HCl=CaCl2H2OCO2,计算参加反响的碳酸钙的质量为2 g,故牙膏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2 g/8 g100%25%。自主训练12021广州通过以下实验操作和现象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实验操作现象结论A向收集满CO2的软塑料瓶中参加约体积的NaCl溶液,旋紧瓶盖,振荡塑料瓶变瘪CO2能与NaCl反响B50 时,将17 g KCl固体参加50 g蒸馏水中,完全溶解后缓慢降温降温至20 时开始有晶体析
9、出20 时,KCl的溶解度为17 gC将白磷浸没在热水中,再向热水中的白磷通氧气通氧气前白磷不燃烧,通氧气后白磷燃烧氧气是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D点燃从导管放出的某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枯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无色液滴产生该气体是CH4 解析 热水中的白磷通氧气前不燃烧,通氧气后燃烧,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与氧气接触。2某兴趣小组设计实验探究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响过程中的吸、放热情况。操作步骤为:向试剂1中参加试剂2,搅拌、测温;静置、测温;再参加试剂3,搅拌、测温、记录。得到了如下数据:试剂1试剂2温度/溶解后温度/静置后温度/试剂3温度/混合后温度/0.5 gNa2CO310 mLH2O20
10、023.320.010 mLHCl(20%)20023.70.5 gNaHCO310 mLH2O20018.520.010 mLHCl(20%)20020.8那么以下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ANa2CO3在溶于水的过程中放出热量BNaHCO3在溶于水的过程中吸收热量C其他条件相同时,碳酸氢钠溶液与盐酸混合过程中放出的热量更多D实验中,假设同一列试剂的温度及所取的量不同,那么实验结论的可信度降低3 2021鄂州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上个月做实验用的氢氧化钠溶液忘记了盖瓶盖。对于该溶液是否变质,小组内小明同学认为有两种可能:猜想1:该溶液没有变质。猜想2:该溶液全部变质。(1)小组同学讨论后认为
11、还有一种可能,请你补充出猜想3:_。(2)为了验证猜想3,小红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请你帮他完成实验报告的填写。(3)探究启示:氢氧化钠必须_保存。答案(1)该溶液局部变质 (2)向其中滴加过量的CaCl2(或BaCl2)溶液(3)密封4化学兴趣小组设计的创新实验是“火龙生字。在成果展示现场,某同学用硝酸钾的热饱和溶液先在白纸上书写“火字,晾干后白纸上出现硝酸钾晶体。用带火星的木条接触硝酸钾晶体,就会观察到白纸上写过字的地方燃烧并迅速蔓延,留下“火字的黑色痕迹。在场的同学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进行了如下研究:提出问题 为什么附有硝酸钾的白纸更容易燃烧? 查阅资料 硝酸钾受热易分解,生成亚硝
12、酸钾(KNO2)和一种常见的气体单质。猜想与假设 对于生成的是什么气体,四位同学有如下猜想:甲同学认为是二氧化氮;乙同学认为是氮气;丙同学认为是氧气;丁同学认为是氢气。丙同学指出不可能是二氧化氮、氢气,理由是_, _。进行实验 四位同学设计了实验对同学丙的猜想进行了验证,他们的操作方法是_,观察到的现象是_,说明丙同学的猜想正确。硝酸钾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_。解释与结论 白纸上写过字的地方更容易燃烧的原因是_。反思与评价 为什么要用“硝酸钾的热饱和溶液书写文字? 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表:温度/20406080100溶解度/g31.863.9110169246你对上述问题的解释是_。答案
13、 二氧化氮不是单质 硝酸钾中不含氢元素 将少量硝酸钾晶体放入试管中加热,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硝酸钾晶体受热生成氧气,使得写过字的白纸附近氧气浓度增加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用热饱和溶液能使白纸附着较多的硝酸钾5小敏和小玉在实验室用盐酸和石灰石反响,分别用图ZT77所示甲、乙装置(气密性均良好)进行二氧化碳的制取及性质实验,但均未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针对此现象,同学们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小敏同学实验时澄清石灰水未变浑浊的原因是_。提出问题 小玉同学实验时澄清石灰水为什么没有变浑浊呢?作出猜想 猜想一:澄清石灰水变质了。猜想二:反响产生的气体除了有二氧化碳外,还有
14、氯化氢。查阅资料 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形成盐酸。实验探究同学们经过讨论发现,用丙装置在A、B中均参加实验所用试剂即可同时完成上述两个猜想的探究,其中B装置所起的作用是_。如果看到_现象,那么两个猜想都成立。实验反思 由实验可知,小玉同学实验时可能错误使用了一种药品,她使用的药品是_。答案 产生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硝酸银溶液 有白色沉淀产生 检验氯化氢气体是否除尽 A中有白色沉淀产生,B、C中无变化的浓盐酸62021随州实验室中的药品一般要密封保存,否那么可能会与空气接触而变质。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对实验室里久置于空气中变质的过氧化钠(Na2O2)固体的成分进行探究。查阅资料 (1)Na2O2的
15、化学性质很活泼,能与水、二氧化碳反响,相关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2Na2O22CO2=2Na2CO3O2。(2)CaCl2溶液为中性猜想 .固体为Na2O2、NaOH、Na2CO3的混合物。.固体为NaOH和Na2CO3的混合物。. 固体为NaOH。. 固体为Na2CO3。反思评价 (1)实验操作中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_。(2)实验操作中“滴加CaCl2溶液至过量的目的是_。答案 取少量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无明显现象(或无气泡产生) 产生白色沉淀 酚酞溶液变红Na2CO3CaCl2CaCO32NaCl除去溶液中的Na2CO3,防止干扰Na
16、OH的鉴定解析 实验探究根据实验结论,可推知现象为无气泡冒出或无明显现象,因为Na2O2与水反响能生成氧气,如果没有气体生成,说明猜想I不成立;根据碳酸钠能与氯化钙反响生成白色碳酸钙沉淀,滴加氯化钙出现白色沉淀说明有Na2CO3存在;证明NaOH的存在,需要检验操作反响后溶液的酸碱性即可,具体方法是取少量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酚酞溶液变红。为了防止对NaOH的验证产生干扰,滴加过量的氯化钙除尽Na2CO3(因为Na2CO3的水溶液也呈碱性)。72021山西同学们在初中化学实验室中,发现一瓶如图ZT78所示的久置的瓶口有白色固体、瓶塞丧失的无色溶液。原溶液可能是NaCl、N
17、aOH或Na2CO3三种溶液中的一种,为确定溶液成分,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1)小张同学取待测液测得pH10,他得出的关于溶液成分的结论是_。他取少量待测液于试管中,参加过量稀盐酸,看到_,由此小张同学认为,溶液为Na2CO3溶液。(2)小李同学对小张同学的结论提出疑问,又进行了以下实验:取少量待测液于试管中,参加过量的C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该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_ _,静置,_(写出还需进行的操作及现象)。通过实验,小李认为小张的结论正确。二位同学给试剂瓶贴一新标签:Na2CO3。(3)实验结束后,同学们通过讨论认为试剂瓶原标签可能不是Na2CO3,你认为他们的理由是_。该溶液一定不
18、是NaCl溶液 冒气泡(或产生气体) CaCl2Na2CO3CaCO32NaCl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 氢氧化钠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响生成碳酸钠8 2021烟台科学家设想利用太阳能加热器“捕捉CO2”“释放CO2”,实现碳循环(如图ZT79所示)。某化学小组的同学对此非常感兴趣,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如图ZT710所示的装置探究上述设想的反响原理是否可行。(1)能证明装置A“释放CO2的现象是_。(2)装置B在实验结束撤掉酒精喷灯时的作用是 。(3)上述反响结束后,小组同学对D中固体的成分进行探究,以证明是否“捕捉到CO2。猜想与假设D中的固体可能为:.只有氧化钙;.氧化钙与
19、碳酸钙;.只有碳酸钙。进行实验甲同学从D中取一定量的固体于试管中,并参加一定量的水,振荡,有白色不溶物。甲同学据此认为试管中的固体为碳酸钙,即猜想成立。乙同学认为上述实验缺乏以证明猜想成立,其理由是_。乙同学从D中取一定量的固体于试管中,参加一定量的水,触摸试管外壁,感觉发热;继续向试管中参加几滴稀盐酸,没有发现气泡产生。乙同学据此认为试管中的固体只有氧化钙,即猜想成立。丙同学认为乙的实验缺乏以证明猜想成立,理由是_。丙同学认为利用感觉温度变化的方法判断是否有氧化钙不可靠,他用水、酚酞溶液和稀盐酸证明了猜想成立,请完成他的实验报告。(4)通过以上探究,小组同学认为科学家的设想在反响原理上是可行
20、的。该设想的优点有_(填字母序号)。A原料易得B充分利用太阳能C释放出的CO2可作为资源加以利用【答案】C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防止石灰水倒吸入装置A中热的试管内(炸裂试管 氧化钙与水反响生成的氢氧化钙微溶于水,也可能出现白色不溶物即使有碳酸钙,参加的少量稀盐酸先与氢氧化钙反响,也不会出现气泡取少量D中固体参加试管中,加水振荡,滴加无色酚酞溶液;再向试管中参加足量的稀盐酸ABC92021河北乙炔(C2H2)气体和氧气反响能产生高温火焰,工人师傅常用氧炔焰切割或焊接金属。 乙炔由碳化钙(块状固体,化学式为 CaC2 )与水反响生成,同时生成一种白色固体。 提出问题 白色固体是什么物质? 作出猜想
21、 小明经过思考认为有以下几种可能: 猜想一:CaO;猜想二:_;猜想三:Ca(OH)2 。 他的依据是_。交流反思 经过同学们交流讨论,认为猜想一不成立。否认猜想一的理由是_。 进行实验(1)取少量白色固体放入试管中,滴加稀盐酸,没有观察到_,证明猜想二不成立。 (2)取少量白色固体参加水中,取上层清液,_有白色沉淀出现,证明猜想三成立。该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_。结论:白色固体是 Ca(OH)2。拓展应用 碳化钙与水反响非常剧烈,乙炔的密度比空气略小。实验室欲制取并收集纯洁的乙炔,要求做到节约、平安、随时发生、随时停止,你选择的装置是_(选填装置序号)。10 2021南京某兴趣小组对物质的性质和
22、成分进行相关探究。(1)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如下,填写相应的元素符号:某同学用硫酸铜溶液把“铁刀变成铜刀,其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_,该反响的根本反响类型为_。(2)兴趣小组同学用氧化铜与足量的碳粉利用图ZT712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对生成气体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 生成的气体中是否含有一氧化碳?实验与讨论翻开K,缓缓通入枯燥的氮气一段时间。关闭K,加热至一定温度使之反响,用气囊收集气体样品。除去气体样品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剩余气体收集在集气瓶中,图ZT713所示装置中最为合理的是_。实验求证将除尽二氧化碳后的气体样品枯燥,仍然用图ZT712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A中的固体应选用_,B中溶液为澄清石
23、灰水,假设A中黑色固体出现了红色,B中澄清石灰水_,可说明气体样品中含有一氧化碳。实验反思碳粉复原氧化铜的实验中,假设生成的气体中含有一氧化碳,那么反响时消耗碳、氧元素的质量比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38。112021达州 2021年化学实验操作考试中,有一题目是鉴别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请你参与探究:提出问题 如何鉴别这两种无色溶液?实验方案 小琪等几位同学进行了如图ZT714所示的实验。请你答复以下问题。(1)C组实验中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_。(2)其中不能到达实验目的是_(填字母)。(3)D组实验中变浑浊的原溶液是_。继续探究 实验结束后,小琪同学将A、B、C、D四组试管中的物质全
24、部倒入同一个干净的烧杯中,充分反响后,得到无色澄清透明的溶液,对该溶液的成分又进行了探究。提出问题 该溶液中除水、酚酞外还含有哪些物质?查阅资料 氯化钙溶液呈中性。猜想与假设._;.NaCl、CaCl2、HCl;.NaCl、CaCl2、NaOH。反思与拓展 上述猜想与假设中只有一个不成立,它是_(填序号),理由是_。根据所学化学知识,验证烧杯内溶液中可能有的物质是否存在,以下哪些物质单独使用不能完成该实验_(填字母)。apH试纸b硝酸银溶液c紫色石蕊溶液d铜e足量氢氧化钠溶液122021河北某兴趣小组对“蜡烛燃烧的产物进行探究。查阅资料 蜡烛的主要成分是石蜡,石蜡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作出猜想
25、 蜡烛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实验验证(1)用干冷的小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观察到_,证明有水生成。(2)用涂有饱和石灰水的小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二氧化碳生成。二氧化碳和石灰水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_。小明提出质疑:石灰水变浑浊不一定是生成了碳酸钙,还可能是饱和石灰水受热后_,析出了氢氧化钙。同学们又用图ZT715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1分钟后,提起锥形瓶,翻转后注入20 mL饱和石灰水,加塞、振荡,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确定有二氧化碳生成。实验中小明观察到一个意外现象:锥形瓶内壁上有少量黑色物质。交流讨论 经分析,同学们一致认为黑色物质是石蜡不充分燃烧生成的_。由此他们猜想还可能生成一氧化碳。为验证一氧化碳,他们设计了如图ZT716所示的实验。实验验证(1)实验前,先在玻璃管的中部放入一团棉花,其目的是_。(2)将a端插入蜡烛的焰心。(3)用酒精灯加热b端的糊状物,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黑色物质变成红色,证明蜡烛不充分燃烧有一氧化碳生成。(4)为防止玻璃管中的红色物质又被氧化变成黑色,接下来的操作是_。拓展应用 含碳燃料不充分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等物质,浪费资源,且污染空气。为使其充分燃烧,应采取的措施是_(答一条即可)。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