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诗词五首饮酒春望雁门太守行赤壁渔家傲教案.doc
《24诗词五首饮酒春望雁门太守行赤壁渔家傲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4诗词五首饮酒春望雁门太守行赤壁渔家傲教案.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优质文本?饮酒其五?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陶渊明的文学常识及写作背景;朗读、背诵全诗。2、通过了解作者生平及写作背景来把握诗歌主旨,体味诗人抒发的思想情感及语言的音韵美。3、感悟诗人热爱自然,回归自然,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教学重点:目标1. 教学难点:目标2.教学方法:朗读、研讨。 课型:新授课。课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释题导入:本诗是陶渊明的组诗?饮酒诗二十首?中的第五首。陶渊明的?饮酒?诗共二十首,并有一段序文,是他“闲居寡饮“既醉之后的作品,不是一次完成的。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教师范读、领读全诗。2、学生自由朗读、齐读全诗。3、陶渊明约365427,字元亮,一说名潜
2、,字渊明,世称靖节先生,因宅边曾有五棵柳树,又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人。作品有?归园田居?饮酒?拟古?等,其中以田园诗居多,后世称他为田园诗人,他的五言诗成就最高。4、背景资料:选自?陶渊明集?。?饮酒?共有二十首,本文选的是第五首,大约写于作者归隐后的第二年约417年,是酒后所作。5、学生朗读、背诵。三、细读品味:1、“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置身“人境,却能做到“无车马喧,不染世俗之事,2、“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自问自答,无求名逐利之心,即使身居闹市,也与身在深山无甚不同。诗人用平淡的话道出这个深刻道理。第一层,从哲学的高度来表达自己的人生态度。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
3、佳,飞鸟相与还。夕阳西下,飞鸟投林,万物自由自在,一派自然和谐景象。4、“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此时,诗人心旷神怡,假设有所悟,其间意趣,是不能用语言来表达的。第二层,写诗人从对自然界的欣赏中,得到美的享受和启迪。四、合作探究:结尾两句有什么深层含义?明确:最后两句,是全诗的总结:在这里可以领悟到生命的真谛,可是想要把它说出来,却找不到适宜的语言了。实际的意思是说:着一种真谛,乃是生命的活脱脱的感受,逻辑的语言缺乏以表达它的微妙与整体性。禅学的味道,在这里已经显露端倪了。在诗的结构上,这两句非常重要。它揭示了全诗的形象所要表达的深层意义,同时也把读者的思路引回到形象中,让读者去体悟,去咀嚼。
4、五、教师小结:诗人写幽美深远的景和悠然自得的情,在情景交融的境界中蕴涵着万物各得其所的哲理。人闲逸而自在,山静穆而高远。在那一刻,似乎有共同的旋律从人心和山峰中一起奏出,融为一支轻盈的乐曲,同时也表达了全诗的宗旨复归自然。这首诗通过对田园生活中自然景色的悠闲欣赏,表现了作者厌倦官场喧嚣,决心归隐自洁、超脱世俗的人生追求。六、布置作业:研讨与练习一。七、板书设计: 饮酒在人境、无车马喧心远采菊 篱下 南山;山气 日夕 飞鸟悠然热爱自然、淡泊名利。?春望?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诗歌内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2、能力目标:反复朗读,背诵课文;把握重点词语,分析景物意象,体会作者的思想
5、感情。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爱家爱国的思想感情。二、教学重、难点:通过分析诗歌的意象,结合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三、教学时间:1课时四、教学方法:朗读感知法,情境品味法教学过程一、导入 以爱国名言,人民苦难等相关内容导入。二、简介背景安史之乱、作者杜甫。三、朗读感知1、反复朗读。要求:读准正音、节奏、语气语调。2、检查朗读情况,引导学生正确译读。3、引导学生背诵。四、研读赏析。1、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再现形象,把握物境。诗歌的首联写了哪几个形象?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学生明确:写了国都、山河、城、草木四种形象。这是一幅论陷长安城的破败景象:国都论陷,城池残破,山河依旧,乱草丛生,满目凄然。颔联
6、写了几个形象,组成了怎样一幅画面?明确:写了花、鸟。春花盛开,鸟儿和鸣,但诗人在视听上并没有愉悦之情,因他与家人的别离感伤所致。让学生想象颈联、尾联的形象及画面。明确:烽火连天,兵荒马乱,诗人盼望得到家书,可一直都大失所望,由此而焦虑忧愁,满头白头,头发稀疏得不能插簪。2、引导学生体会情感,把握情境。提问: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明确:全诗抒发了诗人忧国思亲的情感。提问:全诗抓住哪些词语和意象来表达心情?明确:国“破国家支离破碎 草木“深更令人满目凄凉、花溅泪,鸟惊心衬托诗人因国破家亡而产生强烈伤痛的感情。 “抵万金表达诗人对妻子儿女及家中亲人的思念。 “搔不胜簪:头发稀疏不能插针簪,衰
7、老得快,忧国、伤时、思家所致。五、课堂小结,并美读课文。六、稳固提升 见附页板书设计 肖联写景 心生伤痛 颔联抒情 离愁别恨 借景抒情春望 颈联叙事 眷家思亲 寓情于物 尾联描写 忧国伤时 ?雁门太守行?教学设计【教学内容】?雁门太守行?是唐朝诗人李贺借用乐府旧题,描绘了一场边关战争,歌颂了守边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诗人以色彩斑斓的词语描绘悲壮的战争风云,构成了奇特的意境。【教学目标】 1以读激趣,感知内容。 2以品感悟,领会诗情。【教学重点】抓住关键字、词、句赏析诗词,体会炼词炼字之妙境。【教学难点】 渗透“以诗解诗的方法,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讲述李贺
8、以诗求见韩愈的故事。内容如下:元和二年深秋的一天,当时的小青年李贺带着一首诗去求韩愈。当时,韩愈刚把客人送走,非常疲倦,准备休息。当他的门人把这首诗送给他时,他一边脱着衣服,一边很随意地看了送过来的诗歌。可是,当他看到开头两句诗时,便大为震惊,连忙请李贺进来详谈。而这仅以开头两句就打动韩愈的诗,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雁门太守行?2板书课题、作者。二、检测预习:1请两名学生上台默写。2在强调字形、读音的根底上,初步读通古诗。三、整体感知:1读注释,弄清古诗内容。重点交流“夜紫“易水“金鳞等词意思。2思考:这首诗描绘了战争场景,请根据诗歌内容找出战事的季节、时间、地点以及简要归作战的经过。明确:
9、季节秋天 时间向日、夜紫黄昏、霜重半夜 地点塞上、易水 经过黑云压城兵临城下、甲光向日严阵以待、半卷红旗夜袭敌营3提问:除了描写战事的具体内容外,诗人还在诗中写了什么内容?明确:环境角色满天、燕脂夜紫、霜重鼓寒 感受报君黄金、玉龙为死4师生交流后,老师擦去黑板上多余的字。具体如下: 黑云压城、甲光向日、角声满天、燕脂夜紫、半卷红旗、霜重鼓寒、报君黄金、玉龙为死四、感悟情感:1提问:这里的“玉龙为死,你能体会到什么?能从文中找到依据吗?2师生交流时,明确:死歌颂了守边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板书:视死如归黑云运用比喻,写出敌军强大,随时可能牺牲。城欲摧随时城破兵败身启。甲光将士披挂上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4 诗词 饮酒 春望雁门 太守 赤壁 渔家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