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奥数教案上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奥数教案上册.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优质文本速算技巧一教学内容:速算技巧一教学要求: (1)理解简算方法,正确合理的进行简便计算. (2)培养计算能力.教学重点: 理解简算方法,灵活计算.教学难点: 能说出简算方法.教学方法:讲解法、练习法。教学过程:一复习 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减法的性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除法的性质各是什么? 二新授1教学例1 计算898+899+901+907+895+911+898+897+906+890 a、观察数据特征讨论可以怎么算? b、分析这十个加数都接近900它们的和一定也接近90010所以先把这些数当做900来加, “多加的要减去,少加的要补上 898+899+901+907+895
2、+911+898+897+906+890 =90010-2-1+1+7-5+11-2-3+6-10 =9002 c、让学生说出刚刚我们是怎么算的? 2练习 计算8888+253+249+248+250+248+246+251+255的值 3教学例2 计算1420430 a、观察讨论如何简算? b、分析:根据数字特征可想到运用乘法分配律及把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假设干倍另一个因数缩小或扩大相同的倍数,积的大小不变,这样三个算式中有一个相同的因数。 1420430 =14203.4+14202.3+1420 =1420 =14200 c、同座位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说简算方法。 4练习 计算5.96+264
3、0.0596+72的值 5教学例3 计算63587-3963-2065+36413-4789-3183的值 a、学生尝试练习; b、讲评,说出你怎么做的? 63587-3963-2065+36413-4789-3183 =63587+36413-3963+2065+4789+3183 =86000 6教学例4 计算的值 a、观察数据特征讨论可以怎么简算? b、分析此题中每个小括号中的被减数是减数的一千倍,并且两个被减数、两个减数之间都是三倍关系,因此可用乘法分配律,先把被除数改写成97932-97.932= 3 再进行简算 =326443 =3 =3 c、你还可以怎么做? 7比拟四个例题,说出
4、它们有什么异同? 三 稳固练习P41、2、P71、3、8 四 本课小结教学内容:速算技巧二教学要求: (1)进一步理解简算方法,正确合理的进行简便计算. (2)培养计算能力.教学重点: 理解简算方法,灵活计算.教学难点: 能说出简算方法.教学方法:讲解法、练习法、比拟法。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速算技巧二 二新授 1教学例1 计算125的值 a、学生尝试练习 b、分析点拨:我们已学过乘法分配律,知道1258=1000第一个乘数可以拆成80与的和, 再运用乘法分配律简算。 解法一:125=125=10000+100=10100 解法二:125=8125=100010.1=10100 解法三:125
5、=812581000=10100 c、三种解法有什么不同?你还有别的方法吗? 2练习 246825 3教学例2 计算12523925645的值 a、学生尝试练习 b、分析点拨:当你看到125、25、5时你会想题中要是有因数2、4、8就好了,再一看发现64=248 再运用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即可简便 12523925645 =125239252485 =125825452239 =239000000 c、除法计算中是否也可以用这个方法,如50000125=5000081258=4000001000=400 4练习 4200025025128 5比拟例一、例二有何异同? 三 稳固练习P72、4、
6、5、6、7 四 本课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教学内容:消去问题一教学要求: (1)学会解答消去问题。 (2)培养解题能力.教学重点: 理解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方法。教学难点: 能说出解题思路教学方法:讲解法、练习法。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消去问题一 二新授 1教学例1: 小明和小红去文具商店买回一些铅笔和橡皮,同学们问两样东西单价,小明说,具体价钱我们忘记了,反正我买了三支铅笔和一块橡皮,共花去元,小红买了四支铅笔和一块橡皮,共花去元。同学们,你能算出铅笔和橡皮的价 钱各是多少元吗? a、审题,说题意; b、讨论如何解答? c、分析点拨:小明买的:3支铅笔的价钱+1块橡皮的价钱元 小红买的:
7、4支铅笔的价钱+1块橡皮的价钱元 比拟两条等式可看出元比元相差正好是1支铅笔的钱,因为两次买的橡皮块数是相同的,利用这一条件,把1块橡皮的价钱消去。 每支铅笔:4-3元 每块橡皮:元 d、学生说出如何解答的? 2 练习 P161 3 教学例2 实验小学食堂第一次运进大米6袋,面粉5袋,共重千克,第二次又运进9袋大米 和7袋面粉,共重625千克。每袋大米和每袋面粉各重多少千克? a、审题,说题意; b、讨论如何解答? c、分析点拨:6袋大米的重量+5袋面粉的重量=425千克 9袋大米的重量+7袋面粉的重量=625千克 6和9的最小公倍数是18,将6袋大米和5袋面粉共重425千克都扩大3倍,9袋大
8、米和7袋面粉共重625千克都扩大两倍,可得:18袋大米的重量+15袋面粉的重量=1275千克 18袋大米的重量+14袋面粉的重量=1250千克 这样可消去大米的重量. 每袋面粉:4253-6252)(53-72)=25千克 每袋大米:425-2526=50千克 d、同座位说出怎样解答的? 4比拟例1、例2的异同。 三稳固练习 P181、2 四本课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内容:消去问题二教学要求: (1)进一步学会解答消去问题。 (2)培养解题能力.教学重点: 理解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方法。教学难点: 能说出解题思路教学方法:讲解法、练习法。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消去问题二 二新授 1教学
9、例1 早晨妈妈买了1千克青豆和2千克菠菜,共花去元;张阿姨买了同样的2千克青和1千克菠菜,共花去元。求青豆和菠菜的单价各是多少? a、审题理解题意 b、讨论如何解答 c、分析:妈妈:1千克青豆的元数+2千克菠菜的元数元 阿姨:2千克青豆的元数+1千克菠菜的元数元 我们发现两个人各买的青豆的总重量和购置菠菜的总重量是相等的,两个人共买了3千克青豆和3千克菠菜。那么3千克青豆的元数+3千克菠菜的元数=元 1千克青豆的元数+1千克菠菜的元数=3元 在与第一组条件结合起来: 13千克青豆的元数+3千克菠菜的元数:4.2+4.8=9元 21千克青豆的元数+1千克菠菜的元数:93=3元 31千克菠菜的元数
10、:元 41千克青豆的元数:元 d、回忆例1的解法,有时消去问题中两个未知量存在特殊关系,可以利用例1的方法。 三稳固练习 P201、2先试做再说解题方法。 P213、4、5 四本课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内容:流水行船问题一教学要求: (1)理解流水行船问题的数量关系,学会正确解答。 (2)培养解题能力.教学重点: 理解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方法。教学难点: 能说出解题思路教学方法:讲解法、练习法。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流水行船问题一 二新授 1、知识导航:顺水速度=船速+水速 逆水速度=船速-水速 2、教学例1 一艘船在一条河中顺水航行每小时行40千米,逆水航行每小时行30千米。这艘船
11、在静水中的速度是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a、理解题意; b、讨论如何解答; c、分析点拨; 由顺水速度=船速+水速 逆水速度=船速-水速 得出:两式相加顺水速度+逆水速度=船速+船速; 一个船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 40+302=35千米 3、教学例2 一艘船在一条河中顺水航行每小时行40千米,逆水航行每小时行30千米。这条河的水速是每小时多少千米? a、题目什么求什么? b、讨论如何解答? c、分析点拨: 由顺水速度=船速+水速 逆水速度=船速-水速 得出:两式相减顺水速度-逆水速度=水速+水速 一个水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 40-302=5千米 4、比拟例1、例2有什么相同、不同之处;
12、 三稳固练习 P231、2 四本课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教学内容:流水行船问题二教学要求: (1)进一步理解流水行船问题的数量关系,学会正确解答。 (2)培养解题能力.教学重点: 理解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方法。教学难点: 能说出解题思路教学方法:讲解法、练习法。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流水行船问题二 二新授 1、教学例1 甲、乙两港相距300米,一艘轮船从甲港顺水航行到乙港共行了6小时,而一只漂流瓶同时也从甲港同是漂流到乙港用力量25小时。求轮船的静水速? a、理解题意; b、讨论如何解答? c、分析点拨:漂流瓶为什么能从甲港漂流到乙港,还不是水流带动着瓶子往前流动吗?题目的意思其实是轮船顺水
13、航行300千米用了6小时,漂流瓶与水速行300千米用25小时, 根据第一组条件可求出船的顺水速度,根据第二组条件可求出水流速度。 轮船的顺水速度:3006=50千米 水速:30025=12千米 轮船的静水速度:50-12=38千米 d、同座位说出此题是如何解答的。 2、 教学例2 甲、乙两港的水路长360千米,一轮船顺水航行这段路程用了15小时,逆水航行这段路程用了20小时,而另一支轮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每小时航27千米,问另一艘轮船顺水行这段 路程需多少小时? a、理解题意; b、讨论如何解答? c、分析点拨:既然两条船都在同一河道上行驶,那么水速也应该一样,根据第一支船的顺水速和逆水速可求出
14、水速,这样另一支船的顺水速也就可以求出来了。 轮船的顺水速:36015=24千米 轮船的逆水速:36020=18千米 水速:24-182=3千米 另一条船的顺水速:27+3=30千米 另一条船的航行的时间;36030=12小时 3、比拟两例题。得出: 一些漂流物从上游漂流下来的速度其实就是水速,并且两航行物行驶同一河道时, 水速不变,根据各自的逆水速、静水速、顺水速、借助水速可求出其他相应量。 三稳固练习P251、2 四本课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教学内容:流水行船问题三教学要求: (1)进一步理解流水行船问题的数量关系,学会正确解答。 (2)培养解题能力.教学重点: 理解数量关系,掌握解题
15、方法。教学难点: 能说出解题思路教学方法:讲解法、练习法。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流水行船问题三 二新授 1、教学例1 甲、乙两船在静水中速度分别为每小时24千米和每小时36千米,两船从某河相距336千米的两港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几小时相遇? a、理解题意; b、讨论如何解答? c、分析点拨:总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而 速度和=甲船顺水速+乙船逆水速 =甲船速+水速+乙船速-水速 =甲船速度+水速+乙船速度-水速 =甲船速度+乙船速度 两船速度和:24+36=60千米 相遇时间:336小时 d、同座位交流解题方法。 2、 教学例2 甲、乙两船在静水中速度分别为每小时24千米和每小时36千米,两船
16、从某河流相距336千 米的两港同时出发同向而行,甲船在前,乙船在后,几小时后乙船追上甲船? a、理解题意; b、讨论如何解答? c、分析点拨:如果两船顺水行驶,那么 两船速度差=乙船顺水速-甲船顺水速 =乙船速度+水速-甲船速+水速 =乙船速-甲船速 如果两船逆水行驶,那么 两船的速度差=乙船逆水速-甲船逆水速 =乙船速-甲船速 33636-24=28小时 d、同座位交流解题方法。 3、比拟例1、例2 两船在水中的相遇问题和陆地上相遇问题一样,追击问题也一样。 三、稳固练习 P271 课外作业P281、2、3、4、5 四、本课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内容:列方程解应用题一教学要求: (
17、1)学会列方程解容许用题,找准数量关系式。 (2)培养解题能力。教学重点: 找数量关系,正确解容许用题。教学难点: 能说出解题思路教学方法:讲解法、练习法。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 列方程解应用题一 二新授 1、教学例1 妈妈和张阿姨一起上街买了一些雪梨。小明问:“妈妈你买了这么多,是多少个呀? 妈妈笑眯眯的说:“我和张阿姨一共买了100个,并且我比张阿姨多买了8个。你能算算看妈妈和张阿姨各买了多少个雪梨吗?同学们,你能帮小明一起来算一算吗? a、理解题意; b、讨论如何解答? c、分析点拨:题中所给的条件都是说明两个人所买雪梨个数的关系,碰到这种情况,我们以一组条件来解,另一组条件做为等量关系
18、式来列方程。 设:张阿姨买X个雪梨,妈妈买X+8个雪梨 X+X+8=100 X=46 100-46=54个 d、此题还可以怎么解?同座位交流解题方法。 e、比拟两种解法; 2、小结 从例题可知:题中两个条件都反响两个未知量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以其中的一个条件来解设,另一个条件做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从而求出两个未知量。 三、稳固练习P301、2 四、本课小结 教学内容:列方程解应用题二教学要求: (1)能比拟熟练的找出题中数量关系,列方程解容许用题。 (2)培养解题能力。教学重点: 找数量关系,正确解容许用题。教学难点: 能说出解题思路教学方法:讲解法、练习法。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 列方程解应
19、用题二 二新授 1、教学例1 实验小学少年数学爱好者俱乐部五年级有三个班,一班人数是三班人数的倍,二班比三班少4人,三个班共有147人。请问三个班各有学生多少人? a、理解题意; b、讨论如何解答? c、分析点拨:题中虽然有三个未知量,但都是和三班人数相比的,因此,只要以一个未知数来表示三班的人数,其他两个班的人数可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出来。 设:三班有X人,一班人,二班X-4人 1.02X+X-4+X=147 X=50 一班:50=51人 二班:50-4=46人 2、教学例2 有三个数的平均数是,其中第一个数是,第二个数比第三个数大。求第三个数。 a、理解题意; b、讨论如何解答? c、分析点
20、拨:三个数平均数是4,其中隐含了三个数的和3=28.2 即第一个数+第二个数+第三个数3 设第三个数是X,第二个数是,那么方程为: 9.1+X+3 3、比拟例1、例2有何异同? 三、稳固练习P321 四、本课小结 列方程解应用题关键找什么?教学内容:列方程解应用题三教学要求: (1)(1)能比拟熟练的找出题中数量关系,列方程解容许用题。 (2)培养解题能力。教学重点: 找数量关系,正确解容许用题。教学难点: 能说出解题思路教学方法:讲解法、练习法。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 列方程解应用题三 二新授 1、教学例1 商店里现有排球和足球共98个,如果排球和足球都卖掉9个,那么,排球个数是足球 的4倍
21、,求原来的排球数和足球数。 a、理解题意; b、讨论如何解答? c、分析点拨:从条件得出两道等量关系式, 即 原来排球的个数+原来足球的个数=98; 现在排球数+现在足球数=4 不妨以第一等量关系式来解设,第二关系式列方程 设原来有排球X个原来有足球98-X个 X-998-X-9=4 X=73 原来足球数:98-73=25个 d、此题还可以怎么解答 2、 教学例2 玲玲和洋洋是双胞胎,爷爷今年的岁数比他们两的岁数和还要大52岁。在过10年,爷爷的岁数将是她们两岁数和的2倍。问玲玲和洋洋今年几岁?爷爷今年多大年龄? a、理解题意; b、讨论如何解答? c、分析点拨:此题也存在两个等量关系式 今年爷爷的年龄-今年玲玲的年龄+今年洋洋的年龄=52岁 10年后爷爷的年龄10年后玲玲的年龄+10年后洋洋的年龄=2倍 设玲玲今年X岁,那么洋洋也是X岁,爷爷今年52+X+X岁 52+X+X+10X+X+10+10=2 X=11 爷爷今年的年龄:11+11+52=72岁 d、假设设10年后玲玲和洋洋年龄各是X岁,此题还可以怎么解答? 3、比拟例1、例2 三、稳固练习P341 课外作业P351、2、3、4、5 四、本课小结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