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一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表格式教案.docx
《部编本一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表格式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本一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表格式教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第 四 单元教材解读 教材分析 本单元围绕“家人这个主题编排了?静夜思?夜色?彩虹?端午粽?4篇课文。 ?静夜思?是一首古诗,语言浅显易懂,主要表答作者李白对故土的思念;儿童诗?夜色 ? 和散文?彩虹?想象奇特,用孩子的视角和童趣化的语言进行表达;?端午粽?是 关于传统节日风俗的散文,引导学生了解热爱中华传统文化。读好长句子是本单元的学习重点和难点。在? 端午粽?的课后题中提出了“读好长句子的学习要求,这个要求贯穿整个单元的教学。夜色中出现了比拟明显的长句子,在课堂上要引领学生初步感知长句子的停顿,读通、读懂长句子;?端午粽?一课要对长句子的朗读做重点指导,学习运用词语连续、正确停顿等
2、方法把长句子读好;?彩虹?一课要指导学生读好多个分句组成的反问句,读好分句间的停顿,并能试着读出问句的语气和情趣。 语言的积累也是本单元教学的一个重点,包括词语的积累和古诗的积累。词语的积累有常见词语的积累,如,积累与身体部位有关的词语,归类识记带“月字旁的字,积累“x来x去的词语。?静夜思?和?寻隐者不遇?要求学生能够朗读、背诵。 下各镇中心小学(单元汇课)教学设计年级一年级学科单元第四单元汇课时间课题?静夜思?课时课型设计者杨媚执教者教学目标1. 认识“夜、思等9个生字;会写“思、床等7个字。2. 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学习重难点兴趣点1. 想象画面,初步感受诗中描绘
3、的景象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读出古诗节奏;背诵古诗。教学过程二次修改第一课时一、猜谜导入,揭示课题1导言: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请大家猜一猜,看谁最聪明。2多媒体课件出示: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面圆镜,有时像把镰刀。(谜底:月亮)3课件展示月下美景图,教师用优美的语言引入并揭示课题 4板书课题,学习生字“夜、思等。(1)指名试读课题。(2)指导学生把课题读准。(3)引导学生说说认识这三个字的方法。这三个字你们认识吗?是怎么认识的?能给它们找找伙伴吗?(4)教师根据学生口头组词相机板书:安静、夜晚、思念。5课件演示秋夜李白望月图,教师引
4、导学生看图:这是什么时候?谁在干什么?(1)学生看图说一说图上的内容。二、初读古诗,识记生字1教师提出学习要求:我知道很多小朋友已经会读这首诗了,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不仅能认识古诗中的生字,还能正确、流利地背诵这首古诗。2播放古诗朗诵课件,请学生认真听记古诗内容。3学生先自读诗句,边读边在诗中圈出生字条里的生字,圈好生字后多读几遍,再与小伙伴合作识记不认识的字。4教师指名读古诗,评议是否读准字音。5检查学生生字学习情况。(1)出示生字卡片:夜、思、床、光、疑、举、望、低、故。开火车试读,要求读准。静夜思念床前月光疑问举头远望低头故土请小老师领读。(2)组织学生交流多种识字方法,教师相机指导
5、。找出在题目中刚认识的两个字“静、夜,请小老师领读。自读“床、光、望、乡,说发现。(它们都是后鼻音的字,而且韵母都是n。)相机理解“举:请学生把铅笔“举起来;请“举手。通过反义词的方法理解“低。联系诗句内容“望明月,理解“望是“看的意思。用加一加识字法学习“故。介绍偏旁“攵。教师相机引导学生理解“故土,知道学生们的故土在哪儿。6做“摘星星的游戏。(1)课件出示情境图,教师激趣: (2)学生积极参与游戏,正确认读生字。7做“把字宝宝送回家的游戏。教师用课件出示诗句,刚识记过的字用红颜色表示,学生齐读诗句。三、朗读古诗,了解大意1读古诗我们还应该注意什么?(停顿)2出示画有停顿符号的诗句,让学生在
6、书上标一标。3师范读,学生练读。4这首诗讲的是什么意思呢?小组讨论交流,不懂的地方互相问一问。5指名说说。6提出不懂的地方。7相机理解“霜:你在哪儿见过霜?(天冷的时候,玻璃上、地上会结出一层白白的冰晶,那就是霜。)8再次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练习说话,体会诗意。第二课时一、细读古诗,感受诗意1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朗读古诗。你喜欢怎样读就怎样读。2学习第一句古诗。(1)指名读整句诗,说说自己对这句诗的理解。(2)相机指导:“明月光是怎样的月光?(明亮的月光。)(3)多媒体创设情景:明亮的月光照在诗人床前。(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诗句。3学习第二句古诗。(1)指名读整句诗。(2)组织学生交流对诗
7、句的理解,出示图片,直观认识“霜,并与月光下的景象比照。(3)鼓励学生尝试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用上“_好似是_的句式。(明亮的月光照在诗人的床前,好似是铺在地上的白霜。)4学习第三句古诗。(1)看多媒体理解“举头的意思。请举头(做动作),“举头还可以说成什么?(2)说说诗人在干什么。(3)指名读整句诗,说说自己对这句诗的理解。(诗人抬头望着天上明亮的月亮。)5学习第四句古诗。(1)指名读整句诗,说说自己对这句诗的理解。(2)引导学生用动作表示“低头的意思。(3)诗人看着挂在天空中的明月,会想到什么呢?(会想到家乡,想到亲人。)二、再读古诗,深化情感1课件出示图片,在柔和的古筝声中教师导学:在这
8、个安静的夜晚,月亮是圆圆的。圆月象征着团圆,而诗人却单独一个人漂泊在外。此时此刻,他的心情是怎样的呢?(难过、伤心)2教师范读,学生一边欣赏画面,一边感悟诗中传递出来的思想感情。3同学们,此时你们看到月亮会想到什么?(播放乐曲)4诗人看着挂在空中的明月,又会想到故土的什么呢?5教师引读:是啊,在这样的夜晚,我们是多么思念亲人啊!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自己及李白的思念读这首古诗吧!6指名诵读,以评促读。7播放音乐,创设情境表演:此时此刻,你就是诗人李白。你远离家乡,远离亲人,在一个静静的夜晚,单独站在窗前望着圆月(生双手放在背后合拢,深情吟诵。)8推荐最正确表演者上台配乐表演。9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方式背
9、诵这首古诗。三、古诗赏析,了解诗人1课件出示?古朗月行?月下独酌?这两首诗。教师导学:一轮明月,一段思乡情,一首?静夜思?。李白还有很多诗作都写到了月亮,我们来欣赏两首。2课件播放配乐朗诵?古朗月行?月下独酌?。3再次介绍李白。4引导学生到?小学生必背古诗八十首?中去找一找、背一背李白的其他诗歌。四、指导书写,学写生字1引导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1)你发现了什么?(2)你认为哪几个字比拟难写?2教师范写。重点指导“思、前、故的写法。3学生独立写。教师提示学生注意写字时的坐姿与执笔姿势。4展示学生作业,肯定优点,指出缺乏。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下各镇中心小学(单元汇课)教学设计年级一年级学
10、科单元第四单元汇课时间课题?夜色?课时课型设计者杨媚执教者教学目标1 认识“胆、敢等12个生字和厂字旁1个偏旁;会写“色、外等7个字。2 能借助拼音,正确地朗读课文;读好长句子的停顿,读懂句子的意思。学习重难点兴趣点1. 初步懂得“克服胆小,做个勇敢的人,能收获美好的道理。2. 读好长句子的停顿,读懂诗歌的意思。教学过程二次修改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1多媒体课件播放视频,感受夜色的神秘与美丽。(1)师生共同欣赏视频,伴随着悠扬的旋律,多媒体课件展示夜晚迷人的景色。(2)导问:说一说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夜晚。(3)教师追问:在这样漆黑的夜晚,你们害怕吗?(4)学生依据平时的生活体验,谈一谈对夜晚
11、的感受。2走入情境,揭示课题。二、初读诗歌,认读生词1自由朗读诗歌。(1)教师提出朗读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读流利。(2)学生按照要求自由朗读诗歌,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字音。 (3)小组内比赛读课文,一名同学读,其他同学认真倾听,纠正字音。(4)指名分别朗读两小节,把句子读通顺。2学生自学生字。(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圈画出本课的生字。(2)借助拼音,反复拼读圈画的生字。认识新偏旁“厂。(3)同桌相互检查,当小老师纠正对方读得不准确的字音。3教师组织学生汇报识字情况。(1)多媒体课件出示生词:胆子、勇敢、往来、外面、窗户、忙乱、偏见、散步、原来、好似、微笑。(2)开火车认读生词,教师适
12、时纠正字音。(3)游戏环节小火车过站台,每过一个站台出示一个本课生字,请同学当小老师领读生字。(4)说说自己是怎么记住这些生字的,交流记忆方法。三、诵读诗歌,体会诗歌情感变化1逐段朗读,感受“我的心情变化。(1)在第一小节中,找出描写“我害怕夜晚的句子,读一读。 (2)指导朗读第一小节:“天一黑就不敢往外瞧“可我一看窗外心就乱跳。读这两句时,音调放低些,读出害怕的语气。(3)指名学生朗读第一小节,学生朗读时教师适时指导。(4)全班齐读,读出小朋友对夜晚害怕的心情。(5)第二小节中,找出描写“我从害怕夜晚到变得不害怕夜晚的句子,读一读。 (6)指导朗读第二小节 (7)指名学生朗读汇报,注意伴随着
13、小朋友心情的变化,朗读语气也要发生变化。(8)朗读比赛,读中体会小朋友从害怕夜色到喜欢夜色的心理变化。四、集中识字,指导书写1过渡: 2指导书写生字看、笑、外、晚、再。(1)学习生字看。引导学生在第一小节中找出生字“看,并读出这句话。指导学生学习“看:把手放在眼睛上就是“看,运用字形记忆法识记生字。读出诗歌中带有“看字的这句话,体会小朋友害怕夜晚的心理。(2)学习生字笑。教师在黑板演示,学生书空,学写生字笑。师生互动,做一做微笑的动作,体会微笑时人们的心情。(3)学习生字外。观察生字结构,学生汇报识记方法。(夕卜外)教师在黑板上书写汉字,学生书空。注意“卜的写法,先写垂露竖,再写点。(4)学习
14、生字晚、再。观察生字结构,学习书写。师生共同书写生字,比一比谁写得工整、漂亮。3比拟识字法:书写带有“巴的生字“色“爸。(1)观察生字“色“爸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相同:上下结构,下面都是“巴字。不同:书写“色字,上面稍小一些。书写“爸字,上面稍大一些。(2)比赛书写汉字,小组派代表在黑板上书写汉字,比一比哪个小组写得美观、大方。五、总结全文,再次感受夜色.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下各镇中心小学(单元汇课)教学设计年级一年级学科单元第四单元汇课时间课题?端午粽?课时课型设计者杨媚执教者教学目标1. 认识“端、粽等13个生字和立字旁、米字旁两个偏旁;会写“午、节等7个字。2. 通过图文结合、联系生
15、活实际,了解“箬竹叶、糯米、掀开、剥开、裹着等词语的意思3.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读好长句子;通过想象画面、体会心情朗读好课文学习重难点兴趣点1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粽子的样子、味道等,初步了解端午节包粽子、吃粽子的习俗、来历。正确朗读课文,读好长句子。教学过程二次修改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1.多媒体课件播放视频,展示端午节丰富多彩的习俗活动。(1)师生共同欣赏视频,感受端午节的节日气氛。(2)导问:说一说在端午节这个中国的传统节日里,人们都会做什么。 (3)教师追问:端午节,家家户户都有包粽子的习俗。孩子们,你们喜欢吃粽子吗?和大家说一说,你都吃过哪些味道的粽子?2走入情境,揭示课
16、题。二、初读课文,认读生词1自由朗读课文。(1)教师提出朗读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读流利。(2)学生按照要求自由朗读,教师巡视学情,及时纠正字音。2学生认读生字。(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圈画出本课的生字。(2)借助拼音,反复拼读圈画的生字;认识新偏旁“立“米。(3)同桌相互检查,当小老师纠正对方读得不准确的字音,并说说自己是怎么记忆这些生字的。3.教师指导学生认读生词。(1)游戏环节:我是读词王。(2)多媒体课件出示生词:端午节、粽子、总是、糯米、中间、十分、鲜肉、带回去、知道、据说、纪念。(3)以小组为单位,抢读生词,读正确的小组得到词卡,并且领读,得到词卡最多的小组获胜。(4)齐读课
17、文,注意生词在课文中的读音。三、再读课文,练习书写1教师配乐范读课文。2指名学生逐段汇报朗读,把句子读通顺。3教师指导学生多种方法朗读。(1)课件出示朗读要求。说一说课文共由几个自然段组成。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并读给同桌听。(2)学生按照要求朗读课文。(3)教师范读,指导学生把长的句子画出停顿。4教师指导学生书写生字叶。(1)课件出示:箬竹叶的图片。(2)学生观察图片,从颜色、形状上来描述箬竹叶的样子。(3)多媒体课件出示生字叶,看图学习生字。(4)师生共同书写生字,比一比谁写得工整、漂亮。5指导学生书写生字真。(1)观察生字结构,总结书写规律,学习书写。(2)巧记生字:笔画中横最多,中间三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一年级 下册 语文 第四 单元 表格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