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促织》教学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促织》教学教案.pdf(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促促织织一、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1、疏通文意,掌握尚、售、冀、会等词的意义及少间、食顷、斯须、俄等时间副词的用法2、掌握文中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情况以及文言文特殊句式3、把握文章内容,赏析其曲折离奇、跌宕起伏的情节4、赏析本文细腻的心理描写以及本文的思想内容5、文中荒诞离奇的“偶然”寄托了作者对成名的同情,对腐朽封建统治的谴责,从而培养学生同情、关心弱者,敢于同现实丑恶作斗争的精神二、教学重点与难点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疏通文意,积累知识,把握文章内容2、赏析文章的情节,描写特色及思想内容3、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三、课时安排:二课时三、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第一课时一、导语设计一、导语设计板
2、书: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这两句话是郭沫若为蒲松龄纪念馆“聊斋堂”写的对联。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借“写鬼写妖”的题材内容来达到“刺贪刺虐”1的目的。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促织就是借助一只小小的蟋蟀来显示那个怪胎社会的古怪事情的。欲知故事详情,请听促织分解。二、作者简介二、作者简介蒲松龄(16401715)清初文学家,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今淄博)人。早岁即有文名,羡慕功名,醉心科举。虽童子试连中第一,此后却屡试皆第。除三十一岁曾作了一年幕客外,毕生都在家设馆教书。他是一位有多方面艺术才能的作家,一生著述丰富。除著有聊斋志异聊斋文集 聊斋诗集外,还有诗一千几
3、百首,词一百首,散文四百多篇,“俚曲”十四篇,戏曲三本,长篇白话小说醒世姻缘传据说也是他作的。三、三、聊斋志异简介聊斋志异简介聊斋志异是蒲松龄用了 20 年左右时间写成的短篇小说集,是他的代表作,共 16 卷,431 篇。“聊斋”是作者的书房名,“志异”就是专记奇闻怪事之意。本书主要运用唐传奇小说的文言体,通过谈狐说鬼的表现方式,托笔幻想,寄意现实批评当时的社会政治。作品的艺术成就很高。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艺术典型,故事情节委婉曲折,布局巧妙,结构严谨,语言精练,善于叙事。题材可分为:婚姻爱情类,如婴宁 连城 小翠批判科举制度类。如叶生 司文郎 颜氏等2揭露黑暗现实的。如:席方平 胭脂 促织四、
4、整体感知,疏通文意四、整体感知,疏通文意1、整体感知促织是聊斋中的名篇,作者通过写成名一家被官府逼迫交纳蟋蟀以致倾家荡产,但又终于致富的故事,深刻揭露了封建徭役的残酷,辛辣讽刺了“一人飞升,仙及鸡犬”的丑剧,有深刻的社会意义。2、正音正字3、划分小说的情节结构起因(1)宫中尚促织之戏开端(2)成名因无促织受苦发展(34)成家求卜得虫高潮(57)成子魂化促织结局(8)成名因祸得福五、赏析文章情节安排的巧妙五、赏析文章情节安排的巧妙1、文章始终围绕的一条主线是什么?小说围绕着一只小小的促织来安排情节,以征集、捕捉、交纳促织为线索展开,成名一家的命运,悲喜系于其身。2、围绕这条主线,情节具体有几次波
5、折?情节波折:岁征促织,成名破产受刑,无计可施,走投无路;3神巫指点,成名得虫;节外生枝,成子弄死促织,投井自杀,成家陷入绝境;成子起死回生,魂化促织,成家因祸得福。3、这样安排有何妙处?这样曲曲折折、的描写,避免了一览无余,正所谓“文似看山不喜平”。它的跌宕起伏充实、丰满了故事,深化了思想内容,赢得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而情节的曲折变化,又是艺术地再现了生活的需要,因为生活本身就是丰富多彩、充满波澜的。作品中的波澜,就是在揭示生活中矛盾的发展与变化,就是哉揭示事物运动的规律。六、作业六、作业第二课时第二课时一、速读全文,找出哪些文字写“悲”一、速读全文,找出哪些文字写“悲”,哪些文字叙“喜”,
6、哪些文字叙“喜”。故事的开端,写成名被迫充当里正,“薄产累尽”“忧闷欲死”“杖至百”,这是“悲”。第 3 段,写成妻问卜得图,第 4 段写捕捉到“巨身修尾,青项金翅”的促织,给成家带来了希望,是写“喜”。第 5 段写关乎全家性命的促织被儿子弄死,这又是“悲”。第6 段得儿尸于井,是“悲”,儿半夜复苏,门外且有促织鸣叫,又转为“喜”。第 7 段写促织斗鸡,则为“大喜”“惊喜”。第 5 至 7 段喜中有悲,悲中有喜。第 8 段,故事的结局,成名化悲为喜。二、写作特点二、写作特点4(1)线索清楚,情节曲折。本文以促织的得失为线索。全文围绕这一线索展开情节。情节大起大落,出人意料,曲折多变,扣人心弦。
7、(2)心理描写真实细腻。这篇小说生动感人的一个重二、细读课文“未几,成归,闻妻言,如被冰雪”一段,从文中选出能体现成名心理变化的单音词,依次填入括号内,并按空格限制的字数写出这段心理描写的妙处和作用,并以此练习题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赏析本文人物心理描写的细腻。成名听说儿子误毙促织则(怒),得得儿尸于井则转而为(悲),见子气息惙然则转而为(喜),但顾蟋蟀笼虚则又转而为(愁)。忽闻门外虫鸣则既(惊)且(喜),然见促织短小则认为它(劣);视之,意似良,又转而为(喜)。将献公堂,不知能否符合官老爷之意,心中又(恐)。可见,一只小小的蟋蟀竟然 牵动 着主人公的心,主宰 着主人公的命运,这 细致入微、曲折
8、变化 的心理描写与动作描写熔于一炉,有力地揭示了皇帝 荒淫,官 贪 吏 虐,致使百姓的罪恶现实。要因素是真实、细腻的心理描写。如写“试斗”时,成名的心理变化是“惭大喜惊惊喜”,这一系列的感情变化与其悲欢离合的命运紧相联系,这就给人以更加真实的感觉。3、跌宕起伏、曲折生动的故事情节难点解析:借古讽今抒胸臆(文章的一个显著特点:以讲述前5朝故事的形式寄托了对现实的不满)。作品以斗促织的宫廷戏嬉为引线,由于宫廷倡导,而形成地方上的“定例”。这对百姓是灾难,而对封建官僚却是“媚上取宠”,受赏升迁的好时机。可见由上而下的封建官僚体制是造成民不堪命的根源。作品揭露的正是作者所处的黑暗现实,但作者对此采取了
9、曲笔,即指明故事发生年代为明代,这样既可放开去写,又可避开文网迫害,是一种借古讽今笔法。故事以成名一家悲惨而曲折的遭遇加以展开。基调是揭露社会黑暗本质,鞭挞官僚体制,至于结局部分的“宰悦,免成役。又嘱学使俾入邑庠”、“抚军亦厚赉成”等等,是因为他们“并受促织恩荫”,并非良心发现。他们受赏、受封的代价是人民的血泪与苦难。三、与柳宗元的捕蛇者说比较,赏析本文选材角度的独特。三、与柳宗元的捕蛇者说比较,赏析本文选材角度的独特。封建统治者征粮征物、县令严限追逼、差役下乡催索,这是封建社会中司空见惯的现实生活,这类题材是前代和与蒲松龄同时代的一些进步作家经常涉及的,唐代柳宗元的散文捕蛇者说算得上是一篇不
10、同凡响的作品。柳宗元没有写征粮征物,而是写征蛇,通过捕蛇人蒋氏之口,写出毒蛇虽毒,但比不上徭役、赋税之毒,从而深刻地揭露了官吏横征暴敛对百姓的迫害,一句“苛政猛于虎也”,发人深省。促织的选材角度与捕蛇者说相比,又高明多了。因为征毒蛇毕竟因其有“已大风挛踠瘘疬,去死肌,杀三虫”的疗效,而征促织又为何故呢?不过供统治者斗之一笑罢了。统治者一笑,百姓付出的是身家性命,百姓的生命还不如一只小虫,深刻地揭露了皇帝、官府对人民的迫害。总是,以征促织为题材,高6于征蛇,更高于征粮征物,这样的选材,体现了蒲松龄的艺术匠心。四、文中写“问卜得佳虫”四、文中写“问卜得佳虫”(3 3、4 4 节)与“魂化促织”节)
11、与“魂化促织”(6 6、7 7、8 8 节)节)皆属幻想。作者借神鬼之力完成构思,这样行文有和好处?皆属幻想。作者借神鬼之力完成构思,这样行文有和好处?这两处想象使主人公绝处逢生,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同时反映了作者对被压迫者的深切同情,反映了广大人民的良好愿望。求神问卜,虽带有迷信色彩,但作者并非宣扬迷信,而是借奇幻的想象寄托作者的“孤愤”,揭露、抨击现实社会的黑暗丑恶;成名一家遭受的大苦难,精神所受的大折磨,不是因为别的,仅仅是因为皇帝的一点小小的爱好,小小的乐趣。成子魂化促织证实大苦难与小乐趣的矛盾无法解决的产物,有了这头小促织,皇帝的小乐趣得到了满足,成名的大苦难才能终止,这是荒唐的,却又是深刻的;这是可笑的,却又揭露了血淋林的现实。因而,文中的幻想是现实生活的升华,是蒲松龄深化主题的匠心所在。五、课文总结五、课文总结一只小小的蟋蟀,使成名一家死去活来,因祸得福,生动地表明了统治者的快乐、封建官僚的升迁发迹是建立在人民的痛苦之上的,暴露了清初社会政治的黑暗,蒲松龄不但对现实生活有精细的观察,而且想象力特别丰富。真实加想象,对现实是悲愤的谴责,思想有深度,情节奇妙有趣。我们今天的同学们,更因该敢于同丑恶现实作斗争。7六、作业六、作业充分运用自己的想象写一篇寓言故事。8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