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企业通用安全检查表.pdf





《化工企业通用安全检查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工企业通用安全检查表.pdf(15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化工行业通用安全检查表一、总体要求(一)工厂设置(1)是否按工业企业卫生标准、防火标准进行设计?(2)遭受天灾(如暴风雨、落雷、地震)时采取什么措施?(3)邻近有无发生火灾、爆炸、噪声、大气污染或水质污染的可能性?(4)公路铁路等交通情形,交叉路口有无专人看管?(5)发生事故时,与急救等有关单位(如汽车站、急救站、医院、消防队)的联系是否方便,效率如何?(6)工 厂“三废”对周边社区的影响如何?(二)平面布置(1)从单元装置到厂界的安全距离是否足够,重要装置是否设置了围栅?(2)装置和生产车间所占位置离开公用工程、仓库、办公室、实验室是否有隔离区或处于火源的下风位置?(3)危险车间和装置是否与
2、控制室、变电室隔开?车间的内部空间是否按下述事项进行了考虑:物质的危险性、数量、运转条件、机器安全性等。(5)装置周围的产品与火源的距离及其影响。(6)贮罐间距离是否符合防火规定,是否具备防溢堤和地下贮罐?(7)废弃物处理是否会散出污染物,是否在居民区的下风侧?(三)建筑标准(1)根据建筑有关标准检查。(2)地耐力及基础强度足够否?(3)钢结构(及耐火衬里)在火灾情形下的耐受能力如何?(4)凡是有助于火焰传播和蔓延部分,如地板和墙壁开口,通风和空调管道,电梯竖井,楼梯道路等的防火情形,凡是开孔部分,其孔口面积及个数是否限制在最少程度?(5)有爆炸危险的工艺是否采用了防爆墙,其层顶材料、防爆排气
3、孔口是否够用?(6)出、入口和紧急通道设计数量是否够用,是否阻塞?有无明显标志或警告装置?(7)为排除有毒物质和可燃物质的通风换气状况如何(包括换气风扇、通风机、空气调剂气体捕集、新鲜空气人口位置、排热风用风门等)?(8)台阶、地面、梯子、通路等是否按人机工程要求设计,窗扇和窗子对道路出、人口是否会造成影响?建筑物的排水情形如何?(10)各种构筑物、道路、避难通路、门等处的照明情形如何?(四)车间环境(1)车间中有毒气体浓度是否经常检测?是否超过最大答应浓度?车间中是否备有淋浴、洗眼等卫生设施?(2)各种管线(蒸气、水、空气、电线)及其支架等,是否阻碍了工作地点的通路?(3)对有害气体、蒸气、
4、粉尘和热气的通风换气情形是否良好?(4)原材料的暂时堆放场所及产品和半成品的堆放是否超过了规定的要求?车间通道是否畅通,避难通路是否通向安全地点?(6)对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工作是否采取隔离操作?隔离墙是否是加强墙壁?窗户是否做得最小吱璃是否采用不碎玻璃或内嵌铁丝网,屋顶或必要地点是否准备了爆炸压力排放口?(7)进行设备修理时,是否准备了必要的地面和工作空间?(8)在容器内部进行清扫和检修时,检修人员遇到危险情形是否能从出入孔逃出?(9)热辐射表面是否进行了防护?(10)传动装置是否装设了安全防护罩或其他防护措施?(11)通道和工作地点,头顶与天花板是否留有适当的空间?(12)用人力操作的阀门、开
5、关或手柄,在操纵机器时是否安全?(13)电动升降机是否有安全钩和行程限制器,电梯是否装有内部联锁?(14)是否采用了机械代替人力搬运?(15)危险性工作场所是否保证至少有两个出口?(16)噪声大的操作是否有防止噪声措施?(17)为切断电源是否装有电源切断开关?(五)厂内运输(1)厂内道路是否适于步行、车辆和急救时的安全移动,是否明显的标志和专人治理?(2)厂内机动运输车辆是否有安全装置、定期检修和治理制度?(3)可燃、易燃液体罐车(包括火车、汽车)在装卸地点有无接地装置、有无安全操作空间和防上操作人员从罐车上坠落的措施?(4)厂内照明是否合理?二、生产工艺(一)原料、材料与燃料(1)对原料、材
6、料、燃料的理化性质(熔点、沸点、蒸气压、闪点、燃点、危险性等级等)的了降程度受到冲击或发生非常反应时的后果?(2)工艺中所用原材料分解时产生的热量是否经过详细核算?(3)对可燃物的防范措施?(4)有无粉尘爆炸的潜在危险性?对材料的毒性容许浓度是否了解?(6)容纳化学物质分解的设备是否合用,有何种安全措施?为了防止腐蚀及反应生成危险物质,应采取何种措施?(8)原料、材料、燃料的成分是否经常变更,混入杂质会造成何种不安全影响,流程的变化对安全造成何种影响?是否根据原料、材料、燃料的特性进行合理的治理?(10)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原料如果补充不上有什么潜在性的危险,原料的补充是否能得到及时保保证?(11
7、)使用惰性气体进行清扫、封闭时会引起何种危险,气源供应有无保证?(12)原料在贮藏中的稳固性如何,是否会发生自燃、自聚和分解等反应?(13)对包装和原料、材料、燃料的标志有何要求(如受压容器的检验标志、危险物品标志等)?(14)对所用原料使用何种消防装置及灭火器材?(15)发生火灾时有何紧急措施?(二)工艺操作对发生火灾爆炸危险的反应操作,采取了何种隔离措施?(2)工艺中的各种参数是否接近了危险界限?(3)操作中会发生何种不期望的工艺流向或工艺条件以及污染?(4)装置内部会发生何种可燃或可爆性混合物?对接近闪点的操作,采取何种防范措施?(6)对反应或中间产品,在流程中采取了何种安全裕度?如果一
8、部分成分不足或者混合比例不同,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7)正常状态或非常状态都有什么样的反应速度?如何预防温度、压力、反应的非常,混入杂质、流动阻塞、跑冒滴漏,发生了这些情形后,如何采取紧急措施?(8)发生非常状况时,有无将反应物质迅速排放的措施?有无防止急剧反应和禁止急剧反应的措施?(10)泵、搅拌器等机械装置发生故障时会发生什么样的危险?(11)设备在逐步或急速堵塞的情形下,生产会显现什么样的危险状态?三、机械设备(一)生产设备(1)各种气体管线有哪些潜在危险性?(2)液封中的液面是否保持得适当?(3)如果外部发生火灾会使设备内部处于何种危险状态?(4)如果发生火灾爆炸的情形,有无抑制火灾蔓
9、延和减少缺失的必要设施?使用玻璃等易碎材料制造的设备是否采用了强度大的改性材料,未用这种材料时应采取何种防护措施,否则会显现哪些危险?(6)是否在特别必要的情形下才装设视镜玻璃,在受压或有毒的反应容器中是否装设耐压的特别玻璃?紧急用阀或紧急开关是否易于接近操作?(8)重要的装置和受压容器最后的检查期限是否超过?(9)是否实现了有组织的通风换气,如何进行评判?(10)是否考虑了防静电的措施?(11)对有爆炸敏锐性的生产设备是否进行了隔离,是否安设了屏蔽物和防护墙?(12)为了缓和爆炸对建筑物的影响,采取了什么样的措施?(13)压力容器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并进行了登记?(14)压力容器是否进行了外
10、观检查及无损探伤和耐压试验?(15)压力容器是否具备档案,是否已检查过没有?BR(16)重要设备是否制定了安全检查表?(17)设备的可靠性、可修理性如何?(18)设备本身的安全装置如何?(二)外表治理外表的动力源如果同时发生故障时,将会显现何种危险状态?(2)在所有外表都发生故障时,系统自动防止故障的能力如何?(3)在系统中部分外表进行检修时,如何保证系统的安全操作?(4)如果外表应答安全运动状态时间过慢,是否采取了措施?重要的外表和控制装置是否采取不同的独立样式并具备回授装置?对于特别危险的生产而双重保险仍控制不了时,那么安全停车装置能否及时动作?(5)安全控制外表是否已作为整体设计的一部分
11、?(6)由气候所造成的温、湿度对外表会造成何种影响?(7)液位计、外表、记录装置等显示情形如何,是否易于辨识?采取何种改善措施?玻璃视镜、液面计玻璃管以及其他装置在损坏情形下如有内容物逸出,是否有防护措施?(9)如何进行外表的性能试验和定期检查?(三)电气安全(1)电气系统是否与生产系统完全平行地进行设计?如装置的一部分发生故障,其他独立部分会受到什么影响?由于其他部分的缺陷和电压波动,装置的外表能否得到保护?内部联锁或紧急切断装置是否能自动防止故障?所用的内部联锁和紧急切断装置在何种情形下才会发生作用?对这种装置来说是否已经把重复性和复杂性降至最小限度?保险用的零部件和设施能够连续使用的情形
12、如何?对于特别选用的零部件是否具备标准中规定的条件否?使用的电气设备是否符合国家标准(按照生产上的要求分类)?(4)对电气系统的设计是否进行了最简便、最合理的布置,从而对传输负荷、减少误操作都会起作用?(5)怎样做到使用电气用具不致阻碍生产?为了进行预防性检修,是否能从设备外部操作?(6)监视装置操作的电气系统是否已经外表化?是否能以最少的时间了解到由超负荷引起的故障?(7)是否有防止超负荷和短路的装置?布线上是否配备了将发生缺陷部分分离的措施?在切断电线的情形下,电容能达到何种程度?联锁装置安装齐全否?对所用零部件的寿命如何进行现场试验?(8)如何进行接地?如何防止发生静电和排除静电?对落雷
13、采取何种措施?动力线发生损坏时,如何防止触电?对照明的检查要求:能否保证日常的安全操作(危险区与非危险区有否区别)?能否保证日常的修理作业?在动力电源受到损坏时,避难通路和地点有无事故照明?(10)贮罐的地线是否采取了阴极保护?(11)动力切断器和启动器发生故障时,应采取什么措施?(12)在大风的情形下,通信网能否安全地传递信息(电话、无线电、信号、警报等)?(13)内部联锁如何进行点检,并如何以进度表格说明之?(14)进行程序控制时,对控制装置变化前后的关键步骤,能否同时进行警报和自动点检?(四)锅炉和机械装置1.锅炉这部分内容略。2.管线与阀门(1)管线系统在热膨胀发生应力和变位时会有何种
14、影响?(2)管路系统的支撑和保护适当否?(3)管线中特别是冷却用管线,与外表连接管线备用泵管线,是否考虑冻结的可能?(4)启动时管线中的所有法兰情形如何?能发生应力的管线系统中是否使用了铸铁阀门?(6)是否使用了扬程不足的针形阀了?(7)控制装置或控制阀是否易于进行修理操作?(8)副线阀在操作时是否容易接近?阀门开放时是否易处于不安全状态?(9)是否采用蒸汽喷射冷却方式?(10)动力源或外表用空气在发生故障时,控制阀如何进行安全动作?(11)在不停车的情形下,警报和外表联锁控制装置元件能否进行试验和修理?(12)在蒸汽管上是否安装了排水管和放液管?3.带压及真空排放(1)带压排放阀和爆破板的更
15、换、试验、检查等是否制定了计划?(2)紧急带压排放装置、通气阀、排放阀、爆破板、液体水封等的必要性如何,其尺寸是根据什么设计的?(3)为防止爆炸缺失是否采用了爆破板,是否根据压力容器的容量和设计等采用了适合的尺寸?(4)从爆破板排出的物料导向何处,所用排出口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出口管是否会引起振动?(5)通气阀、排气阀、排放火炬等所排出的物料是否会对人身和财产造成缺失?(6)受内压作用的装置和流程,在内压发生非常时,有无压力开释装置?(7)连接压力排放阀的排出管是否由独立支架支撑?管子是否尽可能短,弯度是否尽可能小?(8)连接压力排放阀的排出管中,其液体凝聚部分有否排水管?(9)往复泵的排气侧,
16、压缩机和断流阀之间,反压力透平的排出侧和断流阀之间有无压力排放阀。(10)为了防止阀的腐蚀或毒性物质泄漏,爆破板和放出阀之间的压力计的监控部分是否安装在接近压力放出管部分?(11)在一定温度情形下,安全装置的性能是否会因固体物质积聚而造成压力排放阀的阻塞?4.机械装置(1)由于热膨胀对管线造成的外力是否在答应范畴之内,有无适当的伸缩性和支撑?正常运转速度和危险界限有无明确的概念?(3)泵、压缩机、动力机械在不作反向转动和逆流时,逆止阀是否也应能灵活动作?(4)进行冲击性操作时,变速机齿轮有无适当的安全率?(5)对铝制轴承使用润滑油系统是否全部经过了过滤器?(6)蒸汽透平的吸人侧和排出侧是否都装
17、设了排水管的抽出口?(7)凡蒸汽透平中能够产生冷凝力的地方,能否见到排水管的阀门中有水流出?(8)被驱动机械的耐受能力对透平运行速度是否适应?(9)使用无润滑或不燃性油润滑的出口压力为4.9X105 Pa(5kdf/cm3)以上的空气压缩机有无防止爆炸的措施?(10)平常运转或紧急停车时,是否考虑了对重要机械的紧急润滑?(11)对重要机械是否准备了备机或备件?(12)动力发生故障时,如何考虑运转或安全紧急停车的情形?(13)冷却塔送风机警报器或联锁装置是否装备了联动开关?通风装置固定在地面的输入侧燃烧时,为了进行冷却是否安装了喷水装置?四、操作治理(1)各种操作规程、岗位操作法、安全守则等准备
18、情形如何,是否定期地或在工艺流程、操作方式改变后进行过讨论、修改?(2)操作人员是否受过安全训练,对本岗位的潜在性危险了解的程度如何?(3)开、停车操作规程是否经过安全审查?(4)特别危险作业是否有专门的规章制度(如动火制度等)?(5)操作人员对紧急事故的处理方法受过训练没有?(6)工人对使用安全设备、个人防护用具等熟练否?(7)日常进行的保护检修作业,会发生什么样的潜在性危险?(8)定期安全检查和点检制度执行情形如何?五、防灾设施(1)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和建筑材料(如开放式或封闭式,可燃材料或非燃烧材料)是否选用了不同类型的消防设备?(2)根据所使用原料、材料、燃料不同的危险性和等级是否选用了
19、不同类型的消防器材?(3)为了有效地扑灭火灾,洒水装置、消防水管、消火栓的容量和数量是否够用(补给水量、最大容量等)?(4)建筑物内部是否配备了消防栓和消防带?(5)可燃性液体罐区是否装置了适用的防火设施和泡沫灭火器等,防溢堤外侧是否有排液设备?(6)对于需要负重的钢结构,在发生可燃性液体或气体火灾时,钢材强度会减弱,为了避免此类情形,应在钢材上涂敷防火材料,其厚度及高度应为多少?(7)为了排掉漏出的可燃性液体,建筑物、贮罐或生产设备是否有适当的排水沟?(8)有何防止粉尘爆炸的措施?(9)可燃性液体贮罐之间安全距离有多少?(10)可燃性液体在闪点温度时发生设备破旧,可燃液体的剩余量是否保持在最
20、小范畴之内?(11)为了防止外部火灾,生产设备应采取何种防护措施?(12)大型贮罐发生火灾时,为使生产设备少受缺失,应如何采取安全布置?(13)对于贵重器材、特别危险的操作和不能停顿的重要生产设备,是否采用不燃烧的建筑物、防火墙、隔壁等加以隔离?(14)火灾警报装置是否安置在适当的地点?(15)发生火灾时,紧急联络措施是否有事先准备?化工生产中的火灾爆炸危险性物质的分类从防火、防爆的角度,可将这些物质分为七类:1、爆炸性物质;2、氧化剂;3、可燃气体;4、自燃性物质;5、遇水燃烧物质;6、易燃与可燃液体;7、易燃与可燃固体。化工设备的防雷要求(1)当罐顶钢板厚度大于4m m,且装有呼吸阀时,可
21、不装设防雷装置。但油罐体应作良好的接地,接地点不少于2处,间距不大于30m,其接地装置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大于30.o(2)当罐顶钢板厚度小于4m m时,虽装有呼吸阀,也应在罐顶装设避雷针,且避雷针与呼吸阀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3 m,保护范畴高出呼吸阀不应小于2m。(3)浮顶油罐(包括内浮顶油罐)可不设防雷装置,但浮顶与罐体应有可靠的电气连接。(4)非金属易燃液体的储罐应采用独立的避雷针,以防止直接雷击。同时,还应有感应雷措施。避雷针冲击接地电阻不大于30.o(5)覆土厚度大于0.5m的地下油罐,可不考虑防雷措施,但呼吸阀、量油孔、采气孔应做良好接地。接地点不少于2处,冲击接地电阻不大于10.。(6
22、)易燃液体的敞开贮罐应设独立避雷针,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大于5.o(7)户外架空管道的防雷:户外输送可燃气体、易燃或可燃体的管道,可在管道的始端、终端、分支处、转角处以及直线部分每隔100m处,每处接地电阻不大于30.。当管道与爆炸危险厂房平行敷设的间距小于10m时,在接近厂房的一段,其两端及每隔30m40m应接地,接地电阻不大于20.。当管道连接点(弯头、阀门、法兰盘等),不能保持良好的电气接触时,应用金属线跨接。接地引下线可利用金属支架。若是活动金属支架,在管道与支持物之间必须增设跨接线;若是非金属支架,必须另作引下线。接地装置可利用电气设备保护接地的装置。罐、塔、容器固定设备的接地(1)室外
23、的罐、塔、容器一样已设有防雷接地,可不必单独安装静电接地。但应按照静电接地的要求进行检查,对大于50M 3或直径在2.5m 以上的罐、塔、容器接地部分不得少于2 处,接地点应对称布置,其间距小于30m o(2)罐、塔等设备原则上要求在每个部件上进行重复接地,接地线的位置应远离物料的进出口处。(3)罐、塔、容器内外的各金属部件及进入罐内的工具部件,均应保证有可靠的防静电接地。管网系统的接地(1)输送易燃可燃的液体、气体、粉体及其混合物的管道系统,应在管道的始端、末端通过机泵、油罐等设备有可靠的接地连接。(2)管网内的过滤器、缓冲器等应设置接地连接点。(3)管道系统接地一样采用焊接式,通过端子压接
24、的方法,将接地线与接地端子坚固地连接。如果管网系统中有部分管路或部件是非导体,除须将导体管路之间进行跨接并接地外,其非导体的管段还应在其表面设置导电的屏蔽层。具体作法是用裸铜软线作螺旋状缠绕或在其表面上装设金属网,也可以采用喷涂导电覆盖层的办法,加强电荷的泄漏。(4)设备、管道采用金属法兰连接时,必须保证 2 个以上的螺栓有可靠的连接,其间的接触电阻不大于lO.o在一样情形下,可不另装跨接线。装卸站台、码头区的接地(1)装卸站台、鹤管、管线、铁轨及铁路始端、末端,应连接成电气通路并接地。装油开始前,必须将专用地线夹接在车辆的指定位置上。(2)装卸站台及油库内的铁轨除接地外,还必须采用保护接零,
25、即栈区内所有接地线均应与电气设备的零干线接在一起,以防轨道与零线间的电位差造成危害。(3)金属结构的油船浮在水面上时,不需要再单独接地。但船上的设备、部件、管线等,均须对船体有电气上的连接。陆地上管线与船上管线用绝缘软管连接时,两侧不应有跨接线,应分别各自使用各自原有接地系统。汽车装油台及油、液化气罐车的接地(1)汽车装油台及鹤管等活动部分应接地,装油开始前,必须将专用接地线装接在槽车的指定位置上。接地线的安装应在槽车开盖前,接地线的拆除应在装油操作完毕之后,并已封闭罐盖,再经过规定时间静置之后才可进行。(2)当装油鹤管为非金属软管时,应使用导电耐油橡胶管。如使用的是普通耐油橡胶管,应在其表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化工企业 通用 安全 检查表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