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全集.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全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全集.pdf(1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课 题 解 决 问 题修改或评价时间:2 0 1 3 年 月 日 执行时间:2 0 1 3 年 月 日第 一 课 时 总 课 时 第1节。教学目标1.通过熟悉的场景,使学生从中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2.学会运用加法和减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3.使学生感受对于一个实际问题也可以有不同的解答方法。4.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内容运用加法和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教材第2-5页。O教具学具准备电脑课件,口算卡片。O教学过程(-)学前准备1 .老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读题说得数。3 2+1 3 4 5-6 2 2-7 1 6+2 35 4
2、-7 4 9-2 2 8+4 2 6 4-2 02 .看图说一说、数一数。请同学们打开数学书的第2、3 页,说一说图上有谁?他们都在干什么?还有想去做什么的?分别有多少人?数一数。(二)探究新知1 .创设情境(1)谈话:同学们,休息日的时候,你们最喜欢做什么?(写作业、打球、游泳、去游乐园玩)(2)电脑显示游乐园情境图(教材第4页的例1),我们看看画面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3)让学生观察画面,提出问题。2 .学生自由发言,提出问题,老师有意识、有目的地板书。学生甲:原来有2 2 人在看木偶戏,又来了 1 3 人。你们说,现在看戏的一共有多少人?学生乙:那后来又有6 个小朋友走了,现在还有儿人看
3、戏啊?老师:原来有2 2 人在看戏,又来了 1 3 人,后来又走了 6 人。问: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应该怎样计算。学生丙:我们可以先算出一共有多少人看戏?用2 2+1 3 =3 5(人)再从3 5 人里去掉走了的6人,3 5 6=2 9(人)这 2 9 人就是现在看戏的人数。老师板书:2 2+1 3=3 5(人)3 5 6 =2 9(人)老师:还可以怎样想?学生:因为走掉的6人是从2 2 人里走掉的,所以我们可以先从2 2 人里去掉6人,2 2 6=1 6(人),再用剩下的1 6 人和又来的1 3 人合起来,1 6+1 3 =2 9 (人)这 2 9 人就是现在看戏的人数。
4、学生边说,老师边板书:2 2 6=1 6(人)1 6+1 3 =2 9(人)修改或评价老师:同学们,你们谁能把这两个列式写成一道两步试题吗?学生甲:第一个可以写成22+13 6=29(人)学生乙:第二个可以写成226+13=29(人)学生丙:我能不能写成136+22=29(人)?老师:同学们,对于一个实际的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答方法。你喜欢用哪种就用哪种。3.学习小括号。(1)电脑显示面包房。(2)请同学们小组讨论,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学生甲:面包师傅一共做了 54个面包。第一组买了 22个,第二组买了 8 个。剩下的全让第三组买走了。第三组买儿个?学生乙:5422=32(个)328=24(个)
5、学生丙:548=46(个)4622=24(个)学生丁:可以列成两步试题:54228=24(个)学生戊:还可以这样列成两步试题:54822=24(个)学生己:我可以先算一、二组一共买几个面包?22+8=30(个)再用面包师傅做的总数5 4 去掉一、二组买的面包总数3 0,就是剩下的面包了,5430=24(个),老师板书:22+8=30(个)54-30=24(个)学生庚:我还可以列出一道两步试题:5422+8=30(个)学生辛:老师,他列的不对,54-22+8=40,不等于30。老师:要想先算22+8,就要把22+8用小括号括起来,有小括号的,就要先算小括号里的。54-(22+8)=30(个)(三
6、)课堂作业设计1.电脑专卖店原来有18台电脑。新运来36台后,又卖出15台。还剩多少台?(四)思维训练100元钱能买哪些物品?能买多少?应找回多少元?列式计算。(五)课堂小结同学们通过看图,能提出问题,并基本掌握了运用加法和减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并且,同学们还能从不同的角度去解同一个问题。在今后的练习、作业中,你喜欢用哪种就用哪种。教后反思第二课时 总 课 时 第2节修改或评价时间:2013年 月 日 执行时间:2013年 月 日。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巩固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解决同一个问题。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良好习惯,进一步培养学生发现问
7、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教学内容运用加法和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练习一)教材第6、7 页。O教具学具准备电脑课件,口算卡片。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1.口算:老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读题说得数。2.抢答:老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抢答。3.听算:老师说算式,学生回答。(二)课堂作业设计1、教材练习一的第1题。先让学生说明图意,明确计算的问题后,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然后请儿名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方法,给有困难的学生以启发。2、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2 题。先让学生说明图意,然后思考发解决的问题。着重练习如何正确使用小括号,同时对学生进行
8、环保意识的教育。3、完成练习一的第3 题。让学生仔细观察画面。指名口头编题。全班学生在练习本上列式计算。指名说说思考过程。全班核对。修改或评价4、完成练习第4题。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统计表,弄懂题意。学生尝试填写。让学生互相交流,相互启发。全班核对,教师小结。5、完成练习一第5题。谁来说一说题目的意思?同桌交流解题思路。教师提示:爸爸从3 5岁 到5 0岁经过了多少年?或者说长了多少岁?那么“我”会怎样呢?怎样算出“我”今年多大呢?(三)思维训练1.一枝签字笔8元,一枝圆珠笔5元。小红有2 0元钱,她买一枝签字笔和一枝圆珠笔,还剩多少钱?(你能用两种方法解答吗?)2.看图编一道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再
9、解出来。(图略)玩具汽车52元 玩具摩托车20元 玩具自行车18元教后反思第三课时总 课 时 第3节修改或评价时间:2013年 月 日执行时间:2013年 月 日。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分析,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2.学会用乘法和加法(或减法)两步计算来解决问题。3.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自主解决问题。4.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学生喜欢用哪种方法就用哪种方法。教学内容运用乘法和加法(或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教材第8、9页。O教具学具准备电脑课件,口算卡片。O 教学过程(一)学前准备口算卡片:老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读题说得数。(二)探究新知1.例
10、3。(教材第8 页图,电脑显示)(1)请同学们看图说图意。学生甲:有 3 组小朋友正在玩跷跷板。学生乙:每一组有4 人。学生丙:又来了 7 人。学生甲:跷跷板左边有6 人,右边也有6 人,再加上后来的7 人,一共有19人。列式为:6X2+7=19(人)学生乙:4X4+3=19(人)2.做一做。(教材第9 页图,电脑显示)老师: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你会解答吗?学生甲:树上原来有10只小鸟,飞走了 4 只,又飞来了 3 只,树上现在有多少只小鸟啊?列式:104+3=9(只)或 10+34=9(只)修改或评价学生乙:近处有2 盆花,远处有5 盆花,最远处有4盆花,一共有多少盆花啊?列式:2+5+4
11、=11(盆)学生丙:远处有4 只蜜蜂,近处有4 只蜜蜂,最近处有 3 只蜜蜂,一共有儿只蜜蜂啊?列式:4+4+3=11(只)或 4x2+3=11(只)(三)课堂作业设计1.小白兔种了 7 行胡萝卜,每行8 个。准备送给小黑兔 10个,小白兔还剩几个胡萝卜?2.小明看一本故事书,看了 4 天,每天看6 页,还剩 13页没有看。请问,这本故事书一共有多少页?3.妈妈买来2 盒月饼,每盒有9 块。送给奶奶6 块,还剩多少块月饼?4.小力买了 5 个练习本,每本2 元钱,他又买了一把尺子花了3 元钱。小力一共花了多少钱?(四)思维训练1.如果买3 顶帽子和1双袜子应付多少钱?2.如果买3 双袜子和1顶
12、帽子应付多少钱?3.小红有30元钱,她能买什么?能买多少?应该找回多少钱?教后反思第四课时总 课 时 第4节修改或评价时间:2013年 月 日 执行时间:2013年 月 日。教学目标1.学生从具体的实际生活情境中出发,思考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巩固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进一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讨论,学生知道了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喜欢用哪种方法就用哪种方法。4.通过具体问题的解决,培养了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教学内容运用乘法和加法(或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练习二)教材第10、11页 O教具学具准备电脑课
13、件,口算卡片。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1 .口算卡片。(1)口算:老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读题说得数。(2)抢算:老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抢算。(3)听算:老师说口算算式,学生回答。2.解决问题。(1)一个笔记本8 元,一枝钢笔1 3 元。小力买了 9 个笔记本和一枝钢笔,他一共花了多少元?(2)一个篮球7 元,一个羽毛球4元。小明买了一个篮球和7 个羽毛球,他一共花了多少元?(3)一个足球9 元,小军拿了 1 0 0 元,买了 7 个足球,请你们算一算,应找回多少钱?(4)有 7 0 名游客来北京旅游。有 5 辆面包车,每辆面包车上坐8 人。其余的游客坐大客车。请问,坐大客车的有多少名游客?(5)
14、有两个小组。每小组有5 人。第一个小组每个人折7只千纸鹤,第二小组折了 3 0 只千纸鹤。两个小组一共折了几只千纸鹤?(二)课堂作业设计1.第1 0 页“练习二”的第1 题。(1)让学生仔细观察画面,说一说题意。(2)有几只熊掰了 9 个玉米?还有谁掰了 6 个玉米?修改或评价怎样列式计算?你能想出几种方法?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全班核对。2 .教材第1 0页“练习二”的第2题。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教师提示:小兔一共种了多少个萝卜?用什么方法计算?送给兔奶奶1 5个萝卜应该用什么方法计算?学生列式解答。3 .教材第1 1页“练习二”的第3题。先让学生看懂题意,小组交流解题方法,然后教师总结。4.
15、第1 1页“练习二”的第4题。教师引导学生弄清统计表中求总分的思路和方法,学生独立填表。5.习四第5题。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解答。(三)思维训练1 .玲玲去商店买东西,她给售货员2 0元钱,应找回多少元?(1)瓜子每袋4元,如果买3袋,应找回几元?(2)花生每袋8元,如果买2袋,应找回儿元?(3)笔记本每个7元,钢笔每枝1 2元,如果买一个笔记本和一枝钢笔,应找回多少钱?2 .买4个玩具娃娃和一个魔方共用3 5元。每个玩具娃 娃8元。那1个魔方多少元?3 .教材第1 1页“练习二”的第5题。(四)课堂小结通过仔细观察,同学们基本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够熟练地运用解决问题的方法来解决生
16、活中的问题。还能从不同的角度来解决同一个问题。希望同学们继续努力!教后反思第 二 单 元 表内 除 法(二)课题除法的初步认识第 一 课 时 总 课 时 第5节修改或评价时间:2013年 月 日 执行时间:2013年 月 日。教学目标1.通过实际操作摆一摆、说一说,使学生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初步了解平均分的方法。2.通过分一分,培养了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问题等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内容除法的初步认识平均分教 材 第12、13页。教具学具准备电脑课件,图片,10张正方形卡片,15个圆卡片,20根小棒。教学过程(一)学前准备1.老师讲故事猴妈妈分桃子猴妈妈有2个孩子,一个是猴哥哥,一个是猴弟弟。
17、妈妈有6个桃子,想分给2个孩子。于是,妈妈给猴哥哥1个,给猴弟弟5个,猴哥哥说:“妈妈,你分得不公平!弟弟的比我的多了!”这时,猴妈妈笑着从猴弟的5个桃子里拿走了 1个放在了猴哥哥这边。可猴哥哥还是大声说:“妈妈还是不公平,弟弟的还是比我的多!”于是,猴妈妈又从猴弟弟的4个桃子里拿走了 1个放在了猴哥哥这边。这时猴哥哥高兴地说:“妈妈这次就公平了!”老师:同学们,请你说一说,开始给猴弟弟5个桃子,给猴哥哥1个桃子,猴哥哥为什么说“不公平”?(弟弟多,哥哥少)老师:后来,猴哥哥和猴弟弟都有3个桃子,猴哥哥为什么说“这次公平了”?(每个人分得的桃子同样多)老师:请同学们记住:分东西一定要分得同样多
18、,这才公平。2.出示准备春游食品的情境图(电脑显示)。以小精灵聪聪的身份说二(1)班明天要去春游。小朋友正忙着准备春游食品呢!我们来看一看,他们都准备了哪些食品。3;让学生观察画面,并请学生说一说了解到的情况。(二)探究新知1.例1,引 入“平均分”。老师:我们来帮助二(1)班的同学们准备春游食品好吗?请各组为二 班 的5位小朋友分配春游食品。(1)讨论分配方案。突出每种食品“应该每份同样多”。(2)动手分一分。(3)分好后请各组推荐代表展示分配结果。(4)让学生观察各组为二(1)班同学们准备的春游食品,发现:每份中的各种食品同样多。修改或评价(5)说明: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2 .巩
19、 固“平均分”。(1)出示教材第1 3 页“做一做老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看图说一说题意。老师:特别请同学们说说“平均分成5 份”,是什么意思?(2)让学生用1 0 张正方形卡片代替面包,分一分。边分边说分的过程。老师:分好后,请同桌检查一下:是不是分成了 5 份,每一份是不是同样多。然后按分的结果填空。3 .学生尝试平均分物品。(1)把 1 5 个圆卡片平均分成5 份,看看每份是多少?(2)交流。请同学们说一说,怎样分的,分的结果。(3)老师归纳平均分的方法:把 1 5 份圆卡片分成5 份,可以每次每份分一个或儿个。最后,要使每份分得同样多。4 .独立进行平均分。(1)摆小棒,把 1 2 根
20、小棒平均分成3 份,看看每份是多少?(2)交流。请同学们说一说,是怎样分的。(三)课堂作业设计1 .先分一分,再填空。小猴子分香蕉。一共有1 2 个香蕉,平均分成3盘,每盘有()个香蕉。2 .有 1 4 根小棒,平均分成7 份,每份有()根小棒。3 .有 1 0 个圆卡片,平均分成2 份,每份有()个圆卡片。4 .有 8 块糖,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块。5 .有9 个正方形卡片,平均分成3 份,每份有()个。6 .有 6 根小棒,平均分成2 份,每份是()根。7 .有 8 个圆卡片,平均分成2 份,每份是()个。8 .有 1 2 根小棒,平均分成6 份,每份是()根。9 .分一分
21、,说i说,再填空。一共有()个梨。平均放在5个盘子里,每盘放()个。(四)思维训练先动手摆一摆、分一分、说一说。然后再填空。有 1 2 枝铅笔,可以平均分给()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到()枝铅笔。教后反思第二课时修改或评价时间:2013年 月 日执行时间:2013年 月 日总 课 时 第 6节。教学目标1.进一步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平均分”的含义。2.通过摆一摆、分一分、说一说,使学生更深一层的理解除法的含义。3.掌握平均分的两种方法。通过具体的情境,学生能熟练地进行平均分。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教学内容平均分教材第14、15页。教具学具准备电脑课件,图片,圆卡片,小棒。
22、教学过程(一)学前准备1.什么叫“平均分”?2.把6个苹果平均放在2个盘子里,每盘放儿个?(二)探究新知1.例2。(教材第14页)老师:(电脑显示例2)要把15个橘子平均放在5个盘子里,可以怎样分啊?学生甲:我可以每一盘里先放1个,然后每一盘里再放一个直到把15个橘子分完为止。学生乙:我可以每一盘里放2个,这样分得快些。学生丙:我一下子就能看出每盘里放3个正好能分完。老师:同学们说的都非常好。尤其学生两说的分法是最快的。实际上,他的这种分法是按每份数一份一份地分。其他同学说的是按份数来分的。不管是哪种分法,只要分对了,就是好方法。老师:(电脑显示教材第14页的“做一做”)把12瓶矿泉水平均分成
23、3份。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请拿出圆卡片代替矿泉水来摆。学生边摆边说,然后小组交流。2.例3。(教材第15页)老师:(电脑显示例3)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片。看图说图意。小组交流。学生甲:每条船限乘4人。修改或评价学生乙:2 4 人需要租儿条船?学生丙:每 4人站在一起。学生丁:2 4 人,每 4人站在一起,一共分了 6个组。也就是需要租6 条船。老师:同学们说得太好了。2 4 人,每 4 个租一条,看看2 4 里有几个4人就可以租几条船。就像同学们说的,2 4 里有6 个 4,可以租6条船。老师:(电脑显示教材第1 5 页的“做一做”)1 2 根筷子,每位一双筷子,够吗?请同学们用小棒代替筷子分一
24、分。边分边说。学生:一双筷子有2 根,也就是2根是一双,看看1 2 根里有几个2 根,就是几双。1 2 里有6 个 2,就是有6 双,小熊家正好有6 位,所以:每位一双够。(三)课堂作业设计(四)思维训练先摆一摆、分一分再填空。1 .有 1 2 个圆片,平均分成2 份,每份是()2 .有 1 2 个圆片,平均分成3 份,每份是()3 .有 1 2 个圆片,平均分成4 份,每份是()4 .有 1 2 个圆片,平均分成6 份,每份是()5 .有 1 2 个圆片,每 2 个是一份,可以分成()6 .有 1 2 个圆片,每 3 个是一份,可以分成()7 .有 1 2 个圆片,每 4 个是一份,可以分成
25、()8 .有 1 2 个圆片,每 6个是一份,可以分成()教后反思第三课时 总课时第7节修改或评价时间:2013年 月 日 执行时间:2013年 月 日。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2,更深一层地理解除法的含义。3.通过摆一摆、说一说,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口头语言的表达能力。教学内容练习三教 材 第16、17页。O教具学具准备电脑课件,图 片 一,小棒,圆片屋。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1.有 6 根小棒,平均分成2 份,每份是()根。2.有 8 个圆片,每 4 个一份,可以分成()份。3.有 9 根小棒,每 3 根拼成一个三角形,可以拼(4.有 10个圆片,每 5 个一份,可以分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小学 数学 年级 下册 教案 全集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