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物理复习提纲.pdf
《人教版初中物理复习提纲.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初中物理复习提纲.pdf(6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物理复习提纲人教版初中全册目录第 一 章 声 现 象.1第 二 章 光 现 象.3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8第 四 章 物态变化.11第五章电流与电路.14第 六 章 电 压 电 阻.18第 七 章 欧 姆 定 律.21第 八 章 电 功 率.24第 九 章 电 与 磁.29第十章信息的传递.33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质世界.34第十二章运动和力.39第十三章力和机械.43第十四章压强和浮力.47第十五章功和机械能.51第 十 六 章 热 和 能.55第十七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59重要的物理常数.60常见的物理数值(估算用).60物理量及其单位.61物理公式.61物理复习提纲(人教版)第 一 章 声 现
2、 象第 一 节 声 音 的 产 生 和传播1 .声源:振动的发声物体。2 .声音的产生: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切正在发生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鞭炮爆炸、气球爆炸、雷声、笛子声等声音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3 .声音的传播:声以波的形式传播着。声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多数情况下,声音的传播速度v C2f2fU”,调整光屏倒凸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屏上成清晰的实像。观察实像的大小和正倒。测量物距和像距v(像到凸透镜的距离)。把蜡烛向凸透镜移近,重复以上操作,直到屏上得不到蜡烛的像。【结论】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如下表(第一条规律并非由本实验得出):【对规律的进一步认识】成实像时,物近
3、,像远,像变大。实像都是倒立的,倒立的都是实像。物 距()像的性质像 距(V)应用正倒大小虚实 无穷远倒立一点实像V=f(利用太阳光测透镜焦距)缩小/v 2 f照相机u=2f等大v=2/-(成像大小的分界点)f u2f投影仪、幻灯机、电影放映机u=f不成像无穷远(成像虚实的分界点)uv(同侧)放大镜物理复习提纲(人教版)成实像时,u+v 4f 时 u+v=4f)成虚像时,物近,像近,像变小。是成像正倒、物像同异侧的分界点。u=2 f是像放大和缩小的分界点。当像距大于物距时成放大的像,当像距小于物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注意事项】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要位于同一高度,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在光
4、屏中央。时凸透镜要放在蜡烛和光屏之间。烛焰在光屏上的像在偏上方时,可以向上移动光屏或蜡烛,也可以向下移动凸透镜来调整。若在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都得不到像,可能的原因有:蜡烛在焦点以内;烛焰在焦点上;烛 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焦距,成像在很远的地方,光具座的光屏无法移到该位置。在凸透镜旁放一近视镜(凹透镜),若使像清晰,需要将光屏远离透镜,或者将物体靠近透镜;在凸透镜旁放一远视镜(凸透镜),若使像清晰,需要将光屏靠近透镜,或者将物体远离透镜。第 四 节 眼 睛 和 眼 镜1.眼睛的结构和作用: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
5、透镜,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视网膜上的视神经细胞受到光的刺激,把这个信号传输给大脑,我们就看到了物体。眼睛通过睫状体来改变晶状体的形状:当睫状体放松时,晶状体比较薄,远处物体射来的光刚好会聚在视网膜匕眼球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当睫状体收缩时,晶状体变厚,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大,远处物体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睛就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2.近视眼和远视眼:产生原因矫正近视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像成在视网膜前方戴近视镜(凹透镜)远视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短像成在视网膜后方戴远视镜(凸透镜)近视眼成像于视网膜前矫正后远视眼成像于视网膜后3
6、.眼睛的度数:矫正后 透镜焦距广 的长短标志着折光本领的大小。焦距越短,折光本领越大。通常把透镜焦距的倒数叫做透镜焦度,用0表 示,0=1/4 眼镜片的度数,就是镜片的透镜焦度乘100的 值,即。=100 0=100/近视镜取负号,远视镜取正号)凸透镜(远视镜片)的度数是正数,凹透镜(近视镜片)的度数是负数。物理复习提纲(人教版)第五节显微镜和望远镜1.显微镜:主要结构:目 镜(靠近眼睛的凸透镜)、物 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载物片、反光镜等。原理:物镜相当于投影仪,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过物镜后成一个放大、倒立的实像;目镜的作用则像一个放大镜,把这个像再放大一次。经过这两次放大作用,我们
7、就可以看到肉眼看不见的小物体了。显微镜最终成倒立、放大的虚像。2.望远镜:主要结构:目 镜(靠近眼睛的凸透镜)、物 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原理:物镜相当于照相机,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缩小、倒立的实像;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物镜所成的像离我们的眼睛很近,并且目镜可以放大物象,所以视角就会变得很大。,节 俯视因为望远镜物镜的直径很大,所以可以会聚更多的光,使得所成的像更加明亮。I/,读数偏大 天文望远镜也常用凹面镜作物镜,如反射式望远镜。照 -金 望远镜最终成倒立、缩小的虚像。、仰视 哈勃空间望远镜:把天文望远镜安置在大气层外,可以免受大气层的干扰,得到更清 J 七读数偏小3.
8、视 角(见右图):我们看物体时,它对我们眼睛所成的视角越大,我们看见的物体就越八;但 兀 口:J物体就越小。物体对眼睛所成视角的大小不仅和物体本身的大小有关,还和物体到眼睛的距离有关。第四章物态变化第一节温度计1.温度:我们把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2.测量温度的工具:温度计。常见的温度计:实验室用温度计、体温计和寒暑表(见下图)。,南皿*4忤喇常见量程分度值原理所用液体特殊构造使用注意事项实验室用温度计-21 1101液体热胀冷缩水银或煤油使用时不能甩(其他见下)寒暑表一30 501酒精体温计35 420.1水银玻璃泡上方有缩口使用之前用力甩可离开人体读数 温度计内液体:酒精、水银或煤油。温
9、度计的使用:首先要看清量程,然后看清它的分度值。如果使用温度计时超过它的量程,后果:玻璃泡胀破;测不出温度。在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正确的方法如下:(1)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壁或容器底。(2)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物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3)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卜.表面相平。读数时视线不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的后果(见右上图)。3.摄氏度:表示摄氏温度。在 个 大 气 压 下 冰 水 混 合 物 的 温 度 是 沸 水 的 温 度 是 100。0和 100之间有100个等份,每个等份代表1 摄
10、氏度。物理 复 习 提 纲(人教版)4.体温计:体温计用于测量人体温度。第二节熔化和凝固1 .物态变化:物质从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的变化叫做物态变化。2 .物质的三态:固态、液态、气态。3 .熔化和凝固的定义: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4 .固体分为两类:晶体和非晶体。晶体: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尽管不断吸热,但是温度保持不变,这类固体有确定的熔化温度(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熔点。晶体形成时也有确定的温度,这个温度,这个温度叫做凝固点。海波、冰、金属、属、盐等物质是晶体。非晶体: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只要不断吸热,温度就不断地上升,这类固体没有确定的熔化温度
11、。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和凝固点。松香、玻璃、沥青、蜡等物质是非晶体。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是否有确定的熔点.物质熔化和凝固时的温度变化曲线:物质熔化的温度变化曲线 对曲线的分析:A B段一一吸热、温度升高,物质为固态;B C段(熔化过程)吸热、温度不变,C D段吸热、温度升高,物质为液态。对曲线 的分析:E F段放热、温度降低,物质为液态;F G段(凝固过程)放热、温度不变,物质状态为固液共存。物质状态为固液共存。G H段放热、温度降低,物质为固态。5.探究实验: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见右下图)【实验器材】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盛水的烧杯、试 管(装有蜡或海波)、温度计、搅拌器、秒表、(火
12、柴)。【设计实验】将温度计插入试管后,待温度升至4 0 左右时开始,每隔大约I m in记录一次温度;在海波或蜡完全熔化后再记录45次。【实验表格】【图象】见 上4.“物质熔化的温度变化曲线,甲图为海波,乙图为石蜡。图象需要标明温度。时间/m in012345 海波的温度/e蜡的温度/【注意事项】石棉网的作用:均匀热量。搅拌器的作用:使物质均匀受热。图表的作用:将规律反映在图上,便于总结。图中应用的是水浴加热法,目 的 是 为 了使 海 波(蜡)均匀受热。6.晶体熔化的特点:不断吸热,但温度不变。物理复习提纲(人教版)7.8.1.2.晶体熔化的条件:温度达到熔点;继续吸热。非晶体熔化的特点:吸
13、热,温度不断升高。利用和防止熔化吸热、凝固放热的实例:利用熔化吸热:用冰保鲜、冷敷给病人降温;吃雪糕解暑。防止熔化吸热:雪熔化吸热,多穿衣服,防止感冒。利用凝固放热:冬天在菜窖中放几桶水。凝固放热的坏处:浇注钢铁时(或马路上刚铺的沥青),凝固放热,产生第三节汽化和液化汽化和液化的定义: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从气态变成做液化。沸腾: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不断吸热,温度不变。沸腾的条件:温度达到沸点;继续吸热。沸点:各种液体沸腾时都有确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做沸点。不同液体的沸点不同。的高温伤人。液态的过程叫沸腾的特点:蒸发:发生在液体表面的缓慢汽化叫蒸发。蒸发在任
14、何温度下都能发生。蒸发的特点:吸热,温度降低。加快液体蒸发的方法:提高液体温度;增大液体表面积;加快液体表面上方空气流动速度。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它们的异同如下表所示。蒸发吸热的应用:擦拭酒精给病人降温;夏天向地面洒水,降低室温。液化的两种方式:气体降到足够低的温度;压缩体积。蒸发沸腾不同点只在液体表面进行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必须达到沸点且继续加热缓慢地汽化剧烈地汽化温度降低温度保持不变相同点1 .都是汽化现象2 .都使液体变成气体3 .都要吸收热量 液化的现象:雾、露、“白气”(小水珠聚集)3.探究实验:水的沸腾(见右图)【目的】观察水沸腾时的现象及温度变化。【
15、实验器材】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盛水的烧杯、温度计、带有小孔的纸板、秒表、(火柴)。【设计实验】用酒精灯给水加热至沸腾。当水温接近90 时每隔I m i n 记录一次温度。【实验表格】【图象】见右上图。其中B C段为沸腾过程。【实验现象】(水沸腾前)气泡上升,越来越小。(原因:下部水温高于上部水温)时间/m i n012345 温度/(水沸腾时)大量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原因:下部压强大)【注意事项】纸板的作用:减少热损失;固定温度计;防止液体飞溅出来。纸板上小孔的作用:使内外大气压平衡。水的沸点不是1 0 0 ,原因:气 压 低 于 1 标准大气压;水中有
16、杂质;温度计有问题。长时间水不沸腾,原因:(S)物理复习提纲(人教版)水的初温太低;水的质量太大;未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没有盖中央留孔的纸板;移去酒精灯后沸腾不马上停止。第四节升华和凝华1 .升华和凝华的定义: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2 .升华也需要吸热,凝华也会放热。3 .升华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4 .常见的升华现象:樟脑片变小;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冬天晾衣服,冰直接升华;碘升华。5 .常见的凝华现象:霜、雪、冰花、雾淞;白炽灯变黑(鸨丝先升华后凝华)。6 .物质三态变化的关系:7 .做简答题时,需要注意以下两点:必须联系课本中的知识点(公式、定理或者规律)
17、:语言简洁,并且一般人看了答案后能够看明白(通俗易懂、能够解决问题)。第五章电流与电路第一节电荷1 .电荷 带电体: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是物体带了电(荷)。这样的物体叫做带电体。轻小物体指碎纸屑、头发、通草球、灰尘、轻质球等。电荷: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简称电荷,符 号 是 电 荷 的 单 位 是 库 仑(C)。在各种带电微粒中,电子电荷量的大小是最小的。人们把最小电荷叫做元电荷,常用符号e 表示。e=1.6XIOG任何带电体所带电荷都是e的整数倍。正负电荷: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一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是正电荷(+);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一)。具有正电
18、荷的实质是物质中的原子失去了电子;具有负电荷的实质是物质中的原子得到了多余的电子。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玉 相吸引。两个物体相互吸引有两种情况可能是它们带异种电荷而互相吸弓I,还可能是一个物体带电而吸引另一个不带电的轻小物体。使物体带电的方法 摩擦起电定 义: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原因:不同物质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实 质: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能 量转化:机械能-电能 接触带电:物体和带电体接触带了电。如带电体与验电器金属球接触使之带电。感应带电:由于带电体的作用,使带电体附近的物体带电。检验物体带电的方法 使用验电器。验电器的构造:金属球
19、、金属杆、金属箔。验电器的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物理复习提纲(人教版)从验电器张角的大小,可以判断所带电荷的多少。但验电器不能检验带电体带的是正电荷还是负电荷。利用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利用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中和:放在一起的等量异种电荷完全抵消的现象。如果物体所带正、负电量不等,也会发生中和现象。这时,带电量多的物体先用部分电荷和带电量少的物体中和,剩余的电荷可使两物体带同种电荷。中和不是意味着等量正负电荷被消灭,实际上电荷总量保持不变,只是等量的正负电荷使物体整体显不出电性。2.摩擦起电 原子的结构: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的电子组成的;原子核的质量比电子的大得多,儿乎集中了原
20、子的全部质量;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电子在原子核的吸引下,绕核高速运动。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电子绕核运动。但整个原子呈中性。摩擦起电:摩擦过的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现象,就是摩擦起电现象。摩擦的两个不同物体同时分别带上等量异种电荷。摩擦起电的原因: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两个物体互相摩擦时,哪个物体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弱,它的一些电子就会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失去电子的物体因缺少电子而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因为有了多余电子而带等量的负电。摩擦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由同种物质组成的两物体摩擦不会起电。3.导体和绝缘体 导体和绝缘体:善于导
21、电的物体叫做导体;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常见的导体:金属、石墨、人体、大地、酸碱盐的水溶液等。常见的绝缘体:橡胶、玻璃、塑料、油、陶瓷等。半导体:导电能力在绝缘体和导体之间的物体,叫做半导体。常见的半导体:硅、错。半导体的应用:集成电路(包括二极管、三极管)、热敏电阻、光敏电阻等。超导体:有些物质,当温度降到某一温度以下,电阻会突然变为零,这种现象叫做超导现象。能够发生超导现象的物体叫做超导体。超导体的实际应用:磁悬浮列车。超导体可以用作输电线或制造电子元件,并且无需考虑散热的问题。凡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来工作的电路中都不能使用超导体。导体容易导电的原因:里面有大量的自由电荷,它们可以脱离
22、原子核的束缚,而在导体内部自由移动。“导电”与“带电”的区别:导电过程是自由电荷定向移动的过程,导电体是导体;带电过程是电子得失的过程,能带电的物体可以是导体,也可以是绝缘体。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一定条件下,绝缘体也可变为导体。第二节电流和电路1.电流 电流的形成:电荷在导体中定向移动形成电流。自由电荷在金属导体中是自由电子,在酸、碱、盐水溶液中是正、负离子。电流的方向:把正电荷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在金属导体中,电流的方向跟自由电子的移动方向相反。电源:能够提供持续电流的装置,叫做电源。干电池、蓄电池供
23、电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发电时,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持续电流形成的条件:必须有电源;电 路 必 须 闭 合(通路)。只有两个条件都满足时,才能有持续电流。电流的三种效应物理复习提纲(人教版)电流的热效应:如白炽灯,电饭锅等。电流的磁效应:如电铃、电磁继电器等。电流的化学效应:如电解、电镀等。注:电流看不见、摸不着,我们可以通过各种电流的效应来判断它的存在,这里体现了转换法的科学思想。物理学中,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或物理问题我们往往要抛开事物本身,通过观察和研究它们在自然界中表现出来的外显特性、现象或产生的效应等,去认识事物的方法,在物理学上称作这种方法叫转换法。2 .电路和电路图
24、电路:由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等元件组成的电流的路径,叫做电路。电路元件的作用:电源能够提供电流的装置,或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干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用电器消耗电能,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装置。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导线传导电流,输送电能。电路的三种状态:通路处处连通的电路叫通路,此时电路中有电流通过,电路是闭合的。断 路(开路)某处断开的电路叫断路,此时电路不闭合,电路中无电流。短路不经过用电器而直接用导线把电源正、负极连在一起,电路中会有很大的电流,可能把电源烧坏。用电器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起来的情况也属于短路。电路图:用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做电路图。常用电路元件的符号
25、:符号意义符号意义+交叉不相连的导线ft电铃+交叉相连接的导线电动机(负极)Tl(正极)电池电流表T 卜 卡电池组电压表,一开关 CD电阻小灯泡滑动变阻器3 .电路和电路图 由电路图连接实物:首先按电路图摆好元件位置。其中开关S应是断开的。若有滑动变阻器,应将其滑片P调到变阻器的阻值最大端。若为串联电路,可从电源正极出发,逐个顺次连接各个元件,然后回到电源负极。若为并联电路,可先选一支路与开关、电源和干路上的其他元件按串联方法连成回路,再把与该支路并联的各支路依次并联在该支路h:也可先把并联部分按首首相接、尾尾相接的接法接好,再从分叉点和会合点与开关、电源连成回路。若为混联电路,可参照串、并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初中 物理 复习 提纲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