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案2.pdf
《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案2.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案2.pdf(3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案篇 一: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案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案2 6.1 二次函数(1)教学目标:(1)能够根据实际问题,熟练地列出二次函数关系式,并求出函数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2)注重学生参与,联系实际,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重点难点:能够根据实际问题,熟练地列出二次函数关系式,并求出函数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教学过程:一、试一试1 .设矩形花圃的垂直于墙的一边AB的长为xm,先取x 的一些值,算出矩形的另一边BC的 长,进而得出矩形的面积yn2.试将计算结果填写在下表的空格中,2.x 的值是否可以任意取?有限定范围吗?3.我们发现,当 AB的长(x)确 定 后,矩形的
2、面积(y)也随之确定,y 是 x 的函数,试写出这个函数的关系式,对 于1.,可让学生根据表中给出的AB的 长,填出相应的BC的长和面积,然后引导学生观察表格中数据的变化情况,提出问题:(1)从所填表格中,你能发现什么?(2)对前面提出的问题的解答能作出什么猜想?让学生思考、交流、发表意 见,达成共识:当AB的长为5cm,BC的长为10m时,围成的矩形面积最大;最大面积为50n2。对于2,可让学生分组讨论、交 流,然后各组派代表发表意见。形成共识,x的值不可以任意取,有限定范围,其范围是0 x 10o对于3,教师可提出问题,(1)当AB=xmB寸,BC长等于多少m(2)面积y等于多少?并指出y
3、=x(2 0-2 x)(0 x 10)就是所求的函数关系式.二、提出问题某商店将每件进价为8元的某种商品按每件10元 出 售,一天可销出约100件.该店想通过降低售价、增加销售量的办法来提高利润,经过市场调查,发现这种商品单价每降低0.1元,其销售量可增加10件。将这种商品的售价降低多少时,能使销售利润最大?在这个问题中,可提出如下问题供学生思考并回答:1.商品的利润与售价、进价以及销售量之间有什么关系?利润=(售价-进价)x销售量2.如果不降低售价,该商品每件利润是多少元?一天总的利润是多少元?1 0-8=2(元),(10-8)x 100=200(元)3 .若每件商品降价x元,则每件商品的利
4、润是多少元?一天可销售约多少件商品?(1 0-8-x);(100+100X)4.x的值是否可以任意取?如果不能任意取,请求出它的范 围,x的值不能任意取,其范围是0 x 25 .若设该商品每天的利润为y元,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y=(10-8-x)(100+100 x)(0 x2)将函数关系式y=x(20-2x)(0 x 10=化 为:y=-2x2+20 x(0 x 10).(1)将函数关系式 y=(10-8-x)(100+100 x)(04x4 2)化为:y=-100 x2+100X+20D(0 x 2).(2)三、观 察;概括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函数关系式(1)和(2),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
5、思考回答;(1)函数关系式(1)和(2)的自变量各有几个?(各有1个)(2)多项式-2x2+20和-100 x2+100 x+200分另I 是几次多项式?(分别是二次多项式)(3)函数关系式(1)和(2)有什么共同特点?(都是用自变量的二次多项式来表示的)(4)本章导图中的问题以及P1页的问题2有什么共同特点?让学生讨论、交 流,发表意见,归结为:自变量x为何 值 时,函数y取得最大值。2.二次函数定义:形 如y=ax2+bx+c(a、b、c是常数,a*0)的函数叫做x的二次函数,a叫做二次函数的系数,b叫做一次项的系数,c叫作常数项.四、课堂练习1.(口答)下列函数中,哪些是二次函数?(1)
6、y=5x+1(2)y=4x2-1(3)y=2x3-3x2(4)y=5x4-3x+12.P3练习第1 ,2题。五、小结1 .请叙述二次函数的定义.2,许多实际问题可以转化为二次函数来解决,请你联系生活实际,编一道二次函数应用题,并写出函数关系式。六、作 业:略篇 二: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集第十六章分式16.1分式16.1.1从分数到分式一、教学目标1 .了解分式、有理式的概念.2.理解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能熟练地求出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二、重点、难点1.重 点:理解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2 .难 点:能熟练地求出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值
7、为零的条件.三、课堂引入1 .让学生填写P4 思考,学生自己依次填出:10,s,200,7a332.学 生 看P 3的问题:一艘轮船在静水中的最大航速为20千米/时,它沿江以最大航速顺流航行100千米所用实践,与以最大航速逆流航行6 0千米所用时间相等,江水的流速为多少?请同学们跟着教师一起设未知数,列方程.设江水的流速为x千米/时.轮船顺流航行100千米所用的时间为千米所用时间6020?v10020?v小 时,逆流航行60小 时,所以10020?v10020?v6020?v3.以上的式子,6020?v,s,v,有什么共同点?它们与分as数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五、例题讲解P5例1.当x为何值
8、时,分式有意义.分析 已知分式有意义,就可以知道分式的分母不为零,进一步解出字母x的取值范围.提问 如果题目为:当X为何值时,分式无意义你知道怎么解题吗?这样可以使学生一题二用,也可以让学生更全面地感受到分式及有关概念.(补充)例n 2.当m为何值时,分式的值为0?n?1n?22(D (2)(3)1分母 分析分式的值为0时,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2分子为零,这样求出的m的解集中的公共部分,就不能为零;。是这类题目的解.答案(1)nrO(2)m=2(3)m=1六、随堂练习1 .判断下列各式哪些是整式,哪些是分式?9x+4,7,9?y,m4,8y?3,x203m l1x?95y22.当x取何值
9、时,下列分式有意义?3x?52x?5x?42(1)(2)(3)3.当x为何值时,分式的值为0?x2x?23?2x?1()(3)x?75x7x21?3xx2?x七、课后练习1.列代数式表示下列数量关系,并指出哪些是正是?哪些是分式?(1)甲每小时做x个零件,则 他8小时做零件 个,做80个零件需小时.(2)轮船在静水中每小时走a千 米,水流的速度是b千米 寸,轮船的顺流速度是千米/时,轮船的逆流速度是千米/时.(3)x与y的差于4的 商 是.2.当x无意义?3x?2x2?13.当x的值为0?x?1x2?x八、答 案:六、1.整 式:9x+4,9?y,n?4 分 式:7,8y?32032(2)xw
10、(3)xw 22.(1)X。15xy2x?93.(1)x=-7(2)x=0(3)x=-180 x 七、1 .1sa?b,x?y;整 式:8x,a+b,x?y;44分 式:80,x2sa?b32.3.x=-1课后反思:16.1.2分式的基本性质一、教学目标1 .理解分式的基本性质.2 .会用分式的基本性质将分式变形.二、重点、难点1 .重点:理解分式的基本性质.2.难点:灵活应用分式的基本性质将分式变形.三、例、习题的意图分析1 .P7的例2是使学生观察等式左右的已知的分母(或分子),乘以或除以了什么整式,然后应用分式的基本性质,相应地把分子(或分母)乘以或除以了这个整式,填到括号里作为答案,使
11、分式的值不变.2 .P9的例3、例4地目的是进一步运用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约分、通分.值得注意的是:约分是要找准分子和分母的公因式,最后的结果要是最简分式;通分是要正确地确定各个分母的最简公分母,一般的取系数的最小公倍数,以及所有因式的最高次鬲的积,作为最简公分母.教师要讲清方法,还要及时地纠正学生做题时出现的错误,使学生在做提示加深对相应概念及方法的理解.3.P11习题16.1的第5题 是:不改变分式的值,使下列分式的分子和分母都不含号.这一类题教材里没有例题,但它也是由分式的基本性质得出分子、分母和分式本身的符号,改变其中任何两个,分式的值不变.不改变分式的值,使 分 式 的 分 子 和 分
12、 母 都 不 含 号 是分式的基本性质的应用之一,所以补充例5.四、课堂引入315934202481与与相等吗?为什 么?3 41 5932 0 2 4 8 2 .说出与之间变形的过程,与之间变形的过程,并说出变形依据?3.提问分数的基本性质,让学生类比猜想出分式的基本性质.五、例题讲解P 7例2.填 空:分析 应用分式的基本性质把已知的分子、分母同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整式,使分式的值不变.P 1 1例3 .约 分:分析约分是应用分式的基本性质把分式的分子、分母同除以同一个整式,使分式的值不变.所以要找准分子和分母的公因式,约分的结果要是最简分式.P 1 1例4.通 分:分析通分要想确定各分式的公
13、分母,一般的取系数的最小公倍数,以及所有因式的最高次事的积,作为最简公分母.(补充)例5.不改变分式的值,使下列分式的分子和分母都不含号.?6b?5a,?x,?2m,?7m,?3xo3y?n6n?4y 分析 每个分式的分子、分母和分式本身都有自己的符号,其中两个符号同时改变,分式的值不变.解:?6b?5a?6b5a?7nnt6n?x3yx3y3x4y?2n?n2nmI7m?f-?3x?4yo六、随堂练习1 .填 空:(1)2xx22?3x?x?3(2)(4)6ab8bx2323223a3?(3)b?1a?c?an?cn?y?y?xx?y?篇三: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教案1 .3有理数的加减法1
14、.3.1有理数的加法(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经历探索有理数的加法法则,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初步掌握有理数加法法则,并能准确地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2 .过程与方法有理数加法法则的导出及运用过程中,训练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归纳、推断得到数学猜想,体验数学充满探索性和创造性.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教学重点难点重 点:有理数的加法法则的理解和运用.难 点:异号两数相加.教与学互动设计(-)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课件展示 下午放学时,小新的车子坏了,他去修车,不能按时回家,怕
15、妈妈担心,打电话告诉妈妈,可妈妈坚持要去接他,问他在什么地方修车,他说在我们学校门前的东西方向的路上,你先走20米,再 走30米,就能看到我了.于是妈妈来到校园门口.(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讨 论 妈 妈 能 找 到 他 吗?讨论交流 若规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1)若两次都向东,很显然,一共向东走了 50米.算 式 是:20+30=50即这位同学位于学校门口东方50米.这一运算可用数轴表示为-100(2)若两次都向西,则他现在位于原来位置的西5 0米处.算 式 是:(-2 0)+(-3 0)=-5 0这一算式在数轴上可表示成:-50-30-20-1010(3 )若第一次向东2 0米,第二次向
16、西走3 0米.?则利用数轴可以看到这位同学位于原位置的西方10米 处.算 式 是:+20+(-3 0 )=1 0 (学生试画数轴以下同)(4)若第一次向西走2 0米,第二次向东走3 0米.?利用数轴可以看到这位同学位于原位置的什么地方?如何用算式表示?算 式 是:(-2 0)+(+30)=+10对以下两种情形,你能表示吗?(5 )第一次向西走了 2 0米,第二次向东走了 2 0米,?那这位同学位于原位置的什么地方?这位同学回到了原位 置.即:-(20)+(+20)=0.(6)如果第一次向西走了 2 0米,第二次没有走,那如何 呢?-20+0=-20思考 根据以上6个 算 式,你能总结出有理数相
17、加的符号如何确定?和的绝对值如何确定?互为相反数相加,一个有理数和。相 加,和分别为多少?学生活动小 组 讨 论、试看分类、归纳观 察(1 )式,两个加数都为正,和的符号也是正,?和的绝对值正好是两个加数绝对值的和.观察(2)式,两个加数都为负,和的符号也是负,?和的绝对值是两个加数绝对值的和.由(1 )(2)归 纳: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如:(-7)+(-8)=15,16+17=+33,(-4)+(-9)=-13观 察(3)式、(4)式 可 见:两个加数的符号不同,和的符号有的是“+”号,有 的 是 -号,为了更清楚总结规律.可引导学生再举几个类似的例子,从而可总结得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初中 数学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