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表格式全册教案.pdf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表格式全册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表格式全册教案.pdf(19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目 录一、观察物体(三)(2 课时)观察物体二、因数与倍数(7 课时)1.因数和倍数2.2、5、3 的倍数的特征3.质数和合数三,长方体与正方体(1 3 课时)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整理和复习探索图形四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2 0 课时)1.分数的意义2.真分数和假分数3.分数的基本性质4.约分5.通分6.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整理和复习五、图形的运动(三)(3 课时)六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7 课时)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打电话七、折线统计图(3 课时)八、数学广角找次品(2 课时)九、总复习(4 课时)1.
2、数与代数2.空间与图形3.观察物体与统计九年制义务学校A4*执教:中山2 0 1 6 年上期第 一 单 元 观 察 物 体(三)课题教材第2页例1备课人:中山第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根据图形推测拼搭的方式,引导学生简化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能力目标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究,解决由平面图形到立体图形的转化问题。让学生自己拼摆,得出结论,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求知欲及探求数学知识的兴趣。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从多个角度观察物体的能力,通过思考和分析,掌握从不同角度观察立体图形的情况。重点经历观察过程,根据从正面、上面和左面看到的物体的三视图,推测出小正方体的拼搭方式。难点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抽
3、象思维能力。教学过程第二次备课【复习导入】师:同学们都喜欢玩积木吗?下面我们来玩一个搭积木的游戏。请用手中的4块积木搭一个你喜欢的形状。谁来展示一下你的摆法?生展示不同的摆法。师:通过刚才的游戏,老师发现同学们越来越喜欢动脑筋了,大家探索出了这么多有趣的摆法。老师真为你们高兴!这一节课希望大家积极动手动脑,我们来继续探索 观察物体中的奥秘,好吗?(板书课题)【新课讲授】1.出示教材第2页例1师:看同学们刚才学得真好,我又给大家提供了一个玩积木的机 会(出示课件):现在有四块积木,如果我想摆出从正面看是这一形状(如图),应该怎样摆?有几种摆法?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巡视指导
4、。(2)如果再加一个小正方体,要保证从正面看到的形状不变,你可以怎样摆?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解决。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展示成果。(3)同学们真棒!想出了这么多种摆法,你们能尝试着找到一个如何摆放的规律吗?【课堂作业】完成教材第3 页练习一第1、2、4、5 题。【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它的实物图有多种摆放方式,你学会了吗?你还有什么收获呢?【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教学后记课题教材第2页 例 2备课人:中山第2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2.能根据从正面、俱1 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进一步体会从三个
5、方向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能根据给定的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的形状,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正方体的数量范围。3.让学生主动参与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学习利用实物或图形进行直观和有条理的思考,发展空间观念。重点难点引导学生进行空间图形的平面和立体想象来找出被遮挡住的小立方块。教学过程第二次备课【复习导入】给出一个实物图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让同学画不同的摆放方法,引导学习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新课讲授】(1)屏幕出示教材第2页例2。(2)师:这是一个用3个小正方体搭出的立体图形,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所画下的形状。同学们,你能不能用小正方体搭出这个立体图形?(3)学生小组
6、合作操作。(4)各组展示本组搭好的作品。(5)师:请说一说你搭过程中的想法和做法。生:略。(6)师:可以先根据正面图形搭出符合正面的立体图形,再根据上面观察到的图形搭出符合上面的立体图形,最后根据左面图形确定最后的立体图形。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只有唯一的一种情况。【课堂作业】1.完成教材第2页“做一做”。2.完成教材第34页练习一第3、6、7题。【课堂小结】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重点研究了一个什么问题?你有什么收获呢?【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教学后记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学习内容认识因数和倍数第 3 课时学习目标1.从操作活动中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意义
7、,会2.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索意识,以及热爱数学学习的情教学重点理解因数和倍数的含义教学难点判断一个数是不是另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教具运用课件教学方法二次备课教学过程【复习导入】教师用课件出示口算题。104-5=164-2=12+3=1004-25=150X4=220+4=18X 4=25X 4=24X 3=20X86=学生口算导入:在乘法算式中,两个因数相乘,得到的结果叫做它们的积。乘法算式表示的是一种相乘的关系,在除法算式中,两个数相除,得到的结果叫做它们的商。除法算式表示的是一种相除的关系,在整数乘法和除
8、法中还有另一种关系,这就是我们这一节课要学习探讨的内容。(板书课题:因数和倍数(1)【新课讲授】1.学习因数和倍数的概念(1)教师用课件出示教材第5 页例1,引导学生观察图上的算式,把这些算式分为两类。学生说出自己的分类方法,商是整数的分为一类,商不是整数的分为一类。教师以商是整数的第一题为例,板书:12+2=6。教师:在这道除法算式中,被除数和除数都是整数,商也是整数,这时我们就可以说12是 2 和 6 的倍数,2 和 6 是 12的因数。谁来说一说其他的式子?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在整数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被除数是除数和商的倍数,除数和商是被除数的因数。(2)说一说第一类
9、的算式中,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学生回答,如:在 2 04-10=2 中,2 0 是 1 0 和 2 的倍数,1 0 和 2是 2 0 的因数。或:2 0是 10的倍数,2 0是 2 的倍数,10是 2 0的因数,2 是 2 0的因数。通过刚才同学们的回答,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倍数与因数是相互依存的。2 .举例概括教师:请同学们注意,为了方便,我们在研究因数和倍数时,所说的数一般指的是自然数,而且其中不包括0。教师:在自然数中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我们每个同学都在心中想一个,想好了说给大家听。学生举例,并说出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教师同时板书。教师小结:像这样的例子举
10、也举不完,那能不能用比较简洁的方式来叙述因数与倍数的关系呢?引导学生根据“用字母表示数”的知识表述因数与倍数的关系。如:M+N=P,M、N、P 都是非。自然数,那么N 和 P 是 M 的因数,M 是 N 和 P 的倍数。AXB=C,A、B、C、都是非0 自然数,那么A 和 B 是 C 的因数,C是 A 和 B 的倍数。你能从这些数中挑出两个数,说出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吗?3 、9、15、2 1、36学生独立思考并回答。【课堂作业】1.完成教材第5 页“做一做”。2.完成教材第7 页练习二第1 题。3.下面每一组数中,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1 6 和 2 4 和2472 和 82 0
11、 和 54.下面的说法对吗?说出理由。(1)4 8是 6 的倍数。(2)在 13+4=3.1 中,13 是 4 的倍数。(3)因为3 X 6=1 8,所以18是倍数,3 和 6 是因数。【课堂小结】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重点研究了一个什么问题?你有什么收获呢?【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板书设计因数和倍数在整数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被除数是除数和商的倍数,除数和商是被除数的因数。因数和倍数一般指的是自然数,而且其中不包括0。倍数与因数是相互依存的。教学反思因数和倍数(2)学习内容一个数因数的求法和一个数倍数的求法(教材第6页例2、例3,第4课时学习目标1.通过
12、学习使学生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倍数的方法;2.学生能了解一个数的因数是有限的,倍数是无限的;3.能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条理性,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求索精神。教学重点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教 学难点能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教具运用课件教学方法二次备课教学过程【复习导入】说出下列各式中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204-4=5 6X3=18在上面的算式中,6和3都是18的因数,你知道还有哪些数是18的因数吗?18是3的倍数,你知道还有哪些数是3的倍数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如何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板书课题:因数和倍数(2)【新课
13、讲授】(-)找因数:1.出示例1:18的因数有哪几个?一个数的因数还不止一个,我们一起找找18的因数有哪些?学生尝试完成后汇报(18的因数有:1,2,3,6,9,18)教师:说说看你是怎么找的?(生:用整除的方法,18+1=18,184-2=9,184-3=6,1 8+4=;用乘法一对一对找,如1X18=18,2X9=18)教师:18的因数中,最小的是几?最大的是几?我们在写的时候一般都是从小到大排列的。2.用这样的方法,请你再找一找36的因数有哪些?小组合作交流后汇报,36的 因 数 有:1,2,3,4,6,9,12,18,36教师:你是怎么找的?举 错 例(1,2,3,4,6,6,9,12
14、,18,3 6)教师:这样写可以吗?为什么?(不可以,因为重复的因数只要写一个就可以了,所以不需要写两个6)仔细看看,3 6的因数中,最小的是几,最大的是几?教师板书: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1,最大因数是它本身。3 .你还想找哪个数的因数?(18、5、4 2.)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个在自练本上写一写,然后汇报。4 .其实写一个数的因数除了这样写以外,还可以用集合表示:如 18的因数。小结:我们找了这么多数的因数,你觉得怎样找才不容易漏掉?从最小的自然数1 找起,也就是从最小的因数找起,一直找到它的本身,找的过程中一对一对找,写的时候从小到大写。(二)找倍数:1.我们一起找到了 18的因数,那 2 的倍
15、数你能找出来吗?小组合作交流后汇报,2 的倍数有:2、4、6、8、10、16、教师:为什么找不完?你是怎么找到这些倍数的?(生:只要用2 去乘1、乘 2、乘 3、乘 4、)那么2 的倍数最小是几?最大的你能找到吗?2 .让学生完成做一做1、2 小题:找 3 和 5 的倍数。汇报3 的倍数有:3,6,9,12教师:这样写可以吗?为什么?应该怎么改呢?改写成:3 的倍数有:3,6,9,1 2,你是怎么找的?(用 3 分别乘以1,2,3,.)5 的倍数有:5,10,15,2 0,教师:表示一个数的倍数情况,除了用这种文字叙述的方法外,还可以用集合来表示2 的倍数,3 的倍数,5 的倍数。教师:我们知
16、道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那么一个数的倍数个数是怎么样的呢?(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课堂作业】1.完成课本第7 页练习二第25 题。2 .完成教材第8 页练习二第6 8 题。【课堂小结】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重点研究了一个什么问题?你有什么收获呢?【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板 书设计因数和倍数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小的是1,最大的是它本身.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教学反思学习内容2、5的倍数的特征第5课时学习目标1.经历自主探索2和5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2.知道2、5的倍数的特征,
17、会判断一个自然数是不是2和5的倍数。3.培养学生的观察、猜想、分析、归纳的能力,愿意与同学交流自己发现的结果,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教 学重点通过探索发现2、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难点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和5的倍数。教 具运用课件教学过程二次备课【复习导入】师:同学们,我们一起玩个猜数游戏,好吗?你们任意说出一个自然数,不管是几位数,我都能很快的判断出它是否是2或5的倍数。不信可以试试看。学生报数,老师答,同时请大家验证。师:同学们的眼神里闪现出惊讶的目光。你们想知道老师为什么不计算就能马上判断出来吗?学了今天的知识,你们就知道老师猜数的奥秘了。板书课题:2和5的倍数的特征。【新课讲授】1.探索5的
18、倍数特征(1)引入百数表。(2)出示课件:百数表,在这些数中找出5的倍数,写出来。(3)你们找的数和老师找的相同吗?(课件出示百数表)(4)观察5的倍数,你有什么发现?把你的发现说给同桌听听。(5)归纳:谁来概括一下5的倍数到底有什么特征?板书: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是5的倍数(6)验证:除了这些数以外,其它5的倍数也有这样的特征吗?请举例验证。请你写一个多位数,并且是5的倍数。(7)过渡:学习了 5的倍数的特征有什么好处?师随机在黑板上写一个数,让学生猜猜它是不是5的倍数。(8)练一练:下面哪些数是5的倍数?2 4 0,3 4 5,4 3 1,4 90,54 5,54 3,709,72 5,8
19、15,92 2,986,990。过渡:那 172 是几的倍数呢?请同学验证。2 的倍数有什么特征,想不想研究?下面我们一起研究2 的特征。2 .探索2 的倍数特征(1)猜一猜:根据研究5 的倍数特征的经验,你猜一猜2 的倍数可能会有什么特征呢?(2)课件出示:百数表找出2 的倍数。(小组合作找出所有2 的倍数)(3)汇报后,观察2 的倍数的特征,看看你刚才的猜测是不是正确。(4)归纳:2 的倍数有怎样的特征?板书:个位上是0、2、4、6、8 的数都是2 的倍数。(5)验证:除了这些数以外,其它2 的倍数也有这样的特征吗?请举例验证。(6)填一填:下面哪些数是2 的倍数?1,3,4,11,14,
20、20,2 3,2 4,2 8,3 1,4 01,82 6,74 0,1000,6431让学生独立完成后汇报。3 .奇数、偶数的再认识自然数按是不是2 的倍数来分可分为奇数和偶数两大类,2 的倍数都是偶数,不是2 的倍数就是奇数。4 .那么既是2 的倍数又是5 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呢?(1)在 5 的倍数中找出2 的倍数:(2)在 2 的倍数中找到5 的倍数。比较: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 或 5 的倍数,都是看什么?结论:个位上是0 的数,既是2 的倍数又是5 的倍数。【课堂作业】1.完成教材第9 页 做一做。2.完成教材第11页练习三第12 题。【课堂小结】1.现在,你们知道老师猜数的奥秘了吗?现在老
21、师说数,请同学们判断出它是不是5 或 2 的倍数。2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板书设计第 1 课 时 2、5 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 或 5 的数都是5 的倍数;个位上是0、2、4、6、8 的数都是2 的倍数;个位上是0 的数,既是2 的倍数又是5 的倍数。教学反思学习内容3 的倍数的特征(教材第1 0 页的内容及教材第 11页练习三的第3 6题)第 6 课时学习目标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想、验证、理解并掌握3 的倍数的特征。2.引导学生学会判断一个数能否被3 整除。3 .培养学生分析、判断、概括的能力。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3 的倍数的特
22、征教学难点会判断一个数能否被3 整除。教具运用课件教学方法二次备课教学过程【复习导入】1.学生口述2 的倍数的特征,5 的倍数的特征。2 .练习:下面哪些数是2 的倍数?哪些数是5 的倍数?324 153 345 24 60 986 756教师:看来同学们对于2、5 的倍数已经掌握了,那 么 3 的倍数的特征是不是也只看个位就行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3 的倍数的特征。板书课题:3 的倍数的特征。【新课讲授】1.猜一猜:3 的倍数有什么特征?2 .算一算:先找出10个 3 的倍数。3 X1=3 3 X2=6 3 X3=93 X4=12 3 X5=15 3 X6=183 X7=2 1 3 X
23、8=2 4 3 X9=2 73 X10=3 0.观察:3的倍数的个位数字有什么特征?能不能只看个位就能判断呢?(不能)提问:如果老师把这些3 的倍数的个位数字和十位数字进行调换,它还是3 的倍数吗?(让学生动手验证)12 21 1551 1881 2 4 f42 2 7-72教师:我们发现调换位置后还是3 的倍数,那 3 的倍数有什么奥妙呢?(以四人为一小组、分组讨论,然后汇报)汇报:如果把3 的倍数的各位上的数相加,它们的和是3 的倍数。3 .验证:下面各数,哪些数是3 的倍数呢?210 54 216 129 9231 9876小结:从上面可知,一个数各位上的数字之和如果是3 的倍数,那么这
24、个数就是3 的倍数。(板书)4 .比一比(一组笔算,另一组用规律计算)。判断下面的数是不是3 的倍数。3402 5003 1272 29675.“做一做”,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10页“做一做(1)下列数中3 的倍数有。14 35 45 100 332 876 74 88要求学生说出是怎样判断的。3 的倍数有什么特征?(2)提示:首先要考虑谁的特征?(既是2 又是5 的倍数,个位数字一定是0)接着再考虑什么?(最小三位数是100)最后考虑又是3 的倍数。(12 0)【课堂作业】完 成 教 材 第 页 练 习 三 的 第 4、6、7、8、9、10、11题。【课堂小结】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活动,你有
25、什么收获和感想?【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板书设计3 的倍数的特征一个数各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 的倍数,那么这个数就是3 的倍数。教学反思学习内容2、5、3 的倍数特征的练习(教材第12 13 页练习三第712 题)第 7 课时练习学习目标1.熟练掌握2、3、5 倍数的特征,熟练应用2、3、5 倍数的特征进行判断。2.会运用2、3、5 倍数的特征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3.感受知识应用价值,激发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培养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以及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教学重点会正确判断2、3、5 的倍数教学难点会运用2、3、5 倍数的特征解决实际问题教具运用课件教学方法二次备课教学过程【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五 年级 下册 数学 表格 式全册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