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数学教案(修订版).pdf





《五年级下数学教案(修订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下数学教案(修订版).pdf(12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 学 设 计第 一 单 元 分 数 加 凝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课本P2-P10学情分析:学生在前面已经熟练掌握了通分的技能,又学习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明确了分数单位相同可以直接相加减。本单元主要是在新知识的学习与原有认知结构之间架设桥梁,把学生引入渴望探究的情景中,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根据对教材的分析及对学情的把握,重点学习分数加减法的混合运算,掌握分数、小数的互化。单元教学目标:1、通过直观的操作活动,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2、掌握不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的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3、能正确计算分数加减混合运算。4、理解并掌握分数化小数的方法,能熟练、正确地把
2、分数化成小数。教学重难点:重点: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分数加减混合运算。能正确地将简单的分数化为小数。难点: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分数加减混合运算。能正确地将简单的分数化为小数。教学方法:讲 授 法 讨 论 法 练 习 法备注(教学反思、辅导等)教 学 设 计备注(教学反思、辅导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数:7课时第一课时课 题:折纸课 型:新授课教学内容:教材第2-4页教学目标:1、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的的加减法。2、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法、主动探究法、讲授法教学重点:异分母分
3、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教学难点:异分母分数先通分再加减的计算思路。即只有相同分母的分数之间才能直接相加减。教学准备:长方形白纸、课件 教学过程一、出示教材P2情境图,提出问题。我 折 小*月T A督?我 折 小 可 用T运,丁 蕊湃张姐;./口 1、他俩一共用着这张纸的几分之几?两个人一起在同一张图片上画出自己所用的纸的大小。教 学 设 计笑笑首先在纸上画出了这张纸的1/2,淘气继续画出这张纸的 1/4。I -1 .卜 备注(教学反思、辅导等)列式表示为:1 1-I-=2 4二、启发思考1、引导学生观察黑板上的算式,提问学生用我们以前学过的分数的加减法知识是否可以解出
4、这个分数。学生回答道,不行的因为我们以前学过的是分母相同的分数的加减,这个分数的分母一个是2一个是4不相同。2、讨论具体的计算方法。3、汇报讲解,同分母分数的分母相同,也就是分数单位相同。4、进一步小结。只有分数单位相同的分数才可以直接想加减。mi.a2 4 4 1 1三、拓展思考1、笑笑比淘气多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笑笑用了纸的1/2、淘气用了纸的1/4,所以根据题意笑笑比淘气多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应该用减法计算。教 学 设 计备注(教学反思、辅导等)1 1=()1=()2 4 4 4()利用上面的方法继续解题。四、小结有通分,将分母彳、司妁分It化改分母如同的分k.凯可以抬加送通分的实质就
5、是讲分数单位不同的分数转化成分数单位相同的分数。五、练一练3,5 5 24 8 6 3六、作 业:课本P3、4页“练 一 练”第3、第5题。板书设计:折纸分母不相同的分数加减法:先通分,将分母不同的分数转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再相加减。备注教 学 设 计 (教学反思、辅导等)第二课时课 题:练习课教学内容:教材第3、4 页练一练1、2、3、4、5、6、7、8教学目标:1、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的的加减法。2、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法、主动探究法、讲授法教学重点: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教学难点:异分母分数
6、先通分再加减的计算思路。即只有相同分母的分数之间才能直接相加减。教学准备:练习册教学过程:L京 一 埃。1+1.L)+U-L.)l-l-O-O.U3 9 ()()()3 6 ()()()2.航是这料骷+:的:隔澹他的加卫?与雕交4 2 4 2 6妍的麟,3.31 2十1 8r 2 5 34 8 9 3 1 5 5 7 H首先利用通分法统一分数单位,再根据分数的性质进行 r.Z a t r 4.计算。_i_ 1 _1_工 _2_7 T 彳 一 元 -7j_ _ 5,2 27 +1 2 u 7教 学 设 计备注(教学反思、辅导等)计算方法与上题类似。5.森林医生.分别让学生说说错在哪里?再计算出正
7、确结果。6,解方程.1,5 7 1 3 7?+x-6 H x+T-i2分数方程的计算方法与整数方程的计算方法一致;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统一分数单位。Z郎 制 花 初 四 统 科 现9脑 天 用 必 拢 施 的 丁 似 于姑胡纵蝴,解 镶 卜 怪 郛 湿 般 脑 生把全月总数看成单位“1”,根据题意列出算式,并进行计算。8 吉一侪.连一连,卜列第式结果分别。绑个数最接近?8一第。5_ 1 _ 1 2 17-7 9 10 4*5估算结果,在计算本题时由于对此部分内容还不太熟悉,建议通过计算来选出正确答案。教 学 设 计备注(教学反思、辅导等)第三课时折 纸出 示板 书学 生情 境 图讲 解练 习课
8、题:星期日的安排课 型:新授课教学内容:教材第5-6页教学目标:1、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2、掌握从1里连续减去两个异分母分数的计算方法。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法、主动探究法、讲授法教学重点: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教学难点:掌握异分母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说一说下列各题的运算顺序。110+15-28 26-4+21 45-(18+7)小结:分数加减混和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加减混和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二、新授1、师;同学们,双休日你们都在干什么?老师通过一次调查了解到我们班同学星期日的活动安排。2、出示课件(“星期日安排”情境图)教 学 设 计备注(
9、教学反思、辅导等)群 谕 笑 笑 分 见 调 酊 砌 刃.如 联 日 的 活 动 安 叔多包&1师新动女情 女生杉M H活 动 女 并 表户甯稣 去训.官尼既中户 伙4,力去少林印俅中占妞渊,.2 1分 之 儿1分乙.H 6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你观察到了什么?生:(1)全 班 男 生 中 有2/7的同学户外活动,3/7的同学参加少年宫活动,其余的同学留在家中。留在家中的同学占全班男同学的几分之几?(2)全 班 女 生 中 有3/8的同学户外活动,1/6的同学参加少年宫活动,其余的同学留在家中。留在家中的同学占全班女同学的几分之几?3、引导参与,探究怎样解决问题。师:要计算留在家中的男同学占全
10、班男同学的几分之几,怎样列式?4、全 班 交流。围 绕 把 男 生 总 数 看 成 单 位“1”明确算式的算理。把 全 小 斤 生&式 一个#供,+功 /J,2份B M一一 45、同理计算完成女生部分的问题。映,我 如 道i.杷仝班女生力成一个啜体.十均 分 救 24磅,户,卜话助”占9僧 南教 学 设 计备注(教学反思、辅导等)6、教师归纳小结:计算异分母分数混合运算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时将所有的分数进行通分,再进行计算,二是先根据需要进行部分通分。根据算式特点来选择方法。三、讨论淘气和笑笑计算4/9+1/4+5/9 时用了不同的方法,你能看懂吗?T2 0留十42 0_%5T1T 20b.把分
11、数化成小数来比较-1 T 200.05将分数卷化成小数,回忆以前学过的分数转化为小数的方法,给出正确的结果,进而对两个小数再进行比较。因为 006 0.05,所 以0.06 4.C.把小数化成分数来比较0 06.X -_ L100 20 100将小数0.06转化为分数,依然利用上学期学过的小数转化为分数的转化方法,得出正确的结果,进而对两个分数在进行比较。如果在比较的过程中发现两个分数的分数单位不统一,首先要进行通分,统一分数单位,在继续进行比较。因为正 .)00)00杵以0加 A.Z l*3、“分数王国”和“小数王国”分别有不同的尺子,你能帮助“翻译”吗?教 学 设 计&nno。田 L ET
12、 T F A _ _ _ _ _ _ _ _ _ 工 T尸L“L J LL 工 “1.一 r i I i i 1 L T T T T T T V T )0.05 0.1 0.15 0.2 0.2S。3 0.35 0.4 M5 0.5将分数王国中的分数翻译成小数。将小数王国的小数翻译成分数。4、把下面的小数化成分数或把分数化成小数。So to。*0 1 8-。对于分数与小数之间的互化,引导学生回忆出转化的方法。f4 根堤分数与徐汝的、9-美条,可以把分散彳#K。占,1、格比较 面牛组数的K小,说说你是怎样比较的.5 1 1(。0 9 1 66(1J师:在比较分数与小数时,要先统一他们的表现形式。
13、将分数转化为小数或者将小数转化为分数。只有表现形式统一了,才有可能比较大小。四、作业课本P 8页“练一练”第2第3题。板书设计:是我们上学期的内容。要备注(教学反思、辅导等)根据小故的意义,,以把小it/IL V A*,a小数王国”和“分数王国”3 4-41 5 4-4 55 4-1 09 4-1 0=3/4=1 5/4 5=5/1 0=9/1 0=0.75=0.3 3 3=0.2=0.9教 学 设 计第六课时课 题:练 习 课(小数化分数和分数化小数)教学内容:教材第8页练一练2、3、4、5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小数化分数和分数化小数。2、熟悉用渗透的思想来解决问题。教学方法:自主学习、讲
14、解引导教学重点: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方法。教学难点: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方法。教学准备:练习册教学过程:1.课件出示:2.在(_)甲填上适W的分数或小数、U U O 工 f f f f,I I I i I I1 t t|J|备注(教学反思、辅导等)把小数与分数之间进行互化。3.迷 途25 7 Too Io首先要利用通分的方法来统一分数单位,只有分母统一了才能进行比较。4.4林医生.独立思考找出以上3题中的错误,再计算出正确的结果。(3生分别回答)教 学 设 计备注(教学反思、辅导等)5.在生活中寻找用分数或,I啜友示的信总,并与同伴交流.生活中处处都有用分数和小数来表示信息的,只要我们用心来观察就可以
15、了。板书设计:小数王国和分数王国出 示练 习 题板 书讲 解学 生练 习第七课时课 题:练习课(练习一)教学内容:教材第9-1 0页练一练1、2、3、4、5、6、7、8、9、1 0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小数化分数和分数化小数。2、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的的加减法。3、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教学方法:自主学习、讲解引导教学重点:异分母分数加减的计算。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方法。教学难点:异分母分数加减的计算。教 学 设 计备注(教学反思、辅导等)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方法。教 学 准 备:练习册教学过程:1.课件出示:I.你是如何计算的?W.算 =1.2)-7 =7师
16、:与整数方程的计算方法相同,其中涉及到分数加减的运算,首先呀考虑分数单位是否统一,如果不统一要先利教 学 设 计备注(教学反思、辅导等)用通分法来统一分数单位。9.水的循环在自然界中发挥看星要,用。某洋区降水总最的(父校蒸发,返回大气,其公的水被麻林吸收或沸透到地下。渗近到比下的水比蒸发掉的水少,少的部分弓降水总班的5,(1)被森林吸收的和渗透对地卜的水址之卬共占降水总最妁几分之几?(2)渗透到地卜的水量占降水总量的儿分之几?首先要分析题意,根据题意列出算式,进而进行计算。城 先 算 第 再 想 想.你 发 现 了 什 么 班 律?入用计算,你华R接得乜1 y 的结果叫 裁,进而 1 j 1
17、I 1板书i 2亍 y 4-5 T 6练习一出 示练 习 题板书讲解学生练 习教 学 设 计第二单元 长 方 体(一)第 一 课 时:长方体的认识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情景,经历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特点的过程,能够准确的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特点。2、能够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具有初步的立体空间想象能力。3、使学生感受到长方体和正方体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教学重点、难点:学生能够熟练的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特点。教学方法:师生共同归纳和推理教学准备:长方体模型、正方体模型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教师出示教学板书,请学生观察下列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特点?
18、备注(教学反思、辅导等)教师:提问学生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特点?学生寻找完毕,举手准备回答问题。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回答问题。(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四个直角;四条边,每组对边相等;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二、讲授新课:教 学 设 计备注(教学反思、辅导等)教师让学生观察课本插图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学生回答:楼房的形状教师提问: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电视机包装箱、现代汉语大词典)教师出示长方体和正方体模型,让学生观察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特点?学生同桌之间交流讨论。教师提问: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有什么?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回答:长方体有6个面、8个顶点、12条
19、棱,对面面积相等;正方体有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6个面都相等和12条棱相等。学生独立完成课本12页的表格。三、课堂小结:同学们,这一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提问学生回答)四、布置作业:教材第13面第5、第6题。板书设计:长方体的认识长方体: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每组对面面积相等;正方体: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6个面面积都相等;12条棱长度都相等。备注教 学 设 计(教学反思、辅导等)第二课时长方体的认识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结合具体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情景,经历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特点的过程,能够准确的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特点。能力目标:能够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具有初步的立
20、体空间想象能力。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受到长方体和正方体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教学重点、难点:学生能够熟练的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特点。教学方法:师生共同归纳和推理教学准备:长方体模型、正方体模型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教师出示教学板书,请学生观察下列长方体和正方体并回答有什么特点?教 学 设 计教师:提问学生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特点?思考后师指名回答问题。(长方体有6 个面、8 个顶点、12条棱,对面面积相等;正方体有6 个面、8 个顶点、12条棱,6 个面都相等和12条棱相等。)二、课堂练习:做 pl2第 1题,教师让学生选择一个长方体实物,可以集中测量数学课本的长、宽、
21、高各是多少?做 P12第 2 题,让学生观察课本中的长方体的三条棱长,并填完表格。做 P12第 3 题,根据课本中的长方体的三条棱长和每组对面的形状,分辨出6 个不同的面的编号。可以让学生按照课本中6 个面的长、宽来做成面积相等的纸片,然后组成一个长方体来进一步熟悉长方体的6 个面的大小和相对的位置。教师根据课本P13第 4 题中的长方体插图,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制作一个这样的长方体至少需要多少厘米的木条。三、课堂小结:同学们,这一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提问学生回答)四、布置作业:本课基础训练第二题。板书设计:备注(教学反思、辅导等)长方体的认识教 学 设 计相对的面面积相等备注(教学反思
22、、辅导等)第三课时展开与折叠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结合具体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与折叠的情景,经历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6 个面相对位置的过程,能够准确的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6 个表面的展开与折叠。能力目标:能够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具有初步的立体空间想象能力。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受到长方体和正方体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教学重点、难点:能够准确的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6 个表面的展开与折叠。教学方法:师生共同归纳和推理教学准备:正方体的盒子。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教师出示教学板书,请学生观察正方体6 个面的相对的教 学 设 计备注(教学反思、辅导等)位置并回答有什么特点?教师:提问正
23、方体6 个面相对位置有什么特点?学生寻找完毕,准备回答问题。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二、讲授新课:教师让学生观察课本中的插图,小红把一个正方体的盒子沿着棱剪开,得到了 一个展开图。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剪得?教师让学生把准备好的正方体的盒子拿出来,分别剪一剪,看看会得到什么样的展开图?教师把同学们的作品相互交流一下,让别的同学猜猜自己是怎么剪的?三、课堂小结:同学们,这一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提问学生回答)四、布置作业:基础训练p7基础园地第2 题、拓展空间第1题板书设计:展开与折叠正方体是由完全相等的6 个面来组成的。备注(教学反思、辅导等)教 学 设 计第四课时展开与折叠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结
24、合具体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与折叠的情景,经历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6个面相对位置的过程,能够准确的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6个表面的展开与折叠。能力目标:能够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具有初步的立体空间想象能力。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受到长方体和正方体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教学重点、难点:能够准确的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6个表面的展开与折叠。教学方法:师生共同归纳和推理教学准备:正方体的盒子。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教师让学生拿出正方体的盒子并沿着棱剪开,把正方体展开成6个面和把6个面折叠成正方体。复习上节课学习的有关内容。二、课堂练习:1、学生做课本15页第1题。教 学 设 计备注(教学反
25、思、辅导等)教师把正方体盒子6 个面分别按照题目中的要求标上1、2、3、4、5、6 个数字,让学生找一找每个数字相对的面哪一个?2、学生做课本15页第2 题。让学生把长方体盒子的6 个面展开标上数字,然后找出每个数字所对应的面上是多少?三、课堂小结:同学们,这一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提问学生回答)四、布置作业:教 材 p l5 第 3 题。板书设计:展开与折./H胃LJ每个面相对的面上的数字是多少。第五课时长方体的表面积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结合具体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与折叠的情景,经历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过程,能够准确的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 学 设 计能力目标:能够认识长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数学教案 修订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