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市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山东省潍坊市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潍坊市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pdf(3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山东省潍坊市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一、选 择 题(共 10小题,每小题2 分,满 分 20分)1.(2 分)成语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下列成语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A.刻舟求剑 B.滴水成冰 C.抽鞭断流 D.钻木取火2.(2 分)化学使世界变得绚丽多彩,科学家为此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其中研究空气成分的科学家是()A.拉瓦锡B.侯德榜C.门捷列夫D.道尔顿3.(2 分)下列关于“酒精温度计遇热读数上升”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A.分子质量增大B.分子体积扩大C.分子间隔变大D.分子个数增多4.(2 分)智能手机是一种多功能通讯工具,一款智能机通常含有41种以上的化学元素.手机屏幕部分用的是硅酸铝
2、玻璃,下列关于硅酸铝玻璃性质的推测正确的是()A.常温下易与氧气反应B.透光性好C.易溶于水D.见光易分解5.(2 分)近地面的臭氧是由于氮氧化物等在阳光照射下发生光化学反应产生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臭氧与氧气的化学性质不同B.臭氧是空气质量指数的污染物之一C.汽车尾气大量排放会导致臭氧污染D.佩戴口罩能有效阻挡臭氧的吸入6.(2 分)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氧气可作燃料B.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浓厚的白烟D.实验室加热高锯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内靠近导管处放一团蓬松的棉花7.(2分)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8.(2分
3、)2017年5月9日,中国科学院发布了 113号、115号、117号 及118号四种元素的中名称,其中一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元素说法错误的是()A.相对原子质量为288 B.是非金属元素C.核内有115个质子 D.核 内 有173个中子9.(2分)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地球上的水储量是丰富的,可供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无限的B.生活中通过煮沸的方法可以降低水的硬度C.用蒸储的方法可以将海水淡化D.爱护水资源主要从节约用水和防治水体污染两方面采取相应措施10.(2分)通过创建全国卫生城市活动,潍坊市空气状况有了明显改善,目前空气的主要污染物仍是PM2
4、.5,下列做法应该继续提倡的是()保护青山绿水就地焚烧秸秆发展共享单车减少燃煤使用燃放烟花爆竹A.B.C.D.二、选 择 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0分)点燃11.(2分)从2H 2+O 22H 2O中获取的信息错误的是()A.在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变化B.在常温下氢气与氧气混合就可以发生反应C.4g氢气与32g氧气完全反应,可以生成36g水D.在反应前后,氢原子和氧原子的数目都没有改变12.(2 分)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A.物质本身没有好与坏之分,而人们对物质的利用却存在合理与不合理之分B.人们根据不同的需求,通过控制反应条件,促进或抑制化学反应C.为了更好地利用物质,可对物质
5、进行分离或混合D.使用元素符号、化学式等化学用语,是为了增加化学科学的神秘色彩13.(2 分)2017年 6 月 1 日,特朗普宣布美国退出 巴黎协定,引起国际社会强烈反响,使能源和环境问题再次成为热点。下列观点或做法完全正确的是()A.保护空气B.爱护水资源a.禁燃烟花爆竹-降低PM2.5b.CO2增多-酸雨C.SO2排放-温室效应a.用淘米水浇花-节约用水b.活性炭-除自来水异味c.污水处理-防止水污染C.垃圾处理D.能源利用a.焚 烧垃圾-减少“白色污染”,环保b.回收废电池-保护土壤c.禁烧秸秆-减轻雾宜a.发现大量可燃冰-无能源危机b.太阳能路灯-节能环保C.车用乙醇汽油-无尾气污染
6、A.A B.B C.C D.D1 4.(2 分)“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冰毒是一种毒品,能引发急性心脑疾病,并出现狂躁、暴力、自杀等倾向,其主要成分为甲基苯丙胺(化学式为C10H15N)。下列有关甲基苯丙胺的说法正确的是()A.相对分子质量是82B.碳、氢、氮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0:15:1C.是由C、H、N 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D.充分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1 5.(2 分)某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和 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A.反应物与生成物共有3 种物质B.反应后原子个数增多C.该图可示意CO 与 0 2 的反应D.反应物中元素的化合价都为01 6.(2分)下列
7、实验事实不能作为相应观点的证据的是()选项实验事实观点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质量增大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B水电解可得到氢气和氧气分子是可分的C少量白糖加入水中,不 久“消失”微粒是不断运动的D水变成冰体积变大分子种类发生变化A.A B.B C.C D.D1 7.(2分)如图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下列做法合理的是()A.红磷点燃后,缓慢伸入瓶中并塞紧橡皮塞B.用过量的红磷进行实验C.红磷熄灭后,立即打开止水夹D.用木炭代替红磷进行实验1 8.(2分)推理和归纳的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氢气点燃前需验纯,则点燃任何可燃性气体前都需验纯B.含碳元素的物质充分燃烧会生
8、成C O 2,燃烧能生成C O 2 的物质不一定含碳元素C.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D.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则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1 9.(2分)为及时发现燃气泄漏,常在燃气中加入少量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C 2 H 5 s H ),乙硫醇也可以点燃充分燃烧,化学方程式为:2 c 2 H 5 S H+9 O 2 4 C O 2+2 X+6 H 2 O.下列关于X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X属于氧化物B.X中硫、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2C.X由碳、硫、氧三种元素组成D.X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 0%2 0.(2分)在反应2 A+5 B=2 C+4 D 中,C、D的
9、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9:2 2.若 2.6 gA与 B完全反应后,生成8.8 g D.则在此反应中,B与 D的质量比为()A.4:9 B.8:1 1 C.1 0:1 1 D.3 1:4 4三、解 答 题(共4小题,满分38分)2 1.(1 0 分)水与生活息息相关.(1)保 持 水 的 化 学 性 质 的 最 小 粒 子 是 (用化学符号表示):生活中,人们常用肥皂水检验水样品是硬水还是软水,肥皂水遇(填“硬水”或“软水”)泡沫少、易起浮渣;(2)2 0 1 7 年 6月 2日,国土资源部在北京宣布:我国正在南海神狐海域进行的天然气水合物(即可燃冰)试开采已经连续产气2 2 天,取得多项重大突破
10、性成果.请写出可燃冰主要成分甲烷(C H 4)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3)利用如图装置我们认识了水的组成:试 管“2”中 的 气 体 是 (写出化学式),列举该气体的一项用途:.在 实 验 室 中 用 自 来 水 制 取 净 化 程 度 较 高 的 水 的 方 法 是.水是生命之源,我国水资源总量虽位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量很少.请你写出一条节约用水的方法:.(4)科学研究证明,水在光照和T i O 2 作催化剂的条件下,能分解为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 2.(1 2 分)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请完成下列问题.(1)写出下列微粒的化学符号:2个硫原子;氧化镁中镁元素
11、显+2 价:2 )根据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A、B、C、D所示粒子共表示 种 元 素(填数字).若 E中 x=1 0 时,则 该 粒 子 属 于 (填“原子”或 离子(3)下 表 是 元 素 周 期 表 中 第 2、3 周 期 的 元 素,请 回 答 下 列 问 题:23 Li锂6.9414 Be镀9.0125 B硼10.816 C碳12.017 N氮14.018 0氧16.009 F氟19.0010 Ne?=-现20.18311 Na钠22.9912 Mg镁24.3113 A1铝26.9814 Si桂28.0915 P磷30.9716 S硫32.0717 C1氯35.4518 Ar
12、氤39.95 下 列 各 组 具 有 相 似 化 学 性 质 的 元 素 是 (填字母序号);A.N a、C l B.0、S C.F、N e D.C l、A r 写 出 一 条 第 三 周 期 元 素 原 子 的 核 外 电 子 排 布 规 律:笫7号元素与笫1 2 号 元 素 的 原 子 形 成 化 合 物 的 化 学 式 为: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当 x-y=8 时,该粒子的符号为具有相同原子数和电子数的分子或离子叫等电子体,等电子体具有相似的结构和性质.下列各组粒子 中 属 于 等 电 子 体 的 是 (填字母序号).A.N 0 和 0 2 B.C O 和 N 2 C.S O 2 和 C
13、0 2 D.P O?S O 42(4)1 8 8 6年,法国化学家莫瓦桑第一次制得了氟的气态单质,并确定其化学式为F 2,它几乎可以与所有金属直接化合,且在化合物中氟几乎都呈-1 价.F元素属于 元 素(选 填“金属”或“非金属”).科学家还用X e (氤气)和 P tF 6.首次合成了含稀有气体元素的化合价X e P tF 6,其中P tF 6.为带一个单位负电荷的原子团,X e P tF6中 P t元 素 的 化 合 价 为.2 3.(8分)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工业上生产尿素 C O (N H2)2 的反应微观不意图如图:反向前 反应后(1)从微观角度看,图中四
14、种物质都是由 构成.o 氢原子一氧原子修一氯原子蹲 一 碳 原 子(2)从宏观的角度看,图 中 四 种 物 质 中 属 于 氧 化 物 的 有 (填字母序号).(3)写出工业上生产尿素的化学方程式(4)锂是一种活动性比铁强的金属,化学式为L i,锂原子结构示意图为/,锂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电子,变成(填“阳离子”或“阴离子”),符号是.2 4.(8分)某兴趣小组用图所示流程制取氧气,并回收提纯氯化钾和二氧化锌.回答下列问题:图1(1)写出步骤I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2)在回收提纯的过程中需要控制水的用量,原因有(填标号).A、提高实验效率 B、保证固体1全 部 溶 解C、节约能源(3
15、)步骤I 中的操作m应选择图2中(填“甲”或“乙”)装置,该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4)实验结束后,称得回收到的氯化钾的质量比理论值小,可 能 的 原 因 有 (写一点).甲 乙国2四、解 答 题(共2小题,满 分14分)2 5.(6分)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1)实验仪器的名称:a(2)实验室用高镒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属于 反应,要收集到较纯净的氧气,应该选用收集装置_ _ _ _ _ _,若用该装置收集的氧气也不纯,原因可能是26.(8 分)在二氧化镭的催化作用下,过氧化氢迅速分解生成氧气和水.哪些因素还影响着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课外活动小组结些进行了更深入的探究:探
16、究实验一: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步骤现 象结论取一支试管加入3 5mL 5%的过氧化氢溶液,然后加入少量二氧化铳.缓慢有少量气泡冒出另取一支试管加入3 5mL 15%的过氧化氢溶液,然后加入少量二氧化锌.迅速有大量气泡冒出请你设计:实验用品:试管、烧杯、热水、冷水、5%过氧化氢溶液、15%过氧化氢溶液27.(8 分)某化学兴趣小组欲测定一瓶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实验操作及相关数据如图所示:2g MnO:烧杯内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68.4g(1)生成氧气的质量_ _ _ _ _ _g:(2)求加入的6 8 g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山东省潍坊市九年级(上)期中化
17、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 择 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0分)1.(2分)(2 0 1 7 秋诸城市期中)成语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下列成语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A.刻舟求剑 B.滴水成冰 C.抽鞭断流 D.钻木取火【考点】E 3: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5 1 2: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刻舟求剑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滴水成冰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抽鞭断流
18、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钻木取火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2分)(2 0 1 7 山西)化学使世界变得绚丽多彩,科学家为此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其中研究空气成分的科学家是()拉瓦锡侯德榜门捷列夫道尔顿【考点】5 1:化学的历史发展过程.【专题】5 2 1:空气与水.【分析】根据化学的发展史解答。拉瓦锡研究空气的组成,道尔顿和阿伏加德罗创立了近代原子论和分子学说。1 86 9 年门捷列夫,编制了元素周期表,侯德榜是侯氏制碱法。【解答
19、】解:A、法国的拉瓦锡通过实验发现空气中含有氮气和氧气的组成,故 A 正确;B、侯德榜是侯氏制碱法的创始人,故 B错;C、1 86 9 年门捷列夫,编制了元素周期表,故 C错;D、道尔顿和阿伏加德罗创立了近代原子论和分子学说,故 D错。故选:A。【点评】记住化学的发展史是解答本题关健。3.(2分)(2 0 1 7 枣庄)下列关于“酒精温度计遇热读数上升”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A.分子质量增大 B.分子体积扩大C.分子间隔变大 D.分子个数增多【考点】B 9: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专题】5 1 1: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0、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酒精温度计遇热读数上升,是因为酒精分子间的间隔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大的缘故。故选:C o【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4.(2分)(2 0 1 8 葫芦岛二模)智能手机是一种多功能通讯工具,一款智能机通常含有4 1 种以上的化学元素.手机屏幕部分用的是硅酸铝玻璃,下列关于硅酸铝玻璃性质的推测正确的是()A.常温下易与氧气反应 B.透光性好C.易溶于水 D.见光易分解【考点】E 4: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21、专题】51 2: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等;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物理性质经常表现为: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挥发性等.智能手机是一种多功能通讯工具,一款智能机通常含有41种以上的化学元素,手机屏幕大部分用的是硅酸铝玻璃,推测硅酸铝玻璃性质是:透光性好、比较光滑等.【解答】解:A、常温下不易与氧气反应,故 A错;B、推测硅酸铝玻璃性质是:透光性好、比较光滑等,故 B正确;C、不易溶于水,故 c 错;D、见光不易分解,故 D 错。故选:Bo【点评】本
22、考点考查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分,要记忆有关硅酸铝玻璃的性质,并能够在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5.(2 分)(2017嘉兴)近地面的臭氧是由于氮氧化物等在阳光照射下发生光化学反应产生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臭氧与氧气的化学性质不同B.臭氧是空气质量指数的污染物之一C.汽车尾气大量排放会导致臭氧污染D.佩戴口罩能有效阻挡臭氧的吸入【考点】CB:氧元素组成的单质.【专题】521:空气与水.【分析】A.根据分子结构决定物质性质来分析;B.根据造成空气污染的物质来分析;C.根据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来分析;D.根据防止吸入臭氧的方法来分析.【解答】解
23、:A.3个氧原子构成1 个臭氧分子,2 个氧原子构成1 个氧气分子,臭氧的化学式为0 3,氧气的化学式为0 2,它们的分子结构不相同,则它们的化学性质不相同,故正确;B.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为: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和臭氧等,故正确;C.汽车尾气汽车排放的尾气中的氮氧化物,如一氧化氮会破坏臭氧层破坏臭氧层,故正确;D.口罩能阻挡颗粒状固体粉尘,不能阻挡臭氧这种气体,故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子的概念、造成空气污染的物质等知识,难度不大.6.(2 分)(2017苏州)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氧气可作燃料B.氧气能使带火星
24、的木条复燃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浓厚的白烟D.实验室加热高锯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内靠近导管处放一团蓬松的棉花【考点】68:氧气的化学性质;69:氧气的用途;6G: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专题】5 2 2: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分析】A、根据氧气能支持燃烧,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氧气能支持燃烧,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氧气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实验室加热高锈酸钾制取氧气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氧气能支持燃烧,但不具有可燃性,氧气不能作燃料,故选项说法错误。B、氧气能支持燃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选项说法正确。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故选
25、项说法正确。D、实验室加热高锦酸钾制取氧气时,为防止加热时高铳酸钾粉末进入导管,试管应放一团棉花,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 o【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实验室加热高钵酸钾制取氧气的注意事项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7.(2分)(2 0 1 7 秋诸城市期中)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考点】4 2:测量容器-量筒;4 9:液体药品的取用;4 B: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4 K: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专题】1 3 7:实验操作型;3 4 1: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5 3 1: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东省 潍坊市 九年级 期中 化学 试卷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