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课程标准.pdf
《教学课程标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课程标准.pdf(6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 学 课 程 标准第一 学 段(13年级)一、数与代数在本学段中,学生将学习万以内的数、简单的分数和小数、常见的量,体会数和运算的意义,掌握数的基本运算,探索并理解简单的数量关系。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应减少单纯的技能性训练,避免繁杂计算和程式化地叙述 算理”。(-)具体目标1.数的认识(1)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2)认识符号,=,的含义,能够用符号和词语来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3)能说出各
2、数位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4)结合现实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计。(5)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小数和简单的分数。(6)能运用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2.数的运算(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2)能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会口算百以内的加减法。(3)能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位数乘三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4)会计算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 0)的加减运算以及一位小数的加减运算。(5)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6)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7)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
3、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3.常见的量(1)在现实情境中,认识元、角、分,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2)能认识钟表,了解24时记时法;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验时间的长短。(3)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4)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克、千克、吨,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5)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常见的量有关的简单问题。4.探索规律发现给定的事物中隐含的简单规律。二、空间与图形在本学段中,学生将认识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感受平移、旋转、对称现象,学习描述物体相对位置的一些方法,进行简单的测量活动,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在教学中,应注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4、应注重使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获得对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直观经验。具体目标1.图形的认识(1)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2)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3)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圆等简单图形。(4)通过观察、操作,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5)会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或圆拼图。(6)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会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7)能对简单几何体和图形进行分类。2.测量(1)结合生活实际,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在测量活动中,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2)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千
5、米、米、厘米的含义,知道分米、毫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3)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4)指出并能测量具体图形的周长,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5)结合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厘米2、米2、千米2、公 顷),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6)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3.图形与变换(1)结合实例,感知平移、旋转、对称现象。(2)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3)通过观察、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
6、图形。4.图形与位置(1)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2)在东、南、西、北和东北、西北、东南、西南中,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三、统计与概率在本学段中,学生将对数据统计过程有所体验,学习一些简单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能根据统计结果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初步感受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可能性。在教学中,应注重借助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据统计过程;应注重对不确定性和可能性的直观感受。具体目标1.数据统计活动初步(1)能按照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如数量、形状、颜色)对物体进行比较、排列
7、和分类;在比较、排列、分类的活动中,体验活动结果在同一标准下的一致性、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2)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3)通过实例,认识统计表和象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1格代表1个 单 位),并完成相应的图表。(4)能根据简单的问题,使用适当的方法(如计数、测量、实验等)收集数据,并将数据记录在统计表中。(5)通过丰富的实例,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为整数)。(6)知道可以从报刊、杂志、电视等媒体中获取数据信息。(7)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和同伴交换自己的想法。2.不确定现象(1)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8、。(2)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3)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4)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描述,并和同伴交换想法。四、实践活动在本学段中,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初步获得些数学活动的经验,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教学时,应首先关注学生参与活动的情况,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与同伴合作、积极与他人交流,使学生增进运用数学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信心,同时意识到自己在集体中的作用。具体目标1 .经历观察、操作、实验、调查、推理等实践活动;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2.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经验,能够运用所学的
9、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3 .感受数学在I I常生活中的作用。教学讨划框架单元教学内容落实课标要求课时第一单元测量一、数与代数3、常见的量(4)在具体成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吨,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5)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常见的量有关的简单问题二、空间与图形2、测量(2)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千米的含义,知道分米、毫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3)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四、实践活动1、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7课时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一、数与代数2、数的运算(3)能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5)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6)经历与他
10、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7)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四、实践活动1、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9课时第三单元四边形二、空间与图形1、图形的认识(3)辨认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等简单图形(4)通过观察、操作,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2、测量(4)指出并能测量具体图形的周长,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6课时第四单元有余数的除法一、数与代数2、数的运算(3)能计算有余数的除法(7)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5课时第五单元时、分、秒一、数与代数3、常见的量(2)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验时间的长短(5)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常见的量有关的
11、简单问题3课时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二、数与代数2、数的运算(3)能计算一位数乘三位数的乘法(6)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7)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13课时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一、数与代数1、数的认识(5)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2、数的运算(4)会计算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 0)的加减运算5课时第八单元可能性三、统计与概率2、不确定现象(1)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2)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3)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4)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描述,并和同伴交换想法4课时第九单元
12、数学广角四、实践活动1、经历观察、操作、实验、调查、推理等实践活动;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2、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经验,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3、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3课时第十单元总复习通过总复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4课时剧老单无目标单元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课时第一单元测量1、使学生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建 立 1 毫米、1 分米和1 千米的长度观念。认识质量单位吨,建 立 1 吨的质量观念2、使学生知道常用的长度单位间、质量单位间的
13、关系,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恰当的选择单位3、使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和质量,会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测量4、在实际操作中,增强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操作技能,发展实践能力7课时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使学生会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2、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景进行估算,进一步领会加减法估算的基本方法,增强估算意识3、使学生理解验算的意义,会对加法和减法进行验算,初步养成检验和验算的习惯4、使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9课时第三单元四边形1、使学生认识四边形的特征,进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2、使学生知道周长的含义,探索
14、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3、使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4、通过多种活动,使学生逐步形成空间观念和估算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6课时第四单兀有余数的除法1、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感知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2、使学生能够比较熟练的口算和笔算有余数的除法3、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5课时第五单元时、分、秒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忖、分、秒,知 道 1 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2、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3课时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1、使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每位乘积不
15、满十)2、使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学会多位数乘位数的计算方法3、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景进行乘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4、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13课时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1、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会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2、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3、在理解分数意义的基础匕使学生学会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意识5课时第八单元可能性1、使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2、使学生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3、使学生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
16、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描述,并和同伴交换想法4课时第九单元数学广角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和推理能力以及有顺序的、全面的思考问题的意识3、使学生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4、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并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3课时第十单元总复习通过总复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4课时测量教学H 的:1、使学生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建
17、立 1 毫米、1 分米和1 千米的长度观念。认识质量单位吨,建 立 1 吨的质量观念2、使学生知道常用的长度单位间、质量单位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恰当选择单位3、使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和质量,会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测量4、在实际操作中,增强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操作技能,发展实践能力第一课时一、估测数学书的长、宽、厚的长度。学 生 动 手 测 量 实请同学们观察数当然后把估测的结;台书的长、宽、厚,并估一估大约有多长,艮填入下表。是怎么想的?际长度1、让学生用学具估计测量测量数学书的长、宽、厚。数学书的长2、让学生先在小数学书的宽组上交流,然后再数学书的厚在全班交流。二、揭示课
18、题。(板书:毫米的认识)三、建 立 1 毫米的概念。1、认识直尺上的1 毫米有多长。2、闭上眼睛想一想1 毫米有多长。然后再比一比1 厘米 和 1 毫米。3、举例子说说生活中那些物品的长度是1 毫米。四、认识厘米与毫米之间的进率。让学生看尺子,数 一 数 1 厘米长度里有几小格,然后汇报 小 结(板书:1 厘米=10毫米)五、巩固练习。1、完成数学课本第3 页的做一做。2、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一的第1、2 题。3、找出自己周围物品,并用毫米作单位量-量它的长度。六、全课小结,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1 厘 米 里 面 有 10个 1 毫米第二课时一、学生动手测量课桌的桌面的长、宽。昨天同学已经量出了
19、这本数学书的长、宽、厚,咱们今天来量一量课桌的长度?二、建 立1分米的空间观念。1、观察尺子,尺子上0刻度到刻度10之间的长度就是1分米,请学生数一数儿厘米是1分米。(板书:1分米=10厘米)2、找一找、比一比在我们身边,或在我们身上哪些物体的长度约是1分米3、用手比划1分米有多长。4、闭上眼睛想一想1分米有多长。三、认识几分米1、在尺子上认识几分米。2、出示课件让学生认识几分米。四、巩固练习1、练习一的第3题。(先估测,然后再测量)2、判断下列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 打“J”,错误的打“X”(1)一条裤子长9分米。()(2)一张床长5分米。()(3)小明高14分米。()(4)支毛笔长2分米也
20、就是20厘米。()3、填空:5分米=()厘米30厘 米=()分米40毫米=()厘米2米=()厘米4、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三第4、5题5、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三第6题和第7题。五、全课小结: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1、两人为一组测量桌面的长、宽。2、全班交流。3、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发现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用厘米、毫米作单位来测量不方便第三课时、认识千米。1、学生汇报到路边观察到什么。2、出示老师制作的第一块路标,让学生理解、体会从某路口到学校6 千米的含义。3、让学生看书第7 页的例3,理解到叶镇21千米、灵山 23千米的意义。4、小结:千米是比米大的长度单位。二、建 立 1 千米的长度概念。从
21、某路口到学校6 千米,那么你是否知道从某路口到哪里大约是1千米?1 千米又有多长呢?从某路口到某处就是1 千米,运动场的跑道-圈是200米,5 圈就有1 千米。1、让学生到运动场看一看跑道,想一想5 圈约有多长。2、让学生动手测量1 千米的跑道有多少米。板书:1 千米=1000米3、举出例子说一说在我们生活周围有1千米长的物体吗?三、巩固知识、动用知识。1、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二第1题和第4 题。2、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练习二第2 题四、全课总结: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第四课时一、复习1、让学生说说1 千米有多长?1 米、1 分米、1 厘米、1毫米呢?2、填空:1千米=()米 1 米=()厘米1 米
22、=()分米 1 分米=()毫米二、学生实践1、把全班学生分为10个小组进行测量。到操场上量出100米的距离,走一走,数一数你走了几步,看一看100米有多远。2、汇报:(1)请说一说你走了 100米走了几步,如果你走1000米大约走了多少步。(2)提问:一个小组量出100米,10个小组一共量出多少个100米?是多少千米?(3)让学生讨论从学校门口到什么地方是1千米。3、体 验1千米有多远。带学生校外走1千米的路程,数一数你走了几步,看一看1千米有多远。三、全课总结: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第五课时1、出示情景图:今天我们一起去数学王国旅游(出示小精灵和数学王国图,小精灵说“欢迎聪明同学来数学王国
23、游玩!”)2、选钥匙开门(先出示第一道门,再出示第二道门,然后出示第三道门)第一道门:小精灵:这扇门有二把锁,(二把锁分别标上:400厘米,5分米)下面这里有很多把钥匙(4分米、4毫米、50厘米、4米、50毫米),你会选钥匙开锁了吗?能说说为什么?第二道门:小精灵:这扇门同样有两把锁(两把锁分别标上:3千米、5000米),下面这里有4把 钥 匙(3000米、300米、5千米、50千米),你会选吗?你知道为什么吗?小结:千米和米之间换算的方法.第三道门:小精灵:这扇门同样有两把锁(锁上标有5千米-2000 米、1000 米+4 千米)6把钥匙分别是:3千米、5千米、3米、5000米、5米、300
24、0米让学生先选后说想法创设情境(出示数学王国里的数学景象)数学王国多美呀!有树,有花,还有。1、看一看大树有多高。把教材第8页的做一做设巩固运用2、同学们来到双胞胎村,有好多小朋友来到村口迎接同学们,请同学找一找,谁跟谁是同一胞。3、摘革果4、好客的小朋友们带同学们到数学奥宫去玩,数学奥宫距离双胞胎村308千米。他们早上8时乘汽车出发,汽车平均每小时行8 0千米,中 午12时能到达吗?计成填写大树的高度出示苹果树,树上挂有很多苹果,每个苹果写上带有长度单位的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说说你游数学王国有什么收获?全课总结第六课时1、猜一猜物体的质量。(1)老师手里握着一枚胸花,让学生猜一猜,老师手里有什
25、么,并估测它的质量。(2)猜一猜老师约有多重。(3)再猜一猜一头牛妈妈、一匹马爸爸、一头猪姐姐、一只熊哥哥约重多少千克?2、讲故事。这些动物们都住在美丽的森林村,森林村是在一条河岸上,这条河,河水很清,在河对岸也有一个村庄,这个村庄住着白兔、小猴等动物,o3、认识吨,建 立1吨的质量概念。(1)牛妈妈、马爸爸、猪姐姐、熊哥哥能一起过桥吗?请同学们打开书,翻到第11页,看 第11页的例6(2)各学习小组议一议,这四只动物能一起过桥吗?为什么?(3)汇报4、小结:(1)吨是比千克大的质量单位。(2)1吨=1000千克5、请学生说一说生活中什么东西大约重1吨。创设情境、探索新知1、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学 课程标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