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教师职称评审办法.pdf
《江西省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教师职称评审办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教师职称评审办法.pdf(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江西省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教师职称评审办法第一条 为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客观、公正地评价中小学教师专业能力水平,根 据 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扩大试点的指导意见(人 社 部 发(2 0 1 1)9 8号)和 江西省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办法(试行)(赣 人 社 发(2 0 1 1)3 7号),结合中小学教师特点,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说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是指对通过参加正高级教师、高级教师、一级教师、二级教师、三级教师岗位竞争推荐,拟聘为上一职称等级人选的品德、知识和专业水平是否达到相应标准要求的综合评价,是中小学教师岗位聘用的重要依据和关键环-
2、44-T 0第三条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必须在核定的教师岗位结构比例内进行,不再进行岗位结构比例之外、与岗位聘用相脱离的资格评审。第四条 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坚持客观公正、公开透明,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实行同行专家评价,重在社会和业内认可。第五条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实行分级管理。正高级教师由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教育部门组织评审,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审核批准;其他层级教师职称评审仍按 江西省专业技术资格评审 办 法(试行)组织实施。第六条申报评审中小学教师职称,须在符合 江西省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教师专业技术资格条件及学校竞聘条件下,向学校人事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交相关职
3、称申报材料。第七条学校对职称申报材料进行严格审查把关,确定参加竞聘人选。第八条学校根据教师岗位空缺数量和工作需要,确定拟竞聘岗位数,并组织竞争推荐。已取得相应专业技术资格未被聘用的和未取得相应专业技术资格、符合岗位条件且教育教学成绩突出的教师均可参加竞争推荐。通过竞争推荐,已取得相应专业技术资格的,可由学校直接聘用;未取得相应专业技术资格的,须通过职称评审后再聘用到相应教师岗位。第九条学校成立以专家和一线教师为主的推荐委员会(一般不少于7人),负责参加竞聘人选的考核推荐工作。第十条推荐委员会可采取说课讲课、专家评议、民主测评等多种评价方式,从师德、能力、业绩、贡献等方面对参加竞聘人选进行全面考
4、核,提出推荐意见。第十一条学校根据推荐委员会的推荐意见,集体研究等额确定推荐人选,并在学校进行公示,时间不少于7日。第十二条经公示无异议或经查实无问题的推荐人员,其职称申报材料按单位隶属关系报相应的教育主管部门和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逐级审查后,送相应的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委员会办事机构。第十三条评审委员会办事机构根据要求受理申报材料,进行分类整理,制定评审工作方案,正高级教师、高级教师职称评审经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审核同意后组织实施;中、初级教师职称评审经设区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审核同意后组织实施。第十四条中小学教师职称实行评审委员会评审制度。根据评审的需要分别组建正高级、高级、中级职称
5、评审委员会。评审委员会执行委员须由现聘为相应及以上职称等级的教师组成。正高级教师职称评审委员会执行委员由在高等院校基础教育教授岗位、省属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机构研究员岗位上任职,相同或相近专业的专家和长期在中小学一线任教、担任高级教师10年以上、教育教学能力突出、具有一-定知名度的高水平教师组成,中小学领域的专家应不少于3/4o第十五条 评审委员会对推荐人选进行综合评价,实行差额评审,通过投票表决,确定评审通过人员。第十六条评审通过人员名单按职称层级由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负责向社会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7日。第十七条经公示无异议或经查实无问题的评审通过人员,正高级教师由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6、教育部审核确认;高级教师由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审核确认;中、初级由市、县,(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审核确认。第十八条 改革试点期间暂不实行破格申报评审,其他未尽事项,按照 江西省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办法(试行)(赣人社发(2011)37号)规定执行。第十九条社会力量举办的中小学可参照本办法组织教师参加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第二十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附件:江西省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教师专业技术资格条件附件:江西省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教师专业技术资格条件第 一 章 总 则第一条为了引导广大教师进一步提高专业水平,积极投身教育教学实践,全面履行教师职责,造就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
7、理、专业化强的教师队伍,根据我省教育改革发展需要和中小学教师工作岗位特点及要求,特制定本资格条件第二条本资格条件适用于全省中小学教师和教学研究、电化教育、装备等机构和教师进修学校。第 三 条 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资格分为:三级教师、二级 教 师(原小学一级教师和中学二级教师)、一级教师(原小学高级教师和中学一级教师)、高级教师(原小学特高级教师和中学高级教师)和正高级教师。第 二 章 申 报 条 件第 四 条 基 本 条 件(一)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胸怀祖国,热爱人民,遵守宪法和法律,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二)遵 守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 江西省中小学教师
8、职业道 德“八不准”,具有高尚的师德修养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牢固树立爱与责任意识,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三)具备相应学段的教师资格及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能力,在教育教学一线工作,切实履行教师岗位职责和义务。(四)任现职期间,年度考核和绩效考核必须均为“合格”以上。(五)身心健康。第 五 条 师 德 条 件(一)为人师表,师德形象良好。热爱学生,平等对待和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人格,精心呵护学生人格尊严,做学生人生的导师和学习知识的引领者。(二)服从学校安排,勇挑重担,工作中团结协作,相互关心,尊重学生家长,妥善处理和家长的关系。(三)任现职期间,每学年度师德考核必须均为“
9、合格”以 上(由所在单位提供考核结果复印件)。凡有违反江西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八不准”、以非法方式表达诉求等严重影响损坏教师形象和声誉行为的一票否决,不得申报。弄虚作假,伪造学历、资历,剽窃他人成果者,延 迟3年申报。第 六 条 学 历、资历条件(-)获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取得中小学高级教师(对应原中学高级教师、小学特高级教师,下同)资格后被聘为中小学高级教师5 年以上,可正常申报正高级教师专业技术资格。(二)获博士学位,取得中小学一级教师(对应原中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下同)资格后被聘为中小学一级教师2 年以上;获本科以上学历,取得中小学一级教师资格后被聘为中小学一级教师5 年以;在 农
10、 村 中 小 学(不含县城和城关镇)工作连续满18年,获大专以上学历,取得中小学一级教师资格后被聘为中小学一级教师5 年以上。可正常申报高级教师专业技术资格。(三)获博士学位;获硕士学位,取得中小学二级教师(原中学二级教师、小学一级教师。下同)资格后,被聘为中小学二级教师2 年以;获大学本科学历,取得中小学二级教师资格后被聘为中小学二级教 师 4 年以上;获大学专科学历,取得中小学二级教师资格后被聘为中小学二级教师4 年以上;获中师学历,取得中小学二级教师资格后被聘为中小学二级教师5 年以上。可正常申报一级教师专业技术资格。(四)获硕士学位后三个月;获大学本科或学士学位,见习期1 年期满并考核
11、合格;获大学专科以上学历,取得中小学三级教师(对应原中学三级教师、小学二级教师。下同)资格后被聘为小学、初中中小学三级教师2 年以上;获中师学历,取得中小学三级教师资格后被聘任小学中小学三级教师3 年以上。可正常申报二级教师专业技术资格。(五)具有大学专科毕业学历,在小学、初中教育教学岗位见习1年期满,并考核合格;或者具有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学历,在小学教育教学岗位见习1年期满再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1年,并考核合格。可正常申报三级教师专业技术资格。第三章中小学正高级教师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条件第七条教育工作要求(一)任现职期间,至少有1年年度师德考核为优秀等次(由所在单位提供考核结果复印件)。(二)具有
12、崇高的教育理想和坚定的教育信念;长期工作在教育教学第一线,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方面发挥了指导者和引路人的作用,能出色地完成班主任、辅导员等工作任务,教书育人成果突出。(三)具有主持和指导教育教学研究的能力,在教育思想、课程改革、教学方法等方面取得创造性成果,并广泛运用于教学实践;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发挥了示范和引领作用。(四)在本教育教学领域享有较高的知名度,是同行公认的教育教学专家。获得与教育教学相关的省级以上荣誉称号。(五)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应用操作能力和外语水平。第八条教学科研及业绩工作要求(一)深入系统地掌握所教学科课程体系和专业知识,教育教学业绩卓著,教学艺术精湛,形成独到的教学风格。专任
13、教师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工作量和学校规定每年的听课数量;兼任管理工作的教师每周上 课4节 以 上(小学6节以上),每学期听课1 0节 以 上(小学每周听 课1节);校级领导每周上课2节 以 上(小学4节以上),每学期听 课1 5节以上;幼儿园教师平均周带班时间:专任教师4个半天以上,保 教 主 任(组长)3个半天以上(或听课、评 课8节以上),副园长听课、评 课4节以上,园长听课、评 课2节以上;教研员、电教、装备教师及教育事业单位人员须有计划地深入学校调查研究、指导教学、听课、评课,每年不少于:县级6 0天、市级4 0天、省 级3 0天(提供基层证明材料)。(二)累计有1年以上在薄弱学校或农村
14、学校任教经历或任现职期间参加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的送教下乡活动达到5 0课时以上。任现职期间在乡镇以下学校或教学点任教的教师,业务条件可酌情降低,降低幅度由评委会根据评审当年的实际情况确定。(三)申报正高级教师资格除具备以上条件外,不同类型学校、教学研究、电教、装备等机构和教师进修学校,还应分别具备下列条件:1、高 级 中 学(职业中学)高级中学及职业中学文化课教师任现职以来年均完成教学工作量2 8 0学时以上,能够出色完成教学任务。精通业务,治学态度严谨,教育教学效果特别显著。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班主任工作方面有突出专长和丰富经验,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以来出色完成了班主任、辅导员或学校管
15、理工作;具有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在教学方法研究、改革和推进素质教育等方面成绩显著;主持并完成2项省级以上的教育教学科研课题;承担省级以上的示范课;对教育理论、教学方法有深入的研究,培养、指导本校本学科教师提高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进行过学科大循环教学或从事高三年级的教学3年以上,并取得突出成绩。在核心期刊上发表本专业教育教学论文2篇以上,或出版教育教学论著(独撰或第一作者)或在省级以上学术期刊发表本专业高质量的论文合计4部(篇)以上。教师评议优秀率须达到8 5%以o职业中学专业课教师任现职以来年均完成教学工作量2 8 0学时以上(其中实训指导课1 2 0学时以上),能够出色完成教学任务
16、。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以来出色完成了班主任、辅导员或学校管理工作;任现职以来每两年必须在企业实践1个月以上;承担市级以上示范课,在市级同类专业教师中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在教师技能竞赛中获得省级以上奖励,或指导学生在省级以上技能大赛中获得三等以上奖励,或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三等奖以上奖励。培养、指导本校本学科教师提高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并取得一定成绩。出版教育教学论著(独撰或第一作者)或在省级以上学术期刊发表本专业高质量的论文合计2部(篇)以 上(要求至少在核心期刊上发表本专业教育教学论 文1篇),或出版教育教学论著(独撰或第一作者)或在省级以上学术期刊发表本专业高质量的论文合计3部(篇)以
17、上。教师评议优秀率须达到8 5%以上。2、初级中学专职教师任现职以来年均完成教学工作量在3 0 0学时以上,能够出色完成教学任务。精通业务,治学态度严谨,教育教学效果特别显著,在当地具有一定的引领、示范作用,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经验丰富,有突出专长,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以来出色完成了班主任、辅导员或学校管理工作;对教育理论、教学方法有较深入的研究;主持并完成1项省级以上的教育教学科研课题;承担市级以上的示范课;培养、指导本校本学科教师提高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并取突出成绩。出版教育教学论著(独撰或第一作者)或在省级以上学术期刊发表本专业高质量的论文合计2部(篇)以 上(要求至少在核心期刊上
18、发表本专业教育教学论文1篇),或出版教育教学论著(独撰或第一作者)或在省级以上学术期刊发表本专业高质量的论文合计3部(篇)以上。教师评议优秀率须达到85%以上。3、小 学(幼儿园)专职教师任现职以来年均完成教学工作量在300学时以上,能够出色完成教学任务。精通业务,治学态度严谨,教育教学效果特别显著,在当地具有一定的引领、示范作用,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经验丰富,有突出专长,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以来出色完成了班主任、辅导员或学校管理工作;对教育理论、教学方法有较深入的研究;具有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在教学方法研究、改革和推进素质教育等方面成绩卓著,主持辅导至少两个学生社团活动;主持并完成1
19、项省级以上的教育教学科研课题;承担市级以上的示范课;培养、指导本校本学科教师提高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并取突出成绩。在核心期刊上发表本专业教育教学论文1篇以上,或出版教育教学论著(独撰或第一作者)或在省级以上学术期刊发表本专业高质量的论文合 计2部(篇)以上。教师评议优秀率须达到85%以上。4、教学研究、电教、装备等机构和教师进修学校教学研究、电教、装备等机构:任现职以来主持并完成省级教学科研课 题3项以上,在核心期刊上发表本专业教育教学论文3篇以上,或出版教育教学论著或在省级以上教育学术期刊发表本专业高质量的论文合计5部(篇)以上。培养、指导本地区本学科教师提高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并取
20、得突出成绩。每年深入学校指导教学研究不少于60天,执教市级示范课或举办学术讲座不少于6次。教师进修学校:任现职以来年均完成教学工作量在160学时以上,能够出色完成教学任务;在教育理论、教学方法等方面有深入研究,主持并完成省级以上教学科研课题2项以上;培养、指导本地区本学科教师提高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并取得突出成绩。每年承担市级以上的示范课不少于2次。在核心期刊上发表本专业教育教学论文2篇以上,或出版教育教学论著(独撰或第一作者)或在省级以上学术期刊发表本专业高质量的论文4部(篇)以上。教师评议优秀率须达到85%以上。第九条破格申报条件未具备正高级教师专业技术资格申报学历条件的,取得中小学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西省 深化 中小学教师 职称 制度改革 试点 教师 评审 办法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