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pdf(1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导山学校2012年上学期年级数学教案教者:张永忠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一.新课程要求(1)能运用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2)会口算百以内的加减法。(3)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4)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会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5)结合生活实际,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在测量活动中,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6)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千米、米、厘米的含义,知道分米、毫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7)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8)指出并能测量具体图形的周长,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
2、长公式。(9)结合实例,感知平移、旋转、对称现象。(1 0)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1 1)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1 2)通过实例,认识统计表和象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1格 代 表1个单位),并完成相应的图表。二.学生情况分析二年级共有学生2 8人,经过一年级多的努力,学生取得了一些进步,如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品质等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学生思维活跃,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高,兴趣浓。大部分学生对计算比较熟练,但是如何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和分析问题这一点普遍欠缺。基于上个学期分析,学 生 在1 00以内的加减法,表内乘法的计算方面
3、基本达到教学要求,但少数学生的计算速度和正确率仍需提高。在数学知识的应用方面,学生有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但一部分学生欠仔细、灵活。在数学的学习习惯上,听课习惯、作业习惯都有一定进步,但学生在学会审题上还需要培养和训练。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差,势必会影响整体水平的发挥,所以,尽可能转化后进,提高先进,发展后进是本学期重点。三.指导思想本期数学教学仍以新课标精神为指导,注重有创新、开放精神的主动学习,同时,努力培养学生严谨、塌实的优良习惯,从而达到二年级应掌握的知识、技能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四.教学工作目标1 .认 识 计 数 单 位“百”和“千”,知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
4、系;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会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理解并认识万以内的近似数。2.会口算百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会进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3.知道除法的含义,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够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4.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会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中国教育总网教案频道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5.会辨认锐角、钝角;初步感知平移、
5、旋转现象,会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平移。6.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 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知 道1千克=1000 克。7.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5个单位)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8.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有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有运用数学去创造美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的信心。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建立学好数11.通过实
6、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学年研究小专题山村小学生自主性学习在数学课堂上的培养和发展五.教 学 分析:第 一 单 元 解 决 问 题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运用加法和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并学会使用小括号;运用乘法和加法(或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1.教学内容的编排特点。这一单元的编排体现了两个特点:第一,整个单元的知识用一连串的情境串连。每个例题的情境或是主题图的一个局部,或是主题图中某一情节的发展,使学生在一个比较完整的情境中学习不同的内容。第二,在每个例题中,教材都展示了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体现了解题策略的多样性和开放性。2.教学目标。本单元所要达成的教学目标是:第一,结合现实生活
7、中的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基本含义,学会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知道小括号的作用。第二,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二 单 元 表 内 除 法(一)1、主要内容2、具体特点和教学建议。(1)突出了的概念教学。这里涉及到两个概念“平均分”“除法”,以往教材把平均分和除法结合起来放在一个课时中完成。而我们现在实验教材中把除法认识分为两个层次,一、建立平均分的概念1217页。(2)在建立平均分的基础上引出除法的概念1822。第三单元图形与变换本册实验教材在“图形与变换”单元安排了认识锐角与钝角、简单的图形的
8、平移与旋转。一方面让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锐角与钝角的应用,理解平移、旋转现象;另一方面使学生学会辨认直角、锐角、钝角,学会对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的方法,初步感受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第 四 单 元 表 内 除 法(二)1、主要内容:这个单元在编排上与表内除法一比较相似,包括: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不作具体阐述)表内除法二YL问 题 解 决(教材中安排下面三个例题)这三个例题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直观操作到推理分析,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有条理的思考。下面我们具体来看例题。第五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第五单元是万以内数的认识,包括数数,读数、写数,数的组成,数位的含义,数的顺序
9、和大小比较,近似数,以及整百、整干数的加减法。在这一阶段,学生将认识更大的自然数。它不仅是大数的计算的基础,而且是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必须让学生切实学好。第六单元克和千克一、充分理解和重组教材,创设现实生活情境。二、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建构数学模型。1.创设有利于学生探索的情境,激发探究的欲望,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2.充分挖掘教材中“动态探索活动”素材,引导学生探索发现。第七单元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本单元主要教学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和 在 100以内),笔算几百儿十加、减儿百儿十以及加、减法估算。共安排了 5 个例题。这部分内容是在万以内数的认识以及1
10、00以内的加、减法基础上教学的,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通过口算和笔算,复习了数和计算的有关知识,另一方面也为进一步学习万以内的数与计算起了铺垫作用。第九单元找规律一下的图形规律是以简单的周期排列为主,与一年级下册教材相比,本册教材最大的变化就是图形和数列的排列规律稍复杂一些,以循环排列为主,如图形的排列呈现形状和颜色的循环变化,一个数列每相邻两项的差组成新的数列是等差数列。具体地说,每组图形不再依次重复出现,而是按一定规律变化顺序出现,学生不仅要看清图形或颜色的组合规律,同时还要发现图形排序上的规律。六.教学策略针对本学期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本学期主要采用以下措施:1、加强直观教学,充分
11、利用教具学具,增强学生操作、观察,调动多种感官进行学习。2、加强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3、加强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主要培养学生的书写,认真计算的习惯。同时注意学习态度、学习品质的培养。4、加强与生活实际联系,寻取生活的资源进行教学,使学习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体会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1、引导学生经历数学活动过程,在现实情景中体验和理解数学。2、处理好算法多样化与教学重点之间的关系。3、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保证必要的练习量,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适当的进行评价。5、创造性的利用教科书。6、重视评价方法的改革
12、。七.辅优补潜安排总体上,班级内采取三点措施:1、认真备好课,夯实基础知识,确保每一个学生扎实掌握新知,巩固旧知。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多给关注,多给发言机会,激发其参与热情。2、在课堂教学中确保双基的基础上,注意适时发展优生的思维,培养优生的能力,从而也带动中差生的发展。培优主要体现在两个途径上:(1)在每堂课的新知教学后,安排适量发展练习题。(2)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每个知识点上,适时引导,相机点拨,给学生“摘桃”的机会。(3)利用每周的思维训练时间,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组织愉快的思维训练。3、对学生的要求要合理,充分肯定每一个学生的优点,不用一个刻度要求每一个学生,作业布置分层进
13、行,避免部分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和心理负担。力争做到以下儿点:1 .加强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家庭情况及学习上有哪些具体情况2 .根据学生实际,适当分为优生和潜能学生。3 .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安排不同的训练内容。4 .课堂上创造机会,让潜能学生参与课堂,调动他们的积极性。5 .对潜能学生实施多做多练的方法,抓好基础关,适当提高能力。6 .作好优生的思想引导,防止他们有骄傲情绪,引导他们积极向上。7 .采用“一帮一”的形式,让他们相互进步和提高。时间安排:星期二下午:辅优星期三、四下午:补潜小组划分:王巧灵唐胜鹏周锦其优生组张寅良潜能组曾子康熊 琪张智慧王 勇张文彪张 卿王曾张康俊碧张佳乐八
14、.教学进度教学进度安排表周次日期教学内容备注22 月 14日一2 月20 日 平均分;用平均分解决问题;(P12-17)232 月21日一2 月27 日除法1;除法2;练习四;用 2-6 的乘法口诀求商;解决问题;(P18-24)542 月28 日一3月6日练习五;解决问题;(P25-3 0)第一单元解决问题1;解决问题2;(P2-5)553 月 7日 3 月 13 日练习一;解决问题3;练习二;(P6 T 1)乘除解决问题;(P3 1)563 月 14日一3 月20 日 练习7 ;整理和复习;(P3 2-3 6)测试573 月21日一3 月27 日图形与变换(P3 7-47)583 月28
15、日 4月3日用 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练习H 一;解决问题;(P48-5 5)494 月4 日一4 月 10 日练习十二;解决问题;练习十三;整理和复习;(P5 6-6 6)5104 月 11日一4 月 17 日期中复习检测5114 月 18 日一4 月24日10 0 0 以内数的认识;比较数的大小;10 0 0 0以内数的认识;读数、写数;比较数的大小和近似数;(P6 7-8 0)5124 月25 日一5月 1 日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练习十七;克和千克;;(P8 1-9 0)513、145月2 日5月 15 日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口算;练习十九;几百几十加减法;估算;(P9
16、1-9 8)5155 月 16 日一5 月22日 练习二十;整理和复习;(P9 9 T 0 3)5165 月23 日一5 月29 日 统计;有多重;(P10 4-114)5175月3 0 日一6月5日找规律4186月6日一6月 12日总复习5196 月 13 日一6 月 19 日总复习5206 月20 日一6 月26 日 期末检测5第一单元(解决问题)第一课时解决问题教学内容:课本第4页 例1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解决
17、具体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教学重点: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会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准备:实物投影、游乐园情境图。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1、谈话:小朋友们你们去过游乐园吗?你最喜欢玩什么?2、投影出示游乐园情境图,问:“我们看看图中的小朋友们在做什么?”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画面上来。3、让学生观察画面,提出问题。教师适当启发引导:有多少人在看木偶戏?学生自由
18、发言,提出问题。设计意图:从学生喜欢的事物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1、观察主题图问:看到这个画面,你想知道什么?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有选择的板书: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2、观察了解信息: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3、小组交流讨论。(1)应该怎样计算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2)独立思考后,把自己的想法在组内交流。(3)选派组内代表在班中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4、把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记录在黑板上。方法一、22+13=35(人)35-6=29(人)方法二、22-6=16(人)16+13=29(人)5、比较两种方法的异同。明确两种方法的结果都是求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在解决问题的思路上略有不同
19、。6、把两个小算式你能写成一个算式吗?学生尝试列综合算式。板书:(1)22+13-6(2)22-6+13交流:你是怎么想的?7、小结。设计意图:使学生在观察事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明确条件,提出问题并自主解决。三、练习巩固,应用实践1、练习一的第1 题,让学生说明图意,明确计算的问题后,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然后请几名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方法,给有困难的学生以启发。2、练习一的第4 题,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汇报解决问题的思路时,教师结合题目的具体内容,适当渗透思想教育。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交流、实践中掌握知识。四、课堂总结通过今天这节课我们又学到了什么本领?你能把我们今天学会的知识解决我们生边的问题
20、吗?五、课堂作业教学反思:第二课时解决问题教学内容:课本第5 页例2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小括号的作用。4、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教学重点:使学生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难点:从不同的角度发现并提出问题以及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教学准备:实物投影、面包房情境图。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1、谈话:小朋友
21、昨天我们去游乐园,今天,我们去面包房看看,看看那里有什么好看的,想吗?2、投影出示游乐园面包房图,问:“我们看看图中的小朋友们在做什么?”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画面上来。3、让学生观察画面,提出问题。教师适当启发引导:还剩多少个面包?学生自由发言,提出问题。设计意图:从学生喜欢的事物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1、观察主题图问:看到这个画面,你想知道什么?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有选择的板书:还剩多少个面包?2、观察了解信息: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3、小组交流讨论。(1)应该怎样计算:还剩多少个面包?(2)独立思考后,把自己的想法在组内交流。(3)选派组内代表在班中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22、。4、把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记录在黑板上。方法一、54-8=46(个)46-22=24(个)方法二、8+22=30(个)54-30=24(个)5、比较两种方法的异同。明确两种方法的结果都是求:还剩多少个面包?,在解决问题的思路上不同。6、把两个小算式你能写成一个算式吗?学生尝试列综合算式。板书:(1)54-8-22(2)54-(8+22)交流:你是怎么想的?若第二种综合算式有困难教师进行点拨指导。特别强调计算时先算小括号里面的。7、完成练习 第5题先让学生仔细看图,明确要解决的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8、小结。设计意图:使学生在观察事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明确条件,提出问题并自主解决。三、练习
23、巩固,应用实践1、练习一的第2题,让学生说明图意,明确计算的问题后,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然后请几名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方法,给有困难的学生以启发。2、练习一的第3题,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汇报解决问题的思路时,强调小括号的使用。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交流、实践中掌握知识。四、课堂总结通过今天这节课我们又学到了什么本领?你能把我们今天学会的知识解决我们生边的问题吗?五、课堂作业。教学反思:第三课时解决问题教学内容:课本第8 页例3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24、、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4、通过合作交流,使学生体验到合作的快乐,学习的愉悦。教学准备:实物投影、跷跷板乐园图。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1、谈话:小朋友爱玩跷跷板吗?今天我们到跷跷板乐园去玩一玩好吗?2、投影出示跷跷板情境图,问:“我们看看图中的小朋友们在做什么?”让学生仔细观察图。3、让学生观察画面,提出问题。教师适当启发引导:跷跷板乐园-共有多少人?学生自由发言,提出问题。设计意图:从学生喜欢的事物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二、合作交流
25、,探索新知1、观察主题图问:看到这个画面,你想知道什么?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有选择的板书: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2、观察了解信息: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3、小组交流讨论。(1)应该怎样计算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2)独立思考后,把自己的想法在组内交流。(3)选派组内代表在班中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4、把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记录在黑板上。(有一种写一种特别让学生思考还可以怎样算)5、比较各种方法的异同。明确名种方法的结果都是求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只不过在解决问题的思路上略有不同。6、学生尝试列综合算式。板书:(1)4 X 3+7=1 9 (2)2 X 6+7=1 9 (3)2 X 8+3=1 9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二 年级 下册 数学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