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考点资料.pdf
《中考数学考点资料.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数学考点资料.pdf(4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考核老总要司资料代撤都台第 一*,实照基础知识点:一、实数的分类:整数 正整数零实数有理数分数,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无理数正无理数,负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1、有理数:任何一个有理数总可以写成K 的形式,其中p、q是互质的整数,这是有理数的重要特征。q2、无理数:初中遇到的无理数有三种:开不尽的方根,如 痣、源:特定结构的不限环无限小数,如1.1 01 001 0001 00001.;特定意义的数,如“、s i n 4 5 等。3、判断一个实数的数性不能仅凭表面上的感觉,往往要经过整理化简后才下结论。二、实数中的几个概念1、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1)
2、实数a 的相反数是-a;(2)a 和 b 互为相反数U a+b=02、倒数:(1)实数a(a 7 0)的倒数是工;(2)a 和 b 互为倒数0 ab=1:(3)注意0 没有倒数a3、绝对值:(1)一个数a 的绝对值有以下三种情况:a,a A 0|a|-0,则N=a X 1 0(其 中l W a 网。化简:向一卜+.一忸一a分析:从数轴上a、b两点的位置可以看到:a 0且时下网所以可得:解:原式=一。+。+。一b+。=。例2、若a=-京c=(3)R,比较a、b、c的大小。分析:a =_ g)3 Y _ i;%=1且Y0;c 0;所以容易得出:a b 0,又由题意可知:卜2|+M +2|=0所以只
3、能是:a 2=0,b+2=0,即 a=2,b=-2,所以 a+b=0解:略例4、已知a与b互为相反数,c与d互为倒数,m的绝对值是1,求竺一优/+m2的值。m解:原式=0 1 +1 =0例 5、计算:8,994 X0.125,994(2)(1 Ye+-_ e_2解:(1)原式=(8x 0.1 25)1 994=J 4=1代默部今第二*.代盛式基础知识点:一、代数式1、代数式:用运算符号把数或表示数的字母连结而成的式子,叫代数式。单独一个数或者一个字母也是代数式。2、代数式的值:用数值代替代数里的字母,计算后得到的结果叫做代数式的值。3、代数式的分类:整式产项式作 将 有理式 多项式代数式、分式
4、.无理式二、整式的有关概念及运算1、概念(1)单项式:像X、7、2 x2y,这种数与字母的积叫做单项式。单独一个数或字母也是单项式。单项式的次数: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单项式的系数: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单项式的系数。(2)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多项式的项:多项式中每一个单项式都叫多项式的项。一个多项式含有几项,就叫几项式。多项式的次数:多项式里,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就是这个多项式的次数。不含字母的项叫常数项。升(降)塞 排 列:把一个多项式按某一个字母的指数从小(大)到大(小)的顺序排列起来,叫做把多项式按这个字母升(降)基排列。(3)同类项:所含字母相
5、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分别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2、运算(1)整式的加减:合并同类项:把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结果作为系数,字母及字母的指数不变。去括号法则:括号前面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不变;括号前面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的各项都变号。添括号法则:括号前面是“+”号,括到括号里的各项都不变;括 号 前 面 是 号,括到括号里的各项都变号。整式的加减实际上就是合并同类项,在运算时,如果遇到括号,先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2)整式的乘除:幕的运算法则:其中m、n都是正整数同底数点相乘:am-an=am+ni同底数幕相除:塞的乘方:(屋)积
6、的乘方:(的=d单项式乘以单项式:用它们系数的积作为积的系数,对于相同的字母,用它们的指数的和作为这个字母的指数:对于只在一个单项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作为积的一个因式。单项式乘以多项式:就是用单项式去乘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多项式乘以多项式:先用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乘以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单项除单项式:把系数,同底数塞分别相除,作为商的因式,对于只在被除式里含有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作为商的一个因式。多项式除以单项式:把这个多项式的每一项除以这个单项,再把所得的商相加。乘法公式:平方差公式:(a+b)(a b)=a 2 b2;完全平方公式:(a+b)2 =
7、/+2帅+/?2,(a-b)2=a2-2ab+b2三、因式分解1,因式分解概念: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儿个整式的积的形式,叫因式分解。2、常用的因式分解方法:(1)提取公因式法:m a +m b +me-tn(a+b+c)(2)运用公式法:平方差公式:a2-b2(a+b a-b);完全平方公式:a22ab+h2=(a/)2(3)十字相乘法:x2+(a+b)x+ab-(x+a)(x+b)(4)分组分解法:将多项式的项适当分组后能提公因式或运用公式分解。(5)运用求根公式法:若。/+云+。=0伍工0)的两个根是再、X 2,则有:ax2+bx+c=a(x-玉)(x-x2)3、因式分解的一般步骤:(1)如果
8、多项式的各项有公因式,那么先提公因式;(2)提出公因式或无公因式可提,再考虑可否运用公式或十字相乘法;(3)对二次三项式,应先尝试用十字相乘法分解,不行的再用求根公式法。(4)最后考虑用分组分解法。四、分式A1、分式定义:形如的式子叫分式,其中A、B 是整式,且 B 中含有字母。B(1)分式无意义:B=0时,分式无意义;BWO时,分式有意义。(2)分式的值为0:A=0,BW 0时,分式的值等于0。(3)分式的约分:把一个分式的分子与分母的公因式约去叫做分式的约分。方法是把分子、分母因式分解,再约去公因式。(4)最简分式:一个分式的分子与分母没有公因式时,叫做最简分式。分式运算的最终结果若是分式
9、,一定要化为最简分式。(5)通分:把几个异分母的分式分别化成与原来分式相等的同分母分式的过程,叫做分式的通分。(6)最简公分母:各分式的分母所有因式的最高次褰的积。(7)有理式:整式和分式统称有理式。2、分式的基本性质:A A M A A-M(1)=刍 色(M是 WO的 整 式);(2)刍=之 处(加 是*0 的整式)B B M B B+M(3)分式的变号法则:分式的分子,分母与分式本身的符号,改变其中任何两个,分式的值不变。3、分式的运算:(1)力 口、减:同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异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先把它们通分成同分母的分式再相加减。(2)乘:先对各分式的分子、分母因式分
10、解,约分后再分子乘以分子,分母乘以分母。(3)除:除以一个分式等于乘上它的倒数式。(4)乘方:分式的乘方就是把分子、分母分别乘方。五、二次根式1、二次根式的概念:式子JZ(aN O)叫做二次根式。(1)最简二次根式:被开方数的因数是整数,因式是整式,被开方数中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式的二次根式叫最简二次根式。(2)同类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之后,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叫做同类二次根式。(3)分母有理化:把分母中的根号化去叫做分母有理化。(4)有理化因式:把两个含有二次根式的代数式相乘,如果它们的积不含有二次根式,我们就说这两个代数式互为有理化因式(常用的有理化因式有:品与ajb+c4d a
11、4 b-c 4 d )2、二次根式的性质:(1)(V )2=a(a 2 0):(2)=l a|=ab=a-4b(a 2 0,b 2 0);(4)-a (a 0,b 0)二次根式运算的最终结果如果是根式,要化成最简二次根式。例题:一、因式分解:1、提公因式法:例 1、2 4 a 2(x-y)+6 b“y-x)分析:先提公因式,后用平方差公式解:略 规律总结 因式分解本着先提取,后公式等,但应把第一个因式都分解到不能再分解为止,往往需要对分解后的每一个因式进行最后的审查,如果还能分解,应继续分解。2、十字相乘法:例 2、(1)x4-5x2-3 6 ;(2)(x +y)2-4(x+y)-12分析:可
12、看成是/和(x+y)的二次三项式,先用十字相乘法,初步分解。解:略 规律总结 应用十字相乘法时,注意某一项可是单项的一字母,也可是某个多项式或整式,有时还需要连续用十字相乘法。3、分组分解法:例 3、x +2 x -x-2分析:先分组,第一项和第二项一组,第三、第四项一组,后提取,再公式。解:略 规律总结 对多项式适当分组转化成基本方法因式分组,分组的目的是为了用提公因式,卜字相乘法或公式法解题。4、求根公式法:例 4、X1+5%+5解:略二、式的运算巧用公式例 5、计算:(1一 一L)2-(l +一)2a-b a-b分析:运用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使分式运算简单化。解:略 规律总结 抓住三个乘
13、法公式的特征,灵活运用,特别要掌握公式的几种变形,公式的逆用,掌握运用公式的技巧,使运算简便准确。2、化简求值:例6、先化简,再求值:5尤2(3 1+5 x 2)+(4 y2+7盯),其中x=-1 y=1-V 2解:略 规律总结 一定要先化到最简再代入求值,注意去括号的法则。3、分式的计算:例7、化简0 心2a 6 a 3-a-3)a2-9分析:-。-3可看成 -a 3解:略 规律总结 分式计算过程中:(1)除法转化为乘法时,要倒转分子、分母;(2)注意负号4、根式计算例8、已知最简二次根式而工I和 是 同 类 二 次 根 式,求b的值。分析:根据同类二次根式定义可得:2 b+l=7-b。解:
14、略 规律总结 二次根式的性质和运算是中考必考内容,特别是二次根式的化简、求值及性质的运用是中考的主要考查内容。第三*:方程和方程做基础知识点:一、方程有关概念1、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2、方程的解:使方程左右两边的值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方程的解,含有个未知数的方程的解也叫做方程的根。3、解方程:求方程的解或方判断方程无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4、方程的增根:在方程变形时,产生的不适合原方程的根叫做原方程的增根。二、一元方程1、一元一次方程(1)一元一次方程的标准形式:a x+b=O(其中x是未知数,a、b是已知数,a W O)(2)一玩一次方程的最简形式:a x=b(其中x是未知数,a、b
15、是已知数,a#0)(3)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和系数化为1。(4)元一次方程有唯一的一个解。2、一元二次方程(1)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ax2+bx+c=O(其中x是未知数,a、b、c是已知数,aWO)(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直接开平方法、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3)一元二次方程解法的选择顺序是:先特殊后一般,如果没有要求,一般不用配方法。(4)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A=&2-4ac当 0时o 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 =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 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无解;当2 0时=方程有两个实数根(5)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
16、:Z?c若王,2是一元二次方程OX?+bx+C=0的两个根,那么:再+尤2=,%2=a-a(6)以两个数X,X2为根的一元二次 方 程(二次项系数为1)是:X:-(X|+X2)%+了 环2=0三、分式方程(1)定义:分母中含有未知数的方程叫做分式方程。(2)分式方程的解法:一般解法:去分母法,方程两边都乘以最简公分母。特殊方法:换元法。(3)检验方法:一般把求得的未知数的值代入最简公分母,使最简公分母不为0的就是原方程的根;使得最简公分母为0的就是原方程的增根,增根必须舍去,也可以把求得的未知数的值代入原方程检验。四、方程组1、方程组的解:方程组中各方程的公共解叫做方程组的解。2、解方程组:求
17、方程组的解或判断方程组无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组3、一次方程组:(1)二元一次方程组:a.x+h.y=c.一般形式:(外,出力 力,G,。2不全为)a2x+b2y-c2解法:代入消远法和加减消元法解的个数:有唯一的解,或无解,当两个方程相同时有无数的解。(2)三元一次方程组:解法:代入消元法和加减消元法4、二元二次方程组:(1)定义:由一个二元一次方程和一个二元二次方程组成的方程组以及由两个二元二次方程组成的方程组叫做二元二次方程组。(2)解法:消元,转化为解一元二次方程,或者降次,转化为二元一次方程组。考点与命题趋向分析例题:一、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例1、解下列方程:(1)g(x +3)2 =2;
18、(2)2 +3 x =l;(3)4(x +3)2=2 5(x-2)2分析:(1)用直接开方法解;(2)用公式法;(3)用因式分解法解:略 规律总结 如果一元二次方程形如(x +加产=(2 0),就可以用直接开方法来解;利用公式法可以解任何一个有解的一元二次方程,运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时,一定要把方程化成一般形式。例2、解下列方程:(1)X?-a(3 x-2 a+/?)=0(x为 未 知 数);x2+2ax-8 a2=0分析:(1)先化为一般形式,再用公式法解;(2)直接可以卜字相乘法因式分解后可求解。解:略 规律总结 对于带字母系数的方程解法和一般的方程没有什么区别,在用公式法时要注意判断的
19、正负。二、分式方程的解法:例3、解下列方程:1 x x +1 x x+2分析:(1)用去分母的方法;(2)用换元法解:略 规律总结 一般的分式方程用去分母法来解,一些具有特殊关系如:有平方关系,倒数关系等的分式方程,可采用换元法来解。三、根的判别式及根与系数的关系例4、已知关于x的方程:(p l)x 2+2 px+p+3 =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求p的值。分析:由题意可得A=0,把各系数代入=()中就可求出p,但要先化为一般形式。解:略 规律总结 对于根的判别式的三种情况要很熟练,还有要特别留意二次项系数不能为0例5、已知a、b是方程尤2一 血%1 =0的两个根,求下列各式的值:,1 1(1)
20、a+b-;(2)+-a b分析:先算出a+b和a b的值,再代入把(1)(2)变形后的式子就可求出解。规律总结 此类题目都是先算出两根之和和两根之积,再把要求的式子变形成含有两根之和和两根之积的形式,再代入计算。但要注意检验一下方程是否有解。例6、求作一个一元二次方程,使它的两个根分别比方程X2-X-5 =0的两个根小3分析:先出求原方程的两根之和匹+芍和两根之积再2再代入求出(再一3)+(匕-2)和 区 一3)(电 一3)的值,所求的方程也就容易写出来.解:略 规律总结 此类题目可以先解出第一方程的两个解,但有时这样又太复杂,用根与系数的关系就比较简单。三、方程组例7、解下列方程组:2x+3
21、y=3(1)x 2 y =5x+y-2 z-1(2)2 x-y-z=5x +y +3 z=4分析:(1)用加减消元法消x较简单;(2)应该先用加减消元法消去y,变成二元一次方程组,较易求解。解:略 规律总结 加减消元法是最常用的消元方法,消元时那个未知数的系数最简单就先消那个未知数。例8、解下列方程组:J x+y =7 3-4y 2 _ 3 x +4y =0 xy=1 2 ,_ x2+y2=2 5分析:(1)可用代入消远法,也可用根与系数的关系来求解;(2)要先把第一个方程因式分解化成两个二元一次方程,再与第二个方程分别组成两个方程组来解。解:略 规律总结 对于一个二元一次方程和一个二元二次方
22、程组成的方程组一般用代入消元法,对于两个二元二次方程组成的方程组,一定要先把其中一个方程因式分解化为两个一次方程再和第二个方程组成两个方程组来求解。代檄榔今第四幸利 方 程(做)斛成用茎知识点:一、列 方 程(组)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1、审题:2、设未知数;3、找出相等关系,列 方 程(组);4、解 方 程(组);5、检验,作答:二、列 方 程(组)解应用题常见类型题及其等量关系;1、工程问题(1)基本工作量的关系:工作量=工作效率X工作时间(2)常见的等量关系:甲的工作量+乙的工作量=甲、乙合作的工作总量(3)注意:工程问题常把总工程看作“1”,水池注水问题属于工程问题2、行程问题(1)基本量
23、之间的关系:路程=速度X时间(2)常见等量关系:相遇问题:甲走的路程+乙走的路程=全路程追及问题(设甲速度快):同时不同地:甲的时间=乙的时间;甲走的路程-乙走的路程=原来甲、乙相距路程同地不同时:甲的时间=乙的时间-时间差;甲的路程=乙的路程3、水中航行问题:顺流速度=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水流速度;逆流速度=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水流速度4、增长率问题:常见等量关系:增长后的量=原来的量+增长的量;增长的量=原来的量X (1+增长率);5、数字问题:基本量之间的关系:三位数=个位上的数+十位上的数X10+百位上的数X 100三、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常用方法I、译式法:就是将题目中的关键性语言或数量及各
24、数量间的关系译成代数式,然后根据代数之间的内在联系找出等量关系。2、线示法:就是用同一直线上的线段表示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然后根据线段长度的内在联系,找出等量关系。3、列表法:就是把已知条件和所求的未知量纳入表格,从而找出各种量之间的关系。4、图示法:就是利用图表示题中的数量关系,它可以使量与量之间的关系更为直观,这种方法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题意。例题:例 1、甲、乙两组工人合作完成一项工程,合作5天后,甲组另有任务,由乙组再单独工作1 天就可完成,若单独完成这项工程乙组比甲组多用2 天,求甲、乙两组单独完成这项工程各需几天?分析:设工作总量为1,设甲组单独完成工程需要x天,则乙组完成工程需要
25、(x+2)天,等量关系是甲组 5天的工作量+乙组6天的工作量=工作总量解:略例 2、某部队奉命派甲连跑步前往9 0千米外的A地,1 小时45 分后,因任务需要,又增派乙连乘车前往支援,已知乙连比甲连每小时快28 千米,恰好在全程的!处追上甲连。求乙连的行进速度及追上甲连的3时间分析:设乙连的速度为v 千米/小时,追上甲连的时间为t 小时,则甲连的速度为(v-28)千米/小时,7这时乙连行了(f +W)小时,其等量关系为:甲走的路程=乙走的路程=30解:略例 3、某工厂原计划在规定期限内生产通讯设备6 0 台支援抗洪,由于改进了操作技术;每天生产的台数比原计划多5 0%,结果提前2 天完成任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考 数学 考点 资料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