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第十册数学教案2.pdf
《人教版第十册数学教案2.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第十册数学教案2.pdf(9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轴对称教学目标:使学生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知道轴对称图形的含义,能够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教学重点:使学生知道轴对称图形的含义,并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教学难点:1、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2、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教具准备:1、一张不对称的人的脸部图;2、写有轴对称图形含义的纸条;学具准备:1、每位学生找一些树叶;2、准备已经学过的平面图形的纸;3、一张白纸;4、一把小剪刀。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同学们,老师带来了 一张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人的脸部图形,看后笑声可不能太大哟。(出示两眼都在左边的大头娃娃的脸部图形。)提问:你们为什么笑?通过学生的说逐步引导,得 出“对称”的含义。那请同学们
2、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有对称的情况?(学生个别口述。)那我们今天就来研究这样的图形的特征。(板书课题:轴对称图形)二、新授:(-)教学轴对称图形的含义:1、下面请同学们拿出老师给你的纸,先对折一下,然后随你剪一个什么图形,(注意剪时从折痕边下剪。)再展开,并观察一下,你有什么发现?(个别口述)2、让学生把各自的作品上来展示,并请同学们说出这些图形的共同之处。(个别口述)在学生说的基础上,共同总结出: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 称 轴(出示纸条,学生齐读定义)。3、让学生口述如何区别“轴对称”和“对称轴”的意义4、让学
3、生相互指出刚才所剪图形的对称轴。(二)研究树叶中的对称情况:1、要求学生把课前准备的树叶拿出来,按今天所学把它们分成两大类。(学生小组讨论、合作完成。)2、然后选出有代表性的轴对称树叶到展示平台上展示,并让学生说理由。(个别口述。)3、学生举例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了轴对称知识?(个别举例。)(三)研究学过的平面图形中有哪些是轴对称图形?1、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学过的各种图形的纸片,找出轴对称图形,并分工画出它们的对称轴。(学生小组合作,共同讨论研究。)2、学生先汇报哪些是轴对称图形,教师注意对特殊图形要加以指导,比如平行四边形、一般的梯形等。3、进一步研究刚才的轴对称图形中各有几条对称轴?(学生
4、口述,教师注意对特殊图形要全班交流、讨论、校对。比如等边三角形、等腰梯形、圆形等。)三、练习:完 成 第131页“练一练”中的第3小题四、全课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个别口述。)五、主题延伸:1、展示精美的蝴蝶图案,让学生欣赏,进一步体验对称美。2、要求学生课后到生活中去寻找轴对称的美。3、也可以自己设计精美的轴对称图形,相互进行交流。六、课后作业:完成练习二十七的第5题。图形的旋转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事例认识图形的旋转变换,探索它的基本性质。2.能按要求画出简单的平面图形旋转后的图形。3.通过观察、操作等探索过程,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图形的旋转变换,探索
5、它的基本性质。难点:能按要求画出简单的平面图形旋转后的图形。教学过程一、提问。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哪些运动是旋转运动的?下列图中哪些是旋转运动的现象?接着让学生看课本图1121、图 1122这五幅图,并回答上述问题。最后让学生回答:这些图形有什么特征呢?二、导入新授。1.看课本图11.2.3,根据单摆上小球的转动,让学生回答。(1)什么是旋转?什么样的点是旋转中心?(3)在旋转过程中保持不变,图形的旋转由 和所决定。2.如图,可以看到点A 旋转到点A,0 A 旋转到0A,NAOB旋转到NA O B,这些都是互相对应的点、线段与角。那么,点 B 的对应点是点;线段OB的 对 应 线 段 是
6、 线 段;线段AB的 对 应 线 段 是 线 段;Z A 的对应角是;Z B 的对应角是;旋转中心是点:旋转的角度是 03.想一想。4.做一做。课本第10页“做一做”。学生观察后,回答问题。旋转后的点、角、线段有什么关系?旋转后的角度怎样确定?5.(师生共同讨论。)课 本 第 10页 例 1和 例 2o6.让学生举出现实生活中旋转的一些实例。(针对自己画的旋转图形,找出对应角、对应点、对应线段。)三、课堂小结。你在这节课上学到了哪些知识?谈一谈好吗?四、布置作业。真分数教学内容:新课标人数五年级下第70 71页例3、4 和“做-一 做”,练习十三第4 9 题。教学目的:1.知识:巩固真假分数的
7、知识,并使学生理解带分数的意义,会读、会写带分数;能够正确地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2.能力:培养学生从不同侧面观察事物的能力。3.教育:教育学生用发展、变化的观点对待事物。教学重点、难点:带分数的认识;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方法。教具准备:课件或挂图教学过程:一、复习读出下面的分数,再指出哪些是真分数,哪些是假分数。二、新课(一)教学例3 带分数的概念1.(课件或挂图)生活情境分橙子。小明说:“我吃了一个半。”引出问题:“一个半”怎么用分数表示?2.学生小组讨论后,交流汇报。可以用32来表示一个半,还可以看成是22(就 是 1)和 12合成的数,写成112o我们把这样的由整数和真分数合成的数叫做
8、带分数。3.教师介绍带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和读法4.举一反三:用分数表示出其他学生吃的橙子。(二)教学例4 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有时根据需要,要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1.把44、84化成整数。(1)学生小组讨论后,交流汇报。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想的。(2)教师总结化的不同方式:A.根据分数的意义:4 个就是1。B.利用直观图。C.利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板书)2.把73、65化成带分数。(1)学生分小组讨论怎样把73化成带分数。提问:用哪种方法改写更好?怎样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来改写呢?(2)汇报交流(学生说,教师板 书)73=7+3=213师:如 果 分 子、分母都比较小,中间的“7+3”
9、可 以 省 略,直 接 写 出“213”。(3)让学生自己把65化成带分数。教师巡视时,注意检查学生的思考过程。做完后,指名回答。3.教师指明:“从例4可以看出,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通过计算可以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所以说,带分数只是部分假分数(分子不是分母的倍数的)的另一种书写形式4.总 结:“谁能说一说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者带分数的方法?”让儿个学生叙述后,教师归纳:“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者带分数,要用分母去除分子。能整除的,所得的商就是整数;不能整除的,商就是带分数的整数部分,余数就是分数部分的分子,分母不变。”三、巩固练习1.教科书第70页“做一做”。生独立思考完成后,全班交流讲评。
10、2.练习十三的第4、5题。生独立思考完成后,全班交流讲评。四、小结教师:让我们一起回忆这两节课学习的内容。(什么是真分数,什么是假分数,什么是带分数,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的方法。)再 次 强 调:带分数只是分子不是分母的倍数的假分数的另一种书写形式。五、作业练习十三的第7、9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2.能运用长、正方体的体积计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归纳推理,抽象概括的能力.教学重点长方体笳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公式的推导.教学用具教具:1立方厘米的立方体24块,1立方分米的立方体1块.学具:1立方
11、厘米的立方体20块.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提问:什么是体积?2.请每位同学拿出4 个 1立方厘米的立方体,把它们拼在一起,摆成一排.教师提问:拼成了一个什么形体?(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4 立方厘米)你是怎样知道的?(因为这个长方体由4 个 1厘米3 的正方体拼成)如果再拼上一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呢?(5 立方厘米)谈话引入:要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就要看这个物体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今天我们来学习怎样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板书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二、学习新课.(一)长方体的体积【演示动画“长方体体积1”】1.拼摆长方体:请同学们四人为一组,用 12个小正方体来拼摆长方体
12、,并分别记下摆出的长方体的长、宽、高.2.学生汇报,教师板书:教师提问:这些长方体有什么共同点?(体积相等)不同点?(数据不同)为什么形状不同而体积相等呢?(因为它们都含有同样多的体积单位12个1立方厘米)教师引导:请观察自己摆出的长方体长、宽、高的数,除了表示出长方体的长、宽、高的长度外,还表示什么?师生共同归纳:表示长的数,如4,除了表示4厘米长外,还表示出一排摆了4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同样的道理,表示宽的数还表示摆了儿排,表示高的数还表示有几层.3.【演示 动 画“长方体体积2”】第一组:请同学们摆出一个长4厘米,宽3厘米,高2厘米的长方体,说出它的体积.一排摆出4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
13、一一共摆了三排一摆两层第二组:同上要求摆出长3厘米,宽3厘米,高2厘米的长方体.一排摆出3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一一共摆了 3排一摆2层第三组:想象一个长5厘米,宽4厘米,高3厘米的长方体,说出体积.一排摆出5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一一共摆了 4排一摆2层思考:请观察这些从实际操作中得出的数据,结合拼摆成的图形,看一看这些数据与长方体的体积有没有关系?是什么关系?(长方体的体积正好等于它的长、宽、高的乘积)教师板书:长方体的体积=长乂宽X高教师:用V表示体积,a表示长,b表示宽,h表示高,公式可以写成:板书:V=abh.出示投影图:4.自学例1.一个长方体,长7厘米,宽4厘米,高3厘米,它的体积是
14、多少?7X4X3=84(立方厘米)答:它的体积是84立方厘米.(二)正方体体积.1 .【演示 课 件”正方体体积”】教师提问:此时的长,宽,高各是多少?变成了什么图形?这个正方体的体积可以求出来吗?2.练习 棱长为2 分米,它的体积是多少平方分米?2X 2X 2=8(立方分米)棱长为4 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平方厘米?4X4X4=64(立方厘米)3.归纳正方体体积公式.教师板书:正方体体积=棱长X棱长X棱长.用 V 表体积,a 表示棱长V=a a,a 或者 V=4.独立解答例2.光明纸盒厂生产一种正方体纸板箱,棱长是5 分米,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分米3)答:体积是125立方分米.(三)讨论长方
15、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是否相同.学生归纳:因为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在正方体中长,宽,高都相等,所以公式中b,h 都变为a.变换后,虽然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公式写出来不相同,但计算方法的实质是一样的,都是长X宽X高.三、巩固反馈.1.口答填表.2.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一个正方体棱长4 分米,它的体积是:(立方分米)()一个长方体,长 5 分米,宽4 分米,高3 厘米,它的体积是60分米.()四、课堂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新知识?谁来说一说?五、课后作业.1.一块砖的长是24厘米,宽是12厘米,厚是6 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平方厘米?2.一块正方体的石料 棱长是7 分米,这块石料的体积
16、是多少立方分米?如果 1立方分米石料重2.7千克,这块石料重多少千克?六、板书设计.长方体的表面积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观察,使学生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含义.2.初步学会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教学重点建立表面积概念,初步学会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难点正确建立表面积的概念.教学步骤k、铺热孕伏1.长方体的特征是什么?2.标出自带长方体纸盒的长、宽、高,并说出右面、上面的长和宽是多少?面积是多少?二、探究新知导 入:同学们对长方体的每个面的面积都会计算了,那么整个长方体6 个面的面积怎么计算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个内容.(一)建立长方
17、体表面积的概念.1、教师提问:什么叫做面积?长方体有几个面?(用手按前、后,上、下,左、右的顺序摸一遍)2、教师明确:这六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3、学生两人一组相互说一说什么是长方体的表面积.4、教师板书:长方体6 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二)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演示课件 长方体的表面积”】1.学生归纳:上下两个面大小相等,它是由长方体的长和宽作为长和宽的;前后两个面大小相等,它是由长方体的长和高作为长和宽的;左右两个面大小相等,它是由长方体的高和宽作为长和宽的.2.教学例1.做一个长6厘米,宽5厘米,高4厘米的长方体纸盒,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硬纸板?教师启发:“做这样一个
18、长方体纸盒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的硬纸板”就是要计算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首先要找出每个面的长和宽.根据长方体的长、宽、高可以计算每个面的面积,把每个面的面积合在一起就是表面积.第一种解法:长方体表面积=6个面积的和6X 4+6X 4+4X 5+4X 5+6X 5+6X 5=24+24+20+20+30+30=148(平方厘米)答:至少要用148平方厘米硬纸板.第二种解法:长方体表面积=上下面面积十前后面面积+左右面面积6X5X2+6X4X2+4X5X2=60+48+40=148(平方厘米)答:至少要用148平方厘米硬纸板.第三解法:长方体表面积=(下面面积+前面面积+右面面积)X2(6X5+6X4+
19、5X4)X2=74X2=148(平方厘米)答:至少要用148平方厘米硬纸板.3.思 考:你认为哪种解法简便?(根据乘法分配律可以把第一个式子和第二个式子改写成第三个式子;第三个算式更简便些)4.教师小结:计算长方体表面积的关键是找出每个面的长和宽.5.练习:一个长方体长4米,宽3米,高2.5米.它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米?三、全课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我们学习了长方体的表面积有什么用?(铺地砖、粉刷墙壁、计算长方体罐头商标纸的大小,都要用到这部分知识)四、随堂练习.1.用两种方法计算自带长方体的表面积.2.计算下图的表面积.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有几种计算方法?哪种方法比较简便?五、课后作
20、业.一个长方体的形状大小如下图:它上、下两个面的面积分别是多少平方分米?它前、后两个面的面积分别是多少平方分米?它左、右两个面的面积分别是多少平方分米?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六、板书设计.长方体的表面积长方体6 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例 1.做一个长6 厘米,宽5 厘米,高4 厘米的长方体纸盒,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硬纸板?6X 4+6X 4+4X 5+4X 5+6X 5+6X 5=24+24+20+20+30+30=148(平方厘米)=60+48+40=148(平方厘米)6X5X2+6X4X2+4X5X2=60+48+40=148(平方厘米)(6X5+6X4+5X4)X2二7
21、4X2=148(平方厘米)答:至少需要148平方厘米硬纸板.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目标1 .使学生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意义,掌握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2 .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重点表面积的意义.教学难点长方体装面积的计算方法.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说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2、看图回答.(1)指出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2)哪些面的面积相等?(3)填空.这个长方体上、下两个面的长是()宽 是().左、右两个面的长是()宽 是().前、后两个面的长是()宽 是().3、想一想.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几个面?(6 个面)二、
22、揭示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和研究有关这6 个面的一些知识.三、教学新课.(一)长、正方体表面积的意义.1.老师和同学们都拿出准备好的长方体和正方体并在上面分别用“上”、“下”、“左”、“右”、“前”、“后”标 在6个面上.2.沿着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棱剪开并展平.(老师先示范,学生再做)3.你知道长方体或者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什么吗?教师明确:长方体或者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板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二)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例1.做 一 个 长6厘米,宽5厘米,高4厘米的长方体的纸盒,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的硬纸板?1.这题的问题,实际上就是要我们求什么?
23、2.长方体的表面积包括几组面积相等的长方形?每组面积相等的长方形的长、宽各是多少?3.学生分组讨论.解 法(一)6X5X2+6X4X2+5X4X2=60+48+40=148(平方厘米)解 法(二)(6X5+6X4+5X4)X2=(30+24+20)X2=74X2=148(平方厘米)4.比较上面两种解答方法有什么不同?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解 法(一)是分别算出上、下面的面积之和;前后面的面积之和;左右面的面积之和,然 后 算 总 和.解 法(二)是先算出上面、前面、左面这三个面的面积之和,再 乘2,根据乘法的分配律可将解法(一)改变成解法(二).四、巩固练习.1.一个长方体长4米,宽3米,高2.
24、5米.它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米?(用两种方法计算)2.一个长方体铁盒,长18厘米,宽15厘米,高12厘米.做这个铁盒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的铁皮?五、课堂小结.通过解答例1和做一做,你发现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吗?结论:长方体的表面积=长乂宽X2+长X高X2+宽X高X2=(长X宽+长X高+宽X高)X2六、课 后 作 业.1.一个长方体的木箱,长1.2米,宽0.8米,高0.6米,做这个木箱至少要用多少平方米木板?如果这个木箱不做上盖呢?2.一个长方体的形状大小如下图.(1)它上、下两个面的面积分别是多少平方分米?(2)它前、后两个面的面积分别是多少平方分米?(3)它左、右两个面的面积分别是多少平方分
25、米?七、板书设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长方体或者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例1、做一个长6厘米,宽5厘米,高4厘米的长方体的纸盒,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的硬纸板?答:至少要用148平方厘米的硬纸板.探究活动小小设计师活动目的1、理解正方体表面积的意义.2、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活动形式每4名学生为一组,分小组设计.活动题目纸箱厂要用硬纸板制作立方体.用下面的六个正方形连接在一起,组成的平面图形经折叠后正好能构成立方体,这样的图形我们就叫立方体的表面展开图.请你设计不同的立方体表面展开图.参考答案在立方体展开图的设计中,为了使图形既不重复又不遗漏,就需要进行适当的分类.我们称立方体展开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第十 数学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