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份试卷合集】衡水市名校2019-2020学年物理八上期末考试模拟试题.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8份试卷合集】衡水市名校2019-2020学年物理八上期末考试模拟试题.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8份试卷合集】衡水市名校2019-2020学年物理八上期末考试模拟试题.pdf(4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9-2020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试卷一、选择题i.在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A.一个中学生的体重大约5 0 NB.一间教室内空气的质量约3 0 k gC.潜入水中的学生排开水的质量约为5 0 k gD.两个鸡蛋对桌面的压强大约为I P a2 .铝合金因具有坚固、轻巧、美观,易于加工等优点而成为多数现代家庭封闭阳台的首选材料,这些优点与铝合金的下列物理性质无关的是()A,较小的密度 B.较大的硬度 C.良好的导热性 D.较好的延展性3 .下列关于生活中光学元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利用凹透镜制成的B.幻灯机是利用凹透镜来成像的C.利用照相机拍摄时,成正立、缩小的虚像D.用
2、凸透镜做放大镜时,成正立、缩小的实像4.如图所示为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为了保证实验效果应选择较薄的玻璃板B.实验时玻璃板应与水平桌面垂直放置C.沿水平桌面移动蜡烛A前应先点燃BD.该实验最好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5.在没有其他任何光照的情况下,舞台追光灯发出的绿光照在穿白上衣、红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A.全身呈绿色B.上衣呈绿色,裙子呈紫色C.上衣呈绿色,裙子不变色D.上衣呈绿色,裙子呈黑色6.小 刚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用由发光二极管组成的“上”字屏代替蜡烛,他 把“上”字屏放在原来放蜡烛的位置上,如图所示.移动光屏直至看到清晰像.此时他在不透光
3、的白板光屏上看到的是图中的()A.甲 B.甲 C.甲 D.甲7 .小王在探究熔化实验时,把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物质加热,通过实验记录,将温度随加热时间(环境情况和加热源是相同的)变化情况绘制成如图所示的图象,从图象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时间/m i nA.甲和乙都是晶体B.固体时甲的比热容比乙小C.甲的熔点比乙低D.乙固体时的比热容比液体时小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的冰比0 的水冷B .-6 C 读 作“零下6摄氏度”C.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约为2 5 cD.任何情况下,水的沸点都是1 0 0 9 .如图所示的“复读鸡”是一款会说话的毛绒鸡,当你对着它讲话,它就会重复你的说话内容。针对这一现象,下
4、面说法正确的是A.“复读鸡”发出声音不是靠振动产生的B.“复读鸡”和你说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C.两者发出的声音在空气传播速度不同D.若你声音太小,“复读鸡”没有反应,说明频率不够高1 0.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出声音的音叉放入水中,能观察到音叉周围溅起许多水花,这个现象说明了A.水可以传播声音 B.发声的音叉正在振动C.固体能够传声 D.液体也可以成为声源二、填空题1 1.地球上的物体被宇航员带到太空后,质量_ _ _ _ _ _ 变 化(填 写“会”或“不会”).1 2.阅读以下资料,回答问题.(资料一)据上海市卫生计生委提供的数据,2 0 1 6 年,本市对1 2 0 万余中小学生进行了视力筛查
5、,视力不良率为5 3.0 2%,其中小学3 7.0 4%,初中6 9.0 0%,高中8 5.1 2%.上海市中小学生近视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资料二)近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患病率迅速攀升,并且近视发病呈现初始年龄提前.专家指出,近视的成因为遗传基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目前已经可以肯定,过多近距离用眼和户外活动时间过少,是导致儿童近视的最主要环境因素,最新研究表明,增加户外活动时间,让儿童暴露在大自然光线环境下,可能是一个有效的方法.(资料三)日本媒体报道,5岁 至 1 7 岁 3 5 0 万在校生中,裸视力不满1.0 的小学、初中、高中学生分别占3 1.4 6%、5 4.6 3%和 6 5
6、.9 8%.学生近视率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智能手机和个人电脑普及,近距离用眼时间增加.(1)如图,属 于 近 视 眼 的 示 意 图 是 (填“A”或 B”或 C”).近视眼在看远处物体时,物体所成的像落不在视网膜上,导致在视网膜上得不到清晰的像,因 而 需 要 用 (填“凹透镜”或“凸透镜”或“凹面镜”或“凸面镜”)进行矫正.(2)根据以上资料内容,请提出一条预防近视的可行建议:.1 3 .人 眼 是 世 界 上 最 精 密 的 (选 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只有成像在视网膜上才会看清物体;小莉看不清黑板上的字,她向黑板靠近几步就看清
7、了,说明她是 眼(选 填“近视”或“远视”).如果小莉仍坐在原位,为了使物体的像刚好落在小莉的视网膜上,她应该配戴适当度数的 透镜制作的眼镜来矫正视力。1 4 .如图为某物质的熔化图象,从 图 象 中 可 以 看 出 这 种 物 质 是 (选 填“晶体”或“非晶体”),它的熔点是 r,在熔化的过程中它处于 状态,在这个过程中温度不变,(选 填“需要”或“不需要”)从外界吸热。1 5 .在 2 0 0 8 年 5 月 1 8 日晚中央电视台举行的“爱的奉献”抗震救灾募捐活动中,罗京突然插播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告,宣布5月 1 9 日、2 0 日、2 1 日为全国哀悼日,他声音低沉、震撼、感染力强.声
8、音低沉是指 低.罗京的声音与其他人不同,主要是 不同.1 6 .请你给下列物理量填上合适的单位(填符号)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5;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L 1;三、计算题1 7 .如图所示,体积为5 X 1 0%?的长方体木块没没在装有水的柱形容器中,细线对木块的拉力为2 N,g取 1 0 N/k g 求:(D 木块受到水的浮力F;(2)木块的密度;(3)若剪断细线待木块静止,将木块露出水面的部分切去后,剩余木块的重力。1 8 .一辆汽车以速度v向一座山开去,离山7 0 0 米时,鸣笛。经过了 4 秒钟司机听到回声,求汽车的行驶速度?(当时声速为3 4 0 米/秒)四、
9、实验题1 9.小红想利用天平和量筒等工具测量蜡块的密度。Q88:1 5*=1噌造噌(1)小红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标尺上的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 处,发现指针如图所示;则接下来的操作应是:将平衡螺母向 调节,直到指针对准分度盘的中央。接着将蜡块放在左盘,通过增减祛码,并调节游码使天平恢复平衡时,右盘中的祛码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蜡块的质量是 g o(2)测量蜡块体积的过程如图所示,多余的步骤是:(选 填“甲”、“乙”或“丙”),蜡块的体积是 c m3;计算得到蜡的密度是 k g/m3(3)测完蜡块的密度后,接着小红又设计了一种测量酸奶密度的实验方案:A.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叫;
10、B.向烧杯中倒入一些酸奶,测出它们的总质量叱;C.再将烧杯中酸奶倒入量筒中,测出酸奶的体积V;D.计算出酸奶的密度P。小 红 这 种 方 案 由 于 测 量 体 积 偏,会 导 致 测 出 的 密 度 偏 (选 填“大”、或“小”)2 0.在 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会聚在光屏上一点,如图甲所示。50 60 Cffl、g IQ 40 H D *0|d*甲E(i)当把蜡烛放在乙图位置时,移动光屏,在 光 屏 上 能 形 成、缩小的实像,生活中的 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2)实验发现,通过凸透镜既可成实像也可成虚像,从物体相对凸透镜的位置来看,凸透镜的(选
11、填“光心”,“焦点”或“二焦距处”)是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3)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后,取一副近视镜放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要使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保持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动,可 将 蜡 烛 适 当 向 (选 填“左”或“右”移动)。(4)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后,保持蜡烛、凸透镜、光屏位置不变,小华用不透光的纸板遮住凸透镜上半部分,则 在 光 屏 上 观 察 到 的 像 是 (填选项前的字母)A.烛焰的上半部分,亮度变暗B.烛焰的下半部分,亮度变暗C.完整的烛焰,亮度变暗D.完整的烛焰,亮度不变2 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爱米用玻璃板、两支蜡烛,A和B、刻度尺、白纸等器材在桌面
12、上进行实验,如图所示。I g;l咳7(1)不用平面镜而选用玻璃板,是因为玻璃板透明,便于_O(2)对蜡烛A和 B的要求是完全相同,这 样 要 求 的 目 的 是(3)在寻找蜡烛A的像的位置时,眼 睛 应 该 在 蜡 烛 (选 填 A ”或 B”)这一侧观察,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B,使它与蜡烛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重合。(4)移开蜡烛B,用白纸做屏幕放在该位置,直接观察白纸,不能看到像,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像。(5)将蜡烛A逐渐远离平面镜,调整蜡烛B的位置后仍可以看到蜡烛B跟蜡烛A的像重合,这说明2 2 .某小组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图甲中A、B、C三种读温度计示数
13、的方式正确的是 o(2)图乙中(选 填“”或“)是水沸腾时的气泡上升情况。(3)从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可以看出,水 的 沸 点 是 C,为了说明水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应,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4)实 验 收 集 多 组 数 据 是 为 了 (填 序 号)。时间/m i n12345678温度/9 39 59 79 99 99 99 99 9得到可靠的结论 减小实验误差2 3 .请你根据自己对生活现象的观察、动手实践的经验及物理课中所学的知识,将图所示与声有关的实例的描述补充完整。甲 乙 丙图甲: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铃声的响度变小;再次放入空气后,铃声的响度(选 填
14、“变大”、“变小”或“不变”)。图乙:当游客在天坛圜丘顶层的天心石上说话时,听到的声音格外响亮,这是建筑师利用声音的反射,使 与原声混在一起,声音得到加强造成的音响效果。图丙:将刻度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改变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每次拨开相同的幅度,能够听出声音的 发生了变化(选填“响度”、“音 调 或“音 色 )。2 4.为了探究小球沿斜面下滑的速度是否变化?如何变化?小明按图完成了如下实验.:35.3(1)按照实验过程,请补全数据记录及处理.(提醒: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 cm,表格中要填数据哟)(2)由上述实验数据分析可知,小 球 沿 斜 面 下 滑 的 速 度.(填越来越快或者越来越 慢)
15、该实验的原理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路段距 离(cm)运动时间(s)平均速度(cm/s)A B4 0.02B CA C9 0.03(3)斜面底部用金属片挡住,其设置的目的是(4)斜面选择的斜度不能过大,以免,也不能过小,以免.【参考答案】一、选择题二、填空题题号1234567891 0答案CCACDDDBBB1 1 .不会.1 2 .B 凹透镜 不要长时间玩电脑或手机(或增加户外活动时间)1 3 .照相机 近视 凹1 4 .晶体 9 0 固液共存 需要1 5 .音 调 音 色1 6 .cm g m/s三、计算题1 7 .(1)5 N(2)0.6 X1 03k
16、g/m3(3)1.8 No1 8 .1 0 m/s o四、实验题1 9 .零刻度线 左 1 8.6 甲 2 0 0.9 3 X1 03 小 大2 0 .倒立 照相机 焦点 左 C2 1 .确定像的位置 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A 虚 像和物体大小相等,且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无关2 2 .B 9 9 停止加热 2 3 .变大 回声 音调2 4.路段距 离(cm)运动时间(S)平均速度(cm/s)A B4 0.022 0越来越快.(2)V=S/t(3)便于测量时间、(4)坡度太大时时间太短,不好测量、坡度太缓下车可能滑不动B C5 015 0A C9 0.033 02019-2020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试
17、卷一、选择题i.今年元旦节前夕长沙人民迎来了盼望已久的大雪.一夜之间,大地被茫茫白雪覆盖.小花想估测出积雪的密度来.于是她在平整地面厚度均匀的积雪上向下踩,形成了一个下凹的脚印,如图所示,若脚印下的雪由于受外力挤压可近似看成冰层,已知冰的密度,小花测量下列哪组物理量就能实现估测目的A.脚印的深度和脚印的面积B.积雪的厚度和脚印的面积C.冰层的厚度和脚印的面积D.积雪的厚度和脚印的深度2.a、b两个实心物体的体积与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物质的密度比b的大B.b物质的密度是a的2倍C.b物质的密度是ZXIO kg/n?D.a、b的密度与它们的质量、体积有关3.把一个凸透镜对准太
18、阳光,可在距凸透镜2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一物体放在此透镜前5 0cm处则可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得到一个A.倒立、放大实像 B.倒立、缩小实像C.正立、放大虚像 D.正立、缩小虚像4 .测量视力时,人距视力表5 m。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可以节省空间,如图所示,小明面对镜子背对视力表,检查视力,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视力表在平面镜中的像距平面镜6 mB.小明在平面镜中的像距视力表5 mC.视力表在平面镜中的像距小明4 mD.视力表在平面镜中的像距视力表3nl5.一只蜡烛位于凸透镜前,调节好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后,在光屏上呈现缩小、倒立的像,若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动,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一下,则
19、在光屏上()A.无法呈现清晰的像 B.呈现放大正立的像C.呈现放大倒立的像 D.呈现缩小倒立的像6.已知水银、煤油、酒精的熔点分别为-3 9、-3 0、-1 1 7 ,要测量零下8 0 摄氏度的温度,应该选用的温度计是A.煤油温度计 B.酒精温度计C.水银温度计 D.煤油温度计或水银温度计7.A.B.C.D.8.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其物态变化属于升华的是吉林冬天树上的“雾淞”水蒸气在凉玻璃上形成水珠冬季,堆在户外的“雪人”没熔化却变小晾晒的湿衣服逐渐变干假 如 1 5 空气中的声速变为5 0 0 m/s,以下现象可能发生的是A.听到回声所需的时间更短了B .打雷时先听到雷声再看到闪电C.声音
20、的传播速度将比光速快D.宇航员在太空通过无线电进行交流9 .如图所示,用超声波查看胎儿的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利用超声波能检测胎儿的血型B.这主要是利用了声波传递能量C.利用超声波能查看胎儿的手脚是否发育正常D.准妈妈听不到超声波,主要是因为它的振幅较小1 0.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总是沿直线传播B.光的传播速度是3 X1 0 1/SC.光能在真空中传播D.漫反射也遵守光的反射定律二、填空题1 1 .已知P 冰=0.9 X1 0 3 kg/m 3,质量为9 0 kg 的水全部凝固成冰后,体积将增大1 2 .如图:这是一款人脸识别门禁一体机,通过摄像镜头来捕捉人脸信息。该摄像镜头
21、相当于透镜,所成的是(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 像(填“实”或“虚”);若镜头的焦距为1 0 cm,为了能成清晰的像,人脸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 cm 1 3 .小红爷爷在岸上A处看到水中B处有一条鱼在云朵里游泳,鱼是 现象,云朵是 现象,(均 选 填“光的折射”或“光的反射”).若小红爷爷拿着鱼叉准备叉鱼,他 应 该 对 准 射 出(选填“鱼”“鱼上方”“鱼下方”)。1 4 .如图所示,为某晶体的凝固图象,从 A到 D整个过程是 的(选 填“吸热”或“放热”),B C段是个 过程,物质处于 状态,其对应的温度4 8 表 示 此 晶 体 溶 液 的。1 5 .如图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音乐芯
22、片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听 到 声 音 逐 渐 (选填“变大”或“变小”),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罩内,听到声音又出现相反的变化,这个现象经过推理得到的结论是:声音不能在_ _ _ _ _ _ 传播。1 6 .如图甲、乙两个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由图象可知:甲做的是 运动;第 3 s末,甲和乙的图线相交,这说明了甲、乙 具 有 相 同 的。三、计算题1 7 .一重为3 0 0 N的平底水缸,底面积为0.2 m 2.现在水缸中注入质量为2 7 0 kg 的水。g 取 1 0 N/kg。求:(1)注入水的重力;(2)求水缸对地面的压强:(3)若有9 0 cm 3 的水结成冰,求冰的
23、体积.(P =0.9 X1 03kg/m3)1 8 .随着中国铁路的发展,高铁时代已经来临,下表为某次高铁列车从上海到南京的运行时刻表.求:(1)列车由上海驶往南京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大?上海苏州无锡常州南京到站时间07:257:427:588:40发车时间07:0007:277:448:00里程/km084126165300(2)列车从苏州到无锡和从常州到南京,哪一路段运行得较快?四、实验题1 9.如图所示的量筒是以 为单位标度的,最 小 分 度 值 是;测量时如果如图那样读数,则读出的 液 体 体 积 与 真 实 值 相 比 (填“偏大”、“偏小”或“相等”)。2 0.用焦距为1 0 cm
24、的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1)小豪同学将蜡烛、凸透镜、光屏随意固定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沿光具座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始终得不到烛焰的像,原 因 可 能 是(2)重新调整后,将蜡烛、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如图甲所示,移动光屏后得到烛焰清晰、完整的像,该像是倒立_(选 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看到光屏上的像,是因为 发 生 了 (选 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3)接下来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动,将凸透镜向蜡烛方向移动,光屏上再次出现了一个倒立(选 填“放大”或“缩小”)的清晰实像,与 这 种 成 像 原 理 一 致 的 光 学 仪 器 是 (选 填“照
25、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4)当光屏上出现蜡烛清晰的像时,如果用遮光板挡住透镜的上半部分,我们观察光屏时,将会在光屏上看到。A.蜡烛像的下半部分 B.蜡烛像的上半部分C.蜡烛完整的像,像的亮度变暗D.蜡烛完整的像,像的亮度不变(5)在图甲中,小豪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不清,应该向(填“靠近”或“远离”)透镜方向移动光屏,可再次得到清晰的像。(6)某小组实验时对图甲中的装置进行了改进,将蜡烛换成带有“F”形的L E D 灯、光屏贴上方格纸,如图乙所示,请写出改进后其中一个优点:O2 1 .如图所示是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纸板和水平放置的平面镜M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8份试卷合集 试卷 衡水市 名校 2019 2020 学年 物理 期末考试 模拟 试题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