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复习提纲(全).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人教版生物复习提纲(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生物复习提纲(全).pdf(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一、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为了维持生存需要不断地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2)生物能进行呼吸。绝对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3)生物能排除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排出体内废物,如:动物和人可以通过出汗、排尿、呼出气体等方式,植物可以通过落叶等方式。(4)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生物对来自环境中的各种刺激会做出一定的反应,只不过反应的灵敏度有所不同。(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 生物体能够由小长大,长到一定的时候就开始繁殖下一代。(6)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除病毒外。二、生物圈1 .生物圈的概念:地球上适合生物生存的地方。2.生物圈的
2、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 0 千米,向下可深入1 0 千米左右的深处。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3 .岩石圈是地球表层的固体部分。它的表面大多覆盖着土壤,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已4 .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 有 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基本条件。5 .探究的一般过程为:发现问题一提出问题一作出假设f 制定计划一实施计划f 得出结论f 表达和交流。在实验方案的设计中一定要注意对照实验的设计,对照实验指的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的条件都相同的实验。6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分为两类:一
3、类是光、温度、水、空气等非生物因素。一类是生物因素。7 .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三、生态系统1 .生态系统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2.生态系统的组成:(1)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分等(2)生物部分: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3 .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4 .食物网: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他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了食物网。5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6
4、 .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有毒物质能够沿着食物链积累7 .生态平衡: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就是生态平衡。8 .在生物圈中有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被称为“绿色水库”。湿地生态系统被称为“自然之肾/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9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能力是有限的。第二单元生物和细胞一、观察细胞的结构1 .显微镜最重要的两个结构是目镜和物镜。2 .显微镜的使用步骤:(1)取镜和安放(2)对 光(3)观 察(4)清洁和收镜。3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
5、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4 .从显微镜看到的是放大、倒立的虚像。5 .玻片标本有三种:切片、装片、涂片。6 .使用显微镜观察的材料一定要是薄而透明的。7 .动物细胞的结构有: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线粒体。8 .植物细胞的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细 胞 质、液泡、叶 绿 体(植物体有的细胞没有)、线粒体。二、细胞的生活1 .细胞中的物质可以分为两大类:无 机 物(分子比较小,一般不含碳)、有 机 物(分子比较大,一般含有碳)。2 .在细胞的结构中,细胞膜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3 .细胞中含有的能量转换器为:线粒体(动物植物细胞中都有,能够将化学能释放出来)和叶绿体(在绿色植物细胞中,能将
6、光能转换为化学能)。4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遗传信息存在于细胞核的DNA中。5 .细胞是一个统一体:细胞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6 .基因:DNA可以分成很多片段,有些片段具有特定的遗传信息,这些片段叫基因。7 .染色体:染色体是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它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的。每一种生物的细胞内,染色体的数量是一定的,这对生物正常生活和传宗接代都是非常重要的。8 .生物体由小长大,是与细胞的生长和分裂是分不开的。9 .细胞分裂:指一个细胞逐渐分成两个。1 0 .细胞分裂过程:分裂时,细胞核先由一个分裂成两个,然后是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
7、的细胞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11.细胞核分裂时,染色体的变化最明显。12.分裂出来的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新细胞与原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也相同。三、生物体的结构层次1.多细胞的动物和人体的生长发育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的,这个细胞就是受精卵。2.细胞分化:在细胞的发育过程中,这些细胞各自具有了不同的功能,它们在形态、结构上也逐渐发生了变化,这个过程叫细胞分化。3.组织:动物体和人体的细胞通过分化产生了不同的细胞群,每个细胞群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这样的细胞群叫做组织。动物和人体的组织有四种: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和结缔组织。
8、4.器官: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排列起来构成器官。5.系统: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构成系统。人体有八大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6.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细 胞(受精卵)f组织-器官f系统叱动物体7.绿色开花植物有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8.植物的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分生组织。9.植物的结构层次:细 胞 组 织 f器官f植物体。10.单细胞生物:生物的身体只有一个细胞组成。如酵母菌、草履虫、衣藻、变形虫等。11.草履虫:草履虫的结构包括:纤毛、表膜、口沟、食物泡、
9、胞肛、收集管、伸缩泡、细胞质、细胞核等。其中,与运动有关的结构是纤毛;与呼吸有关的是表膜;与摄食有关的结构是口沟;与消化有关的结构是食物泡。与排泄有关的是收集管和伸缩泡。四、病毒1.病毒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2.病毒的结构:病毒的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里;病毒靠自己的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并利用寄主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病毒。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一、藻类苔群和蕨类植物1.生物圈中已知的绿色植物,大约有30多万种。它们形态各异,生活环境也有差别,可以分成四大类群:藻类、苔群、蕨类和种子植物。2.藻类大多生活在水
10、中,少数生活在陆地上的阴湿处。它们没有根茎叶的分化,用抱子进行繁殖。3.苔葬植物大多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一般具有茎和叶,但是根是假根,体内没有输导组织。用抱子进行繁殖。由于苔碎植物的叶只有一层细胞,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可以从背、腹两面侵入叶细胞,使苔麻的生存受到威胁,所以,人们把它当做校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4.蕨类植物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有根茎叶的分化,有输导组织,用抱子进行繁殖。二、种子植物1 .种子植物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区分的依据是种子外边有无果皮包被。常见的裸子植物有:松类、杉类、柏类、银杏、苏铁等。2 .果实是由果皮和种子组成的.3 .种子的结构:1)菜豆种子(双子叶植物种子
11、)种皮、胚(包括胚根、胚轴、胚芽、子叶)2)玉米种子(单子叶植物种子)果皮、种皮、胚(包括胚根、胚轴、胚芽、子叶)、胚 乳(胚乳不属于胚的结构)4 .种子的结构中,最重要的是胚。胚实际上就是幼小的生命体,能够发育成新的植株。如果种子的胚受到了破坏,就不能再发芽了。三、被子植物的一生1 .被子植物的一生,要经历生长、发育、繁殖、衰老和死亡的过程。2 .种子萌发的条件:(1)自身条件:胚是完整的、活的且不处于休眠期。(2)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回答题目时要回答完整)3 .萌发过程:种子首先需要水分,子叶或胚乳中的营养物质转运给胚根、胚轴、胚芽,随后胚根发育成根,胚轴伸长,
12、胚芽发育成茎和叶。4 .发芽率:发芽种子占全部被测种子的百分数。5 .根尖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功能(1)根尖从上到下分别是成熟区、伸长区、分生区、根冠。(2)成熟区: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因为表皮细胞的一部分向外突出形成根毛,扩大了与土壤的接触面积)。(3)伸长区:细胞停止分裂,迅速伸长,它是根生长最快的部位。(4)分生区:有很强的分裂能力。(5)根冠:起保护作用。6 .芽的发育过程(1)芽的结构分为:幼叶、芽轴、芽原基。(2)枝条是由芽发育来的,花也是又芽发育来的。芽中有分生组织,芽在发育时,幼叶发育成叶,芽轴发育成茎,芽原基发育成新的芽。7.植物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其中需要较多的是盒氨的
13、、含磷的、含钾的无机盐。8 .茎的基本机构及各个部分的作用:(1)树皮:外层保护,内层韧皮部,含 筛 管(运输有机物)(2)形成层:含有分生组织,能够分裂,向内形成木质部,向外形成 韧皮部(3)木质部:坚硬支持作用,含 导 管(运输水和无机盐)9.开花和结果(1)花的结构:花瓣雄 蕊(包括花药和花丝)雌 蕊(包括柱头、花柱、子房)萼片花托(2)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被子植物生长到一定时期就会开花,花药成熟后会自然裂开,散发出花粉。花粉从花药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做传粉。花粉落到柱头上以后,在柱头上黏液的刺激下开始萌发,长出花粉管。花粉管穿过花柱,进入子房,一直到达胚珠。胚珠里面有卵细胞,它跟来自
14、花粉管的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受 精(精子和卵细胞融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完成后,花瓣以及柱头和花柱纷纷凋落,唯有子房继续发育,最终成为果实。四、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1 .植物生活为什么需要水(1)是植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2)使植物体保持一定的姿态;(3)无机盐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被吸收和运输;(4)水参与植物体的新陈代谢。2 .水影响植物的分布(1)缺少水的地方形成沙漠;(2)水相对较多的地方形成草原;(3)水分充足的地方形成森林。3 .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运输途径导管:向上输送水分和无机盐、筛管:向下输送叶片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4 .叶片的结构和功能表皮:保护作用(分为上下表皮)叶肉:主要
15、由营养组织构成包括海绵层和栅栏层。叶脉:支持叶片5 .气孔(1)组成:中间的气孔腔和两边的保卫细胞。保卫细胞中含叶绿体。(2)作用:是叶片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气孔张开;保卫细胞失水收缩,气孔关闭。白天气孔张开,晚上气孔闭合。)6.蒸腾作用(1)蒸腾作用:是指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植物体的表面(主要是叶子),从体内散失到体外的过程。(2)蒸腾作用的过程:土壤中的水分一根毛一根部导管一茎一叶肉一气孔一大气。散失的水分约占整个植物吸收水分总量的9 9%以上。(3)蒸腾作用的意义可以降低植物的温度,使植物不至于被灼伤;是根吸收水分和促使水分在体内运输的主要动力;可促使溶解在
16、水中的无机盐在体内运输;可增加大气湿度,降低环境温度,提高降水量;促进生物圈水循环。7.光合作用(1)光合作用概念: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释放出氧气的这个过程叫做光合作用。(2)光合作用的实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 机 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3)光合作用的意义: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而且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8.呼吸作用(1)呼吸作用的概念: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 水,并且将储存在有
17、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2)呼吸作用的意义: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能量,一部分是植物进行各项生命活 动(如细胞分裂、吸收无机盐、运输有机物等)不可缺少的动力,一部分转变成热量散发出去。(3)外界条件对呼吸作用的影响9.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区别和联系外界条件影响生产措施温度随温度升高而加强,过高又减弱储藏蔬菜、水果、粮食时保持低温水分随植物含水量的增加而加强粮食在入仓前一定要晒干氧气在一定浓度内随氧气的浓度增加而加强储藏水果、蔬菜时减低含氧量(如充加氮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浓度大时,收到抑制充加二氧化碳延长水果、蔬菜的储藏时间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场所在含有叶绿体的细
18、胞中进行在所有活细胞中进行条件在光下进行有光无光都进行过程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吸收氧,放出二氧化碳结果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1 0.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4)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氧气,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5)呼吸作用于生产生活的关系:中耕松土、及时排涝都是为了使空气流通,以利于植物根部进行呼吸作用。植物的呼吸作用要分解有机物,因此在储存植物的种子或其他器官时,要设法降低呼吸作用,如降低温度、减少含水量、降低氧气浓度、增加二氧化碳浓度等都是可以抑制呼吸作用的。(6)光合作用与生产生活关系:要保证农作物有效的进行光合作用的各种条件
19、,尤其是光。合理密植,使作物的叶片充分地接受光照。五、爱护 植 被 绿化祖国1 .一个地区内生长的所有植物叫做这个地区的植被。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主要有:草原、荒漠、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2 .我国植物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1)我国人均森林面积少(2)我国人均草地面积也较少(3)我国植物资源被破坏非常严3.爱护植被,绿化祖国(1)森林生态系统能够调节碳氧平衡,净化空气,调节气候,同时能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因此我们不仅要爱护植被,还要多植树造林。(2)对森林和草原实行依法治理和科学化管理。我国于1 9 8 4 年 和 1 9 8 5 年相继颁布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和 中华人
20、民共和国草原法。(3)每年的3 月 1 2 日为植树节。(4)建 造“绿色长城 一 一“三北”防护林。(5)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4 .热带雨林一一地球的肺。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一、人的生殖I.生殖是指产生生殖细胞、繁殖新个体的过程,也是种族延续的过程。2.睾丸产生的精子和卵巢产生的卵细胞,都是生殖细胞。3.精子和卵细胞相结合的过程叫做受精。4.男性生殖系统和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部位生殖细胞名称产生部位输 出 部位精子排出并进入母体的通道胚胎发育的场所受精部位男 性、精子睾丸输精管阴茎女性卵细胞卵巢输卵管阴道子宫输卵管5 .胚胎的发育和营养(1)发育:发育的场所初期在输卵管内,随后,在母体
21、子宫内继续发育4 0 周。(2)受精卵通过细胞分裂发育成胚泡,胚泡移到子宫内,在子宫内膜种植下来,称为怀孕。胚泡继续进行细胞分裂和分化,发育成胚胎。怀孕8周左右,胚胎发育成胎儿,呈现出人的形态。胎儿发育成熟后,从母体阴道产出,这个过程叫分娩。(3)营养:胚胎发育初期所需要的营养来自于卵黄,胚胎在子宫里的发育所需要的营养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中获得。二、青春期1 .身高和体重的突增是青春期形体发育最突出的特征。2 .性器官发育和成熟是青春期发育最突出的特征。三、计划生育I .人口的急剧膨胀给生物圈造成沉重的压力,也制约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所以我们应该实行计划生育。2.计划生育的目的:为了控制人口数
22、量和提高人口素质。3.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晚婚、晚育、少生、优生。4 .少生是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关键。5 .优生有利于提高人口素质。四、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1 .眼的结构:角 膜(最外层,透明)、虹 膜(有色素)、瞳 孔(光的通道,可以调节大小)、晶状体(折射光线)、玻璃体、视网膜、脉络膜、巩 膜(白色,坚固,保护)、视神经。2 .视觉的形成过程: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通过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并经过晶状体等的折射,最终落在视网膜上,形成物象。视网膜上有对光敏感的细胞,这些细胞将图像信息通过视觉神经传给大脑的视觉中枢,人就产生 视觉。3.近视形成:晶状体的前后一增加,物象落在了视网膜前
23、,形成近视。可以通过凹透镜来调节。4.远视形成:晶状体的前后径减 小,物象落在了视网膜后,形成远视。可以通过凸透镜来调节。5.耳的机构:外 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中 耳(包括鼓膜、听小骨、鼓室)、内耳(包括半规管、前庭、耳蜗)以及咽鼓管(通向咽)。6.听觉的形成过程: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鼓膜的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就将声音信息通过听觉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人就产生了听觉。7.遇到巨大的响声时,要迅速张口,使咽鼓管张开,使鼓膜内外的气压保持平衡,以免震破鼓膜。8.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9.脑和脊髓组成中枢神经系 统;脑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生物 复习 提纲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