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pdf(1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及教案一、学情分析我班共有学生51人,其中男生31人,女 生20人,学生都来自农村,他们的课外作业完成得不够理想,学生的书写状况有很多不理想,上课主动听讲、积极大胆发言的个性养成的不够好。少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不够扎实,从学生的思维能力看,思维的主动性不突出,逻辑能力很差,发散能力不理想。学习困难的学生占有少部分,他们的特点是:数学基础知识掌握不好,上课走神、不认真听讲、或者说根本就听不懂上课内容,缺乏学好数学的兴趣和信心。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要因地制宜,对他们进行个别辅导,课堂上安排一些简单的问题专供他们回答,对有进步的学生进行及时表扬,树立起学习的信心,鼓励他们好好学习
2、,使后进赶先进,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二、教材分析这一册教材内容包括:观察物体(三)、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图形的运动(三)、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折线统计图、数学广角和综合与实践活动等。三、教学目标1.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通分和约分。2.掌握因数与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2、3、5的倍数的特征;会 求100以内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3.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3、。4.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有关体积和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5 .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6 .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 0 度;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7 .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8 .认识单式和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9 .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
4、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 0 .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生活中有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1 1 .体会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1 2 .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四、教学重点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五、教学措施1 .认真学习新课改精神,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把握教材的内容,吃透教材的前后联系,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做到对学生基础摸清,好、中、差生做到心中有数,更好的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优生优培,做好学习困难生的转化工作。2 .不断学习业务理论,提
5、高自身素质,加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加强直观教学,通过教具、挂图、投影仪等教学辅助手段,使学生从实物中认识并掌握数学概念知识。3 .加强基础教学的同时,继续关注学生智力的发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更好发挥他们的特长,培养他们的数学能力。4 .继续深入开展“小班化教育在农村的实验与研究”,使学生在等高、等爱、等距的氛围中健康成长。5 .制作必要的数学教具,为有效地开展数学课堂教学而准备。6 .认真写好每节课后的反思。六、课时安排(一)观察物体(三)(2 课时)(二)因数与倍数(7 课时)1 .因数和倍数.2 课时2 .2、5、3的倍数的特征.3 课时3 、质 数 和 合 数.2 课时(三)长方
6、体和正方体(1 3 课时)1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2 课时2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2 课时3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8 课时整理和复习.1 课时探索图形(1 课时)(四)分数的意义和性质(2 0 课时)1 .分数的意义.2 课时2 .分数与除法.2 课时3 .真分数和假分数.3 课时4 .分数的基本性质.2 课时5 .约分.4 课时6 .通分.4 课时课题观察物体7.分数与小数的互化.2课时整理和复习.1课时(五)图形的运动(三)(3课时)(六)分数的加法和减法(7课时)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2课时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2课时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3课时打电话(1课时)(七)折
7、线统计图(3课时)(八)数学广角一一找次品(2课 时)(九)总复习(4课时)课型新授课备课人执教时间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让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能辨认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分析事物的能力。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构建简单的空间想象力。重点帮助学生构建初步的空间想象力。难点帮助学生构建初步的空间想象力。教学过程教 学 预 设个 性 修改目标导学复习激趣7目标导学一 自主合作T 汇报交流 变式训练创境激疑一、谜语导入请同学们猜谜语:“左一片、右一片,摸得着,看不见,是什么呢?(耳朵)为什么能看见别人的耳朵,却看
8、不见自己的耳朵呢?因为我们观察的角度不一样,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进一步研究观察物体(板书)合作探究(-)整体观察1、教师将一个对面涂有相同颜色的长方体举起静止不动,叫学生观察并提问:你观察到的正方体是什么样的?在你的位置上观察,你看到了哪几个面?学生汇报交流。学生自由走动,观察。汇报交流。3、解释应用教师出示两个正方体的立体图,一个有虚线,另一个没有。提问:谁能用刚学到的知识解释一下正方体为什么这样画?学生解释说明。(二)分别从三个面进行观察(出示例1)1、教师提问:我们分别从几个不同的方向去观察这个图形,看看它的正面、左面以及上面分别是什么形状的图形,把它们分别划出来。学生离开座位自由观察。
9、2、小组之间相互交流,然后全班交流,学生以组为单位在投影以上展示交流。总结学生的发言:从不同的方向观察,所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拓展应用1、做教科书例22、智力游戏:两个同学为一组做游戏,一个同学画,另一个同学猜,负责猜的同学要想办法通过你提问的问题确定这个物体是什么,猜完后,在把物体拿出来验证一下,看是否猜对了。学生玩游戏,教师指导。总结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作业布置兴趣探索,根据以下几幅图找出1 的对面是几,2 的对面是几,3 的对面是几。/2。/1,川/5 23-板书设计观察物体不同角度观察一个物体看到的面都是两个或三个相邻的面,不可能一次看到长方体或正方体相对的面教学后记课题观察物体课型
10、新授课 备课人 执教时间知识目标让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能辨认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分析事物的能力。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构建简单的空间想象力。重点帮助学生构建初步的空间想象力。难点帮助学生构建初步的空间想象力。教学过程教学预设个性修改目标导学复习激趣T 目标导学T 自主合作T 汇报交流T 变式训练创境激疑一、谜语导入请同学们猜谜语:“左一片、右一片,摸得着,看不见,是什么呢?(耳朵)为什么能看见别人的耳朵,却看不见自己的耳朵呢?因为我们观察的角度不一样,那么今天我们就起来进一步研究观察物体(板书)合
11、作探究(-)整体观察1、教师将一个对面涂有相同颜色的长方体举起静止不动,叫学生观察并提问:你观察到的正方体是什么样的?在你的位置上观察,你看到了哪几个面?学生汇报交流。学生自由走动,观察。汇报交流。3、解释应用教师出示两个正方体的立体图,一个有虚线,另一个没有。提问:谁能用刚学到的知识解释一下正方体为什么这样画?学生解释说明。(二)分别从三个面进行观察(出示例1)1、教师提问:我们分别从几个不同的方向去观察这个图形,看看它的正面、左面以及上面分别是什么形状的图形,把它们分别划出来。学生离开座位自由观察。2、小组之间相互交流,然后全班交流,学生以组为单位在投影以上展示交流。总结学生的发言:从不同
12、的方向观察,所看到的形状是不样的。拓展应用1、做教科书例22、智力游戏:两个同学为一组做游戏,一个同学画,另一个同学猜,负责猜的同学要想办法通过你提问的问题确定这个物体是什么,猜完后,在把物体拿出来验证一下,看是否猜对了。学生玩游戏,教师指导。总 结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作业布置兴趣探索,根据以下几幅图找出1 的对面是几,2 的对面是几,3 的对面是几。9 9 9板书设计观察物体不同角度观察一个物体看到的面都是两个或三个相邻的面,不可能一次看到长方体或正方体相对的面教学后记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教学过程学习内容认识因数和倍数(教材第5页内容,以及第7页练习二的第1题)。第1课时课型新授学习目标1.从
13、操作活动中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意义,会2.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索意识,以及热爱数学学习的情教学重点理解因数和倍数的含义教学难点判断-个数是不是另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教具运用课件教学方法二次备课【复习导入】1.教师用课件出示口算题。10+5=16+2=124-3=1004-25=150X4=220+4=18X 4=25X4=24X 3=20X86=学生口算2.导入;在乘法算式中,两个因数相乘,得到的结果叫做它们的积。乘法算式表示的是一种相乘的关系,在除法算式中,两个数相除,得到的结果叫做它们的商。除法算式表示的是一种
14、相除的关系,在整数乘法和除法中还有另一种关系,这就是我们这一节课要学习探讨的内容。(板书课题:因数和倍数【新课讲授】1.学习因数和倍数的概念教师用课件出示教材第5页例3引导学生观察图上的算式,把这些算式分为两类。学生说出自己的分类方法,商是整数的分为一类,商不是整数的分为一类。教师以商是整数的第一题为例,板书:12+2=6。教师:在这道除法算式中,被除数和除数都是整数,商也是整数,这时我们就可以说12是2和6的倍数,2和6是12的因数。谁来说一说其他的式子?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在整数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被除数是除数和商的倍数,除数和商是被除数的因数。说一说第一类的算式中,谁
15、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学生回答,如:在20+10=2中,20是10和2的倍数,10和2是20的因数。或:20是10的倍数,20是2的倍数,10是20的因数,2是20的因数。通过刚才同学们的回答,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倍数与因数是相互依存的。2.举例概括教师:请同学们注意,为了方便,我们在研究因数和倍数时,所说的数一般指的是自然数,而且其中不包括0。教师:在自然数中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我们每个同学都在心中想一个,想好了说给大家听。学生举例,并说出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教师同时板书。教师小结:像这样的例子举也举不完,那能不能用比较简洁的方式来叙述因数与倍数的关系呢?引导学生
16、根据“用字母表示数”的知识表述因数与倍数的关系。如:M+N=P,M、N、P都是非。自然数,那么N和P是M的因数,M是N和P的倍数。AXB=C,A、B、C、都是非。自然数,那么A和B是C的因数,C是A和B的倍数。你能从这些数中挑出两个数,说出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吗?3、9、15、21、36学生独立思考并回答。【课堂作业】1.完成教材第5页“做一做”。2.完成教材第7页练习二第1题。3.下面每一组数中,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16和24和2472和820和54.下面的说法对吗?说出理由.(1)48是6的倍数。(2)在13+4=3.1中,13是4的倍数。(3)因为3X 6=18,所以18是
17、倍数,3和6是因数。【课堂小结】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重点研究了一个什么问题?你有什么收获呢?【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板书设计因数和倍数(1)在整数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被除数是除数和商的倍数,除数和商是被除数的因数。因数和倍数一般指的是自然数,而且其中不包括0。倍数与因数是相互依存的。教学反思因数和倍数(2)学习内容一个数因数的求法和一个数倍数的求法(教材第6 页例2、例 3,教材第78 页练习二第28 题)。第 1 课时课型新授学习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倍数的方法;2.学生能了解一个数的因数是有限的,倍数是无限的;3.能熟练地找一个
18、数的因数和倍数;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条理性,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求索精神。教学重点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教学难点能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教具运用课件教学方法二次备课教学过程【复习导入】说出下列各式中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20+4=5 6X3=18在上面的算式中,6和3都 是1 8的因数,你知道还有哪些数是1 8的因数吗?18是3的倍数,你知道还有哪些数是3的倍数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如何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板书课题:因数和倍数(2)【新课讲授】(-)找因数:1.出示例1:18的因数有哪几个?一个数的因数还不止一个,我们一起找找18的因数有哪些?
19、学生尝试完成后汇报(1 8的因数有:1,2,3,6,9,1 8)教师:说说看你是怎么找的?(生:用整除的方法,18+1=18,18+2=9,18+3=6,1 8+4=;用乘法一对一对找,如 1X18=18,2X9=18)教师:1 8的因数中,最小的是几?最大的是几?我们在写的时候一般都是从小到大排列的。2.用这样的方法,请你再找一找36的因数有哪些?小组合作交流后汇报,36的因数有:1,2,3,4,6,9,12,18,36教师:你是怎么找的?举 错 例(1,2,3,4,6,6,9,12,18,36)教师:这样写可以吗?为什么?(不可以,因为重复的因数只要写一个就可以了,所以不需要写两个6仔细看
20、看,36的因数中,最小的是几,最大的是几?教师板书: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1,最大因数是它本身。3.你还想找哪个数的因数?(18,5、42 )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个在自练本上写一写,然后汇报。4.其实写一个数的因数除了这样写以外,还可以用集合表示:如1 8的因数。小结:我们找了这么多数的因数,你觉得怎样找才不容易漏掉?从最小的自然数1找起,也就是从最小的因数找起,一直找到它的本身,找的过程中一对一对找,写的时候从小到大写。(-)找倍数:1.我们一起找到了 18的因数,那2的倍数你能找出来吗?小组合作交流后汇报,2的倍数有:2、4、6、8、10、16、教师:为什么找不完?你是怎么找到这些倍数的?(生:只
21、要用2去 乘1、乘2、乘3、乘4、)那么2的倍数最小是几?最大的你能找到吗?2.让学生完成做一做1、2小题:找3和5的倍数。汇报3的倍数有:3,6,9,12教师:这样写可以吗?为什么?应该怎么改呢?改写成:3的倍数有:3,6,9,1 2,.你是怎么找的?(用3分别乘以1,2,3,)5 的倍数有:5,10,15,2 0,.教师:表示一个数的倍数情况,除了用这种文字叙述的方法外,还可以用集合来表示2的倍数,3的倍数,5的倍数。教师:我们知道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那么一个数的倍数个数是怎么样的呢?(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课堂作业】1.完成课本第7页练
22、习二第25题。2.完成教材第8页练习二第68题。【课堂小结】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重点研究了一个什么问题?你有什么收获呢?【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板书设计因数和倍数(2)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小的是1,最大的是它本身.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教学反思第1课 时2、5的倍数的特征学习内容2、5的倍数的特征(教材第9页例】,教材第11页练习三第12题)。第1课时课型新授学习目标1.经历自主探索2和5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2.知道2、5的倍数的特征,会判断一个自然数是不是2和5的倍数。3.培养学生的观察、猜想、分析、归纳的能力,愿意与
23、同学交流自己发现的结果,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通过探索发现2、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难点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和5的倍数。教具运用课件教学过程二次备课【复习导入】师:同学们,我们一起玩个猜数游戏,好吗?你们任意说出一个自然数,不管是几位数,我都能很快的判断出它是否是2或5的倍数。不信可以试试看。学生报数,老师答,同时请大家验证。师:同学们的眼神里闪现出惊讶的目光。你们想知道老师为什么不计算就能马上判断出来吗?学了今天的知识,你们就知道老师猜数的奥秘了。板书课题:2 和 5的倍数的特征。【新课讲授】1.探索5的倍数特征(1)引入百数表。(2)出示课件:百数表,在这些数中找出5的倍数,写出来。(3
24、)你们找的数和老师找的相同吗?(课件出示百数表)(4)观察5的倍数,你有什么发现?把你的发现说给同桌听听。(5)归纳:谁来概括一下5的倍数到底有什么特征?板书:个位上是0或 5的数都是5的倍数(6)验证:除了这些数以外,其它5的倍数也有这样的特征吗?请举例验证。请你写一个多位数,并且是5的倍数。(7)过渡:学习了 5的倍数的特征有什么好处?师随机在黑板上写一个数,让学生猜猜它是不是5 的倍数。(8)练一练:下面哪些数是5的倍数?2 40,3 45,43 1,490,5 45,5 43,7 0 9,7 2 5,8 1 5,92 2,98 6,990.过渡:那 1 7 2 是儿的倍数呢?请同学验证
25、。2的倍数有什么特征,想不想研究?下面我们一起研究2的特征。2 .探索2的倍数特征(1)猜一猜:根据研究5的倍数特征的经验,你猜一猜2的倍数可能会有什么特征呢?(2)课件出示:百数表找出2的倍数。(小组合作找出所有2的倍数)(3)汇报后,观察2的倍数的特征,看看你刚才的猜测是不是正确。(4)归纳:2的倍数有怎样的特征?板书:个位上是0、2、4、6、8 的数都是2的倍数。(5)验证:除了这些数以外,其它2的倍数也有这样的特征吗?请举例验证。(6)填一填:下而哪些数是 2 的倍数?1,3,4,11,14,20,23,24,28,31,401,826,740,1000,6431让学生独立完成后汇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人 小学 数学 年级 下册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