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三(含答案).pdf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三(含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三(含答案).pdf(3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市2 0 1 9-2 0 2 0 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科学期中教学质量抽测试卷一、选择题1.2019年 5 月 1 7 日,我 国 首 台 80吨 液 氧 甲 烷 发 动 机“天鹊”(T Q-12)20秒试车成功。该发动机具有性能 高、安全性好、易操作、可重复使用等特点。其中甲烷为推进剂,液氧为助燃剂。下列有关甲烷说法不正 确 的 是()A.一个 甲 烷 分 子 由 1 个 碳 原 子 和 4 个氢原子构成 B.甲 烷 由 1 个 碳 元 素 和 4 个氢元素组成C.甲烷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是3:1 D.点燃混有空气的甲烷,可能会发生爆炸【答 案】B【解 析】【详 解】A、甲烷
2、的化学式为CH4,一个 甲 烷 分 子 由 1 个碳原子和4 个氢原子构成,故选项说法正确。B、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故选项说法错误。C、甲 烷 中 碳 元 素与 氢 元 素 的 质 量 比 是(12X1):(1X 4)=3:1,故选项说法正确。D、甲烷具有可燃性,点燃混有空气的甲烷,可能会发生爆炸,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o2.在开学前,我们往往要对物品进行消毒。其中在自来水消毒过程中常发生下列转化,则下列说法正确的8 卷乙光 照r转化是()氢原子Q+oo o氧原子甲丙 丁 O氯原子A.反应前后分子不可分B.转化是化合反应C.转化中丙和丁的分子个数之比为1 :1D.转化、中氯元素的化合价都
3、发生变化【答 案】D【解 析】A、由图示可知,一个氯气分子和一个水分子反应生成一个氯化氢分子和一个次氯酸分子。两个次氯酸分子反应生成两个氯化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化学方程式为:转化H2O+CL=HC1+HC1O;转化2HC1O光照2 H C 1+O2f 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应前后分子发生了变化,分子可再分,错误;B、由转化H 2 O+C L=H C 1+H C 1 O可知,生成物是两种,不是化合反应,错误;C、转化2 H C 1 O 光 照 2 H C 1+0 2 T 中丙和丁的分子个数之比为 2:1,错误;D、转化中氯元素的化合价由0 变为+1,中氯元素的化合价由+1,变为-1,都发生改变,正确
4、。故选D 点睛: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反应物的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不变、数目、质量都不变;物质的种类、分子的种类一定发生变化。3 .2 0 1 9 年夏天富阳城东商贸市场门口广场上可以看到园林工人给银杏树“挂吊瓶”(如图所示)补充水分和无机盐,“挂吊瓶”的针头应插入茎的()A.分生组织B.机械组织C.筛管D.导管【答案】D【解析】【分析】木本植物茎的结构从外到内依次是:树皮、形成层、木质部和髓,体内主要有两条运输管道-导管和筛管。导管是植物体内木质部中把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输送到植株身体各处的管状结构。导管是为一串管状死细胞所组成,只有细胞壁的细胞构
5、成的,而且上下两个细胞是贯通的。筛管是植物韧皮部内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由许多管状活细胞上下连接而成。相邻两细胞的横壁上有许多小孔,称 为“筛孔”。两细胞的原生质体通过筛孔彼此相通。筛管没有细胞核,但筛管是活细胞。【详解】木质部内有木纤维和导管。导管可以运输水分和无机盐,木纤维起支持作用,因 此“挂吊瓶”的针头应插入到较大绿化树茎(树干)的木质部中的导管中。故选D。【点睛】分清两种管道-导管与筛管,在植物体内的分布及功能与生活应用。4 .如图甲所示是小科研究“环境因素对植物感应性生长影响”实验,一周后,暗箱中植株的生长状况最有可能是乙图中的()乙图【答案】C【解析】【分析】植物能够对环境中的各种
6、刺激作出反应,例如向光性、向地性、向水性等。【详解】用单侧光照射植物时,植物产生的生长素会在植物体内分别不均匀,从而使植物的茎产生向光生长,同时植物的根有向地生长的特性;分析各选项:A 中的植物没有对单侧光作出反应,B 中植物的根没有表现出向地性,D 中的植物根的生长方向不对,只有C 中的植物既表现出向光性、也表现出向地性。故选Co【点睛】解答时既要注意单侧光的刺激,还有注意植株是放在斜面上。5.如图,烧瓶内水上方存在着水蒸气,瓶口用软木塞塞住,用小打气筒缓慢向瓶内加压,达到一定程度时塞子跳起来,瓶内出现白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瓶内出现白雾,是因为瓶子外部温度低B.出现白雾的过程是一个吸
7、热过程C.该实验能说明气体膨胀对外做功,内能减小D.实验中向瓶内充气,瓶内气压减小【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瓶内出现的白雾,是水蒸气在瓶口内遇泠液化成的小水滴,故A错误;B.出现白雾是水蒸气放出热量发生液化产生的小水滴,是放热过程,故B错误;C.瓶口塞子跳起来的过程中,水蒸气对塞子做功,水蒸气的内能减少,故C正确;D.实验中向瓶内充气,瓶内气体质量增大,密度增大,所以压强增大,故D错误。故选C。6.如图是一种农田生态系统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li昆虫 ilA.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来自太阳能B.作为分解者的微生物主要是指细菌和真菌C.该生态系统生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
8、调节能力较弱。D.图中最长的食物链可表示为:水稻一昆虫一鸭一微生物【答案】D【解析】【分析】(1)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构成食物链。(2)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一般是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的。(3)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 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 费 者(动物)、分 解 者(细菌和真菌)。【详解】A.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水稻和杂草,水稻和杂草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并通过食物链流动到其他生物体内,因此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来自于水稻和杂草固定的太阳能,A正确B.分解者一般指营腐
9、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它们能够通过呼吸作用,分解动植物的遗体和粪便,B正确。C.该生态系统生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调节能力较弱,C正确。D.图中共有三条食物链,分别为:水稻一昆虫一鸭、水稻一鸭、杂草一鸭,最长的食物链是:水稻一昆虫一鸭,微生物属于分解者,食物链不包括分解者,D错误。故选D。【点睛】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及食物链的正确书写是解题的关键。7.如图表示德国科学家萨克斯所做的实验:在叶片照光2至 4 h 后,经脱色、漂洗并用碘液处理,结果锡箔覆盖的部分呈棕色,而不被锡箔覆盖的部分呈蓝色。实验说明()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光合作用制造淀粉A.C.【答案】C【解析
10、】【分析】B.D.(1)光合作用的反应式:二*化硼水有机物(2)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淀粉)的实验步骤:暗处理一选叶遮光f光照一摘下叶片f酒精脱色f漂洗加碘一观察颜色。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淀粉遇到碘液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详解】如图所示:某植物上的绿叶经阳光照射2 4 h 后,脱色并用碘液处理,结果锡箔覆盖的部位不呈蓝色,而不被锡箔覆盖的部位呈蓝色。该实验叶片的一半曝光,一半用锡箔遮光,这样形成一组对照组,既叶片的一部分见光,另一部分不见光,光是唯一的变量。又根据淀粉遇碘变蓝的特性,见光的部分变蓝说明有淀粉存在,遮光的部分没有变蓝而呈现碘蒸汽的颜色,说明未制
11、造淀粉。因此通过此实验我们可以证明:见光的绿叶在光下制造了淀粉,未见光的绿叶不能制造淀粉。因此光合作用需要光,产物是淀粉。故选c。【点睛】考查对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淀粉)的实验步骤。8.如下图为心脏工作某一时刻的示意图,该时刻心脏状态为()A.心房收缩、心室舒张C.心房心室同时收缩【答案】BB.心房舒张、心室收缩D.心房心室同时舒张【解析】【分析】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都有能开闭的瓣膜:这些瓣膜只能向一个方向开:房室瓣只能朝向心室开,动脉瓣只能朝向动脉开。这样就保证了血液只能按一定的方向流动: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从心室流向动脉,而不能倒流。【详解】如图所示:当心脏动脉瓣处于开放
12、状态,而房室瓣处于关闭状态时,心房舒张、心室收缩。液压至左心室和右心室液泵至主动脉和肺动脉脉被吸收进心房心脏工作示意图【点睛】心脏的收缩和舒张与瓣膜相配合,保证了血液按一定方向流动。9.如图所示,下列不能成为支持大陆漂移学说证据的是()A.非洲的西海岸和南美洲东海岸轮廓具有可拼性B.非洲的西海岸和南美洲东海岸有能相连的岩层C.非洲和南美洲大陆都存在黑色人种D.非洲和南美洲古生物群之间有亲缘关系【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非洲的西海岸和南美洲东海岸轮廓具有可拼性,非洲的西海岸和南美洲东海岸有能相连的岩层,非洲和南美洲古生物群之间有亲缘关系都能成为支持大陆漂移学说证据,ABD选项不符合题意;
13、人类历史与地质历史相比,非常短暂,故非洲和南美洲大陆都存在黑色人种不能成为支持大陆漂移学说的证据,C 选项符合题意。故选以10.查阅资料可以知道柠檬酸(GILO;)是一种较强的有机酸,在水溶液中可以解离出H,从而呈现酸性,主要用于制造香料或作为饮料的酸化剂。下列物质不能与柠檬酸反应的是()A.Mg B.Fe2O3 C.C02 D.Fe【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在金属活动顺序中,镁排在氢之前,可以与酸反应,不符合题意;B、氧化铁为金属氧化物,可以与酸反应,不符合题意;C、二氧化碳不与酸反应,符合题意;D、在金属活动顺序中,铁排在氢之前,可以与酸反应,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酸的化
14、学性质:能与酸碱指示剂反应;能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能与某些盐反应。11.用大小相同的力凡作用在质量不同的物体上,使它们分别在同一水平面上沿力的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S(如图所示),尸所做的功分别为必和W 2,则()C.%=2卬2D.Wi=4W2【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两个物体受到的力都是F,通过的距离都是s,根 据W=Fs可以得到两个力做功相等,即Wi=W2故选Bo12.浙江省将淳安千岛湖水引至杭州闲林水库,通 过“一厂、三线”转变为自来水,送进千家万户,该工程实现改造的水循环环节是()A.地表径流 B.蒸发 C.降水 D.水汽
15、输送【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水循环包括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等几个环节;人类影响最大的环节是地表径流,例如修水库,跨区域调水等,都是对地表径流的影响。故该工程实现改造的水循环环节是地表径流,A选项正确,BCD选项错误。故选A。13.温度不变,对100mL氯化钠饱和溶液进行如下实验(如图所示):实验一、将烧杯甲中溶液转移出50mL到乙烧杯中。实验二是把5g水和5g氯化钠分别加入在甲、乙烧杯中,则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A.实验二后,乙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增大B.实验一后,甲和乙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C.实验二后,甲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D.实验二后,甲和乙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
16、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溶液具有均一性及加水稀释溶质质量不变,饱和溶液中加溶质,不能继续溶解分析。【详解】A、实验二甲乙两溶液都是氯化钠饱和溶液,乙溶液是向饱和溶液中加氯化钠溶质,其溶质质量分数不发生改变,符合题意;B、溶液具有均一性,实验一后,甲和乙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不符合题意;C、实验二中甲溶液是向饱和溶液中加水,变为不饱和溶液,不符合题意;D、实验二后,甲溶液加水溶质质量不变,乙溶液加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溶质质量也不变,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14.一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如 图1所示,己知物体所受水平拉力尸随时间f的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物体相应的速度v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3所示
17、。则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A.0-2s物体所受摩擦力大小为0B.2-6s物体所受摩擦力为3NC.8-10s物体所受摩擦力为2ND.物体4s时所受摩擦力大于9s所受摩擦力【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由图2、图3可知,02s物体受到拉力为1 N,处于静止状态,所以拉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则摩擦力为1 N,故A错误;B.由图3可知68s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拉力与滑动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由图2知68s拉力尸=2N,故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2N;26s物体做加速运动,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只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且二者不变,所以滑动摩擦力仍为2 N,故B错误;C.由图3可知,
18、8Tos物体做减速运动,因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只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且二者不变,所以滑动摩擦力仍为2 N,故C正确;D.由BC分析可知,物体4s时所受摩擦力等于9s所受的摩擦力,故D错误。故选C。1 5.如图所示是富阳区体育中考时掷出的实心球运动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心球从点运动到6 点的运动过程中,惯性越来越小B.实心球在匕点时,受推力和重力的作用C.实心球从b点运动到c 点的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D.实心球在c 点时,内能为零【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惯性大小只与质量有关,实心球在运动过程中质量未发生变化,则惯性大小不变,故 A错误;B.实心球在b 点时
19、,离开手,不再受到推力,受到空气阻力及重力的作用,故 B错误;C.实心球从6点运动到c 点的过程中,高度降低,速度增大,质量不变,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故 C正确;D.内能等于分子势能与动能之和,在 c 点时内能不为零,故 D错误;故选C。16.下列四个图象反映对应变化关系正确的是()oO21生成气体质量0 t反应时间(4)A.图(1)是一定量的镁在过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B.图(2)是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C.图(3)是等质量的碳酸钙与足量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反应D.图(4)是电解水实验,生成的氢气和氧气之间的质量关系【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一定量的镁在过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镁和氧
20、气生成氧化镁,镁质量逐渐减少至零,氧化镁的质量逐渐增多至不变,氧气有剩余,图像可以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符合题意;B、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红磷和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 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故固体质量应该增加,反应结束后,质量不变,图像不能反映对应变化关系,不符合题意;C、等质量的碳酸钙与足量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反应,粉末状固体与稀盐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的速率快,故图像不能反映对应变化关系,不符合题意;D、电解水实验中,生成的氢气和氧气之间的体积比为2:1,不是质量比,故图像不能反映对应变化关系,不符合题意。故选A o【点睛】质量守恒
21、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原子重新组合而生成其他物质的过程,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1 7.如图所示,甲、乙两杯液体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把同一个鸡蛋分别放入甲、乙两杯液体中,鸡蛋在甲杯中漂浮,在乙杯中悬浮,此时两液面相平(注:甲乙两杯的液体均为食盐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甲 乙A.鸡蛋在甲、乙两杯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相等B.两杯液体的密度相等C.两杯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D.在甲杯液体中加入食盐溶解后,鸡蛋会下沉一些【答案】A【解析】【分析】(1)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判断两者所受浮力关
22、系和液体密度关系;(2)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3)根据浮力公式判断液体密度与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详解】A B.由题意可知,鸡蛋在甲、乙两杯液体中分别处于漂浮和悬浮状态,因为物体漂浮或悬浮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与自身的重力相等,所以同一只鸡蛋在两杯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相等,都等于鸡蛋的重力,则 A 正确,B 错误;C.甲。鸡蛋时,鸡蛋漂浮,例3=。鸡蛋时,鸡蛋悬浮,故甲杯中液体的密度大于乙杯中液体的密度,因为两杯中液面相平,由P=0 液 g力 可知,甲容器底部所受液体压强比乙的大,则 C 错误;D.在甲杯液体中鸡蛋的重力等于受到的浮力,向其中加入食盐溶化后液体密度增大,鸡蛋仍处于
23、漂浮状态,所受浮力大小不变,由可知,鸡蛋排开液体的的体积变小,即鸡蛋会上浮一些,则 D 错误。1 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A.生活中的照相机就是利用了图中的成像规律B.换上焦距小的凸透镜,蜡烛不动,要将光屏靠近透镜才能接收到清晰的像C.如果使蜡烛向左移动,光屏需要向右移动才能接收到清晰的像D.实验中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烛焰的像向下移动【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由图可知,此时的像距大于物距,成倒立、放大实像,是投影仪的原理,故 A 错误;B.当更换一个焦距小(即会聚能力强)的凸透镜进行实验时,此时清晰的像在光屏的左侧
24、,要将光屏靠近透镜才能接收到清晰的像,故 B 正确;C.将蜡烛向左移动,物距增大,像距减小,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要向左移动,故 C 错误;D.蜡烛变短后,烛焰的位置向下移动,根据光线过透镜的光心不改变方向,像的位置向上移动,故 D 错误。故选Bo1 9.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选项性质用途A白色硫酸铜粉末遇水会变蓝色检验水B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干燥氧气C稀盐酸能与某些金属反应除铁锈D氢氢化钠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吸收二氧化碳A.A B.B C.C D.D【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白色硫酸铜粉末遇水会变蓝色,可用于检验水,故选项说法正确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
25、与氧气反应,可用于干燥氧气,故选项说法错误。C、稀盐酸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可用于除铁锈,故选项说法错误。D、氢氧化钠能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因此可以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o2 0.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能量的叙述,正确的是()闭合开关线圈转动时,电能转化成机械能B.已浸水及消毒种子萌发时,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的种子C.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植物体内的能量减少氢氧化钢与氯化锭反应时,化学能转化成热能【答案】A【解析】【分析】(1)电动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2)种子萌发时温度会升高;(3)根据光合作用的能量转化分析:(4)根据反应是放热的还是吸热的分析。【详解】A.甲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教版 科学 九年级 上册 期中 测试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