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全国高考化学重点难点专题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pdf





《2020届全国高考化学重点难点专题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届全国高考化学重点难点专题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pdf(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0届全国高考化学重点难点专题专 题1 0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2020届高考化学复习精准预测1、立德树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近年来的高考化学命题,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特别重视传统文化对于立德树人的独特功能,弘扬和考查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例如,在选择题中通过成语、诗词等考查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通过古代的化学生产工艺考查物质的分离与提纯,通过古文或谚语考查化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这类考查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试题会一直成为今
2、后高考的热点题型。2、图表信息,考查知识获取能力考试大纲明确指出,考生应能通过对自然界、生产和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的观察,以及对实验现象、实物、模型的观察,对图形、图表的阅读,获取有关的感性知识和印象,并进行初步加工、吸收和有序存储。与之对应,高考化学试题中经常出现图表题。这类试题以图像、统计图、表格、模型等为信息,以化学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元素化合物和化学实验等知识为载体,反映一组或多组内容相关的数据或信息,主要考查考生对图表数据的读取、分析与处理能力。图表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呈现(无机化工生产流程图、有机推断与合成图、实验流程图等也属于图表),这种考查方式是化学学科素养中“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3、的具体体现,是高考化学的主流题型。3、原理综合,考查知识运用能力在高考化学试卷中,有一道化学反应原理的综合题。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化学原理综合题的命制具有广阔的空间。这道试题通常以新材料或新能源的开发利用、环境保护或对污染的治理、重要物质的制备或性质等问题为切入点,将热化学、电化学、化学反应速率及三大平衡知识融合在一起命题,有时还会涉及图象或图表,题目的设问较多,考查的内容较多,对思维能力的要求较高。变化观点与平衡思想”是化学学科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以真实的情景为依托,要求考生能够多角度、动态地分析化学变化,通过化学的视角分析解决实际问题。4、定量实验,考查综合实验能力近
4、年来高考化学实验考题的发展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从教材内容到实际应用,这是高考中加强能力测试的必然走向。从定性实验到定量实验是化学学科成熟的标志之一,因此定量实验一直是高考考查的热点。定量实验题的特点是阅读量大,信息多,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从定量角度考查考生的计算推理能力。分析物质的组成是化学研究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考试中的常考题型。这类题目的考查方式主要分为两种:一则是通过实验分析确定物质的组成成分,二则是通过计算进一步确定物质的化学式或各组成成分的相对含量。解答这类化学题目必须熟悉常见物质的性质和检验方法,熟练掌握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计算技能。5、宏微结合,考查物质性质化学是在
5、分子、原子的水平层面研究物质及其应用的科学,用微粒的观点审视物质及其变化是化学的思维方式。化学学科素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明确指出,中学生应该能从不同层次认识物质的多样性,并对物质进行分类;能从元素和原子、分子水平认识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形 成“结构决定性质”的观念;能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视角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可以预计,体现宏微结合观念的试题是高考的必考题型。例如,给出有机物的分子结构,推测其性质,或给出物质的性质,推测其组成。6、试题选材,注重态度责任“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是化学学科素养中较高层次的价值追求。近年高考试题的设计借助多种素材、知识点及情景设置不同角度,着力引导考生
6、关注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弘扬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突出化学学科的独特育人功能,赞赏化学对人类社会发展做出的突出贡献,帮助学生建立绿色化学、环境保护等理念。预计2020届全国高考的化学试卷仍然会以新材料的开发利用、新科技的推广应用、污染的治理或废物利用等形式呈现,引导学生以科学的态度认识现实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考向解读】1.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化学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2.了解催化剂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3.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4.了解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能够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简单的计算。5.理解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
7、等)对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认识其一般规律。6.了解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调控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平衡理论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是高考中的必考考点,而化学平衡又是三大平衡体系(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沉淀溶解平衡)之首,在高考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这类题目难度较大,具有良好的区分度,选拔功能强。【命题热点突破一】化学反应速率及其影响因素1.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纯液体和固体浓度视为常数,它们的量的改变不会影响化学反应速率。但固体颗粒的大小导致接触面的大小发生变化,故影响反应速率。(2)固体、液体物质,由于压强改变时对它们的体积影响很小,因而压强对它们浓度的影响可
8、看作不变,压强对无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的速率无影响。(3)升高温度,不论吸热还是放热反应,也不论正反应速率还是逆反应速率都增大。(4)对于有气体参与的化学反应,有以下几种情况:恒温时,压缩体积些 压 强 增 大 且 暨 反 应 物 浓 度 增 大 口 也 反 应 速 率 加 快。恒温时,对于恒容密闭容器:a.充入气体反应物气体反应物浓度增大(压强也增大)叫暨反应速率加快。b.充入“惰性”气体也鹭总压强增大2M 反应物浓度未改变-反应速率不变。恒温恒压时充入“惰性”气体月些体积增大月些气体反应物浓度减小型些反应速率减小。例 1、20 1 7 江苏卷】H 2O 2分解速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实验测得7
9、0 时不同条件下H 2O 2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0.IU0.050.00r-IX工U0 300.250.20?o40 60/(mtn)甲r二OEXWHr皿KO (!1612低O,O.O40 Mt(min)乙rioEHC.H;.16,102.IM.OOSS3O.O.mf,三I-5020 40 60 80 100f(min)TOA.图甲表明,其他条件相同时,H 2O 2浓度越小,其分解速率越快B.图乙表明,其他条件相同时,溶液p H 越小,H 2O 2分解速率越快C.图丙表明,少量MM+存在时,溶液碱性越强,H 2O 2分解速率越快D.图丙和图丁表明,碱性溶液中,M i?+对
10、H 2O 2分解速率的影响大【答案】D【解析】由甲图可知,双氧水浓度越大,分解越快,A错误;由图乙可知,溶液的碱性越强即p H 越大,双氧水分解越快,B错误;根据变量控制法,3 个实脸必须加入等量的才能比较溶液的碱性对双氧水分解的影响。由图丙可知,3 个实蛤中由于仅在其中一个加了 I n:-,C错误;由图丙和图丁可知,溶液的碱性越强、虹漂度越大,双氧水分解越快,D正确。【变式探究】对于反应2sO 2(g)+O 2(g)T 2so3(g),一次只改变一个条件,能增大逆反应速率的措施是()A.通入大量0 2 B.增大容器体积C.移去部分S O 2 D.降低体系温度【答案】A【解析】增大反应物浓度可
11、使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随之增大,A项正确;增大容器容积,相当于减小压强,正、逆反应速率均减小,B项错误;移去部分S 0 2,可使反应向逆反应方向移动,而正、逆反应速率均减小,C项错误;降低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减小,D项错误。【变式探究】【20 1 7 天津卷】常压下段基化法精炼银的原理为:N i(s)+4 C O(g)N i(C O)4(g)o 23 0 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2x l()T。已知:N i(C O)4 的沸点.为4 2.2C,固体杂质不参与反应。第一阶段.:将粗银与CO反应转化成气态N i(C O)4;第二阶段:将第一阶段反应后的气体分离出来,加热至23 0 制得高纯保
1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增加c(C O),平衡向正向移动,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B.第一阶段,在 3 0 和 50 两者之间选择反应温度,选 50 C.第二阶段,N i(C O)4 分解率较低D.该反应达到平衡时,v s,4 N i(C O)4=4 v (C O)【答案】B【解析】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与浓度无关,A错误;23 0 时,N i(C O)4 分解的平衡常数为5x 1 0 ,可知分解率校高,B错误;50 时,N i(C O):以气态存在,有利于分离,从而促使平衡正向移动,C正确;平衡时,4 v5 N i(C O)4 =v,c(C O),D 错误。【变式探究】催化还原C O 2是解决温室效
13、应及-能源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研究表明,在 Cu/Z n O 催化剂存在下,CO 2和 H z 可发生两个平衡反应,分别生成C H 3 0 H 和 C 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C O2(g)+3H 2(g)C H3O H (g)+H2O (g)AH i=-53.7kJ.mol T ICO 2(g)+H2(g);F=i C O (g)+H2O (g)Hi I I某实验室控制C 0 2和H 2初始投料比为1:2.2,经过相同反应时间测得如下实验数据:一 -r-r,-八|,in I“二乂 八 义 llJ E J 仪 J1 孑9U J 一 大 手*般 饰:r(K)催化剂c o?转化率(%)甲醉选择
14、性(%)543Cat.112.342.3543Cat.210 972.7553Cat.15.339.1553Cat.212.07J.6【备注】Cat.l:Cu/Z n O纳米棒;Cat.2:Cu/Z n O纳米片;甲醇选择性:转化的CC2中生成甲醛的百分比已知:C O和H2的标准燃烧热分别为-283.0kJ-mo-和-285.8kJ-modH 2O (1)H2O (g)H 3=44.0kJ m o-请 回 答(不 考 虑 温 度 对 的 影 响):(1)反应I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反应I I的%=kJ-mol (2)有利于提高C O 2转化为C H 3 0 H平衡转化率的措施有。A.使用催化剂
15、Cat.1 B.使用催化剂Cat.2 C.降低反应温度D.投料比不变,增加反应物的浓度 E.增大C 0 2和H 2的初始投料比(3)表中实验数据表明,在相同温度下不同的催化剂对C O 2转化成C H 3 0 H的选择性有显著的影响,其原因是 Oc(CHQH)c(HQ)【答案】C(C O2)C(H2)+41.2(2)C D(3)表中数据表明此时反应未达到平衡,不同的催化剂对反应1的催化能力不同,因而在该时刻下对甲醇选择性有影响。【解析】(1)根据平衡常数的公式,生成物的浓度累之积与反应物浓度的幕之积的比值,书写平衡常c(C H Q H).c(H:O)1数为 c(CO,)-c-(H;)。已知热化学
16、方程式:a:CO (g)-2 o:(g)=CO;(g)A H=-283.0kJ m o H b:氏(g)-2 0:(g)=H9 (1)H=-285.8kJ-mol-1 c:H z O (i)=H:O (g)A H k 4 4 k L m o 根据盖斯定律分析,b-a-c 即可得热化学方程式为:C O:(g)-H:(g)CO(g)-H:O(g)AH:=-285.8-283.0-44=-41.2kJ moH o(2)反 应 I 中 A s 使用催化剂,平衡不移动,不能提高转化率,错误;B、使用催化剂,平衡不移动,不能提高转化率,错误:C、降低反应温度,平衡正向移动,提高二氧化碳的转化率,正确;D、
17、投料比不变,增加反应的浓度,平衡正向移动,提高二氧化碳的转化率,正确;E、增大二氧化碳和氢气的初始投料比,能提高氢气的转化率,二氧化碳的会降低,故错误。故选C D。(3)从表格数据分析,在相同的温度下,不同的催化剂,相同的反应时间内,其二氧化碳的转化率也不同,说明不同的催化剂的催化能力不同;相同催化剂不同的温度,二氧化碳的转化率不同,目温度高的转化率大,因为正反应为放热反应,说明表中数据是未到平衡数据。所以答案为:表中数据表明此时反应未达到平衡,不同的催化剂对反应I的催化能力不同,因而在该时刻下对甲醇选择性有葡响。【变式探究】在密闭容器中进行N2+3H2=2NH3反应,起始时N2和 H?分别为
18、10 m o l和 30 mo1,当达到平衡时,N2的转化率为30%。若以NH3作为起始反应物,反应条件与上述反应相同时,要使其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组成成分的物质的量分数与前者相同,则 N%的起始物质的量和它的转化率正确的是()A.40 mol 35%B.20 mol 30%C.20 mol 70%D.10 mol 50%解析:根据题意:可推算出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组成成分的物质的量。3H:F=2N H l,H X为一元弱酸,C错误;根据图像可见横坐标越小,纵坐标越大,-I g e (S a)越小,-I g e (B a)越大,说 明c(S O户)越 大c(B a)越小,D正确。【变式探究】元素铭(C
19、 r)在溶液中主要以C B(蓝紫色)、C r(O H),(绿色)、橙红色)、C r C V X黄色)等形式存在,C r(0 H)3为难溶于水的灰蓝色固体,回答下列问题:(2)0 0 42-和C m.C V-在溶液中可相互转化。室温下,初始浓度为1.0 m o l-L-的N azC r C U溶液中。(*。?-)随c(H+)的变化如图所示。H E W m il)离子方程式表示N azC r C h溶液中的转化反应_ _ _ _ _ _ _ _ _ _ _ _。由图可知,溶液酸性增大,C r C V-的 平 衡 转 化 率(填 增 大 减 小”或 不变”)。根据A点数据,计 算 出 该 转 化 反
20、 应 的 平 衡 常 数 为。升高温度,溶液中C Q 2-的平衡转化率减小,则该反应的AH(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答案】2 C r O j-+2 H+L X:r 2 O 7 2+H 2 O;增大;L O xI O ;小于;【解析】(2)随着H浓度的增大,C r O Q 与溶海中的H-发生反应,反 应 转 化 为 的 离 子 反 应式为:2 C r O 户-2H-C n O-H 9。根据化学平衡移动原理,溶液酸性增大,。3一)增大,化学平衡2 C r O 户-2 H-C r 9-H Q 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导 致 C r O-的平衡转化率增大;根据图像可知,在 A点时,c(C n O
21、2)=0.2 S m o l L,由于开始时c(C r O k)=1.0 m o I L,根 据 C r 元素守恒可知A点的溶液中C r O?的浓 度 c(C r O M-)=0.5 m o I L;H-浓 度 为 1.0 xi m o I L;此时该转化反应的平衡常数为K =c(C r:O,)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10 x 10”c:(C r O?-).r(H-)O.f x(1.0 x l0-)-;由于升高温度,溶液中C r O 广的平衡转化率减小,说明升高温度,化学平衡逆向移动,导致溶液中C r O L 的平衡转化率减小,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升高温度,化
22、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逆反应方向是吸热反应,所以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故该反应的A H0;【变式探究】反应a M(g)+b N(g)c P(g)+d Q(g)达到平衡时,M 的体积分数y(M)与反应条件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z 表示反应开始时N的物质的量与M 的物质的量之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乂 戈 V A l ,:A.同温同压同z 时,加入催化剂,平衡时Q的体积分数增加B.同压同z 时,升高温度,平衡时Q的体积分数增加C.同温同z 时,增加压强,平衡时Q的体积分数增加D.同温同压时,增加z,平衡时Q的体积分数增加解析:可逆反应中,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A错;由两个图象可知,M
23、的体积分数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即温度升高,平衡右移,故平衡时生成物Q的体积分数增加,B正确;同为6 50七、z=2.0,压 强 为 1.4M P a 时,v(M)=30%,而压强为2.1 M P a 8 ,心。=3 5%,即增大压强,平衡左移,故平衡时Q的体积分数减小,C错;由图象可知,同温、同压时,若 N的物质的量增加,而 M 的物质的量不变,则尽管 z 越大,)仆1)减小,平衡右移,但 Q增加的物质的量远小于加入的N的物质的量,此时Q的体积分数减小,D错。答案:B【高考真题解读】1.(2018 年天津卷)室温下,向圆底烧瓶中加入1 m o l C 2H 50H 和 含 I m o l H
24、B r 的氢澳酸,溶液中发生反应;C 2 H 5 O H+H B r=C 2 H s B r+H z O,充分反应后达到平衡。已知常压下,C 2H s B r 和 C 2H 50H 的沸点分别为38.4C 和 7 8.5。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加入N a O H,可增大乙醇的物质的量B.增大H B r 浓度,有利于生成C 2H s B rC.若反应物增大至2 m o l,则两种反应物平衡转化率之比不变D.若起始温度提高至6 0 C,可缩短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答案】D【解析】加入N a O H,中和H B r,平衡逆向移动,可增大乙醇的物质的量,A正确。增大H B r 浓度,平衡正向移动,有利
25、于生成C 2H s B r,B正确。若反应物增大至2 m o l,实际上就是将反应的浓度都增大至原来的2 倍,比例不变(两次实验反应物的比例都是1:1,等于方程式中的系数比),这 里 有 一 个可以直接使用的结论:只要反应物的投料比等于系数比,达平衡时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是相等的。所以两种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是1:1,C正确。若起始温度提高至6(T C,考虑到H B r 是挥发性酸,在此温度下会挥发出去,降低 H B r 的浓度减慢速率,增加了反应时间,D错误。2.(2018 年江苏卷)根据下列图示所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473 57673 773 X737 K甲0 10.0 20。30。40。r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 全国 高考 化学 重点难点 专题 化学反应 速率 化学平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