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大班数学教案《二等分》.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1年大班数学教案《二等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大班数学教案《二等分》.pdf(4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2021 年大班数学教案二等分年大班数学教案二等分20212021 年大班数学教案二等分年大班数学教案二等分1 1活动目标:活动目标:1.让幼儿尝试在操作过程中将一个物体等份成两份,知道部分小于整体,整体大于部分。2.鼓励幼儿用(目测、计量、数数、折叠)等多种方法大胆去尝试、探索二等份的多种分法。3.引导幼儿大胆讲述操作过程和结果。活动材料:活动材料:教具:天线宝宝两个、蛋糕一块、二等份图卡 10 张学具:长方形纸、剪刀、尺、毛线、包装纸;吸管、圆片、三角形、正方形;硬币、蚕豆、雪花片、纽扣、小碗;量杯6 个、天平、蛋糕、番茄、豆腐干、刀子、菜板、橡皮泥等。活动过程:活动过程:1.幼儿
2、将长方形纸进行二等份。(1)班上请来了两位小客人,看看是谁?它们还带来了最喜欢吃的蛋糕,可是只有一块蛋糕,两人都想吃,怎么办?(2)请一位幼儿动手试一试,有什么办法知道这两块一样大呢?(重叠)(3)教师小结:把蛋糕分成一样大的两份,这种方法叫二等份。想想蛋糕除了这样分,还有不一样的分法吗?每位小朋友面前都有一张像蛋糕一样的长方形纸,请你想出和别人不同的方法进行二等份?(4)幼儿动手操作,展示幼儿分法。(边与边对折、对角折)请幼儿比较一下,分出来的图形和原来的图形有什么变化?(5)教师小结:小朋友用了对折、对角折对长方形纸进行了二等份,把它分成了两份一样大的图形。2.幼儿分组操作,尝试用多种方法
3、进行二等份。(1)天线宝宝邀请你们到宝宝乐园去参观,愿意吗?参观时小朋友应不推不挤,有秩序地参观,看看乐园里有什么?教师介绍各种材料,请小朋友帮忙把里面的东西进行二等份。(2)幼儿自由操作,教师重点指导天平秤量、实物分法等。第一组: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剪刀、吸管。第二组:毛线、彩带、尺、剪刀。第三组:硬币、蚕豆、雪花片等。第四组:量杯、水。第五组:天平、橡皮泥、蛋糕、番茄、豆腐干、刀、菜板3.幼儿讲述操作过程、方法。(1)小朋友分过很多东西,请你想一想你分了什么?怎样分的?(2)幼儿讲述各种分法,教师引导幼儿联系生活想想在什么时候用过目测、数数法(3)教师小结:小朋友在乐园里用了目测法、折叠
4、法、计量法、数数法等对乐园里的东西进行了二等份。4.游戏“看谁说得对”天线宝宝想和你们做游戏,请你看图形说说它是不是二等份?比一比谁说得又对又快?5.延伸活动在生活中,除了进行过二等份,还可以分成几份?以后我们还会继续学习四等份、五等份注意事项:1.教师事先应将天平调试好,在幼儿操作天平称量物体时,教师重点观察、指导幼儿称量物体时,要使天平保持平衡。2.如果幼儿在操作中对乐园里的物品进行了四等份,教师可请该幼儿说说自己的分法,鼓励幼儿的创新,自然引深到四等份。知识背景的材料:幼儿在园吃苹果、蛋糕等点心时,有的幼儿常要求吃一半,我说:“怎样才能分成一样大的两块?”想想平时在生活中还对哪些东西进行
5、过分块?幼儿纷纷从家中找来了吸管、毛线、硬币、纸、橡皮泥等多种材料,并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商讨着具体的分割法,有时还争论不休,看着孩子们有如此浓厚的兴趣,便产生了二等份的课题。20212021 年大班数学教案二等分年大班数学教案二等分2 2一、活动目标:一、活动目标:1、在尝试性的操作和判断活动中学习二等分的方法,培养幼儿的比较和判断能力。2、感知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知道部分小于整体,整体大于部分。二、活动准备:二、活动准备:苹果、绳子、各种图形的纸若干、剪刀、吸管、杯中的水、若干图形、笔等三、活动过程三、活动过程1、回忆故事两纸笨狗熊的故事中狐狸是怎样骗小熊的面包吃的?如果让你给狗熊分面包,你
6、会怎么把面包分得一样大?2、幼儿操作,等分正方形,引出概念二等分。(1)请你想办法把它分成一样大的两份。分好了还要想办法证明你分的两份一样大。幼儿操作:任意对边折。(2)谁来告诉大家你是怎样把正方形面包分成一样大的两份的?演示验证。(3)引出概念:把一个图形分成一样大的两份就叫图形的二等分。(4)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分出来的一份和原来的相比哪个大?哪个小?分出来的每一份是原来的多少?幼儿说,然后老师演证。出示两个一样的正方形,将其中一个二等分,然后将等分后的图形相比,得出结论:部分小于整体,二等分后其中的任意一部分是整体的一半;整体大于部分,整体3、探索操作(1)提供幼儿材料,指导等分方法,
7、幼儿操作:上下左右对边折、对角线折、过中心点折。(2)个别幼儿与大家分享他的经验(3)小结:正方形、长方形都不止一种分法。你们已经会了上下左右对边折、对角线折。还有一个分法如果你们掌握了,能使一个正方形、长方形有若干种二等分的结果。这就是过中心点折的方法(4)其它材料操作:绳子、正方形、三角形、吸管、杯子中的水(2)幼儿动手操作,教师巡回观察。4、讨论理解:组织幼儿讨论各材料的等分方法。四、延伸活动:区域活动中投放各种图形,让幼儿探索等分后不一样形状的方法,探索数量守恒的道理。20212021 年大班数学教案二等分年大班数学教案二等分3 3一、设计意图:随着年龄的提高,大班幼儿对圆形,正方形,
8、长方形是熟悉的,因此对图形进行等分就有可操作性。本次活动从幼儿感兴趣的帮助老师分绸带入手,充分激发了幼儿学习探索的欲望,接着围着图形层层展开活动。整个活动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原则,并通过幼儿自己动手探索操作,对认识新事物具有积极意义。第一环节提供圆形可学习用对折的方法二等分,理解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第二环节提供长方形、正方形,幼儿凭自己地思维能力选择二等分地方法,在讲解中学习多种二等分的方法。第三环节,使知识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第四环节,要求幼儿在掌握二等分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操作,联系生活尝试用多种方法进行二等分。二、活动目标:1、通过尝试性的操作和判断,学习将一个物体分成相等的两份,感知整体
9、和部分的关系。2、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判断能力。3、探索物体等分的多种方法,激发幼儿对等分的兴趣。活动重点:通过尝试性的操作和判断,学习将一个物体分成相等的两份,感知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活动难点:探索物体等分的多种方法,激发幼儿对等分的兴趣。三、活动准备:1.材料:绸带,纸(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分练习纸,各种食物(花片、毛线、吸管、米、水)。2.工具:笔,剪刀,直尺。四、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讲解演示 1.出示绸带问:小朋友,今天老师的头发有什么变化吗?(扎两个辫子)我还想给两条小辫扎上漂亮的绸带,现在只有一根绸带,怎么办才能扎两根小辫呢?请小朋友帮老师想想办法,怎么分?2.组
10、织幼儿讨论,等充分表达意见后,教师边讲解边演示,让幼儿注意观察。3.教师小结:把绸带两头对折,剪成一样大小的两份,叫二等分。使幼儿感知二等分的含义。(此环节以形象直观的具体事物 DD 绸带为材料,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并提出问题,让幼儿开动脑筋,帮助分绸带。通过把操作的过程与结果展现给幼儿,使幼儿初步认识二等分这一概念)。(二)基本部分:操作探索一、游戏:分蛋糕师(展示课件):今天小熊生日,请来了两位小客人,看看是谁?它想把一块蛋糕分给两位好朋友吃,怎么办?请小朋友动手试一试。(1)每人两块圆形蛋糕,幼儿动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观察。(2)组织幼儿讨论等分方法。(3)师 小结:把圆形蛋糕对折,然
11、后剪成一样大小的两份,叫二等分。(使幼儿进一步感知二等分的含义。)(4)操作验证二等分:怎样让别人相信你的两份蛋糕是一样大的呢?(叠在一起比较)(5)讨论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请小朋友把等分后的两部分与原来的蛋糕作比较,看它们有什么不同。比一比,等分后的部分是否一样大,以及原来的图形和分后的每一部分哪个大?哪个小?师小结:二个部分合起来是原来的一份。(此环节让幼儿开动脑筋想出对折的折法来二等分圆形,得到一样大小的两份,然后通过验证来证实二等分和理解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充分感知二等分的实际含义)。二、比一比:谁的方法多。1.出示(正方形):引导幼儿思考怎样把正方形进行二等分。2.幼儿操作探索,教师观察
12、指导。3.请幼儿介绍新方法。4.教师小结:向幼儿介绍讲清对边折、对角折的方法。请没这样折过的幼儿重新试一次。5.出示(长方形):幼儿再次操作。6.师:课件展示(此环节提供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纸,让幼儿操作,探索多种二等分的方法,给幼儿增加了难度,有个别能力强的幼儿能想出对角线折的方法二等分,教师应及时给予表扬、鼓励,能激发幼儿积极性和独创精神。教师让没有尝试对角线折和对角折的幼儿一个充分学习的机会,再次巩固新的二等分方法)三、游戏看谁说的对天线宝宝想和你们做游戏,请你看图形说说它是不是二等分?比一比谁说的又对又快?过渡语:刚才我们把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用对折的方法进行了二等分,可是,在生活中还有很
13、多东西像圆形、正方形、长方形,比如:桌子、椅子等。现在请小朋友看看这些东西,怎样进行等分。四、探索二等分的方法。1、将幼儿分四组,尝试用多种方法进行二等分。师:今天老师带小朋友参观超市,看看超市里有什么?请小朋友动脑筋把这些实物分成相等的二份。(教师介绍各种材料,请小朋友帮忙把里面的东西进行二等分。)2.幼儿自由操作,教师指导。(鼓励幼儿积极动手、动脑,遇到问题自己想办法解决)3,幼儿讲述操作过程、方法。(1)提问:(分别出示毛线、吸管、花片、米、水)小朋友你刚才是用什么方法、什么工具把毛线分成两个相同的部分?(对折、尺子量,剪刀剪、用手撕)(2)幼儿讲述各种分法,教师引导幼儿联系生活想想在什
14、么时候用过目测法、数数法、计量法(3)教师小结:小朋友用了目测法、折叠法、计量法、数数法等对超市里的东西进行了二等分。不同的物体性质不一样,所以要用不同的方法。和纸一样又软又薄的东西可以用折叠法来分,和蛋糕一样比较厚的可以用分割法,和水一样的液体和数量较多的物体可以用等量的方法来五、结束部分:活动延伸。20212021 年大班数学教案二等分年大班数学教案二等分4 4活动目标:活动目标:1、学习将一个物体分成相等的两份,感知分得的一份比原来的小,了解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2、能够大胆讲述操作过程和结果,探索二等份的多种方法。3、在活动中学会用简单的数学方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活动的有趣
15、。重点:学习将一个物体分成相等的两份,感知分得的一份比原来的小,了解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难点:大胆讲述操作过程和结果,探索二等份的多种方法。活动准备:活动准备:1.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听大黑和小黑的故事。2.学具:正方形、长方形饼干若干。教具:大黑、小黑图片、正方形、长方形、剪刀若干。活动过程:开始部分:故事导入活动师:“今天有两位朋友来做客,看看他们是谁?为什么大黑和小黑不开心?你有什么好办法?小结:把物体分成相等的两份叫二等分。基本部分:一、尝试对不同形状的饼干进行二等分。1.提问:看看框子里都有哪些形状的饼干?那你们尝试着分一分。(正方形、长方形)2.幼儿讲述正方形、长方形饼干二等分的方
16、法,鼓励幼儿大胆讲述不同分法。二、教师引导幼儿不同的分法。(如:边对边、角对角、延对角线对折)1、尝试着分一下老师的大图形。2、教师来用重叠的方法恢复原来的图形,幼儿观察。小结:我们把一样东西分成一样大小的两份叫二等分,而且二等分后的每一份都比原来的小。三、操作部分:1、“刚才我们把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用对折的方法进行了二等分,可是,在生活中还有很多东西像毛线、吸管、毛根等。现在请小朋友看看这些东西,怎样进行二等分。”2、幼儿操作,教师指导。3、个别幼儿主动介绍自己的方法。延伸活动:我们小朋友真能干,帮大黑、小黑分了这么多东西,现在大黑和小黑家里来了两个客人,想请我们小朋友把这些东西分成一样大
17、小的四份,进行四等分,你们愿意吗?一会大家可以来试一试。20212021 年大班数学教案二等分年大班数学教案二等分5 5活动目标:活动目标:1、学习将一个物体分成相等的两份、四份。2、探索物体等分的多种方法,激发对等分的兴趣。3、发展观察能力、比较能力。4、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5、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活动准备:活动准备:课件、剪刀、图形纸(圆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活动重难点:活动重难点:重点:学习二等分和四等分难点:通过操作引导幼儿探索等分的方法活动过程:活动过程:一、复习图形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图形,我们小朋友看看都有什么?二、幼儿学习二等
18、分(幼儿演示操作)1、启发幼儿想办法将圆形的纸片进行二等分并验证分出的两份一样大,理解分出的每一份是原来的一半。师:今天老师想考考小朋友,动脑筋把圆形分成两份,分出来的两份要一样大,你们愿意试试吗?你们是怎么分的?分出的两份一样大吗?分出的每一份是原来的多少?分出来的两份合起来会怎么样?教师小结:分出的每一份是原来的一半。二等分就是把一个物体分成相等的二份。把分开的两份合起来会变成原来的图形。教师小结课件演示: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一样大的两份叫二等分。2、幼儿尝试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进行二等分。三、幼儿学习将图形进行四等分一个图形不仅可以进行二等分,还可以进行四等分,就是是一个图形分成一样大
19、的四份,小朋友拿一个圆形试一试1、幼儿动手操作,老师巡回指导,引导小朋友们相互讨论。2、幼儿反馈尝试的结果。提问刚才小朋友都动手把各种图形分成了相同的四份,请小朋友说说,你是怎样分的?四、活动结束师:小朋友们今天很厉害,学会了二等分和四等分,我们以后还可以进行更难的等分活动。教学反思:理解二等分,四等分的概念,真正做到了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不经意地学到了知识,锻炼了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20212021 年大班数学教案二等分年大班数学教案二等分6 6活动目标活动目标1.借助四季花圃设计活动,引导幼儿学习将物体分成两份和四份。2.探索各种图形四等分的方法,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学
20、习兴趣。3.通过种花的活动体验园丁的辛勤劳动,培养幼儿绿化意识。4.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5.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养成有序做事的好习惯。活动准备活动准备正方形花坛图片一张,长方形、圆形、椭圆形各种形状花坛卡片若干;剪刀;胶水活动过程活动过程(一)图片导入,引出话题1.出示迎春花、荷花、菊花、梅花四季典型的花图片。师:这里有一些是特定季节的花朵,你能说说它们是在哪个季节开花的吗?2.在教师的示范下,幼儿在白纸上绘画这四种花,并剪下。(二)实例操作,理解知识1.出示正方形的花坛。师:裴老师家的小院子里要建造一座小花坛,准备种上刚才的那四种花,小朋友请你们帮我想一个办法,在这个花坛里种上四种花卉,
21、并且让每种花卉所占的地方一样多呢?(幼儿自由发言)2.教师小结:要把正方形的花坛分割成大小相同的 4 块,才能保证四季的花卉所占的地方一样大。3.师:观察一下这个正方形的花坛,怎样才能把它平均分成大小相同的四块呢?你是怎么分的?还有没有其他小朋友有不一样的分法?4.教师小结:用对折的方法,先把正方形二等分,然后再对折一下,就能得到四块形状、大小都一样的花坛了。5.师:小朋友,我们来想一下,在我们的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还用过对折的方法?(整理跳绳、折叠小手帕等)(三)问题拓展,升华课堂1.出示各种形状的纸(长方形、圆、椭圆)。带着幼儿再次认识一些这些图形。2.师:花园里还有许多各种各样形状的花坛
22、,都要种上四季花卉,请你们试着把花坛分成大小不一样的 4 块。3.布置任务,幼儿从三种图形中任选一种自己喜欢形状的花坛进行等分活动。4.完成任务,交流挑战成果:(1)谁分的是长方形花坛?你是怎么分的?还有其他方法吗?(2)圆形花坛怎么才能平均分成 4 块呢?你是用什么办法分的?(3)椭圆形花坛的分法和哪种形状的分法是一样的?5.幼儿将课堂开始时画的花粘贴在花坛上。(四)延伸活动想一想,三角形的花坛能分成 4 块同样大小的花坛吗?怎么分呢?活动反思:今天的数学教学中,我准备了一些图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长方形等)。我邀请幼儿自己来动脑筋先将圆形分成两份,并且分出两份的要一样大。调动了幼儿的兴
23、趣,兴趣是幼儿学习的最好老师,正式这样,在教学中才能有效的和幼儿互动起来。幼儿都非常愿意的尝试,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更能让幼儿去集中精神思考如何能将物体进行二等分,也能大胆的尝试各种方法。但是幼儿对“二等分”这个词是很陌生的,这是需要老师帮助更好的理解。经过这一环节,提高了孩子的学习兴趣,使孩子的数学学习成为他们自愿进行的、快乐的事情。也使幼儿思想集中,开始研究怎么样进行二等分。通过学习二等分之后,已经初步形成了分的概念。接下来的四等分,幼儿们就更容易掌握。接下来的环节“分蛋糕”,是要求孩子进行四等分。这个提材非常好,使幼儿认识到生活中的许多场景充满着数学知识,使孩子能主动地进行自主学习,并且
24、能从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整个活动下来,幼儿逐渐认识到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现实问题是一个比较有效的方法。久而久之,孩子会自愿从数学的角度来思考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进而去解决问题,即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通过这次活动收获颇多,做为一个教师应该更注重数学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小百科:在初等几何中,二等分是指对几何图形进行对称等价的分割,这里既有线,也有面。为了实现二等分,进行面积分割多对应的图形,以轴对称图形为主。20212021 年大班数学教案二等分年大班数学教案二等分7 7【活动目标】【活动目标】1、探索物体等分的多种方法,激发对等分的兴趣。2、学习将一个物体分成相等的两份,学习感知二等分。
25、3、发展观察能力、比较能力。【活动准备】【活动准备】各种图形若干、各种实物图片若干、夹子若干、拱形两个、记录卡人手一张。【活动过程】【活动过程】一、参观商店导入,引起兴趣,初步感知二等分。1、导入语:“今天天气真好!我们一起去参观商店,好吗?”2、幼儿自由参观。3、小结:“你看见了什么?”4、自由探索二等分的分法。5、要求:请用折叠的方法把喜欢的折成相同大小的两份。6、小结:把一个物体分成相等的两份,叫做二等分。二、幼儿操作探索,进一步感知二等分。1、示范演示。2、操作要求:(1)请用折叠的方法把图形分成相等的两份,并完成记录卡。(2)操作时注意自己的坐姿和握笔姿势。三、小结与评价。四、游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二等分 2021 大班 数学教案 二等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